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概论知识点_第1页
农学概论知识点_第2页
农学概论知识点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绪论农学: 农业科学是争辩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一门科学.农学的特点:系统的简单性 技术的有用性 生产的连续性 作物生长的规律性 明显的季性严格的地域性作物生产系统:由“作物-环境-技术”子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开放性农田生态系统。作物生产概况:(1)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粮食安全不容无视(2)农业区域布局逐步形成作物生产进展的奉献因素:(1)品种改进(2)增施肥料与施肥技术(3)扩大浇灌与节水技术(3)设施栽培:温室大棚 地膜掩盖(4)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5)高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基因工程技术 化学调控技术 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国农作物生产的奉献因素:改革或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技术进步对

2、农业生产的影响重大工程或适应性措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南水北调 中国特色的作物栽培技术与种植制度:复种、间套作、立体栽培 高产栽培技术:如育苗移栽技术、合理密植技术、定量化栽培技术等一、作物生产进展的目标:生产率目标高产可持续性目标生态安全经济高效目标养分安全目标二、作物生产进展的途径建设高产农田改革种植制度普及优良品种进展先进适用技术建设高产农田 按粮食产量水平来划分,中低产田土主要是以 3 年的粮食平均标准亩产为计算指标来划150kg 以下为低产田,150-300kg 为中产田;江苏省则以每亩产300kg 以下为低产田,300600kg 为中产田.中低产田土改造技术工程技术:如水利设施建设、

3、渠系配套和渠道防渗工程、小水利工程建设和加固利用、坡改梯技术、节水浇灌工程技术、中低产田暗灌工程技术等。农艺技术:如化肥深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保水剂旱地龙的施用、秸秆掩盖技术、地膜掩盖技术、作物复种轮作技术、 少免耕技术等。改革种植制度进展粮-经-饲三元构造提高复种指数一、作物的起源作物起源于野生植物经人类驯化选育而成二、作物的传播自然界植物的传播途径是多方面的,而作物的传播,则以人类活动,即人类迁徙为主要传播途径三 作物的分类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分为粮食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和饲料及绿肥作物 粮食作物食用作物,food cropsa、禾谷类作物cereal crops禾

4、本科的稻、麦小麦、大麦、燕麦、黑麦。b、豆菽类作物legume crops豆科的大豆、扁豆、绿豆、蚕豆、豌豆、红豆赤豆、小豆等。c、薯类作物tuberous crops旋花科的甘薯、茄科的马铃薯、大戟科的木薯、豆科的豆薯、天南星科的芋等。 工业原料作物industrial crops,经济作物economiccrops、纤维作物r 、油料作物l :十字花科的油菜,豆科的花生,菊科的向日葵,胡麻科的芝麻,红花等 c、糖料作物sugar crops e、其他专用作物other especial crops 饲料及绿肥作物forage and green manure crops按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分

5、类按感光周期反响特性分为长日照作物小麦、油菜、蚕豆、短日照作物水稻、棉花、玉米、大豆、日中性作物 荞麦、豌豆;CO2 3 作物稻、麦、棉、豆类、油菜4 作物玉米、高粱、甘蔗、M 作物龙舌兰麻、菠萝麻;按感水反响特性分为水生作物莲、菱、萍、喜水作物水稻、茭瓜、耐涝作物高粱、麻、耐旱作物粟、棉花;按根系形态分为直根系作物棉花、油菜、大豆、烟草、麻、花生和须根系作物稻、麦、玉米;按茎秆形态分为高秆作物玉米、红麻、甘蔗、向日葵、矮秆作物稻、麦、油菜、大豆、棉花和蔓茎作物甘薯、苕子 。按播种或收获季节分类 春播作物棉花、玉米、夏播作物水稻、大豆、花生、玉米、秋播作物小麦、蚕豆 夏收作物小麦、油菜、蚕豆、

6、秋收作物水稻、玉米、棉花、花生、甘蔗、甘薯、大豆 。、油菜;四 作物的分布与我国种植业分区1、作物分布与环境:作物的分布是指作物通过集中,并在不同地理区域位置上种植后的空间配置状况。南方籼稻 北方粳稻2、世界作物分布、小麦,喜冷喜凉潮湿 ,是世界栽培面积最大的谷物,总面积约2 亿公顷冬小麦分布于 N200400春小麦分布于 N400670、水稻亚、南亚地区。、玉米,喜温好光耐旱,为世界第三大谷物,主要优质饲料作物,总栽培面积约亿公顷,集中于亚洲、美洲。3、中国作物分布水田。作物分布比例:作物分布稻谷我国稻谷面积和产量占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83%,包括: 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福建和少部云贵籼稻

7、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的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粳稻、籼稻最大生产省:湖南省大豆我国是大豆原产地,目前面积和总产占全世界格外之一主产区:东北产区的黑龙江、内蒙古春大豆、吉林、辽宁 黄淮海产区的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夏大豆最大生产省:黑龙江薯类a、甘薯:集中分布于四川、山东、河南、安徽、广东,以四川为最大生产省;b、马铃薯:集中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甘肃、陕西、云南,以内蒙古为最大生产省。油菜籽我国油菜面积和产量占全世界四分之一,占全国油料作物面积 50%。主产区:长江流域产区占,包括:安徽、四川、江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冬油菜产区黄河以南春油菜产区内蒙古单产最高省:江苏、湖北花生

8、糖料作物棉花我国棉花面积和产量占全世界四分之一,为世界最大产棉国。主产区:疆棉区30%左右,最大产棉省,200 万公顷黄河流域棉区占 30% 占 30%左右,主要包括湖北、湖南、江苏、安徽、四川烟草我国烟草面积和产量占全世界%,为世界最大产烟国。主产地: 云南、贵州、福建、四川、湖南、河南、山东、黑龙江我国种植业分区1、我国农业资源的特点农业资源是指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长资料的自然来源,如光、热、水、土地、生物、矿质元素等。特点: 大局部地区属于中纬度地带,光、热条件好。 东南部地区受季风影响猛烈,而西北部地区气候大陆性极强,水条件差异很大。我国的山地显著多于平地,对 土地利用和作物生产一般弊多

9、利少。2、我国农业资源的评价耕地资源不断削减,2022 年人均耕地低于800m2,根本农田保护成为根本国策 ;各地区土、热、水条件的协作不协调,作物生产潜力需进一步挖掘; 农业自然灾难存在显著周期性,严峻制约作物生产力的进展。310 31 个二级区4、九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一优质水稻 二“双低”油菜 三蔬菜四优质三元猪五优质水产品 六速生丰产林 七柑桔 八优质棉花 九优质专用小麦第一节 作物的生长发育概念:生长growth作物体细胞数目增加分裂和体积、重量增加伸长和物质积存的量变过程不行逆。发育development作物体细胞、组织器官分化的质变过程。意义:生长发育:自种子萌发 一代种子发育成熟

10、的生命周期的生命活动,最终形成肯定数量和质量的作物产品。经受作物体由小到大、由轻到重,伴随形成的组织和器官。2、作物的一生 数称为生育期亦称全生育期。作物的生育时期 作物一生可依据外部形态消灭的显著变化, 划分为假设干个阶段,这几个相对分列而又相互连接的阶段就为生育时期。 生育时期一般以表现显著差异的某个时间点物侯期 作为划分界点。3、 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作物一生中,经受由养分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重要的发育阶段。发育的突变形式为花器官原始体开头分化 穗分化 花芽分化发育必需通过内部生理条件的诱导才能实现,即遗传因子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的诱导。在遗传因子稳定条件下,温度、光照成为诱导质变的主

11、导因子4、 作物的温光反响特性高温短日照型即作物要求相对较高的温度通过感温阶段,要求相对较短的日照长度通过感光阶段;代表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烟草等。低温长日照型即作物要求相对较低的温度通过感温阶段,要求相对较长的日照长度通过感光阶段;代表作物有小麦、大麦、蚕豆、油菜等。上述两种发育特性根本型都可能产生变异类型。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 :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大多数植物如芹菜、胡萝卜、白菜、天仙子、冬小麦、冬黑麦等低温是花诱导的必需条件。5、 作物生长的一般规律生长的周期性: 生长以渐进方式进展,周期内呈现 S 型慢快慢的生长曲线。整个植株体是这样 每个器官体是这样

12、。生长的极性现象:作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都有明显的差 异通常是上端生芽下端生根,这种现象叫做极性。再生现象:当作物体失去一局部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能渐渐恢复所多用于无性生殖 6、 作物器官生长的相关性育相关性。(1)地下部与地上部间的相关性形态相关性地下部根系地上部茎、叶、花、果实物质积存相关性根系、茎、叶、花、果实各器官在生长过程中消耗需求和积存同化物、水、矿物质等物质的生理活动的协调结果,最终表现出肯定的干物质重量的比例。根冠比:指根系干物重与地上部茎、叶、花、果实干物重的比值。根冠比系相对参数根冠比大:可能是根系确实定重量大 也可能是地上部确定重量小根冠比小:可能是

13、根系确实定重量小 也可能是地上部确定重量大不同作物、同一作物不同品种、同一作物不同生育阶段表现不同根冠比。影响根冠比的外界条件供氮充分、土壤水分过多可能降低根冠比值;供氮缺乏、土壤干旱、供磷充分等可能增大根冠比值 。2)主茎与侧枝分蘖间的相关性顶端优势作物顶芽生长抑制侧芽分枝发育或生长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分枝、分蘖 小麦越冬前镇压等。抑制或去除侧芽分枝,可促进主茎发育和生长(4)养分生长与生殖生长间的相关性养分生长(vegetative growth) (reproductivegrowth) :花、果实等生殖器官的生长养分生长和生殖生长间相互依靠。生殖生长是养分生长的根底养分生长是生殖生长的

14、根底 养分生长和生殖生长相互制约作物生长前期,养分生长过旺或者生长量缺乏都会推迟生殖生长的发生。作物生长前期, 养分生长过旺或者生长量缺乏都会推迟生殖生长的发生。作物生殖生长开头后,抑制养分生长7、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种子概念:植物学意义:真正的种子,由种子植物经过有性生殖形成的胚珠发育成的生殖器官。作物学意义:包括三类生殖器官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大豆、棉籽、油菜籽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稻谷、麦粒无性生殖器官根、茎、叶,马铃薯、甘薯形态和构造一般来说,种子的构造包括三局部:种皮、种胚、胚乳A、种皮seed coat保护组织B、种胚 embryo 种胚占种子很小局部种胚布满整个种皮,一般子叶肥大,是种

15、子萌发的养分源双子叶作物 胚的构造:胚芽plumule形成作物茎、枝、叶、芽;胚根radicle形成作物根系;胚轴hypocotyl形成根、茎过渡区或茎;子叶cotyledon贮藏养分物质;C、胚乳eudosperm种子内贮藏养分物质的组织。种子休眠休眠(dormancy):种子成熟后必需经过一段内部发生进一步变化的时期才能发芽的现象。意义:种子休眠是适应环境保持作物种进化的生态特征。避开穗发芽种子和产品的贮藏经受种胚的后熟过程 硬实造成透性不良水、 气存在发芽抑制物质经受种胚的后熟过程 硬实造成透性不良水、 气存在发芽抑制物质破除休眠物理处理,如辐射、电、波、磁处理、机械磨损;温度、脱水处理

16、,如晒种 低温处理;化学处理,如激素、氧化剂浸种处理 。4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种子萌发seed germination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泼状态,并长成营自养生活的幼苗的过程。生产上往往以幼苗出土为完毕。养生活的幼苗的过程。生产上往往以幼苗出土为完毕。萌发经受的过程:吸胀、萌动、发芽萌发经受的过程:吸胀、萌动、发芽吸胀吸胀imbibition种子内的亲水性物质吸引水分子,使种子体积快速增大。吸胀的结果使种皮变软或裂开,种子内的亲水性物质吸引水分子,使种子体积快速增大。吸胀的结果使种皮变软或裂开,种皮对气体等的通透性增加,萌发开头。种皮对气体等的通透性增加,萌发开头。萌动 指胚根胚芽

17、向外生长突破种皮的现象。 生理生化过程物理过程萌动 指胚根胚芽向外生长突破种皮的现象。 生理生化过程物理过程5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种子萌发好最低需水量最低需水量刚刚能使种子萌发时的吸水量,常用吸水率表示。水分水分是种子萌发的首要条件 、满足最低需水量种子可以萌发、 适宜的水、气条件吸水率%= 100种子重量吸水率主要受化学成分影响,一般蛋白质种子萌发最低需水量高的种子,其总需水量也高。种子萌发吸水的三个阶段急剧吸水的物理学吸胀过程;缓慢的生化吸水过程;大量吸水的生器官生长过程。影响种子吸水速度的因素粉质种子油质种子发芽come into bud温度:30以内。T发芽come into bud

18、品种:籼、粳,谷壳厚薄。6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温度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之一种子萌发的温度三基点即萌发的最低、最适、最高温度最低最适最高耐寒性作物04202840喜温性作物612303540变温有利于种子萌发 促进了气体交换 削减贮藏物质的呼吸消耗 有利于某些酶的激活有利于休眠打破有些种子对变温不敏感,但有些则对变温敏感,不变温不能很好萌发。氧气亦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假设低于肯定 程度,种子便不能萌发氧分压高可以促进萌发 物质利用率高 生成有毒物质CO2、乙醇少O2 O2 少O2 供给根的生长发育根的类型root须根系fibrous root system类型直根系main root syst

19、em类型块根fuborous类型根系的功能function支撑地上部作物体;吸取、输导水分和养分矿质养分;合成某些生物物质,如氨基酸、生长物质、生物碱豆科作物具有生物固氮力量;分泌有机酸,维持根际土壤H 贮存产品器官,如甘薯、甜菜、胡萝卜等;生殖器官,如甘薯、苎麻。影响根系生长的条件给根系的输送量。其次方面:根系生长发育所处的环境条件茎和分枝的生长发育禾谷类作物茎系统 : 主茎 、分蘖茎,此二者统称为节,节间分为伸长与不伸长禾谷类作物的茎和分蘖tiller56 个伸长节间组成,玉米、812 1030%来自于茎蘖积存。分蘖节茎或分蘖的基部茎节不伸长密集于地表处称为分蘖节tillering nod

20、e 。分蘖节上着生的腋芽在肯定的条件下发育为分蘖;伸长节上着生的腋芽一般处于休眠状态。禾谷类作物茎、蘖的生长禾谷类作物的茎或蘖的顶端同时分化形成茎节和叶原基,后茎节居间分生组织伴随叶鞘的伸长而伸长。节间伸长一般由下部节开头,依次向上。主茎或分蘖基部第一伸长节间伸长达拔节。双子叶作物主茎由数十个节间组成,一般来说节间长度呈现下短、中长、上短趋势。主茎节间的每一个叶腋内一般有一个腋芽,发育成一个一次分枝,一次分枝上发育出二次分枝。双子叶作物的分枝方式: 单轴分枝 monopodial branch 合轴分枝sympodial branch 假二叉分枝false dichotomous branch

21、3.作物茎的变态型作物的茎,可划分为地上茎、地下茎两种类型。地上茎:直立茎erect stem直立茎erect stem地下茎:根茎rhizome块茎 球茎 鳞茎4茎、分枝蘖的功能支撑叶、穗、花、果实;转运水分、养分的通道输导;合成光合产物绿色茎枝贮藏器官产品甘蔗、藕、马铃薯、洋葱;生殖器官;通气功能水稻。叶的生长发育叶的组成禾本科的叶包括叶片blade和叶鞘leaf sheath双子叶作物的真叶由叶片、叶柄petiole和托叶stipule组成。叶的形态叶的生长 分化 伸长 功能期 年轻花的发育构成花序的根本单位小穗spikelet开花习性 :每一朵花,在完成全局部化进程和性发育后开花。每一种作物,数量不同的花依据肯定的方式和挨次逐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