四川省德阳市隐峰中学2023年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德阳市隐峰中学2023年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省德阳市隐峰中学2023年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比值的是()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的DNA与含15N的DNA数量之比 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C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O2的量与两者产生的CO2总量之比 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参考答案:C【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DNA分子的复

2、制【专题】对比分析法;减数分裂【分析】1、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复制n代后,每个子代DNA都含有子链,只有2个DNA含有一条母链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对于每一对相对性状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3个第二极体和1个卵细胞2、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反应式是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解答】解: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不含15N的DNA分子有8-2=6个,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个,A错误;B、YyYy3Y_、1yy,RrR

3、R1R_,所以后代表现性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3:1,B错误;C、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1摩尔葡萄糖生成6摩尔CO2,进行无氧呼吸时消耗1摩尔葡萄糖,不消耗氧气,生成2摩尔CO2,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O2的量与两者产生的CO2总量之比为6:8=3:4,C正确;D、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3个第二极体和1个卵细胞,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细胞呼吸、细胞的减数分裂、DNA分子复制等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理解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识记DNA复制方式,识记细胞减数分裂的具体过程,掌握卵细胞的形成过程2. 某动物的精子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

4、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A16、0、32、32B32、8、32、64C16、8、32、32D32、16、64、64参考答案:D【考点】6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数目、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目变化规律:结 构时 期四分体个数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减数分裂间期0n2n04n2n4n减前、中期nn2n4n4n后期0n2n4n4n末期002nn4n2n4n2n减前、中期00n2n2n后期00n2n2n02n末期002nn02nn【解答】解:动物的精子细

5、胞中有16条染色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32条染色体(1)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即32条;(2)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因此四分体数目为16个;(3)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所含染色单体数为64条;(4)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所含核DNA分子数为64个故选:D3. 仔细分析图示,三个圆圈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A酵母菌细胞 B衣藻C肝细胞 D棉花叶肉细胞参考答案:B4.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6、 调查跳蝻、蚜虫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B.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可采用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C.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D. 人类的活动往往会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参考答案:A【分析】1、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用取样器取样法。2、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外貌和时间节律,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有镶嵌分布现象,且其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

7、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详解】A、蚜虫和跳蝻的活动能力弱,因此调查农作物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A错误;B、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时可采用数学模型建构的方法,如方程式或曲线图,B正确;C、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其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有利于植物与对光的利用,C正确;D、人类的活动往往会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正确。故选A。5. 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既溶于2mol/L的NaCl溶液也溶于蒸馏水B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是为了释放出DNAC向浓盐溶液中加蒸馏水是为了析出DNAD用菜花替代鸡血做实验,其实验操作步骤相同参考答案:D【考点】

8、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分析】DNA粗提取和鉴定过程:(1)实验材料的选取凡是含有DNA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使用DNA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2)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 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例如,提取洋葱的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3)去除滤液中的杂质 方案一的原理是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方案二的原理是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不分解DNA;方案三的原理是蛋

9、白质和DNA的变性温度不同方案二是利用蛋白酶分解杂质蛋白,从而使提取的DNA与蛋白质分开;方案三利用的是DNA和蛋白质对高温耐受性的不同,从而使蛋白质变性,与DNA分离(4)DNA的析出与鉴定将处理后的溶液过滤,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冷却的酒精溶液,静置23min,溶液中会出现白色丝状物,这就是粗提取的DNA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并用滤纸吸取上面的水分取两支20ml的试管,各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NaCl溶液5ml,将丝状物放入其中一支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丝状物溶解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的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沸水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两

10、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看看溶解有DNA的溶液是否变蓝【解答】解:A、DNA既溶于2mol/L的NaCl溶液也溶于蒸馏水,A正确;B、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是为了让鸡血细胞吸水胀破,从而释放出DNA,B正确;C、向溶解DNA的浓盐溶液中加蒸馏水是为了降低DNA的溶解度,进而析出DNA,C正确;D、用菜花替代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其实验操作步骤不完全相同,如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破碎细胞时需要研磨并加入食盐和洗涤剂,D错误6. (06全国卷)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和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 B分析

11、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 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参考答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遗传与变异之遗传物质的结构和特点。DNA和RNA的组成中五碳糖不同,碱基种类不同,双链结构的都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数量特点应为A=T(U),C=G。7. 某褐藻是海参的优质饲料。研究人员在一定光照强度等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对该褐藻的净光合速车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1)依据实验结果,培养该褐藻的最适温度为_。(2)与18条件下相比,28下培养的褐藻叶绿体产生02的速率_,依据是_。(3)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设计一个实验以确定培养该褐藻的最适光照强

12、度。写出实验思路。_参考答案: (1). 18 (2). 小(低) (3). 与18条件下相比,28下的褐藻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呼吸速率基本不变(因此,叶绿体产生O2的速率小) (4). 在比该光照强度小和大的范围内,设置系列不同光照强度,用于培养褐藻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净光合速率,则得到的光饱和点(或刚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光照强度)为最适光照强度(若回答:设置系列不同光照强度培养褐藻,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净光合速率,则得到的光饱和点(或刚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光照强度)为最适光照强度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因素及实验探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

13、及综合应用能力。(1)依据实验结果,在温度为18时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应是生长最快的温度,所以培养该褐藻的最适温度为18。(2)与18条件下相比,28下培养的褐藻叶绿体产生02的速率要小,因为产生氧气速率是真光合作用速率,是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之和,由两图分析可知与18条件下相比,28下的褐藻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呼吸速率基本不变,所以叶绿体产生O2的速率小。(3)要设计实验以确定培养该褐藻的最适光照强度,需要设置系列梯度的光照强度,即设置不同光照强度培养褐藻,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净光合速率,则得到的光饱和点(或刚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光照强度)为最适光照强度。8. 某DNA分子含有腺嘌呤2

14、00个,该DNA复制数次后,消耗了周围环境中3000个含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已经复杂了多少次 ( )A.3次 B.4次 C.5次 D.6次参考答案:B9.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血浆PH偏碱,故人体的各种酶在碱性环境中活性最大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丙酮酸分解的酶D叶绿体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参考答案:C10. 盐酸二甲双胍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为了探究香菇多糖对血糖的影响极其作用机理,研究人员将人工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4组,各组的处理分别是:A组、B组分别用125mg/kg的香菇多糖的生理盐水溶液灌胃,C组用125mg/kg盐

15、酸二甲双胍溶液灌胃,D组作为对照组连续21天测量有关数据,获得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回答:组别空腹血糖(mmol/L)胰岛素浓度(mlU/L)肝糖原含量(mmol/L)0天7天14天21天实验前(0天)实验后(21天)实验前(0天)实验后(21天)A17.316.314.312.946.144.523.728.5B16.914.312.011.746.544.824.529.8C17.012.510.89.346.242.324.030.3D17.216.015.816.146.344.723.924.2(1)小鼠血糖的稳定主要依赖 (填激素名称)的共同调节(2)D组小鼠作为对照的实验处理为

16、 (3)通过比较 组与 组胰岛素浓度的数据变化,说明不同剂量香菇多糖均 (填“能”或“不能”)有效改善胰岛B细胞的功能(4)实验说明香菇多糖降低血糖的原理主要是通过 实现,与盐酸二甲双胍降血糖的原理 (填“相似”或“不同”)参考答案:(1)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等量的生理盐水溶液灌胃 (3)A、B D 不能 (4)促进肝糖原合成 相似【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血糖平衡的调节:(1)胰岛素的作用:促进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肝脏、肌肉组织合成糖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

17、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解答】解:(1)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故小鼠血糖的稳定主要依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调节(2)实验组分别用香菇多糖的生理盐水溶液和盐酸二甲双胍溶液灌胃,故D组小鼠作为对照的实验处理为等量的生理盐水溶液灌胃(3)通过比较A、B组与D组胰岛素浓度的数据变化,由于胰岛素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肝糖原含量明显变化,故说明不同剂量香菇多糖均不能有效改善胰岛B细胞的功能(4)实验说明香菇多糖降低血糖的原理主要是通过促进肝糖原合成实现,与盐酸二甲双胍降血糖的原理相似【点评】本题通过实验考查了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区分识记产生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细胞;识记

18、两种激素的生理作用;明确两者之间的拮抗作用等,难度不大11.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真核细胞增殖才会有DNA的复制 B细胞增殖过程中都要形成纺锤体 C细胞增殖过程中都有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D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异参考答案:C12.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 DNA是一切由细胞构成的生物的遗传信息载体C. 淀粉、糖原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D. 叶绿体很小,结构内不可能有蛋白质的合成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细胞内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以识记不主。生物大分子不只是蛋白质一种,比如核酸也是生物大分

19、子,只有蛋白质才在核糖体上合成;一切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信息都贮存于DNA中;核糖是单糖,不是生物大分子;叶绿体内有DNA,携带有遗传信息,能表达合成蛋白质。13. 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B. 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C. 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 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参考答案:D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解离,A错误。吡罗红能和RNA发生特异性结合,不能用来染染色体,B错误。观察到的细胞已经死亡,不会发生细胞板的扩展,C错

20、误。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各不相同,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个时期的依据,D正确。本题考查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14. 与“限制性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A逆转录酶 BDNA连接酶 CRNA聚合酶 D解旋酶参考答案:B15. 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转录过程中不遵循TA配对B细胞核内转录而来的RNA经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然后转移到细胞质中C核糖体认读tRNA上决定氨基酸种类的密码子D在一个核糖体上有若干个mRNA同时进行工作参考答案:B【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

21、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解答】解:A、转录过程中,DNA中的碱基T与RNA中的A互补配对,A错误;B、细胞核内转录而来的RNA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B正确;C、信使RNA上存在决定氨基酸种类的密码子,C错误;D、多肽链合成时,在一个mRNA分子上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工作,提高蛋白质合成效率,D错误故选:B16. 下图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一种结构模式,有关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A农作物和人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人和畜禽所处的营养级肯定是

22、不同的 C分解者的有效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物质的良性循环,确保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物的积累参考答案:C 17.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有凋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可反馈调节下丘脑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A B C D 参考答案:D18. 根据下图所示的概念图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图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B乙图能体现酶(c)、蛋白质(a)和固醇类物质(b)的关系 C丙图表示糖(b)和糖原(a)的关系 D丁图可体现出真核细胞(c

23、)、核糖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参考答案:B19.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 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参考答案:C20. 下列生命活动中,与蛋白质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A引起肌肉收缩,红细胞运输O2 和CO2 B维持植物直立生长的形态C降低血糖浓度 D决定生物性状,调节新陈代谢参考答案:B21. 天

24、然的玫瑰没有蓝色花,这是由于缺少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而开蓝色花的矮牵牛中存在序列已知的基因B。现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提取矮牵牛蓝色花的mRNA,经逆转录获得互补的DNA,再扩增基因BB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从开蓝色花矮牵牛的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BC利用DNA聚合酶将基因B与质粒连接后导入玫瑰细胞D将基因B直接导入大肠杆菌,然后感染并将入玫瑰细胞参考答案:A22. 科学家将两种植物的叶片以不同温度处理,然后测量这两种植物叶片的离子渗漏量(叶片细胞内的离子通过细胞膜渗漏到细胞外的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植物甲比植物乙对温度升高更加敏感B

25、. 植物乙可能生长在沙漠地带C. 图示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 可推测离子渗漏透出细胞膜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参考答案:D由图可知,植物甲52左右时,离子渗透作用加剧,植物乙55时,离子渗透作用加剧,植物甲比植物乙对温度升高更加敏感,A正确;由图可知,乙植物的耐高温的能力高于甲,植物乙可能生长在沙漠地带,B正确;根据离子渗透作用,在温度低于52左右时,离子很少渗漏到细胞外,可见细胞需要的离子是不能随便出细胞的,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当温度变为52左右时,且开始发生离子渗透,很可能是高温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蛋白质载体变性失活;膜的通透性增大,D错误。23. 下图是化学合成的两种mR

26、NA分子。以它们为模板合成的两种多肽中存在氨基酸种类最多为 ABCD多肽Ml822多肽N4843参考答案:答案:C24. 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元素,则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 A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B用于基因工程获得粘性末端C用于精子、卵细胞的相互识别 D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参考答案:D25. 以下哪两个物种之间的关系属于拟寄生 A多鞭毛虫和白蚁 B杜鹃和大苇莺 C华肝蛭和淡水螺 D赤眼蜂和玉米螟参考答案:D26. .图中A、B表示人体某过程中产热量或散热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该图可表示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再回到温暖环境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B

27、. 该图可表示从寒冷环境到温暖环境,再回到寒冷环境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C. 该图可表示从安静到运动,再停止运动的过程,A表示散热量,B表示产热量D. 该图可表示开始发烧并持续一段时间又退烧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参考答案:D【分析】由题文描述和图示信息可知:该题考查学生体温调节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人体体温的稳定是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使得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果。当人体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产热量与散热量均增加,但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体温保持稳定,当人体从寒冷环境到温暖环境,产热量与散热量均减少,但产热量与散热量也相等,体

28、温仍然保持稳定,A、B错误;从安静状态到运动的初期,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机体产热量增加且大于散热量,体温略微上升,而后通过调节,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体温在略微升高的水平上保持稳定,当停止运动的初期,有机物氧化分解减少,产热量减少且小于散热量,体温略微下降,而后通过调节,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体温回归到运动前的安静状态,因此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C错误;开始发烧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上升,在发烧持续的一段时间内,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但体温高于正常体温,在退烧的过程中,产热量小于散热量,体温下降至正常体温,可见,该图可表示开始发烧并持续一段时间又退烧

29、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D正确。27. 如图甲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图甲中细胞在胚胎发育早期进行分裂时DNA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B、 图甲中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膜外电流方向是bcC、 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D、内的神经递质只能经释放再作用于参考答案:D28. 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的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

30、述中错误的是( )A.可产生四种表现型B.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孩子占3/8C.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D.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孩子占1/4参考答案:D29. 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 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A B C D参考答案:D30. 下图是两种细胞增殖方式染色体行为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种方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使子细胞都含有P1、P2、M1、M2B乙种方式P1和M1、P2和M

31、2分离,子细胞具有不同组合的染色体C利用甲种方式繁殖后代,有利于生物遗传性状的稳定和物种的进化D繁殖过程中存在乙种方式的生物,有利于种群适应环境和发展进化 参考答案:C31.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 BtRNA、抗体、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活 C叶绿体中有葡萄糖而线粒体中没有 DATP的合成通常与吸能反应相联系参考答案:C32. 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为分解者。表中NP=GP-R。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GP)

32、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R)15.912.6813.23871.27369.69501.580.880.340.54141.2062.0779.13211.8519.26192.59A.被调查时刻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大于输出B.是能量流动的唯一一条食物链C.能量在第三.四营养级间传递效率约为5.5%D.的GP中不包括残留在其粪便中的能量参考答案:B33. 关于环境污染及治理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引起的,除了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也是降低“温室效应”的措施B “酸雨”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硫引起的,除了人类的工业排放,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没有

33、其它来源C “富营养化”主要是N、P等无机盐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有效措施是污水经处理年才能排放到自然水域中D 重金属盐也是一种污染,它会随着食物链富集,营养级越高,体内重金属盐含量越高参考答案:B略34. 细胞之间依靠细胞膜进行信息交流,下列具体事例与之不符的是()A激素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B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C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D核酸不能通过细胞膜参考答案:D【考点】细胞膜的功能【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

34、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解答】解:A、激素与靶细胞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要依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识别,A正确;B、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B正确;C、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D、核酸不能通过细胞膜,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D错误故选:D35. 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每天需要水解200300molATP,但人体

35、细胞中ATP的总量只有约0.1mol。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BATP只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嘌呤构成 C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为人体细胞活动提供的ATP最多 D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参考答案:B36. 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B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C若该种群栗色与黑

36、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D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参考答案:C【考点】88: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B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1、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1)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2)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所以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但亲1子1或亲2子2则不能直接确定2、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杂合子的频率【解答】解:A

37、、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据此不能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黑色可能为显性,也有可能为隐性,A错误;B、根据“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不能说明栗色为显性,B错误;C、若显性基因频率和隐性基因频率相等,则显性个体数目多于隐性个体数目,因此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时,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C正确;D、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据此不能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栗色可能为显性,也有可能为隐性,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基因频率等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判断相对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方法;掌握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

38、选项37. 由51个氨基酸形成某蛋白质的过程中共脱水48个,则形成的肽键数目、该蛋白质含多肽链的条数、该蛋白质分子中最少的氨基数目各是( )A. 48、3、51 B. 50、3、3 C. 48、3、48 D. 48、3、3参考答案:D解析:用氨基酸数目-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可以计算出肽键数是48,脱水数是48,肽链数是3,所以游离的氨基数是至少3个。原因是脱水缩合后,形成肽键的氨基已不是氨基。错题分析:本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搞明白氨基酸的缩合过程。每一条肽链中有力的氨基至少一个。认为缩合后,每个肽键中的氨基仍然存在。仍然是51个。38. 反应式 丙酮酸+NADH+H+乳酸+NAD+,其中

39、还原剂是 A丙酮酸 BNADH CH+ DNAD+参考答案:B39. 蓝细菌和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 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都有线粒体 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参考答案:B40. 下图中丙物质表示乙细胞接受甲物质后释放的某种物质,下列正确代表甲物质、乙细胞的是( )A淀粉酶、甲状腺细胞 B神经递质、神经元C胰高血糖素、肌肉细胞D抗原、浆细胞参考答案:B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 【生物-选修】:生物技术实践】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与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的问题(1)影响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是 和 在月季花药培养时,应选择花期 完全未开放的花营中处于 期的花药确定花粉

40、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为 (2)如图表示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过程,图中所示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的基因型可能为 和的基因型是否相同? (3)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添加了 等无机营养,为植物细胞生活提供了必需的无机盐(4)由于许多添加剂,如色素、香精等都是植物的 ,可利用组织培养等合成技术生产,这样就满足了人们更希望使用天然产品、保证食品安全的愿望参考答案:(1)材料的选择 培养基的组成 初花期 单核 醋酸洋红法(2)Ab或aB或AB或ab 相同(3)大量元素、微量元素(4)代谢废物【考点】植物的组织培养【分析】图示为花粉的形成与发育过程,是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

41、,是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小孢子,是花粉粒,分别是花粉粒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花粉管细胞核和生殖细胞核【解答】解:(1)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小包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材料的选择是花粉植株能否培养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外植体分化的程度及时更换培养基在月季花药培养时,应选择花期初花期完全未开放的花营中处于单核期的花药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为醋酸洋红法(2)已知图中所示的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则花粉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其减数分裂产生的小孢子的基因型可能为Ab或aB或AB或ab由于两者来自于同一个花粉粒的有丝分裂产生的,

42、所以两者的基因型相同(3)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添加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等无机营养,为植物细胞生活提供了必需的无机盐(4)由于许多添加剂,如色素、香精等都是植物的代谢废物,可利用组织培养等合成技术生产,这样就满足了人们更希望使用天然产品、保证食品安全的愿望42. 人类心脏组织受损后难以再生。该现象可追溯到哺乳动物祖先,随着它们恒温状态的建立,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减弱。(1)哺乳动物受到寒冷刺激后,通过_(神经/体液/神经-体液)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以维持体温。(2)活跃分裂的动物细胞多是二倍体细胞,多倍体细胞通常不能分裂。对比不同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及其甲状腺激素水平

43、,结果如图。恒温动物的心脏组织因二倍体细胞比例_,再生能力较差;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_。由此表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呈负相关。制备基因工程小鼠,使其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受体,导致心脏细胞不受_调节。与正常小鼠相比,基因工程小鼠体内的甲状腺激素_正常小鼠心脏组织再生能力。以斑马鱼为材料进一步研究。将成年斑马鱼分成A、B两组,分别饲养在不同水箱中,A组作为对照,B组加入甲状腺激素。若_组斑马鱼心脏组织受损后的再生能力比另一组弱,则证明甲状腺激素对变温动物斑马鱼心脏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与对恒温动物小鼠的影响一致。参考答案: (1). 神经-体液 (2). 低 (3). 高 (4). 甲

44、状腺激素 (5). 抑制 (6). B【分析】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低温条件下体温调节的过程: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冷觉感受器会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神经中枢下丘脑,经下丘脑的分析综合后,经传出神经引起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等,减少散热;另外引起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稳定。由图可知,变温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比例较高,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恒温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比例较低,甲状腺激素水平偏高。【详解】(1)哺乳动物受到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会兴奋,兴奋经反射弧传至效应器,如汗腺、皮肤血管、立毛肌、骨骼肌、肾上腺、下丘脑内分泌细胞等,引起相应的效应,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另外下丘脑内分泌细胞分泌的TRH会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的TSH会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