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得高分的诀窍_第1页
语文阅读得高分的诀窍_第2页
语文阅读得高分的诀窍_第3页
语文阅读得高分的诀窍_第4页
语文阅读得高分的诀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阅读得高分的诀窍学生只要了解了答题思路,学会了阅读方法,掌握了答题技巧, 就会拥抱总分值,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初中语文阅读包括4局部: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文言文。 总分值是45分,其中说明文的分值是10分左右。在这四种问题的阅 读中,应该从说明文入手学习阅读。一、熟练说明方法1、举例子,2、分类别,3、打比方,4、列数子,5、作诠 释,6、作比拟,7、下定义,8、画图表,9、摹状貌,10、做引 用。二、明确阅读顺序第一,在答题之前,要先浏览一遍全文,总体掌握文章的内容。第二,带着问题读第二遍,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知道重点 词语、句子所在的段落。第三,重点读相关的段落,寻找确定答案,

2、做到准确地归纳概括。第四,在答完题回头检查的时候,可以再浏览一遍原文,发现差 错,及时修改。正确的阅读顺序,会节省答题时间,也会保证答题质量。三、明确答题顺序答题要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第一,先回答自己会的题,保证会的题不丢分。第二,回答半会不会的题,争取多得分。第三,回答自己不会的题。按自己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也会的分。正确的答题顺序,会明显提高答题速度。四、明确答题方法学生要想答题不丢分,必须要注意两个环节。一是会审题学生要在审题时,明白考的知识点是什么。如,在记叙文阅读中, 问本文标题有什么作用?(2分)这就是说,要回答两种作用,答对 一个给1分.二是会答题学生在答题时,要学会找采分点

3、,不要盲目地回答,否那么,就会 丢分。比方,问本文的结构是什么?这就要判断思考是“总分式”、还 是“分总式”,还是“总分总式”,明确之后再答题,就不会错了。请看例文: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节选)1、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 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 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 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 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 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 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

4、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 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表达的演进或论 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 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 书本。”2、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二以 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 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 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缺乏以锻炼 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 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 条都互不关联,跳

5、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 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3、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 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 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 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 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 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 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 层的反响。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10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 皮层中拇指控制

6、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 键手机的那么没有明显变化。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 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文章第一段画线句子能表达“深阅读”特点的两个词语 是、。 (4分).文章第三段画线局部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指出其中一种并分析 其作用。(3分)、.联系上下文,分析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5分)(1)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3 分)(2)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 的大脑。(2分)第一题解题思路:首先要理解“深阅

7、读”的含义:“深阅读”的“深”有持久阅读、 深入思考的意思,“深阅读”即“持久地、能深入思考的一种阅读方 式”。再联系文章“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 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来看,深 阅读不同于对网络页面的浏览,而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的阅读方式。综合以上分析,再品读第段画线句,从中找出与“深阅读”的 “深”字意思相吻合的词语,即“持久”“思考”。第二题解题思路:)例如一:举例子,举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实验的例子具体 说明了经常使用智能手机可以改变人类大脑。例如二:列数据(字),准确说明参与此项实验的人数、组别和持续 时间,使结论更具科学性。例如三:作比拟,将智能触屏手机用户和按键手机用户使用手机 后大脑相关区域的不同反响作比拟,突出了使用智能手机能改变人的 大脑。(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第三题解题思路:运用比喻,生动地说明了数字阅读对耐心的危害程度之深。(比 喻1分,语言特点1分,说明对象的特点1分)(2) “不断”表示连续、不间断,准确说明在智能手机上频繁地敲 打会持续改变人的大脑。(释词1分,分析1分)具体分析:第句中“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堪称”是一个比喻 词,连接其本体“数字阅读”和喻体“耐心杀手”,将数字阅读对耐 心的严重影响表现得生动形象,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第句中“不断”有“连续、不间断”的意思。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