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高级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渭南高级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渭南高级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渭南高级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渭南高级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

2、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但换成高倍镜后,物像不见了。导致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A没有移动装片使物像在视野的中央 B没有调节反光镜C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D没有调节光圈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的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载体都具有双链结构B细胞内运输氨基酸的载体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基因的运载体可来自真核细胞可以是能自主复制的DNA分子D生物体内运输物质的载体都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能分离微生物B培养霉

3、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C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D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牛肉膏只提供碳源,蛋白胨只提供氮源4下列信息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楝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5如图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B可用苏丹染液来鉴定物质乙C物质丙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D甲、乙、丙三物质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叶绿体中6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

4、正确的是( )A不同的生物膜上的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B细胞膜可以通过高尔基体分泌的小泡实现自我更新C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D人体肝脏细胞与神经细胞上的膜蛋白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1为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图2为某突变型水稻和野生型水程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该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的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 (1)图1表示光合作用的_反应过程,CO2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的直接产物是磷酸丙糖(TP),图中TP的去向有_个。淀粉运出叶绿体时需先水解成TP或葡萄糖,后者通过叶

5、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_,合成蔗糖,运出叶肉细胞。(2)图2中光照强度为a时,突变型水稻细胞中合成ATP的细胞器有_;此时野生型水稻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_(填写“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突变型水稻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3)光照强度高于p时,_(填写“野生型”或“突变型”)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更高,其原因是_。(4)为测定野生型和突变型水稻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常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其原理是_;用纸层析法获得的色素带,与野生型水稻相比,突变型水稻颜色为_-的两条色素带明显较窄。8(10分)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亮红眼突变型果蝇,为探究亮红眼基因突变体的形成机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1)亮红眼突变型果

6、蝇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后,F1均为野生型,F2野生型与亮红眼表现型比为3:1,亮红眼果蝇雌雄个体数相当,说明亮红眼的遗传方式是_。(2)红眼突变型果蝇还有朱红眼、朱砂眼和猩红眼等类型,朱红眼(a)、朱砂眼(b)和猩红眼(d)三个基因分别位于2号、X和3号染色体上,为探究亮红眼突变基因(用字母E或e表示)与上述三种基因的关系,以四种突变型果蝇(每种只含一种突变基因)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杂交后代亮红眼朱红眼亮红眼朱砂眼亮红眼猩红眼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F157:66077630114:110F2116:11890:9275:79110:1090227:272据表分

7、析亮红眼基因位于_号染色体上。根据亮红眼与朱红眼果蝇的杂交结果,可知控制亮红眼与朱红眼的基因位于_对同源染色体上。亮红眼与朱砂眼果蝇杂交,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选取F2中与F1雄果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再与F2中的野生型雌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突变型果蝇的概率为_。亮红眼与猩红眼果蝇杂交,F1、F2果蝇中没有出现野生型,则可以推测亮红眼基因与猩红眼基因的关系是_。(3)果蝇的眼色与色素合成细胞产生的眼黄素有关,眼黄素由色氨酸经过酶促反应合成。研究发现亮红眼果蝇眼睛中眼黄素显著偏低,而色氨酸酶促反应途径没有受到影响。由此推测,亮红眼基因与色氨酸_有关。9(10分)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

8、的病毒传播给后代, 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 一般选取_作为外植体, 其依据是_。(2)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植物微型繁殖技术的特点有_(答出2点即可)。(3)过程中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_,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25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 原因可能是_。(4)过程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_。(5)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全部的_(6)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把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成胚状

9、体,再通过_包装得到人工种子,这种人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可萌发生长。10(10分)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但是,某些植物的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需采用_,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11(15分)锈去津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且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某研究小组按下图选育能降解锈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已知锈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锈去津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1)为获取目的菌,图中AC均为_的选择培养基,AC培养的目的是_。(2)若图为所测得的AC瓶中三类细菌的最大密度,则甲类细菌密度迅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图中从C瓶将细菌接种到固

10、体培养基常用的接种工具是_。(3)含过量锈去津的培养基是不透明的,其中_菌落即为目的菌落。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答案解析】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时,当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变大,视野变小、变暗,细胞的数目变少,要观察的细胞如果不在视野的中央,这时要想在高倍镜下找到细胞,并观察到清晰的细胞结构,需要在低倍镜下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题目详解】利用低倍镜观察时,若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则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小,很可能观察不到物像,A正确;如果没有调节反光镜,会出现视野暗,不清晰,不会找不到物

11、像,B错误;换成高倍镜后,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不会使物像消失,C错误;没有调节光圈只会使视野变暗,不会导致物像消失,D错误。故选A。2、C【答案解析】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质粒是一种常用的运载体,是拟核或细胞核外能自主复制的环状DNA分子。细胞膜上运输物质的结构一般为载体蛋白,细胞内运输氨基酸的结构为tRNA。【题目详解】DNA和RNA都能储存遗传信息,DNA一般为双链结构,RNA一般单链结构,A错误;细胞内运输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是在细胞核内转录形成的,B错误;最常用的基因的运载体是质粒,质粒是存在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的细胞中,是拟核

12、或细胞核之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C正确;生物体内运输物质的载体不都是蛋白质,如tRNA,故生物体内运输物质的载体不都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错误。故选C。3、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微生物分离与培养的有关知识。进行微生物培养时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菌落计数法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大多数微生物最适生长pH值为51大多数细菌的最适生长pH值为6.57.5;霉菌最适生长pH值为4.85.8;酵母菌最适生长pH值为3.56.2因此,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就需要按不同的稀释度进行分离,同时还应当有针对性地提供选择培养的条件。【题目详解】A、分离微生物的方法主要有

13、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A正确;B、配置培养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时都要将pH调至能够满足该种微生物的需要,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即4.85.8,B正确;C、维生素是乳酸菌生长繁殖所必须的,在体内又不能合成,因此要在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C正确;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牛肉膏和蛋白胨都可以提供碳源和氮源,D错误。故选D。4、C【答案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题目详解】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属于化学信息;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

14、找到雌蚊属于物理信息。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5、C【答案解析】据图可知,物质甲的组成元素为C、H、O、N、P,并且参与染色体组成,故物质甲为DNA,DNA是该动物的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是主要遗传物质,A项错误;组成物质乙的元素有C、H、O、N、S,且物质乙参与染色体的组成,故物质乙是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呈紫色,B项错误;物质丙的组成元素有C、H、O、N、P,并且参与生物膜的构成,可知物质丙是磷脂,磷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项正确;叶绿体的双层膜属于生物膜,含有物质丙(磷脂)和物质乙(蛋白质),叶绿体基质中含有少量的物质甲(DNA),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和

15、基质中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都属于蛋白质(物质乙),因此甲、乙、丙三物质能同时出现在叶绿体中,D项错误。【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以及细胞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可先分析题图确定甲、乙、丙的本质,然后根据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分析判断。据图示可知,甲、乙构成染色体,故甲为DNA,乙为蛋白质,甲、丙构成细胞膜,故丙为磷脂。6、B【答案解析】细胞膜上的多糖链,有的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有的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A错误;高尔基体分泌的小泡能与细胞膜融合,实现细胞膜的自我更新,B正确;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紧密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

16、动性,C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决定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肝脏细胞与神经细胞的结构功能不同,说明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D错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暗 3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和叶绿体 大于 突变型 突变型水稻固定CO2的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 光合色素(叶绿素)能溶解于无水乙醇 蓝绿色和黄绿色 【答案解析】由图可知,图1中:二氧化碳参与暗反应合成的有机物,既可以转化为蔗糖,又可以转化为淀粉。图2中:野生型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较低。【题目详解】(1)图1表示暗反应,CO2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的直接产物是磷酸丙糖(TP),图中TP可以参与合成淀粉,可以

17、参与合成蔗糖,可以转化为RuBP,去向有3个。淀粉运出叶绿体时需先水解成TP或葡萄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基质,合成蔗糖,运出叶肉细胞。(2)图2中光照强度为a时,突变型水稻细胞中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合成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野生型水稻和突变型水稻的呼吸速率相等,此时野生型的净光合速率=0,突变型的净光合速率小于0,故野生型水稻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大于突变型水稻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3)突变型水稻固定CO2的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更高。(4)光合色素能够溶解与无水乙醇,故常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用纸层析法获得的色素带,与

18、野生型水稻相比,突变型水稻叶绿素含量较低,故蓝绿色和黄绿色的两条色素带即叶绿素a和叶绿素b明显较窄。【答案点睛】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8、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3 两 EeXbY 7/12 e基因是d的等位基因 进入色素合成细胞 【答案解析】正反交可以用来判断基因的位置,如区分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也可以用来判断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遗传。【题目详解】(1)亮红眼突变型果蝇与

19、野生型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后,F1均为野生型可知,野生型为显性性状,亮红眼为隐性性状,又因为正反交的后代表现型一致,故说明亮红眼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根据亮红眼朱红眼的杂交后代中雌雄的表现型一致可知,控制朱红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子二代中野生型:突变型接近9:7可知,A/a与E/e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再结合亮红眼猩红眼的杂交后代中全是突变型可知,控制亮红眼的基因E/e位于3号染色体上,且与D/d为等位基因。根据亮红眼与朱红眼果蝇的杂交结果,子二代中野生型:突变型接近9:7可知,控制亮红眼与朱红眼的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亮红眼即eeXBY与朱砂眼EEXbXb果蝇杂交,F1雄果蝇的基

20、因型为EeXbY,F2中的野生型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3EEXBXb、2/3EeXBXb,与EeXbY杂交,后代中野生型果蝇即E-XB-的比例为(1/3+2/33/4)1/2=5/12,则突变型果蝇的比例为1-5/12=7/12。若D/d与E/e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后代会出现野生型;若D/d与E/e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则后代也会出现野生型,故根据亮红眼与猩红眼果蝇杂交,F1、F2果蝇中没有出现野生型,则可以推测亮红眼基因与猩红眼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即e基因是d的等位基因。(3)由于眼黄素是色氨酸经过酶促反应合成的,由于亮红眼果蝇眼睛中色氨酸的酶促反应未收到影响,而眼黄素显著降低

21、,故推测亮红眼基因可能与色氨酸进行色素合成细胞有关。【答案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2)的亮红眼基因位置的判断,需要考生根据各组杂交结果进行分析,进而推出基因的位置及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进行相关的计算。9、茎尖(或根尖) 茎尖(或根尖)病毒少,甚至无病毒 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稳定,不发生性状分离 植物激素 外植体消毒不彻底 促进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 遗传信息 人工种皮(人工薄膜) 【答案解析】分析题图可知,为脱分化过程,由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为由愈伤组织经再分化形成芽、根的过程。【题目详解】(1)由于茎尖(或根尖)病毒少,甚至无病毒,因此通常选择茎尖或根尖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2)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植物微型繁殖技术的特点有繁殖速度快、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等;(3)过程脱分化配制好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植物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时,若外植体消毒不彻底,将会在接种后的2-5d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有污染;(4)过程为再分化过程,再分化过程芽发育成叶,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故该过程需要进行照光培养;(5)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