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局宏观地震综合监测基地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地震局宏观地震综合监测基地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地震局宏观地震综合监测基地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地震局宏观地震综合监测基地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地震局宏观地震综合监测基地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表 表 13-2序号项目投资额(万元)占总投资比例(%备注1建安工程费654.3548.002其他费用539.0939.00含建设用地费451.8万元3设备购置费83.806.004基本预备费95.487.00总投资1372100投资构成分析表表13-3设备购置计划表序号项目子项估算资金备注1红外远程监测监控系统202数据采集加工分析系统83宏观地震速报系统204井水地震观测系统55小型冷冻设备306抽水设备0.27渔塘打氧机0.6合计83.8012.4资金筹措本项目资金筹措方式:总投资估算1372万元,资金来源为争取上级资金及地方自筹解决12.5资金使用计划本项目资金计划2011年11至2

2、013年4月底按项目实施进度使用第十三章工程招投标根据1999年8月30日第21号国家主席令公告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招标投标法、2001年7月27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计委关于 进一步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的通知(计政策20021400 号)、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范标准规定(第 3号令)、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 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2000年7月1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招标公告公布暂行办法(20004号令)等有关规定,本项目建设 全部采用招标,招标范围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13.1建设项目招标范围13.1.1勘

3、察设计具体招标范围本项目的勘察设计范围为项目各单体建筑工程和配套给排水、电气等工程。13.1.2施工的具体招标范围本建设项目施工招标范围为所以建筑单体的主体工程。主体工程招标: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发布招标公告,通 过资格预审、投标、开标、评标,确定具有相关资质能力、诚信、业绩 良好、履约能力强、施工组织合理、施工力量强大、机械设备满足本工 程工期要求、投标报价合理、后期服务到位的建筑施工企业作为项目总承包单位13.1.3监理招标范围本项目工程监理招标范围与施工招标范围和专业呈对应关系。工程监理包括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等内容。13.2招标组织形式和招标方式本工程施工招

4、标项目,一般由招标人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由于标的大,工期紧,可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在国内主要媒体发布 招标公告,编制招标文件,组织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组织开标、评 标活动,体现公开、公平、公正、依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评标由依法 产生的评标委员会负责,依据评标办法进行评标,向招标人提交评标报 告,推荐中标候选人或确定中标人(招标人委托时)。最后确定中标人, 发出中标通知书和中标结果通知。本工程监理招标项目,采用自行招标的组织形式,公开招标适用于 本监理招标项目。13.3招标基本情况招标基本情况详见下表招标基本情况表名称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不采用 招标方 式招标费 用估算(万元)

5、备注全部招标部分招标自行 招标委托招标公开 招标邀请招标勘察VVV3.27设计VVV18.77建筑工程VVV654.35仪器、设备VVV83.8监理VVV17.59其他VV47.5情况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第五条,本工程招标基本情况表中其他 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19. 56万元、工程保险费2.62万元、环评、可研、评估、地 灾评估、水土保持等前期费用及人防费、预备费等各单项费用均未超过 50万元,不形 成有效竞争,因此不采用招标方式。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14.1经济效益分析14.1.1编制依据

6、项目经济评价依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评价方法 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及有关政策、法规进行计算和分析。本项目属非经营性的投资项目,故不进行财务方面的测算和分析评 价。14.1.2有关参数与数据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372万元。由于本项目建设资金由市财政拨款,故不考虑项目运行期间的固定资产折旧及前期费用的摊销。14.2社会效益分析14.2.1财务评价本项目为公益性项目,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故财务评价略。14.2.2社会评价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安全需 求也就是防灾减灾的需求。在这种大背景之下,防震减灾工作也日益突显 其重要性。本项目的建设,对于进一步防御

7、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 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所心 仪、所盼望,并且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而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民的行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较高境界,是人们求大 同避小异,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的迫切意愿。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 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加以全面部署,落实责任,并明 确

8、指出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 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防震减灾工作是公共安全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 保障。实现防震减灾,也是和谐社会追求的目标。地震灾害位列各种自然灾害之首, 我国又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国 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不能不考虑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 问题。防震减灾工作保障和谐社会构建,应从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入 手,加强灾害预警机制,完善防震减灾指挥功能和工作功能,树立全民防震减灾观”增强 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观念,还要有 有 大震、早震”的思想准备,只要把震情危害分析透,做到科

9、学有效的应 对,那么,我们就会实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现实目的,就会大大促进 和谐社会的安全、少灾、稳定的健康发展。一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立防震减灾公共安全体系。地震灾 害的随机性很强,往往又是瞬间致灾,人民对地震心有余悸,谈震色变, 有些人感到防不胜防,没有较为有效的预测预防措施,这样的想法十分 幼稚和片面。在构建和谐社会征程上,我们必须把防震减灾纳入公共安 全体系统筹考虑,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预、防、救上多下功夫。 预就是搞好宏微观的预测预报工作,虽然地震预报尚未攻克,是一道世 界难题,但我国曾成功地预报了海城地震,有效地减轻了财产和生命的 损失。抓好地震观测,捕捉好宏微观前兆信息,

10、综合利用我国积累的丰 富的地震预报经验,充分利用地震专家的智慧和作用,对地震预报还是 有一定的预测预报的,也会为人们防御震灾带来思想、物质和应对的准 备与选择;防就是防御,震害防御的措施很多,也很有效。比如工程抗 震设防就是科学减灾的途径。古今中外,无数个震例表明,地震直接造 成的灾害很少,往往是各类建筑物不抗震不设防,不经一震所造成财产 和人员的损失与伤亡占相当大的比例,唐山地震就是典型的例证。其次 是让人们掌握一定的防御地震灾害的知识, 学会应对地震灾害的方法和 本领,知道如何防御、自救和互救。第三是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全民防 御体系。发挥村民委员会、社区、各大、中、小学校的作用,调动一切积

11、极因素,广泛参与防震减灾活动中来,即使地震灾害不可避免,难以 预报,但也要把灾害损失降至最低。第四是要建立避难场所,设立地震 保险。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要设置一定数量的避难场所,城市规划 和村镇规划要宽阔、合理、科学,尤其是农村民居不要过密,要采取抗 震设防措施。第五,要深入持久的搞好地震科普宣传。充分利用科技周、 科技月,三下乡,社区业主大会,中小学科技实践活动等一切有效形式, 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达到面对灾害,都 从容应对,科学预防,有备无患;救就是指地震发生后,如何应急,抗 震救灾,这也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一项防震减灾的重要环节。地震发生 了,是一片混乱,不知所

12、措,还是高效有序,快速反应,抗震救灾,秩 序井然,是抗震减灾的关键,我们当然选择后者。破坏性地震发生后, 首先是地震部门必须快速准确地定出地震三要素 (时间、空间、强度), 紧接着就是各级政府开展抗震救灾行动,高效有序的救灾是能够大大降 低灾害损失的,加之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关注,发扬一方在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那么,战胜地震灾害的壮丽画卷就会绘就, 人与地震灾害的较量就会分出胜负。二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逐步完善地震应急指挥和工作体系。目前,我国地震工作不平衡,还有许多盲点。有的地区还没有建立,对地 震工作重视程度也是不一样,重点防御区、地震多发区重视的要高一些, 少震、贫震和不是重点

13、防御区的地方重视的低而差,这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相悖的。和谐社会就是各种机制与体制健全的社会,也是少灾,甚至 无灾的社会。而面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不从根本上加强防范,那么在 地震灾害面前何谈 和谐”二字?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建 立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的应急指挥与工作体系,科学合理的完善地震观测 网络,使地震活动趋势,时刻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使地震前的各种地上 地下信息都不被忽视,为我所用,成为预测预报地震灾害的重要依据。三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依法规范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行为。和 谐社会是法治社会,防震减灾工作也是有法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防 震减灾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

14、义 务”。如果片面的理解,防震减灾就是地震部门的事,是十分错误和荒 谬的。我们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发挥防震减灾的保障作用, 依法搞好各类建设工程抗震设防、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指导地震安全农居工程,依法成立地震紧急救援队和社区志愿者队伍, 依法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促进防震减灾这一公共服务和社会管 理的职能,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更好地发挥。(2)社会风险分析本项目建设配合市 十二五”工业发展,符合广西XX)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受到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 与当地社会文化亦具有很好的互适性,无社会风险。社会评价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的实施,对于 完善桂南地区地震观 测手段是非常必要的,设置动物观测中心等地震前兆观测手段,以便能 多渠道捕捉多种地震前兆信息,是当前XXX乃至全区防震减灾事业中一 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因此,本项目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