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民事诉讼程序课件1_第1页
国际民事诉讼程序课件1_第2页
国际民事诉讼程序课件1_第3页
国际民事诉讼程序课件1_第4页
国际民事诉讼程序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二章国际民事诉讼程序2022/9/241第十二章国际民事诉讼程序2022/9/231国际民事诉讼外国人的民事诉讼地位概述国际民事管辖权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判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2国际民事诉讼外国人的概述国际民事管辖权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判决第一节 概述一、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法的概念(一) 国际(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指含有国际因素,或者从某个主权国家的角度来说,含有涉外因素的民事诉讼,又称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也就是说,在有关的民事诉讼中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人和事,或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联系。3第一节 概述一、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法的概念3(二)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法概念指一国法院在审理涉

2、外民事案件时,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所必须遵守的专用程序规范的总称。1、外国当事人(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民事诉讼地位的法律规范;2、国际民事案件中法院管辖权的法律规范;3、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有关域外文书送达、域外调查取证、国际民事诉讼期间,以及有关法院判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法律规范。4(二)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法概念4二、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法的渊源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法的渊源具有双重性,即有国内渊源和国际渊源两大类。 (一)国内渊源根据国家主权原则的要求,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法的主要渊源是国内立法与判例。国内立法表现形式:1.在国内民事诉讼法典或国内民法典中以专编或专章形式,较系统地就国际民事

3、诉讼程序作出规定。5二、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法的渊源52.在国际私法典中以专编(或专章)或分散形式就国际民事诉讼程序作出全面而系统的规定。3.在有关单行法中,就国际民事诉讼某一方面的问题作出规定。4.在内国的执行性立法中规定相关的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所谓内国的执行性立法是指一国为实施自己参加或缔结的国际条约而制定的相应规则。)62.在国际私法典中以专编(或专章)或分散形式就国际民事诉讼程我国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法的国内渊源:A.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 B.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一类是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有关司法解释和规定;另一类是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

4、会同有关部门为执行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而制定的执行性规定。7我国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法的国内渊源:7(二)国际渊源国际条约是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最主要的国际渊源。一般认为,有关国际民事诉讼程序的国际条约最早出现于欧洲,如法国和瑞士早在1715年就定有这种条约。但直至19世纪末期,关于国际民事诉讼的“国际立法”才得到迅速发展。目前,较有影响的多边国际条约主要有:1.普遍性的国际条约。(1)海牙国际私法会议通过的有关国际民事诉讼程序的主要条约.8(二)国际渊源82.区域性国际条约。(1)美洲国家1928年的布斯塔曼特法典(第4卷是关于国际民事诉讼的规定);(2)北欧国家1933年的关于司法判决的承认公

5、约和1974年的关于相互间司法协助的协定;(3)欧洲共同体1968年的布鲁塞尔民商事管辖权及判决承认与执行公约,1988年卢加诺民商事司法管辖权及判决承认与执行公约。92.区域性国际条约。9三、国际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一)国家主权原则(二)平等互惠原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条第二款“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10三、国际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10(三)国民待遇原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条第一款“第五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

6、,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四)条约信守原则11(三)国民待遇原则11第二节 外国人的民事诉讼地位一、概述(一)外国人的民事诉讼地位指一国根据内国法或国际条约的规定,赋予外国人在本国境内享有民事诉讼权利、承担民事诉讼义务的实际状况。(二)思考:对国际民事诉讼法上所称的“外国人” 如何理解?这里的外国人是指不具法院地国家国籍的所有人,包括外国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和无国籍人及国籍不明的人,还包括享有豁免权的外国国家和外交代表。12第二节 外国人的民事诉讼地位一、概述12二、外国人民事诉讼地位的一般原则1.当今国际社会在外国人民事诉讼地位问题上,普遍实行的是国民

7、待遇制度。2.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国民待遇,是指一国赋予在本国境内的外国人享有与本国国民同等的诉讼权利。3.国民待遇原则最初被规定在有关的国际条约中。随着社会进步和国际关系的不断发展,国民待遇制在当今已成为习惯国际法。13二、外国人民事诉讼地位的一般原则13三、诉讼费用 (一)诉讼费用担保1.概念:诉讼费用担保是指外国人或在内国未设住所的人在内国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应被告的请求或根据内国法律的规定,由内国法院责令原告所提供的担保。需要提供担保的“诉讼费用”是指案件受理费以外的其他费用。14三、诉讼费用142.目的防止一方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或防止原告败诉后逃避缴纳诉讼费的义务。 3.各国关于提供诉

8、讼费用担保的规定可分为以下六种: (1)互惠规定对诉讼费用担保义务的免除以实质性的互惠为前提。152.目的15(2)国籍规定凡属外国原告均应提供诉讼费用担保,且一般不以互惠为条件。(3)住所规定凡住所在外国的人(包括住所在外国的本国国民)在内国提起民事诉讼,均应提供诉讼费用担保,而住所在法院地国的外国人却可以免除此担保义务。(4)可供扣押的财产以原告在内国是否有可供扣押的财产为据,来决定是否免除其诉讼费用的担保义务。16(2)国籍16(5)均要求诉讼费用担保规定不论原告是外国人还是内国人,均应提供诉讼费用担保。(6)不要求诉讼费用担保规定不要求原告提供诉讼费用担保。17(5)均要求诉讼费用担保

9、17(二)诉讼费用的减免1.诉讼费用的减免是指作为诉讼当事人的外国人因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可以向内国法院申请减交或免交,内国法院若审查属实的,可根据条约的规定或互惠关系,准予外国当事人减交或免交诉讼费的一种制度。2.在我国,外籍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向我国人民法院申请减交、免交或缓交。18(二)诉讼费用的减免182006年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5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者组织在人民法院进行诉讼,适用本办法。外国法院对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其本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诉讼费用交纳上实行差别对待的,按照对等原则处理。192006年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5条:19四、诉讼代理

10、1.诉讼代理是指代理人依据法律的规定、法院的指定或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而以当事人本人的名义代为进行诉讼活动的一种制度。2. 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所涉及的主要是委托代理和领事代理。(一)律师代理一般只允许本国律师担当代理人(二)一般的委托代理以非律师的身份的代理,没有国籍的限制20四、诉讼代理20(三)领事代理一国的领事可以根据驻在国的诉讼立法和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在其职权范围内,在驻在国的有关法院代表派遣国国民或法人参与有关诉讼,以保护派遣国国民或法人在驻在国的合法权益的一种特殊代理制度。特点:1.无须当事人的委托。2.具有临时性质。只要当事人指定代理人或亲自参加诉讼时,领事代理即终止

11、。21(三)领事代理21(四)我国的规定1.民事诉讼法第239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需要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必须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律师。2.第240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或者其他人代理诉讼,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后,才具有效力。 22(四)我国的规定22我国是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缔约国,外国人所属国的领事可以依据该公约的有关规定和我国同有关国家签

12、订的领事条约在我国法院代理其本国国民的诉讼行为。23我国是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缔约国,外国人所属国的领事可以外国人可以委托谁作为诉讼代理人?最高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涉外民事诉讼中的外籍当事人,可以委托本国人为诉讼代理人,也可以委托本国律师以非律师的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受本国公民的委托,可以以个人名义担任诉讼代理人,但在诉讼中不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24外国人可以委托谁作为诉讼代理人?2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受理涉及特权与豁免的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法200769号2007年5月22日)凡以下列在中国享有特权与豁免的主体为被告、第三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13、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在决定受理之前,报请本辖区高级人民法院审查;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受理的,应当将其审查意见报最高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答复前,一律暂不受理:(共计12项)一、外国国家;二、外国驻中国使馆和使馆人员;三、外国驻中国领馆和领馆成员;2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受理涉及特权与豁免的民事案件有关问题四、途经中国的外国驻第三国的外交代表和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五、途经中国的外国驻第三国的领事官员和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六、持有中国外交签证或者持有外交护照(仅限互免签证的国家)来中国的外国官员;七、持有中国外交签证或者持有与中国互免签证国家外交护照的领事官员;八、来中

14、国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及其他具有同等身份的官员;九、来中国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召开的国际会议的外国代表;26四、途经中国的外国驻第三国的外交代表和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十、临时来中国的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十一、联合国系统组织驻中国的代表机构和人员;十二、其他在中国享有特权与豁免的主体。27十、临时来中国的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官员和专家;27第三节 国际民事管辖权一、国际民事管辖权的概念(一)国际民事管辖权或国际民商事管辖权指一国法院根据本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和国内法的规定,对特定的涉外民事案件行使审判权的资格。(二)国际民事管辖权的特征:1.它是一种司法管辖权

15、,具有强制性。2.这种管辖权必须是“国际”的。3.“直接的国际管辖权”与“间接的国际管辖权”(1)直接:解决本国法院对本案是否有管辖权(2)间接:解决外国法院的管辖权是否被本国承认与执行的问题。28第三节 国际民事管辖权一、国际民事管辖权的概念28二、国际民事管辖权的意义1.国际民事管辖权是国家主权在国际民事诉讼领域的具体体现。2.管辖权问题是一国法院受理涉外民事案件所必须先行解决的问题。3.管辖权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审理结果。4.管辖权的确定关系判决的域外承认与执行。29二、国际民事管辖权的意义29三、关于国际民事管辖权的立法(一)国内立法从各国关于国际民事管辖权的规定看,主要有以下三种类

16、型:1英美法系国家。一般把民事诉讼分为对人诉讼和对物诉讼,并根据“实际控制”(也称“有效原则”)来分别确定内国法院对这两类诉讼的管辖权。此外,协议管辖也是英美法系国家行使管辖权的依据。30三、关于国际民事管辖权的立法302拉丁法系国家。拉丁法系国家是指包括法国和立法上受1804年法国民法典影响较大的一些国家(如荷兰、卢森堡、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籍是这些国家确定内国法院管辖权的重要标准。而且,这些国家的法律基本上都规定,内国法院对凡有关内国国民的诉讼一概有管辖权。对外国人之间的诉讼,这些国家一般在原则上排除内国法院的管辖权。如法国法院一般只受理被告在法国有住所的外国人之间的诉讼

17、。拉丁法系国家一般承认当事人可协议选择管辖法院。312拉丁法系国家。313德国法系国家。德国法系国家是指包括德国在内的和立法上受1877年德国民事诉讼法影响较大的一些国家(如瑞士、印度、奥地利、日本、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德国法系国家通常以地域管辖原则(或称普通管辖原则)作为内国法院确定国际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原则,而且往往以被告住所、居所及惯常居所等作为地域管辖的重要标志。德国法系国家一般都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管辖法院,只是各国对当事人选择权利的限制程度存在差异。323德国法系国家。32(二)国际条约有关国际民事管辖权冲突的协调与解决呈现出以下态势:1.过度管辖权受到限制。2.当事人

18、协议管辖得到一定程度的承认。3.惯常居所成为确定国际民事管辖权的重要的连结因素。33(二)国际条约33四、管辖权确定的依据(一)国籍管辖属人管辖原则(二)住所管辖被告的住所、居所、惯常居所(三)物之所在地管辖诉讼标的或者被告财产(四)行为地管辖(五)协议管辖意思自治原则在诉讼中的延伸34四、管辖权确定的依据34(六)应诉管辖法院根据当事人行为进行的一种推定(七)专属管辖涉及国家的某种利益,具有独占性与排他性五、管辖权冲突(一)冲突1、积极冲突:平行诉讼2、消极冲突:诉讼无门35(六)应诉管辖35(二)冲突的解决A.管辖权积极冲突的解决途径:1.缔结统一的管辖权国际条约2.国内立法:(1)扩大协

19、议管辖;(2)一事不再理原则;(3)不方便法院原则。受案法院对某案件虽有管辖权,但若自认为审理该案不便利且有其他国家的可替代法院,则拒绝行使管辖权的制度。36(二)冲突的解决36B.管辖权消极冲突的解决途径通过国内立法或赋予法院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使法院可例外的受理一般情况下别国都不受理的案件。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华侨的离婚诉讼如果定居国法院以离婚由缔结地法院管辖不予受理,当事人向我国法院起诉,婚姻缔结地或一方的最后住所地法院管辖。37B.管辖权消极冲突的解决途径通过国内立法或赋予法院一定的自六、我国关于国际民事管辖权的规定(一)国内立法与实践从立法和司法实践看,我国关于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辖分为:

20、1.普通地域管辖(通常称普通管辖);2.特别地域管辖(通常称特别管辖);3.专属管辖;4.协议管辖;5.推定管辖。38六、我国关于国际民事管辖权的规定381.普通地域管辖第22条 国际民事案件的一般管辖权的确定以地域管辖为原则,而且以被告所在地作为确定管辖权的标准。 被告为自然人时,只要其在我国有住所或经常居所,不管其国籍如何,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法院就具有管辖权。被告为法人时,法人住所地的法院有管辖权。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

21、、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391.普通地域管辖第22条 392.特殊管辖第23条、第241条(1)在被告不在我国境内的情况下,我国还根据案件的不同性质规定了一些特殊原则。(2)对不在我国领域内的人、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由原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3)因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如果合同在我国境内签订或履行,或者标的物在我国领域内,或者被告在我国领域内有可供扣押的财产,或者被告在我国领域内设有代表机构,则合同签订地、侵权行为地或者代表机构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可以行使管辖权。402.特殊管辖第23条、第241条403.

22、专属管辖第34条、第244条(1)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应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专属管辖;(2)因港口作业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应由港口所在地的法院专属管辖;(3)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应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的法院专属管辖;(4)因在我国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应由我国法院专属管辖。413.专属管辖第34条、第244条414.协议管辖第242条涉外合同或者涉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用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的,不得违反本法关于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

23、规定。5.推定管辖第243条涉外民事诉讼的被告对人民法院的管辖不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被告承认该人民法院有管辖权。出庭对抗管辖权424.协议管辖第242条42(二)国际条约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1953)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1958)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1980)43(二)国际条约43第四节 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一、概述(一)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的含义1.广义:国际司法协助是指一国法院接受另一国法院请求,代为履行某些诉讼行为,如送达诉讼文书,询问证人,提取证据,以及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和外国仲裁裁决等。2.狭义:认为国际司法协助仅包括域外送达和域外取证。从目前世界各国的立

24、法和司法实践来看,许多国家都开始采用广义的司法协助的观点。44第四节 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一、概述44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下: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力。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3.司法协助除包括送达文书、调查取证、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外,还包括外国人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交流法律情报资料、免除文书认证和文书证明效力、户籍文件

25、的送交等。(二)司法协助的依据一般而言,条约和互惠关系的存在是司法协助的依据。(三)司法协助中的法律适用一般来说,被请求国在提供国际司法协助时都适用本国的民事诉讼规则。在特殊情况下可适用请求国法律,但请求国法律不得与被请求国法律相抵触。463.司法协助除包括送达文书、调查取证、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外(四)司法协助中的公共秩序司法协助中的公共秩序,是指如果请求国提出的司法协助事项与被请求国的公共秩序相抵触的,被请求国则有权拒绝提供司法协助。我国国内法和我国与外国签订的司法协助条约中都规定了公共秩序这一制度。47(四)司法协助中的公共秩序47(五)司法协助的实施1、请求法院和被请求法院之间通过外交

26、途径,并在各国国家司法部参与的情况下进行联系2、通过领事渠道来实施3、通过司法部同有关国家的司法机构直接联系4、有关国家司法部之间的直接联系5、中心机构的直接联系6、提出请求的法院同接受请求国的中心机构之间的直接联系7、有关国家的法院之间直接进行交往8、我国在参加1965年海牙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时已指定司法部为我国的司法协助的中央机关48(五)司法协助的实施48(六)国际司法协助的费用问题1.一般都要求缔约国之间相互免费提供司法协助,被请求国一般不能收取执行有关请求的费用。2.但同时亦规定请求国应支付给证人、鉴定人及翻译人员的费用,因司法人员或依履行地国法律有主管

27、人员参加而引起的费用,以及执行请求国要求的特别程序所花的费用。 49(六)国际司法协助的费用问题49(七)国际司法协助的拒绝1、委托的送达违反内国法或有关国际条约所规定的必要程序;2、对于外国法院委托文件的真实性存在疑问;3、委托履行的行为,根据被请求国法律,不属于内国司法机关的职权范围;4、委托履行的行为是被请求国法律明文禁止的诉讼行为;5、委托履行的行为与履行地主权安全不相容;6、履行委托的行为显然违背请求国公共秩序;7、两国间不存在互惠关系等。50(七)国际司法协助的拒绝50二、域外送达与域外调查取证(一)域外送达1域外送达的概念。指一国法院根据国际条约或本国法律或互惠原则将司法文书和司

28、法外文书送交给位于外国的诉讼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2送达途径。(1)直接送达。 (2)间接送达。51二、域外送达与域外调查取证51直接送达1.外交代表或领事送达一国法院将需要在域外送达的文书委托给内国驻有关国家的外交代表或领事代表代为送达。2.邮寄送达一国法院通过邮局直接将文书邮寄给国外的诉讼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3.个人送达 一国法院将文书交给具有一定身份的个人代为送达。这种个人既可以是当事人的诉讼当代理人,也可以是当事人选定的人,还可以是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的人。52直接送达1.外交代表或领事送达524.公告送达法院将需要送达的文书的内容用张贴公告、登报或广播的方法告知有关的当事人或

29、其他诉讼参与人,自公告之日起一定的时间即视为送达。5.按当事人协商的方式送达英美法系国家的法院认为可以依据双方当事人协议的方法进行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的送达。其他国家不采用这种方法。534.公告送达53间接送达1.外交途径在有关国家间不存在司法协助条约时,一般通过外交途径来传递司法协助请求书。2.领事途径由请求国驻有关国家的领事直接将有关请求书和文书递交给被请求国主管法院。3.司法部途径通过司法部直接将有关文书递交给有关国家的司法机构。54间接送达1.外交途径544.中央机关途径通过有关条约的缔约国指定的中央机关来转递请求书和有关文书。5.法院直接联系途径一国法院将司法协助请求书和有关文书,不

30、通过任何中间媒介,直接寄给有条约关系或互惠关系的有关国家的主管法院,请求该外国法院代为送达。554.中央机关途径55中国调整域外送达的法律制度1.1965年海牙送达公约 2. 1986年8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司法部联合发出的关于中国法院和外国法院通过外交途径相互委托送达法律文书若干问题的通知、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司法部1992年3月4日发布的关于执行海牙送达公约有关程序的通知和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于1992年9月10日发布的关于执行海牙送达公约的实施办法。 56中国调整域外送达的法律制度1.1965年海牙送达公约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五条人民法

31、院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可以采用下列方式:(一)依照受送达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方式送达;(二)通过外交途径送达;(三)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受送达人,可以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受送达人所在国的使领馆代为送达;(四)向受送达人委托的有权代其接受送达的诉讼代理人送达;57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五条57(五)向受送达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代表机构或者有权接受送达的分支机构、业务代办人送达;(六)受送达人所在国的法律允许邮寄送达的,可以邮寄送达,自邮寄之日起满六个月,送达回证没有退回,但根据各种情况足以认定已经送达的,期间届

32、满之日视为送达;(七)不能用上述方式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满六个月,即视为送达。58(五)向受送达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代表机构或者有权(二)域外调查取证1域外调查取证的概念指受诉法院国的有关机构或人员为进行有关的国际民事诉讼而在法院国境外提取诉讼证据的行为。 2域外调查取证的方式 (1)代为取证(2)领事途径(3)特派员取证(4)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自行取证(5)出庭作证 59(二)域外调查取证59(1)代为取证又称请求书方式,是指一国受理案件的司法机关向证据所在国的司法机关提出请求,由后者进行取证。它一般以条约或互惠为基础,具体途径有外交途径、中央机关途径、司法机关直接联系途

33、径等。(2)领事途径一国司法机关通过该国派驻他国的领事或外交官员在其驻在国直接调取证据的做法。60(1)代为取证60(3)特派员取证受理诉讼的法院如需从国外获取证据,可委派官员直接在国外领土上调取证据。在某些情况下领事官员也可作为特派员的一种形式。(4)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自行取证这种方法为一些英美法系国家,特别是美国所采用。他们不仅主张本国法院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可以直接到外国境内取证,同时也允许外国法院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到本国境内取证。61(3)特派员取证61(5)出庭作证 有些国家的法院在审理国际民事案件时,如果证人处在国外,还可以要求域外的证人到其境内,当庭向法院提

34、供证据。这里的“出庭”不一定是指法庭或庭审,它可以是在法院的主持或授权下,在任何场所进行的取证,甚至在个别情况下,还包括对法庭和证人都方便的第三国境内。62(5)出庭作证 62我国关于域外取证的规范: (一)规定在国内法中。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人民法院和外国法院可以相互请求,代为送达文书、调查取证以及进行其他诉讼行为。外国法院请求协助的事项有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执行。63我国关于域外取证的规范: 63第二百六十一条请求和提供司法协助,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途

35、径进行;没有条约关系的,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外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使领馆可以向该国公民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但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并不得采取强制措施。除前款规定的情况外,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机关准许,任何外国机关或者个人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送达文书、调查取证。64第二百六十一条请求和提供司法协助,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二) 规定在我国与外国缔结的双边司法条约中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法国、波兰、比利时等许多国家签订的司法协助协定中,都有关于代为取证的规定。中波、中比的协定,是把代为送达和代为取证,合并在一起规定的。中法协定则把两者分开加以规定。不管何种规定方式,大部分制度同样适用

36、于代为送达和代为取证。所不同的只是适用范围,代为取证包括询问当事人、证人、鉴定人,代为调取证据,以及代为进行鉴定和司法勘验等;而代为送达,则专指司法和司法外文书的送达和通知。 65(二) 规定在我国与外国缔结的双边司法条约中 65(三)1997年7月3日第8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6次会议决定,我国加入1970年海牙取证公约。同时声明:(1)根据公约第2条,指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为负责接收来自另一缔约国司法机关的请求书,并将其转交给执行请求的主管机关的中央机关;(2)根据公约第23条,声明对于普通法国家旨在进行审判前文件调查的请求书,仅执行已在请求书中列明并与案件有直接密切联系的文件

37、调查请求; 66(三)1997年7月3日第8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根据公约第33条,声明除第15条以外,不适用公约第二章的规定,即对公约第二章“由外交或领事人员和特派员获取证据”的所有规定,我国只承诺履行第15条所规定的内容:“在民事或商事方面,缔约国的外交或领事人员可以在另一缔约国境内以及其行使职权的区域内不受限制地进行只涉及其侨民而且属于该国法院受理的诉讼的所有预审行动”;但“每个缔约国有权宣布这一行动必须由上述人员提出申请后得到管辖权或以声明国指定的主管当局的名义才能进行”。 67(3)根据公约第33条,声明除第15条以外,不适用公约第二章第五节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一、

38、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概念在国际民事诉讼中,外国法院判决是指非内国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对当事人之间有关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争议或申请人提出的申请所作出的具有拘束力的裁判。1.“外国”的概念。在多法域国家常被作广义理解。2.“法院”的含义。既包括具有民商事管辖权的普通法院,也包括劳动法院、行政法院、特别法庭,以及被国家赋予一定司法权的其他机构。68第五节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一、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概念3.“判决”的范围。这里的“判决”不仅仅指外国法院在民商事案件中所作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还可以是外国法院对刑事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所作的判决和外国公证机关对某些特定事项所作的决定

39、。693.“判决”的范围。69二、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依据(一)理论依据一国判决原则上只能在本国生效,而不具有域外效力。但各国基于各种考虑,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承认外国法院判决在内国具有与内国法院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并在必要时按内国的有关规定予以强制执行。国际礼让说/既得权说/债务说一事不再理说/特别法说/互惠说70二、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依据70(二)法律依据各国法院都是根据本国的立法及有关国际条约来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1.就国内立法而言,多数国家是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内国法院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条件。也有一些国家制定单行法规,这主要是普通法国家的实践。2.在国际立法方面,主要是

40、一些国家之间签订的双边条约和区域性条约。如我国与法国、波兰、俄罗斯等国签订的双边司法协助条约中均包含有此类承认与执行的条款。 71(二)法律依据71三、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条件(一)外国法院判决必须是由有管辖权的法院作出的内国法院在被请求承认与执行某一外国法院判决时,首先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来判定外国法院对该案件有没有管辖权。这种标准来自于前面所述的“间接管辖权规范”。间接管辖权规范的渊源一般有两种:1.国内法;2.国际条约。72三、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条件72(二)外国法院判决必须是一“确定”的判决所谓“确定”的判决,就是指根据判决作出国法律已经发生法律效力或具有执行力的判决。因此,能

41、被承认与执行的外国法院判决必须是“外国法院在诉讼程序上已经终结,已经不能因不服而对其提起上诉的那种判决”。(三)外国法院进行的诉讼程序必须是公正的主要是指对败诉一方当事人进行了合法传唤,使其有机会适当地行使辩护权。73(二)外国法院判决必须是一“确定”的判决73(四)外国法院判决是合法的判决运用欺诈手段获得的外国法院判决不能在内国境内得到承认与执行。大多数国家的实践是依据内国法对是否存在欺诈进行识别。(五)判决不与其他有关的法院判决相抵触只有在有关的外国法院判决不与内国法院就相同当事人之间的同一争议所作的判决相冲突,或不与内国法院已经承认的第三国法院就相同当事人之间的同一争议所作判决相冲突时,

42、内国法院才可以承认与执行该外国法院的判决。(六)外国法院判决不得与被请求国公共秩序相抵触。74(四)外国法院判决是合法的判决74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原则规定1外国法院判决必须是由有管辖权的法院作出。2外国法院判决必须已经发生法律效力。3外国法院判决必须严格遵守其程序规则。4外国法院判决不与我国正在进行或未终了的诉讼程序相冲突。5按照有关国际条约或互惠原则进行审查。6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不违反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国家主权、安全、社会公共利益。75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原则规定75四、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程序(一)请求的提出1.多数国家规定,应由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2.少数国家规定,外国法院和有关的

43、利害关系人均可以向内国法院提出请求;3.个别国家要求应由外国法院提出请求书;76四、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程序764.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第265条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的,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也可以由外国法院依照该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请求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774.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77(二)对外国法院判决的审查1.审查的法律依据问题,即依何国法律进行审查;2.审查的范围问题,即对外国法院判决是进行实质性审查还是进行形式性审查的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国际上通行的作法是适用被请求国法律。这与前述司法协助的法律适用是一致的。就第二个问题而言,目前除普通法系国家仍对需承认和执行的外国法院判决进行实质性审查后重新作出判决外,大多数国家都实行或转而实行形式性审查。78(二)对外国法院判决的审查78(三)承认与执行外国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