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颌位与下颌运动口腔解剖学:颌位与下颌运动口腔解剖学:颌位: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无论有无牙的接触颞下颌关节 颌位(mandibular position)下颌骨的位置颌位: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无论有无牙的接触颞下颌关节 颌位颌位与牙合 的关系:每一种牙合 型均有对应的颌位?每一种颌位均有对应的牙合 型?颌位 牙合颌位颌位与牙合 的关系:每一种牙合 型均有对应的颌位?颌位功能整体:牙合咀嚼肌TMJ神经系统等颌位咀嚼系统(masticatory system)口颌系统(stomatognathic system)功能整体:颌位咀嚼系统(masticatory system下颌骨的三种基本位置: 牙尖
2、交错位 后退接触位 姿势位颌位重复性髁状突位置牙合 型 临床意义 考察下颌骨的三种基本位置:颌位重复性考察第一节 牙尖交错位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 ICP):牙尖窝交错最大面积接触时下颌的位置。第一节 牙尖交错位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复习:牙尖交错 牙合 (intercuspal occlusion, ICO): 上下牙尖窝交错、最大面积接触,咬合接触最密切和最广泛的牙合 。属牙与牙的接触关系。ICP复习:ICP复习:牙尖交错牙合 与正中 (centric occlusion,CO)问题:ICO时下颌骨的位置?答:ICO绝大多数下颌骨位置都处
3、于正中!故ICO可称为CO在正中?不在正中?ICP复习:牙尖交错牙合 与正中 (centric occlusICP依ICO而存在,又名牙位(tooth position)或最大牙尖交错位(maximal intercuspation, MI)。1. 牙尖交错位的其他概念ICPICP依ICO而存在,又名牙位(tooth position髁状突冠状面观大多数人的ICP都处于正中!ICP又名正中牙合 位(centric occlusal position, COP)ICP髁状突冠状面观大多数人的ICP都处于正中!ICP又名正中牙合ICP牙列中线、ICP正常的辨证关系牙列正中、肌功能正常-ICP正常髁
4、状突冠状面观ICP牙列中线、ICP正常的辨证关系牙列正中、肌功能正常-牙列中线、或ICO不在正中-ICP正常(红)或异常(蓝)观察牙列中线、下颌运动、下颌骨位置的关系。牙列中线、或ICO不在正中观察牙列中线、下颌运动、下颌骨位置2. 牙尖交错位的变化 ICP在人的一生中是相对稳定, 但也是逐渐变化的ICP2. 牙尖交错位的变化ICP乳牙初萌下颌开始探索其生理位置。乳牙萌出前:有牙合 型?有颌位?答:有颌位,但不是ICPICP乳牙初萌下颌开始探索其生理位置。乳牙萌出前:有牙合 型?有替牙牙合 期发生变化恒牙牙合 经生理性磨耗又起变化,ICP随之变化这些变化是在较长时间内缓慢进行着。ICP替牙牙合
5、 期发生变化恒牙牙合 经生理性磨耗又起变化,I3. ICP决定了下颌的运动型ICP依ICO而存在,一生变化但相对稳定ICP3. ICP决定了下颌的运动型ICPICP通过牙的接触,由牙周、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等本体感觉,为神经肌肉所记忆,反复重复而加强,逐渐形成个体特定的下颌运动型(开闭口),也叫记忆型。ICP通过牙的接触,由牙周、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等本体感觉,为ICO的咬合接触与升颌肌收缩强度有关4. 牙尖交错位与咀嚼肌ICP与升颌肌收缩强度也有关ICP 升颌肌收缩,下颌上升,至ICO 。 下颌肌力闭合道(下颌运动型)的终点,即是 ICO,下颌的位置即是ICP。因此:ICO的咬合接触与升颌肌收缩
6、强度有关4. 牙尖交错位与咀嚼肌重复性:牙合 型:髁状突位置:临床意义: ICP依赖于ICO,依赖于牙的接触ICPICO,最大牙尖窝交错大多数人居中,正中牙合 位ICP决定了下颌的运动型,下颌肌力闭合道的终点是ICO(ICP)小结重复性:ICP依赖于ICO,依赖于牙的接触ICPICO,最大牙尖交错位牙尖交错位概念牙尖交错位的变化ICP与下颌的运动型的关系牙尖交错位与咀嚼肌ICP小结牙尖交错位牙尖交错位概念牙尖交错位的变化ICP与下颌的运动型第二节 后退接触位定义: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还可再向后下移动少许(约1 mm左右),后牙牙尖斜面保持部分接触而前牙不接触,同时髁突也受颞下颌韧带水平纤维的
7、限制,不能再向后退,此时,下颌可以作单纯的铰链开口运动,具有可重复性。第二节 后退接触位定义: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还可再向后下移RCP(一)后退接触位的特点1. 双侧部分后牙牙尖保持接触而前牙不接触。2. 髁突前斜面-关节盘中间带与关节结节后斜面保持紧密接触。RCP(一)后退接触位的特点1. 双侧部分后牙牙尖保持接触而3. 颞肌后束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等舌骨上肌群收缩完成从牙尖交错位向后退接触位的运动。4. 长正中的概念 一位与二位。5. 可重复性较好。RCP3. 颞肌后束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等舌骨上肌群一位与二位 2. 牙尖交错关系(不能后退) 1. 后退接触关
8、系(从ICP能后退)RCPRCP=ICP一位与二位 2. 牙尖交错关系(不能后退) 1. 后退接触关RCP(二)后退接触位的意义1. 后退接触位为下颌在牙尖交错位时承受的咬合力提供了缓冲余地。2. 是口颌系统疾病诊断和进行咬合重建的记录位。3. 有学者强调ICP-RCP咬合干扰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和磨牙症具有重要病因学意义。RCP(二)后退接触位的意义1. 后退接触位为下颌在牙尖交错RCP关于后退接触位时髁突的位置,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后上?前上?RCP关于后退接触位时髁突的位置,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后上? 后退接触位的定义 后退接触位特点 后退接触位生理意义后退接触位RCP小结 后退接触位的
9、定义后退接触位RCP姿势位(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 MPP)第三节 下颌姿势位当人直立或坐正,两眼平视前方,口腔无功能活动,升颌肌群保持轻微的电位活动,以对抗下颌骨所承受的重力;上下颌牙之间有一前大后小的楔形间隙即息止牙合 间隙(freeway space),大约24mm。姿势位(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一)特点1. 在牙尖交错位后下方约24mm处,无咬合接触;2. 受体位的影响,头前倾或后仰影响息止牙合 间隙的大小;3. 在人一生中可随咬合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但在一段时间内,该位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MPP(一
10、)特点MPPMPP(二)垂直距离与息止牙合 间隙在姿势位时,正常情况下,牙自然分开,保持前大后小的楔状隙,约 24mm,此间隙成为息止牙合 间隙。MPP(二)垂直距离与息止牙合 间隙垂直距离(vertical dimension)也称为下颌姿势位时的面下三分之一高度,临床上以鼻底到软组织颏下点之间的距离表示。MPP垂直距离(vertical dimension)也称为下颌姿MPP(三)姿势位的意义1)姿势位维持息止 牙合 间隙是口腔重要的生理现象,对维持TMJ、肌肉、牙周等组织的健康是有益的。2) In this position the teeth can be quickly and ef
11、fectively brought together for immediate function.MPP(三)姿势位的意义1)姿势位维持息止 牙合 间隙是口 下颌姿势位定义 垂直距离与息止牙合 间隙 下颌姿势位生理意义下颌姿势位MPP小结 下颌姿势位定义下颌姿(一)ICP与RCP(二)ICP与MPP第四节 三个基本颌位的位置关系CRICPRCPMPP下颌肌力闭合道(一)ICP与RCP第四节 三个基本颌位的位置关系CRIC 1)一致性:RCP=ICP(10%)称为“一位”(一)ICP与RCP的关系 1)一致性:RCP=ICP(10%)(一)ICP与RC2)协调性:可称为“二位” (90%) 3
12、)不协调性:RCP到ICP有牙合 障碍,偏滑长正中(long centric):RCP直向前滑动1mm到ICP,此距离为长正中2)协调性:可称为“二位” (90%) 3)不协调性:RCP(二)MPP与ICP的关系(二)MPP与ICP的关系一致性(一位)协调性(二位)不协调性:牙合障碍RCPICPMPP三个基本颌位的位置关系ICP-RCP-MPP小结一致性(一位)协调性(二位)不协调性:牙合障碍RCPICPM第五节 前伸牙合 颌位与侧牙合 颌位(一)前伸牙合 颌位1. 前伸牙合 颌位指下颌相对于上颌位于ICP前方的下颌位置。2. 对刃颌位指下颌向前运动到上、下颌前牙切缘相对时下颌的位置,它是前牙
13、咬切食物时下颌的一个功能性位置。3. 最大前伸颌位指下颌前伸至最大前伸位并保持咬合接触时的颌位,此时只有后牙接触,前牙不接触。第五节 前伸牙合 颌位与侧牙合 颌位(一)前伸牙合 (二)侧牙合 颌位1.下颌在保持一侧上、下颌牙接触的同时向该侧移动,运动过程中所有下颌的位置都称为侧牙合 颌位,其中下颌移向侧为工作侧,对侧为非工作侧。2. 侧方运动中,尖对尖位是后牙发挥咀嚼功能的起始咬合接触位。3. 从尖对尖位下颌还可以继续向外侧移动至最大侧向运动的位置,称为最大侧向颌位。(二)侧牙合 颌位最大前伸牙合 颌位前伸牙合 颌位对刃颌位前伸牙合 颌位侧牙合 颌位侧牙合 颌位最大侧向颌位前伸-侧向牙合 位小
14、结最大前伸牙合 颌位前伸牙合 颌位对刃颌位前伸牙合 颌位下颌运动第六节下颌运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相应肌收缩活动而完成的。下颌运动是否正常是评价口颌系统功能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颌运动第六节下颌运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相应肌收一、下颌运动的形式、范围及意义(一)下颌运动的形式开闭口运动2.侧向咬合运动3.前伸与后退咬合运动一、下颌运动的形式、范围及意义(一)下颌运动的形式开闭口运动1.开闭口运动(1)RCP起始的开口运动2025mm转动、滑动转动1.开闭口运动(1)RCP起始的开口运动2025mm转动、1.开闭口运动(2)ICP或MPP起始的开口运动从ICP或MPP张口至最大开
15、口位,髁突的运动一开始就是滑动兼转动,运动至关节结节的前下方,若继续开口,则为单纯转动。转动、滑动1.开闭口运动(2)ICP或MPP起始的开口运动从ICP或M(3)开口运动的力:舌骨上肌群,翼外肌下头。(4)闭口运动:开口运动的逆过程。(5)闭口运动的力:颞肌、咬肌及翼内肌收缩; 翼外肌上头。(3)开口运动的力:舌骨上肌群,翼外肌下头。(6)开闭口运动正常的标志 双侧髁突运动均匀一致; 关节内无响声,无弹跳现象; 颌面部无痛; 下颌颏部运动不偏斜,无前伸动作; 开口度为40mm以上。(6)开闭口运动正常的标志 双侧髁突运动均匀一致;2. 侧向咬合运动(1)侧向咬合运动(2)Bennett运动和
16、Bennett角(G) Bennett运动是指下颌的整体侧方位移。由于下颌侧向咬合运动为一种非对称的运动,两侧髁突运动方式及运动方向并不一致,工作侧髁突以转动为主,向外侧运动幅度约3mm的范围,而非工作侧髁突向前内下滑行,其运动轨迹与矢状面形成夹角,称为Bennett角(G)。2. 侧向咬合运动非工作侧工作侧Bennett运动和Bennett角非工作侧工作侧Bennett运动和Bennett角 1)工作侧髁突运动的动力主要来自该侧颞肌后束的收缩,同时该侧的翼外肌上头收缩以稳定关节盘。 3 2)非工作侧髁突向前、内、下运动的动力主要来自该侧下翼外肌下头和翼内肌的收缩。 4 3)非工作侧髁突返回牙
17、尖交错位的运动动力主要来自非工作侧颞肌和咬肌的收缩。(3)侧向咬合运动的动力 1)工作侧髁突运动的动力主要来自该侧颞肌后束的收缩,同(4)侧方运动正常的标志:颏部运动范围约10mm;Bennett角约20;整个运动无障碍。(4)侧方运动正常的标志:下颌从牙尖交错位沿上切牙舌面向前下运动,到达上下切牙切缘相对的位置即切牙合 位,或其逆过程称为前伸咬合运动,为前牙咬切食物的主要功能形式。前伸 后退 下颌从牙尖交错位顺后牙牙尖斜面引导,向后下方至后退接触位的运动。一般运动范围为1mm左右。3.前伸与后退咬合运动(1)前伸与后退咬合下颌从牙尖交错位沿上切牙舌面向前下运动,到达上下切牙切缘相对 (2)切
18、道斜度:在前伸咬合运动过程中,下颌切牙运行的轨迹与眶耳平面所成的角度称为切道斜度(incisal path inclination),正常约为45 60左右。 通常切道斜度与上切牙切端的舌侧斜度是相一致的。切道斜度与覆牙合 程度成正比,与覆盖程度呈反比. (2)切道斜度:(3)髁道斜度: 下颌在前伸咬合运动过程中,髁突在关节窝内的运动轨迹与眶耳平面所成的角度称为髁道斜度(condylar path inclination),由于髁突和关节盘在关节窝内的运动较为复杂,影响髁道斜度的因素较多,因此髁道斜度是多变的,有一定的生理可变范围。(3)髁道斜度: 下颌在前伸咬合运动过程中,髁突在关节窝内的髁
19、突向前下滑动的动力主要来自翼外肌下头的收缩,咀嚼肌和翼内肌的部分纤维也参与下颌的前伸咬合运动 下颌从前伸位返回时与前伸运动相反,主要由颞肌后束和二腹肌等降下颌肌收缩完成翼外肌上头收缩起稳定关节盘的作用(4)前伸咬 合运动的力 后退咬合运动的力:颞肌后束和二腹肌等降下颌肌收缩完 成,翼外肌上头也收缩以稳定关节盘。髁突向前下滑动的动力主要来自翼外肌下头的收缩,下颌从前伸位返(5)前伸咬合运动正常的标志:双侧髁突运动均匀一致;关节无杂音;颌面部无疼痛不适;运动对称无偏斜(6)后退咬合:前伸咬合的逆运动(5)前伸咬合运动正常的标志:(6)后退咬合:前伸咬合的逆(二)下颌运动的范围及意义下颌在各个方向上
20、的极限运动称为下颌边缘运动,通常下颌的生理活动并不达到这一边缘运动的边界,而是在边缘运动范围内。(二)下颌运动的范围及意义下颌在各个方向上的极限运动称为下颌 矢状面 水平面 冠状面(vertical plane) (transverse plane) (coronal plane)日常生活中的咀嚼、言语等功能性运动,均包含在边缘运动轨迹的范围内。通常以下颌运动中切点的运动轨迹进行描述。为便于理解,可将下颌运动分解为三维方向(矢状面、水平面和冠状面)上的简单运动。 矢状面 水平面 冠状面(vertical plane) (边缘性运动(border movement) 为下颌向各个方向所能做的最大
21、范围的运动,代表了下颌、颞下颌关节及其韧带和咀嚼肌的功能潜力。1. 边缘运动(envelope of motion)边缘性运动(border movement) 为下颌向各个方ICP:牙尖交错位RCP:后退接触位E:最大开口位L:向左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R:向右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F:最大前伸位切点边缘性运动的空间范围(瑞典式香蕉图)ICP:牙尖交错位切点边缘性运动的空间范围(瑞典式香蕉图)ICP:牙尖交错位PP:姿势位E:最大开口位L:向左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R:向右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E:最大开口位切点边缘性运动冠状面投影图ICP:牙尖交错位切点边缘性运动冠状面投影图切点边缘运动轨迹矢状面观-Po
22、sselt图1:后界2: 前界3: 上界4: 功能运动1:后界MR:咀嚼运动咬合范围E:向左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F:最大前伸位D:向右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IEC:对刃牙合 位切点边缘性运动水平面投影图CR:后退接触位CO:牙尖交错位MR:咀嚼运动咬合范围E:向左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F:最大前伸叩齿运动(tapping movement) 即习惯性小开闭运动,是一种无意识进行的开闭口运动,与口颌系统下颌运动中神经肌肉记忆型的反复强化有关。叩齿运动的频率、稳定性以及速度大小反映了该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性。2. 叩齿运动(tapping movement)叩齿运动(tapping movement)
23、即习惯即使在同一个体,由于咀嚼食物的性质和数量的不同以及咀嚼所处的时相不同,其轨迹的形态均有差异。属于下颌的功能运动(functional movement),冠状面上切点运动轨迹呈滴泪状,但存在个体差异。咀嚼运动3. 咀嚼运动(chewing movement)即使在同一个体,由于咀嚼食物的性质和数量的不同以及咀嚼所处的 二、下颌运动的制约因素左侧颞下颌关节右侧颞下颌关节神经 肌肉The controlling elements of mandibular movement 二、下颌运动的制约因素左侧颞下颌关节右侧颞下颌关节其中,第、两个制约因素即双侧颞下颌关节是解剖性因素,相对固定,一般情
24、况下不会改变,对下颌运动的范围和方式有重要制约作用;第因素也属解剖性因素,可在一定范围内因自然的变化与医源性改变而发生变化;第因素神经肌肉因素是一个因受牙周、关节囊及关节韧带等多种结构中感受器的反馈调节作用而灵活多变的因素。口腔解剖学:颌位与下颌运动课件 三、下颌运动的神经控制 (一)上行传导路(二)下行传导路 三、下颌运动的神经控制 (一)上行传导路大脑皮层丘脑 基底核团小脑和网状结构脑干 下颌运动的神经控制中枢示意图大脑皮层丘脑 基底核团小脑和网状结构脑干 下颌运动的神经控制【一】上行传导路 感受器 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核、对侧丘脑 外侧核三级神经元 中央后凹下部 来自颞下颌关
25、节、肌梭及牙周膜本体感受器深感觉的传导通 路尚不十分清楚 【二】下行传导路 皮质脑干束 内囊膝部、中脑、脑桥 三叉神经运动核 三叉神经运动纤维 咀嚼肌【一】上行传导路牙周膜中的感受器咀嚼肌中的感受器颞下颌关节的感受器牙髓中的感受器与下颌运动有关的感受器(The receptors related to mandibular movement) 牙周膜中的感受器咀嚼肌中的感受器颞下颌关节的感受器牙髓中与下闭颌反射开颌反射下颌卸载反射水平颌反射牵张反射四、下颌运动相关的神经反射活动 闭颌开颌下颌卸水平颌牵张四、下颌运动相关的神经反射活动 1.闭颌 反射是一种升颌肌的一种牵张反射。闭颌反射可用来检查
26、有关反射中枢的功能状态。 2. 开颌 反射是一种受伤害后引起的保护性反射,其意义在于调节下颌运动的节律性。 1.闭颌 是一种升颌肌的一种牵张反射。 2. 开颌 开颌反射的神经反射通路示意图2. 开颌反射 开颌反射的神经反射通路示意图2. 开颌反射 由于升颌肌活动的突然降低和降颌肌活动升高产生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3.下颌卸 载反射开颌反射较牵拉反射涉及更多地肌群,是多突触反射,在开颌反射过程中,闭口肌群的活动受到限制,而二腹肌和翼外肌的活动等增强。4.水平颌反射 由于升颌肌活动的突然降低和降颌肌活动升高产生的是一种保护性 5. 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牵张反射是持续缓慢牵拉肌腱时
27、发生的肌紧张,也称为紧张性牵张反射。下颌姿势位时下颌因重力作用有下垂趋势,导致升颌肌纤维受拉伸,其中的肌梭由此而兴奋,发放冲动至脑干、中枢,引起部分和运动神经元同时兴奋。 5. 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小 结RCP开口运动 ICP或MPP起始的开口运动 开闭口运动的正常标志开闭口运动小 结开闭口运动侧向咬合运动侧向咬合运动 Bennett运动和Bennett角侧方运动正常的标志 侧向咬合运动侧向咬合运动前伸咬合运动 切道斜度(incisal path inclination) 髁道斜度(condylar path inclination) 前伸运动咬合正常的标志后退咬合运动前伸与后退咬合运动前伸咬合运动前伸与后退咬合运动 边缘运动:下颌向各方向的最大范围 2、下颌运动范围 叩齿运动:无意识进行的开闭口运动 咀嚼运动:下颌的功能运动 右侧颞下颌关节 左侧颞下颌关节 3、下颌运动的制约因素 因素 神经肌肉因素 上行传导路 下行传导路4、下颌运动的神经控制 5、下颌运动相关的神经反射活动:闭颌反射、 开颌反射、下颌卸载反射、水平颌反射、 牵张反射等。 上行传导路4、下颌运动的神经控制 5、下颌运动相关的神经反射 直接观察法 电子描记法机械描记法记录方法第七节 下颌运动的记录方法 直接观察法 电子描记法机械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安全问题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高校辅导员如何支持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试题及答案
- 口腔种植修复后的护理
- 老板财务知识培训课件
- 糖尿病护理的课件
- 美容类知识销售培训课件
- 工作报告面试题及答案
- 借款土地抵押合同
- 销售人员简单保密协议
- 二零二五员工股权激励协议书范例
- 快餐店创业计划书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全优)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4,4-二氟二苯甲酮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初中地理】西亚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
- 【初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 2024年4月27日福建省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一模)2025年广东省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英语试卷(含官方答案及详解)
- 退役军人无人机培训宣传
- 退役军人保密教育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外研版英语期中练习题(含答案)
- 《园林微景观设计与制作》课件-项目二 作品展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