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环境-台湾机会与挑战演讲报告正宜兴业股份_第1页
变动环境-台湾机会与挑战演讲报告正宜兴业股份_第2页
变动环境-台湾机会与挑战演讲报告正宜兴业股份_第3页
变动环境-台湾机会与挑战演讲报告正宜兴业股份_第4页
变动环境-台湾机会与挑战演讲报告正宜兴业股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变动的环境- 台湾的机会与挑战主讲人:赵XX冷冻空调技师正宜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大 纲当前国际经济环境2008金融与经济变局2008金融危机之影响中国竞争及新兴经济体台湾面临之问题与机会去杠杆化环境之因应过去的成就不保证未来的成功环境已变得动态且不可预测-?-在世界经济一片荣景中,谁知美国次级房贷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之负面影响有多大?-中国据倾举国之力办好奥运以提升国际形象,谁知一个毒奶粉事件毁掉其八年努力的一半成果?二十一世纪前五十年 人类将面临之十大问题 ENERGY(E.) WATER(E.)FOODPOPULATIONENVIRONMENT(E.) POVERTYTERRORISM &

2、 WARDISEASEEDUCATIONDEMOCRACY二十一世纪初期的环境社会面:社会开放,自由纷扰。信息、噪声充斥。欲望、希望无穷。未来何去何从不知?不连续。二十一世纪初期的环境产业面:通讯及运输发达。WTO架构下贸易障碍去除。信息科技提升生产效率。二十一世纪初期的环境结果:(旧秩序遭解构)生产集中运销全球投资大进入障碍高产业高集中采购集中,通路及买方议价力强- 微利化赢者全拿贫富差距大中国印度崛起成世界工厂越南更将快速取代中国龙与印度象加入全球资源分配2008全球发展重要指标-经济学人趋势一:北京奥运,中国大登场趋势二:中产阶级消失趋势三:十年来风险最高趋势四:抢救地球行动年趋势五:无

3、线商机引爆趋势六:企业公共角色吃重趋势七:微趋势引领风骚趋势八:创造人口红利的竞争人口红利人多市场大生之者众-国强民富国民素质决定生产力人口结构改变消费形态与内容2022/9/14f:以空调业例谈传统产业竞争优势人口结构改变消费形态与内容:战后婴儿潮(1946-1964出生)曾为消费主流:随其年龄成长改变消费内容与习性 教育 住宅 汽车 婚纱 生儿教育 名牌 慢性病医疗(威而刚) 养老 生命礼仪 ?Japan:高龄社会台湾人口结构Total: 23,000,000Over 65: 2,323,937 (1993 65 岁以上over 7% 进入高龄社会至2025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

4、3% )5564: 2,079,5184554: 3,528,5093544: 3,749,2622534: 3,870,901Less 24: 7,373,184Taiwan 2008迈入高龄化South Korea 2008 (48,224,000) China 2008未富先老(1,327,785,000 )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2008India 2008年轻有潜力(1,141,973,800) Vietnam 2008 (87,375,000)年轻有潜力25岁以下50%World Population Statistic 2008/end. Popul. Daily Inc. G

5、NP/Capita (USD)World 6,713M 201,331 7,439China 1,3277M 20,758 2,010India 1,141M 41,435 820USA 305.8M 7,454 44,970Indonesia 228.7M 9,613 1,420Brazil 188.3M 5,405 3,890Pakistan 165.1M 9,033 770Bangladesh 158.6M 8,264 480Russia 141.9M -1,454 5,780Japan 127.7MIndia Pop. May exceed China on 2030 World GD

6、P/Capita 2007/Oct. by IMF GDP/Capita (Nominal) GDP/Capita (PPP)USA 45,725 45,725Hong Kong 29,753 42,124United Kingdom 46,099 35,634Singapore 35,163 49,754Japan 34296 33,596Germany 40,400 34,212Taiwan 16,697 30,322New Zealand 30,390 26,611South Korea 20,015 24,803China 2,483 5,325India 942 2,563Viet

7、Nam 829 2,589美国台湾大陆台湾三通昨日今朝所得水平差异代工制造未来?知识加值大 纲当前国际经济环境2008金融与经济变局2008金融危机之影响中国竞争及新兴经济体台湾面临之问题与机会去杠杆化环境之因应全球经济成长表现20081211World Bank(IMF) 2009 2008全球 3.70.9 3.72.5美国 2.1-0.5 0.51.4欧元区 2.6 -0.6 1.31.1德国 -0.7 1.6英国 -1.2 0.8日本 2-0.1 1.40.5中国 7.5 9.3印度 9.4 5.8 8韩国 2.0 4.6台湾 3 (2.2) 3.84亚洲经济体经济成长表现亚洲开发银行

8、08/12 2008 2009 发展中亚洲经济体 6.9 5.8 中国大陆 9.5 8.2 (5 IMF)香港 3.3 2.1 印尼 6.1 5.0 马来西亚 5.0 3.5 菲律宾 4.5 3.5 新加坡 2.3 1.2 韩国 4.2 3.0 台湾 2.4 1.7 泰国 4.0 2.0 越南 6.3 5.0 日本 0.5 -0.2 美国 1.4 -0.7台湾0809经济指标经济成长率 (%) : -1.7 (98年11/14惠誉信评最劣预测) 经济成长率 (%) : 5.082.12(98年) 4.31.87(97年)第4季1.73-主计处预测(振兴经济新方案1.59%,陆客来台0.5%贡献

9、-其他0)IMF: 2.2%(09)3.8%(08)Moody: 1% (09)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 (%) : 2.39 (97年10月) 失业率 (%) : 4.27 (97年9月) 3.96 (97年19月) 外汇存底 (亿美元)(期底) : 2,781.52 (97年10月) 工业生产指数年增率 (%) : -12.6 (97年9月) 4.2 (110月)外销订单年增率 (%) : -5.6 (97年10月) 8.9 (97年110月) 进口年增率 (%) : -7 (97年10月) 17.6 (97年5月)出口年增率 (%) : -8.3 (97年10月) 20.5 (97年5月)

10、惠誉信评经济预测20081114本波金融/经济危机历程现象:次贷风暴(已明显)金融危机(已明显)经济衰退(进行中)中小企业倒(将开始)大型企业倒闭(可能09/12Q)缓慢复甦(可能09年下)本波金融/经济危机历程信用紧缩消费保守(已发生)工业产出减少(已发生)减少进料库存减少资本支出减 产 停 工裁 员 减 薪拖 延 帐 款(正进行中)市场稳定生产线恢复正常改善制程/效率(预计09年3月起)二战后金融/资源市场(昔)英/美掌握-买方订价金融产业信用评等,衍生性金融商品(证券化高杠杆) 信用放款,货币高周转 过度及提前消费泡沫能源及资源产业LME/芝加哥商品期货市场(CBOT) 石油、谷物、基本

11、金属资源:英美掌握订价权转弱出产国势力日强金融:瓦解中,未来将去杠杆化二战后金融/资源市场(今)二战后工业产品市场日本领头/卖方订价德国/美国科技(家电/汽车)日本开发生产大量生产高质量功能佳价钱可负担日商(大企业)50 Profit四小龙30泰墨马15中国50%现在流血输出未来?没有新商品应用出现情势逆转利润空间不再四小龙/泰马墨/中印等追随向英美买原料再加工出口赚取利润之营运模式已走到尽头,未来工业产品技术扩散成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原料能源逐渐稀缺,价格由生产国决定,缺少原料能源之日台韩乃至中印优势不再,经济及产业发展面临极大挑战,为求生存发展,必须痛下决心改变转型。大 纲当前国际经济环

12、境2008金融与经济变局2008金融危机之影响中国竞争及新兴经济体台湾面临之问题与机会去杠杆化环境之因应节省支出,减少投资去杠杆化波音:降低成本,裁减员工DRAM/面板厂:减产关厂、减资本支出汽车、钢铁停工减产、NB Netbook、手机低阶化、联发科出货下滑大陆白牌手机也不支奇美/胜华/联电裁员鸿海郭台铭:企业面临不景气,裁员汰弱留强才是王道各企业作法本波金融危机之影响层面危机:次贷房地产经济信用卡日美元carry trade:利率汇率套利,影响韩国、日本、澳洲、纽西兰次贷危机的直接负面是各金融机构紧缩信用,市场流动性减低,影响经济活动台湾:外销:DRAM/面板/ IC代工/手机,需求减缓内

13、需:汽车/钢铁/石化,需求减缓本波金融危机之影响层面经济放缓政府支出增加,负债增加 补贴不再太阳能产业?NotebookNetbook数量增加但营收下降脚踏车热为一时性,将快速饱和手机、TV、IT产品,换机期延长,中低阶需求较多预期景气不佳,支出保守,奢侈品需求、娱乐、旅游减少,宅经济游戏机兴起本波金融危机之影响层面美国救次贷印美钞美元将贬值(2009年)美国经济放缓,直至房地产市场回稳,经济才能回升台湾的制造业最近几年的发展架构于美国大陆的不理性繁荣韩币贬值,影响台湾产品竞争力,排挤台湾竞争产品出口,手机/DRAM最严重本波金融危机之影响层面台湾代工模式公司如鸿海、广达等及相关加工业之获利将

14、受大陆竞争及全球需求放缓而严重威胁(台资厂约僱3000万陆劳)美国经济70为内需,目前内需疲弱,汽车、房地产、零售业衰退汽车/房市下降钢铁银行未来市场期待盈利将降低制造出口国减少产能,欧美先进国减少消费本波金融危机之影响层面次贷危机银行倒闭紧缩银根企业倒闭失业上升消费紧缩房市崩溃银行倒闭 (中国出口减少)全球经济2008第四季大幅衰退,至2009年第三季才可能止跌回稳中国股市崩跌,房地产市场下滑影响,对台湾制造部门中间财货之出口不利目前大陆台商出现严重者关厂,一般者减产裁员,或提前轮休长假(23个月无薪假)之状况台湾则生产线轮休,周期性停产,休无薪假(周休34日),停发生产奖金,少数减薪各信息

15、电子厂纷纷缩减投资规模,减少或停止2009年资本支出纷乱中的调整受韩国排挤之产业:手机、数位相机、DRAM、钢铁、TV、TFT-LCD、石化受大陆排挤之产业:太阳能、钢铁、石化内需:地产、水泥、汽车、家电IT制造厂目前策略中下游去化库存、下单保守下调全年出货目标信用紧缩现金为主纷乱中的调整中国材料厂商(铁、钴、镍、铜、铝、铅等)有大量库存,因此跌价损失巨大,(钴为生产电池、磁铁、化工品之必要原料,应用范围广)中国企业面临产出下滑,营业及转投资(海外投资/房产/股市),两项巨大损失,将在2009年23月出现,届时市场信心将陷谷底中国2008/11/26突然宣布降息108点(1.08),美国降息至

16、00.25%为实质经济衰退的表现中国发电量2008年10月下降-4,此为工业生产下降之具体指标纷乱中的调整未来产业趋势低价简化功能制造/品牌分工效能为必备,品牌及差异化无法得价差绿色环保/系统整合/低价大量为可行模式会有甚多厂商退出另谋出路投资去杠杆化,消费保守,产品需求减少,生产规模缩小,资本支出减少(2008年初越南投资热已迅速冷却)不景气如延长45年如何因应?在不景气环境下,需作什么调整以逆势成长?预期景气恢复后,因消费习性改变,工业产品之需求将大幅降低,要恢复2007年之需求水平(现有之产能均以2007年之需求及乐观成长预期为规划依据),及满足现有厂商之产能,将需45年时间,此期间现有

17、生产线更新及修改将为最大的需求。报载不景气中,高级巧克力市场大幅成长,我们如何在产品线中找到巧克力?大 纲当前国际经济环境2008金融与经济变局2008金融危机之影响中国竞争及新兴经济体台湾面临之问题与机会去杠杆化环境之因应中国-快速升起的庞然巨鵰ChinaJapanTaiwanKoreaSingaporeHong KongIndonesia低价土地低廉劳工巨额投资庞大市场Viet Nam中国产业之特色 更多创新 -54中国工厂强调创新为首要课题, 美国只有26。 较好产品 较低价格 较新工厂 -10年以上美国工厂91,中国工厂54。中国竞争不同于往昔之处速度突然出现且价差大,迅速夺取市场。产

18、品线宽从低价之成衣,电器组装到高阶之数位网通产品。内需竞争从家电、行动电话、汽车都有成打的公司竞争内需市场,造成大家无利可图。与外商联盟大陆欢迎外资,故为相对开放市场,难以制裁。中国竞争不同于往昔之处规模外销及内需量大,故大陆公司往往具有难以竞争之规模经济。通路美国大零售商如Wal-Mart等在大陆直接采购,故大陆货不需如日本货花时间打品牌建立通路。政策在WTO架构下,美国难以限制进口。中国投资之近忧与外资可能撤离快速模仿一窝蜂,产品价格极速崩跌。二次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导致社会不安。能源资源利用欠效率,质量意识待建立。诸侯经济投资过度(甚么都投资过度),产能利用率低。法令修改,造成耗资源、耗能

19、、污染产业经营困难。发达地区地方官员高姿态,腾笼换鸟造成小投资、耗能、污染产业经营困难。产品成本快速上升,外来投资溢酬减少。越南投资热潮初起优:平均国民年龄低人力资源丰富。以中国为师吸引外资,姿态低。法美殖民影响国民较具国际观。无中国仇日、轻美韩并台之历史与政治包袱。共产统治期较短官民对财富心态较平衡。越南投资热潮初起忧:基础建设与教育资源不足人力成本上升快速将快速于十年走完中国二十年发展历程台日厂商回流投资之诱因自动化减少人力需求制度透明税负合理公共建设齐备交易成本低员工素质及质量意识高政治干预少海外投资利差减少风险升高大 纲当前国际经济环境2008金融与经济变局2008金融危机之影响中国竞

20、争及新兴经济体台湾面临之问题与机会去杠杆化环境之因应台湾企业面临的问题价格竞争转为价值创新(虽然降低成本是永远不变赢的法则。 改变旧日营运模式。面对快速的市场变化。必须立即回应,从顾客或竞争者那里发现机会以求致胜。新环境下的变局人才自由流通资本自由流通技术自由流通货物自由流通台湾经济与战略地位优势两岸竞合(Competition)大陆的优势:大陆人才多 一流大学毕业生多(2007年600万人,2008年700万人找工作)大陆市场大自给自足,外人不易介入大陆资源多相对台湾资源贫瘠大陆吸引全球注意国际一流公司及人才竞相投入大陆,台湾较不受青睐大陆工资低两岸竞合(Coopetition)台湾的优势:台湾之管理与创新台湾遵照西方令人放心的规则台湾之系统整合台湾之弹性应变台湾之政策稳定新环境下应变之道知识含量的提升。对竞争者设定障碍。整合过去的经验,体察潮流趋势,建立有利基的业务模式(Business Model)。大 纲当前国际经济环境2008金融与经济变局2008金融危机之影响中国竞争及新兴经济体台湾面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