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对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对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几点考虑对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几点考虑中国哲学同西方哲学一样都是人类文化思想的宝库,研究中国哲学可以借鉴西方哲学的方法,但不能全盘西化,因为中西哲学的入路不同,所以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就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可从两方面进展讨论:一、为学层面的研究形式为学,即以学习知识的态度来研究中国哲学,包括传统研究法和中西比拟研究法。一传统研究法精读原典法研究中国哲学,首先面对的就是浩如烟海的文献。要阅读如此之多的文献,无疑给研究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因此,可以针对详细研究领域来选择相关原典文献进展研究,防止因文献过多而如大海捞针,难以望其项背。但假设欲博而通,阅读大量的文献那么是必要的。2.

2、经史合参法中国古代哲学文献众多且材料散乱,加之战国以下,更有伪作之风。因此,研究中国哲学,有时必须涉及考据工作,而此工作所需的时间,对哲学研究来说,未免有喧宾夺主之讥。因此,哲学研究者应该与考据工作者合作。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如先秦诸子学说就是针对当时周文疲弊而提出。而我们如今以另一种思维方式去理解古代先哲的思想,难免主观。所以,将哲学经典与历史资料结合起来,在其历史文化背景之下研究中国哲学是必要的。还有,中国文化的一个典型特点是文、史、哲不分家,一部史学著作同时是一部哲学、文学著作,一部哲学作品也是一部历史著作,所谓六经皆史也。中国人还喜欢用文学艺术作品表达哲学思想,因此,哲学思想同时又是艺术

3、精神的结晶。二中西比拟研究法自上世纪西学如狂潮般涌来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冲击。西方文化由于其传统重视对客观对象的研究,所以开出了近代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中国文化由于诸多历史缘故而未能开出科学,所以在近代,中国文化倍受西学歧视。在民族文化濒危的情形下,一批有识之士试图以西方哲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哲学,使其科学化、知识化,进而寻求恢复文化自信之道。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有五大研究形式之称的胡适、冯友兰、张岱年、侯外庐、牟宗三等人的诠释方法。1.胡适形式胡适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曾受到蔡元培的肯定。然而由于胡适对佛学没能深化之缘故,这本著作便成了残作。加之此书几乎没有展示出中国哲学的义理精神如

4、何,而只是注意到诸子是否出于王官以及一些历史问题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因此,此书只能是一部诸子杂考之类的考据之作,而非哲学著作。2.冯友兰形式3.张岱年形式张岱年著有?中国哲学大纲?,采取普遍哲学形式与范畴分析法,重视中国哲学研究的标准性:一是审其根本倾向,即宇宙论和人生论之根本倾向;二是分析其辞命意谓;三是察其条理系统;四是辨其开展源流整体把握。张氏此书是中国哲学科学化、知识化的产物,堪称经典之作。但其以范畴之方式将中国哲学化整为零,分割为假设干片段,使其失去了生命的意义。还有,此书中没有涉及佛学思想。佛教虽来自印度,但自唐朝始,已与儒、道并称,成为中国文化三大系统之一。张氏对佛学

5、避而不谈,实为此书之缺陷。4.侯外庐形式侯外庐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写成?中国思想通史?,重点强调哲学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等,用阶级分析法从现实意义出发理解哲学。此书的优点在于详细表达了哲学产生的历史、政治、经济背景,但以阶级分析法来诠释中国哲学,那么产生了许多误解。5.牟宗三形式牟宗三认为,中国哲学是生命的学问,主张应在生命的学问这一主心骨之下对中国哲学进展新的诠释。他第一次以超越西方哲学的姿态来诠释儒家哲学,认为康德系统最接近儒家传统,他以?孟子?为根本义理,参考康德哲学系统,并以超越康德的姿态对儒家进展系统建构,形成一个儒家的圆教体系,此体系是以无限智心为核心的本体宇宙论。以此无限智心创生并遍润一切,形成两层存有论:无执的存有论道德的形而上学与执的存有论。无执的存有论属于本体界,执的存有论属于现象界。这是借?大乘起信论?之一心开二门而形成的,无限智心一观念,依儒家言,是本心或良知;依道家言,是道心或玄智;依佛家言,是般假设智或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无执的存有相当于心真如门,执的存有相当于心生灭门。此两层存有不是互相分开,而是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