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维护检修规程_第1页
电缆维护检修规程_第2页
电缆维护检修规程_第3页
电缆维护检修规程_第4页
电缆维护检修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缆维护检修规程总则本规程适用于化工企业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完好标准 = 1 * GB3 * MERGEFORMAT 零部件质量a外护层完好,护套表面无龟裂。架空敷设的电缆,麻护层损坏达40%以上者,应将其全部剥除,并在裸铠部分涂上防腐漆。b终端头瓷瓶无破碎、裂纹和放电痕迹。 c应接地的部件均已良好接地,接地线的规格符合要求。d钢结构部件无锈蚀,且固定良好。设置遮阳罩的场所,遮阳罩应齐全。电缆沟盖板齐全完整。e桥梁结构完整,外观整洁,焊接牢固。f终端头的引出线相色明显,并与电力系统保持一致。g电缆及其中间头、终端头应无漏油、渗油现象,充油电缆的油位应在允许范围内。 = 2 * GB

2、3 * MERGEFORMAT 运行状况a电缆电缆在允许载流量下运行时,导体温度应以制造厂规定为准,若无制造厂规定可参照表1执行。表1各种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温度电缆种类额定电压kV3及以下6102035天然橡皮绝缘6565粘性纸绝缘80656050聚氯乙烯绝缘6565聚乙烯绝缘707080交联聚乙烯绝缘909090充油纸绝75b中间接头和接线鼻子运行时的温度不应超过允许值。c各种试验数据符合规定。d装有接地保护的电缆,其终端头必须与接地的构架绝缘,终端头的接地线必须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 = 3 * GB3 * MERGEFORMAT 技术资料a应有工程竣工图纸,对直埋敷设的电缆应有隐蔽工

3、程记录。b有完整的检修、试验和故障记录。 = 4 * GB3 * MERGEFORMAT 设备及其环境a室内、电缆沟、隧道及竖井内的电缆应剥除麻护层。室内电缆表面无积尘,排列整齐美观。b电缆附近的化工管道应无跑、冒、滴、漏现象。c电缆标志牌齐全,隧道内的通风设备良好,有充足的照明并无积水。d直埋电缆有明显的方位标志或牢固的标桩,路径上方严禁堆放重物和腐蚀性物质。设备的维护 = 1 * GB3 * MERGEFORMAT 设备检查a每班对变、配电装置内的电缆进行一次巡回检查,检查内容如下:电缆无积尘,终端头无放电痕迹;电缆接线鼻子有无发热现象;装有接地保护的电缆引出线,其终端头与接地的构架是否绝

4、缘良好;运行中的电力电缆负荷电流是否超过允许值。b每月至少对电缆进行一次定期检查,检查内容如下:包括巡回检查项目;电缆标志牌是否完好,电缆温度是否正常;直埋电缆方位标志是否齐全,沿线不应堆置重物;隧道内通风、排水、照明和防火设施是否良好;电缆沟的盖板是否完整;电缆桥的桥体与支柱是否受外力牵拉;电缆中间头有无变形或受力。c新投运、检修后或有异常状况的电缆应增加检查次数。3.2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2)表2电缆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现象原因处理方法接线鼻子发热,绝缘物焦化、变色和焊锡熔化螺栓松动;接触面不平或有氧化层;接线鼻子与缆芯线接触不良上紧螺栓。消除氧化层研磨接触使之平整。重新焊接或压接接线鼻子。

5、接地不良或接地电阻不合格接地线接触面有氧化层;螺栓松动;焊接不牢或开焊;因腐蚀或受力断裂消除氧化层,磨平接触面。拧紧螺栓。重新焊接。找出受力原因并消除,更新一段接地线或把断裂处焊牢。终端头瓷套管破碎本身质量欠佳或受物体打击碰撞更换瓷套管或重新制作终端头中间接头运行时温度超过规定中间接头制作质量不良按制作工艺和质量标准重新制作中间接头电缆接地局部绝缘老化击穿或局部制造质量不良造成击穿;振动使内护层及绝缘磨损处理局部绝缘,修补内护层。处理绝缘及内护层,找出振动原因并消除,如暂时消除不了,可在电缆与支架间垫胶皮以减少磨损。电缆短路制造质量不良,相间绝缘老化,物体撞击或挖土误伤线芯未坏时,制作中间接头

6、;线芯损坏时,更换一段电缆或拉直余度制作中间接头。运行中间或预防性试验时,中间接头或终端头绝缘击穿制作质量不良或敷设不当重新制作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 1 * GB3 * MERGEFORMAT 检修周期(见表3)表3 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小 修大 修临时检修检修周期12年根据敷设环境、试验记录和故障情况确定根据需要确定 = 2 * GB3 * MERGEFORMAT 小修a重新制作终端头、中间接头。b局部更换保护管。c更换电缆固定卡子,清理标志牌和标桩。d局部防腐处理,清扫电缆沟、隧道。 = 3 * GB3 * MERGEFORMAT 大修a更换部分或全部电缆、电缆支架。b电缆及支架全线防腐。c

7、电缆沟盖板更换。 = 4 * GB3 * MERGEFORMAT 临时检修a处理发热的中间接头,接线鼻子。b更换破碎的终端头瓷瓶。c处理终端头放电。 = 5 * GB3 * MERGEFORMAT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a电缆支架与保护管电缆支架)电缆支架宜采用钢结构,所用钢材无明显扭曲,切口处无卷边、毛刺,焊接应牢固。)支架层间净距可参照表4的数值,但不应小于所敷最粗电缆外径的2倍另10mm。表4 支架层间最小允许垂直净距 mm电缆种类电缆夹层电缆隧道电缆沟架空(吊钩除外)10kV及以下电缆2002001501502030kV电力电缆250200200控制电缆120120100100) 支架横档

8、至沟顶、楼板或沟底的距离不宜小于表5的数值。) 对支架进行防腐处理时必须先除锈,然后涂刷底漆和防腐漆。强腐蚀场所的支架应做特殊的防腐处理或选用耐腐蚀性能好材料制作。表5 支架横档至沟顶、楼板或沟底的距离 mm项 目隧道及夹层沟桥及吊梁上层横档至沟顶或楼板300500150200150200下层横档至沟底或地面10015050100电缆保护管) 金属保护管内壁光滑、无毛刺,内径不小于外径的1.5倍,管口做成喇叭形,外涂防腐漆。)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与穿入电缆弯曲半径的规定一致,弯扁程度不大于管子外径的10%。) 引至设备的保护管管口位置应便于电缆与设备连接;不妨碍设备的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的保护管管

9、口应排列整齐。 = 2 * GB3 * MERGEFORMAT 电缆敷设a敷设前的检查电缆型号、电压和规格与需要相符。绝缘良好,符合下列要求:)3kV及以下电缆用1kV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在20时每千米不低于50M;)610kV电缆用2.5kV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在20时每千米不低于100M;端部密封良好,否则应进行潮湿判断。将统包绝缘纸撕下几条,点燃后无嘶嘶声或白色泡沫,表明未受潮。如有潮气,应将电缆切去一段再试,直至不含潮气为止。直埋电缆需经直流耐压预试并合格。电缆敷设要求) 适当留有备用长度) 电缆各支点间的距离不大于表6所列数值表6 电缆各支点间的距离 m电缆种类支架上敷设钢索上悬

10、吊敷设水 平垂 直水 平垂 直橡塑及其他电力电缆1.02.00.751.5控制电缆0.81.00.60.75) 各类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表7规定的数值表7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的比值电缆种类电缆护层结构单芯多芯橡皮绝缘电力电缆橡皮或聚氯乙烯护套10裸铅护套15铅护套钢带铠装20塑料绝缘电力电缆铠装或无铠装10控制电缆铠装或无铠装10)电缆应从电缆盘的上端引出,电缆上不得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用机械敷设电缆时,牵引强度不宜大于表8的数值。表8 电缆最大允许牵引强度 MPa牵引方式牵引头钢丝网套受力部位铜芯铝芯铅套铝套允许牵引强度0.70.40.10.4安装电缆保护管或保护罩的位置:)

11、 电缆进入建筑物、隧道,穿过楼板或墙壁处;) 从沟道引至电杆、设备或墙外的电缆距地面2m范围内的一段。) 其他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保护管埋入地下应达100mm以上,伸出建筑物散水坡不应小于250mm。塑料电缆应有可靠的防潮封端。敷设电缆时,如敷设前24h内电缆存放地点的平均温度或敷设现场的温度低于表10的数值时,应进行预热,否则不宜敷设。电缆的预热可采用下列方法:)提高放置地点空气温度为510时72h,25时需2436h;)线芯通电流加热,但电流不能大于电缆额定电流,加热后电缆表面温度需达5以上,预热后的电缆应立即敷设,放置时间不得超过1h。当电缆冷却至低于表9所列温度时不得进行弯曲。表9

12、电缆类型电缆结构最低允许敷设温度橡皮绝缘电力电缆橡皮或聚氯乙烯护套裸铅套铅护套钢带铠装-15-20-7塑料绝缘电力电缆0控制电缆耐寒护套橡皮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20-15-10b电缆中间接头的) 并列敷设的电缆,其中间接头盒的位置应相互错开5m以上。) 明敷电缆的中间接头盒须用托板托住,托板至少伸出盒两端各0.6m。) 除环氧树脂接头盒外,直埋电缆中间接头盒均应加置保护盒,盒内注以沥青。c电缆敷设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下列地点应装标志牌:分布要求:)电缆终端;)中间接头处;) 隧道及竖井两端;)人井内;)直线每隔100m处。d电缆固定的要求:)交流单芯,其夹具不应构成闭合

13、磁路。) 裸铅(铝)套或振动较大的电缆,固定处应加胶皮垫等软衬垫保护。e直埋电缆埋设深度应不小于0.7m,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处,可小于0.7m,但应穿管或采取其他措施加以保护。有特殊敷设要求的电缆,其埋深度按制造厂规定。f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10规定。严禁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面或下面。g直埋电缆与厂内铁路、道路和排水沟交叉时,应穿保护管,保护管两端至少伸出路基两侧各2m、排水沟两边各0.5m。h直埋电缆的上下铺以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上面用砖块或混凝土板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i直埋电缆还应在下列各处设

14、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牢固的标桩:) 所有转角处;) 中间接头盒处;) 与铁路、道路等交叉点的路边;)出入地面处。表10电缆间、电缆与管道、道路、建筑物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允许净距离 m项 目最小允许净距备 注平行交叉电力电缆间及其与控制电缆间10kV及以下0.100.50控制电缆间平行敷设的间距不作规定10kV以上0.250.50控制电缆间0.50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如电缆穿入管中或用隔板隔开,交叉净距可降低为0.25m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0.500.50热管道(管沟)及热力设备2.000.50虽净距能满足要求,但检修管路可能伤及电缆时,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尚应采取保护措施;当交叉净距不

15、能满足要求时,应将电缆穿入管中,则其净距可减为0.25m油管道(管沟)1.000.50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管沟)1.000.50其他管道(管沟)0.500.50铁路路轨3.001.00电气化铁路路轨交流3.001.00如不能满足要求,应采取适当防蚀措施。特殊情况平行净距可酌减。直流10.001.00公路1.501.00城市街道路面1.000.70电杆基础(边线)1.00建筑物基础(边线)0.60排水沟1.000.50j电缆在电缆支架上的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1kV及以上电力电缆在上方;1kV以下电力电缆在中间;控制电缆在下方。k敷设在室内、电缆沟内、隧道内和竖井内的电缆,应尽量采用裸铠装或非

16、易燃性外护套电缆,否则应除去麻护层。l整个电缆支架应装有连续的接地线,接地线两头必须和接地极连通。电缆铅包和铠除有绝缘要求以外,还应有互相连接并与接地线相连。m电缆隧道和电缆沟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电缆隧道还应有具有良好的通风和充足的照明。n电缆桥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电缆敷设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电缆的外径;敷设在桥上的电缆,每2年应涂刷一次沥青漆;桥应有遮阳罩,遮阳罩应采用阻燃材料制成;钢结构电缆桥的桥体和支柱一般2年进行一次防腐处理,强腐蚀地区应视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时间间隔。o电缆沿钢索敷设只宜用在电缆数目少且距离短,或现场条件不具备其他敷设方式的场合。电缆沿钢索敷设时,支持电缆的钩架宜采用20m

17、m2mm或30mm3mm扁铁制成。 = 3 * GB3 * MERGEFORMAT 检修工艺的一般规定a制作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前,必须检查电缆是否受潮,如有疑问应进行预试。b制作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剥切工序应注意以下事项:剥切前在剥切处把钢带扎紧,防止剥切时松脱;切割钢带时不应使铅包受伤,切割铅包时不应伤及绝缘;剖开铅层,铅口应光滑无毛刺,1kV以上电缆应用特制工具交铅口胀成喇叭形,禁止用螺丝刀作胀铅工具;剥统包绝缘时不应伤及芯线绝缘;35kV电缆芯上的相色纸应剥除。c制作电缆终端头与中间接头时,畅销书缠绝缘应注意以下事项:绝缘带应干燥清洁,纤维质的绝缘带必要时须经热

18、油处理,以除潮气;手应清洁并带洁净的线手套。对于35kV电缆,须带橡皮手套,以防手汗沾污绝缘材料;顺着电缆绝缘纸的方向半叠包缠,绝缘带应拉紧,但不应使绝缘带薄膜破坏,绝缘带层间必须无空隙、无折皱;包缠厚度应符合电缆绝缘强度要求;做干封终端头时,绝缘带应每层均匀地涂胶。d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应封闭严密,无漏渗油现象,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金属外壳、铅包及钢带须接地良好。接地线用多股细裸铜线编织而成,其最小允许截面见表11。表11终端头和中间接头接地线允许最小截面mm2电缆芯线截面积接地线最小截面积106163510501201615024025e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在铅封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搪铅时间不

19、宜过长,所搪部位必须粘附均匀,表面光滑,没有砂眼;铅封未冷却前不得撬动电缆;铝护套电缆搪铝应先涂抹铝焊料。f控制电缆终端头采用一般包扎。中间接头必须连接牢固并用锡焊,应有防潮措施。控制电缆如遇下列情况时允许有中间接头,但中间接头不应受机械拉力。敷设长度超过制造长度;必须延长已敷设竣工的控制电缆;消除使用中电缆故障。g35kV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制作应遵守下列规定:制作前应做工艺设计,以确定制作尺寸及工艺;温度在5以下的应采取防冻措施;纸绝缘制作梯步时,不应伤及不剥除的绝缘纸;电缆芯应有应力锥;屏蔽纸用整张纸制作,要求平服紧贴于绝缘层外,纸外用镀锡丝缠绕。h电缆芯线的连接及芯线与线鼻子的连接应

20、符合下列规定:连接管和线鼻子的尺寸与芯线应相符;用焊锡焊接铜芯时,芯线可做成梯步,铜质连接管和线鼻子内先镀锡;铝连接管内应先镀A型焊料,不准使用酸性焊膏,但可使用松香;焊接时严防烫伤或污损绝缘,焊接应牢固;采用压接时,压模尺寸应与导线规格相符,芯线的连接采用与芯线材质相同的连接管,终端铜芯线采用铜接线鼻子,铝芯线采用铜铝过渡线鼻子。 = 4 * GB3 * MERGEFORMAT 10kV及以下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工艺和质量标准a干包头的制作打卡子、剥钢带、焊接地线)根据现场需要确定上卡位置,并将该处的钢带擦净。用电缆钢带做成的卡子,将其卡在擦净处,卡紧的方向必须与钢带的旋向一致,每处上两道卡子,

21、间距为一个卡子的宽度。打卡子时要把地线压在里面。) 在距第一道卡子35mm处的钢带上锯一条环形深痕,其深度为2/3钢带厚度。用钳子撕断锯缝,剥下钢带。将显露出来的铅包部分擦拭干净。)将接地线及其需要焊接的部位打磨干净,用1.4的裸铜线把接地线绑在铅皮上(3道)。用喷灯焊接(时间不宜过长),要求焊点平滑,不可太高,长度为1520mm,宽度20mm。注意将卡子间的地线与钢带焊在一起。铝包电缆焊地线时,先用涂擦焊方法在铝包上加热涂擦一层焊料,然后用焊锡焊接。剖铅、胀喇叭口和剥统包绝缘)电缆剥切尺寸见图1。图中BC为铅包,其长度一般为电缆铅包外径的两倍,CD为统包电缆绝缘,一般为2530mm,DE为接

22、线鼻子孔深加5mm。)在C点切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铅包厚度2/3,再顺着电缆轴向切两道间距约为10mm的平行深痕,把深痕间铅皮用钳子撕去,铅包即可剥掉。)将铅包切断处用胀铅器做喇叭口,喇叭口直径为铅包直径的1.2倍,口边要光滑无刺,不得用螺丝刀硬撬,以免损伤绝缘。)用塑料带将CD段包34层作临时保护,剥去D至末端的统包绝缘纸和填充物。包缠绝缘)先的芯线上半叠包12层透明聚氯乙烯带,最外层必须由下往上包。,拆去CD段塑料带,撕去喇叭口往上5mm以外的屏蔽纸,用黄腊布带包缠统包绝缘,以填平喇叭口为准,务必充填结实。轻敲喇叭口末端铅皮,使之服贴,再将喇叭口包的绝缘带内。) 在芯线三叉口处,填以由环氧树

23、脂和聚酰胺树脂加入石英粉或滑石粉制成的环氧腻子,并压入用聚氯乙烯塑料带做成的三角带。在压三角带的同时用塑料带在三叉口处压紧46次。三角带不少于两个,要求均匀分开、带边不起皱、层间无空隙。内包层的最大直径应在喇叭口附近。)在内包层外套聚氯乙烯手套,手套必须紧贴内包层。然后自指根开始到高出手指10mm处用塑料带包缚,指根包四层,手指包两层,形成链体。)芯线套塑料管,塑料管按表12选择。注意在上管口处翻边,长度与线鼻子管长相同。表12 塑料管选用表 mm电压等级kV电缆截面 mm2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14455691011131517182023356781

24、011131416181921246891112141617192123251010131415171921222427) 手套与塑料管搭接部分需包缠23层塑料粘胶带,再用直径11.5mm的尼龙绳绑扎,绑扎长度不小于30mm。务必用力扎紧,每匝紧密相靠,不能叠压。) 绑扎手套根部。排出手套内部空气后,从手套根部以下10mm处开始,以2030mm范围内包缠23层塑料胶带,最后用尼龙绳在其上紧密绑扎一层。 装接线鼻子、包缠外包层) 将电缆固定好,核对相序,按实际位置确定DF长度,锯掉余线,剥去EF段绝缘。焊接线鼻子前,先将线鼻子内壁和线芯头部镀锡,然后将线芯插入已灌满熔化焊锡的线鼻子孔内,并立即用

25、熔化的焊锡往孔内浇灌,使焊锡饱满凸起。经静置冷却过程后,焊接完成。焊接时注意不要灼伤其他部位的绝缘。压接线鼻子时,先擦去线鼻子内和线芯上油腻,并涂上一层凡士林。把夹圆扎紧,端部有倒角的线芯插入线鼻子孔的顶端。其外径与线鼻子内径应紧密配合,不得剪断电缆线芯或用铝丝充填。压两个坑,先压靠近线芯的坑,压坑位置见图2。 )导体裸露部分用塑料带包缠填实、线鼻子压坑用环氧腻子填满后,将塑料管之翻边翻回,套在线鼻子上,再用尼龙绳均匀地绑扎结实,并在外面分色包缠塑料带。)用黄腊带先在芯线段包两层,再用有色塑料带包12层,以区别相序。三相分叉口处用塑料带包缠,再依次压入34个三角带,用力勒紧,填实分叉口处的空隙

26、,一直包到成形为止。图3为成形后的结构图。以半搭盖方式进行包缠,边包边涂过氯乙烯或聚乙烯液。外包层最大直径为:芯线截面35mm2c 以下为铅包外径加25mm;5090mm2o 铅包外径加30mm;120mm2以上为铅包外径加35mm。干包电缆制作完毕,必须经耐压试验合格、找相正确后方可投入运行。b塑料电缆头的制作塑料电缆终端头采用干包结构。3KV及以下电压的塑料电缆一般无屏蔽层,不用焊接地线,按干包头制作方法包绕即可。6KV统包屏蔽塑料电缆,作终端头时在三叉口处用自粘橡胶带缠一个倒锥体应力锥,在应力锥的根部用电缆的统包屏蔽铝萡带绕成喇叭状的屏蔽,用多股铜线扎紧喇叭的根部,再焊在钢带上作为接地线

27、。其余的制作工艺和质量标准与干包头相同。三叉口处的结构与尺寸如图4所示610KV分相屏蔽塑料电缆终端头结构如图5所示,结构尺寸见表13,起制作过程如下.剥切电缆和焊接地线)按实际需要剥切电缆,剥切时必须保护屏蔽带,以免松脱。)用多股镀锡软铜线在每芯屏蔽带上绕三圈,扎紧后焊牢,然 表 13 610KV分相屏蔽塑料电缆结构尺寸电压等级ABCD12雨罩个数6KV户内3001007050+122+4无户外3002007050+122+4110KV户内4001209070+162+4无户外4002009070+162+41后再与钢带焊接作为接地线。包缠绝缘) 用自粘橡胶带包缠填充分叉口处,套以分支手套,

28、并使手套内径与包缠绝缘外径相配合。再分包自粘橡胶带和塑料粘胶带。) 在分支手套指部上端约5070mm处用绑线扎牢,切除绑线上部的屏蔽带。)将切去屏蔽部分的半导体布带剥下(但不切断),完整地绕在手套根部以备包应力锥使用。用自粘橡胶带包应力锥再在其上用剥下的半导体布包绕一层,直至应力锥顶(最大外径处)。自屏蔽带起往上半叠包绕0.010.1mm厚的铝箔带一层,直至应力锥顶。然后用2.0mm软铝丝或镀锡铜线将其绑牢。应力锥的屏蔽与电缆屏蔽相接处用镀锡铜线扎紧。切除多余铜丝后,将尖突部分向外返折。最后在应力锥外绕包一层自粘橡胶带,再包绕两层塑料粘胶带。 装线鼻子和雨罩)装线鼻子方法同干包头。线鼻子连接好

29、以后,将电缆末端绝缘削成圆锥形,然后用自粘橡胶带图所示形状)距裸露线芯7080mm处,用塑料粘胶带包绕出雨罩座,套上雨罩,予以固定,并再包两层塑料粘胶带。经耐压试验合格,找相正确,方可投运。c 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热缩型) 按图6所示尺寸剥去外护套,铠装及内垫层,并分开芯线,摘去填充物,焊好地线。在三叉口处包绕填充胶带。包绕完毕后,该处形似橄榄头,最大直径比电缆外径大15mm。将手套套入三叉根部,从手指根部依次向两端加热固定(以便排出手套内的空气)。利用汽油喷灯加热,火焰柔和、发黄、螺旋式前进为佳。以手套指端处为起点,向上55mm内铜屏蔽层及75mm内半导体层予以保留,其余剥

30、除。按图7套入应力管,要求搭盖铜屏蔽层20mm,然后加热应力管使之固定。剥去线芯端部5mm长绝缘,将剩余绝缘削成铅笔头状,然后压接接线鼻子。在线鼻子下部包绕填充胶带,并搭接线鼻子10mm。将绝缘管套入至芯线三叉根部,使管的上端超出填充胶10mm。由三叉根部起加热绝缘管,使之固定。将相包密封管套在线鼻子接管部位。预热线鼻子,然后加热固定相包管。 以上为户内终端头制作工艺,户外终端头制作在完成至后继续至工序。按图8先后套入三孔及单孔防雨裙,并加热其颈部使之固定。 将密封管在线鼻子按管部位后,预热端子,然后由密封管的上端起,加热固定。将相包管套在密封管上,加热固定。至此户外终端头制作完毕。 终端头制

31、作工艺完毕后,经耐压试验合格,找相正确后方可投入运行。 = 5 * GB3 * MERGEFORMAT 10KV及以下电缆中间接头的制作工艺和质量标准中间接头制作前,宜进行预试和定相工作,制作完毕后必须耐压合格、找相正确后方可投运。a塑料电缆中间接头的制作610KV分相屏蔽塑料电缆中间接头结构见图9,尺寸见表14和表15。3KV以下和6KV统包屏蔽塑料电缆中间接头的制作工艺和质量标准与610KV分相屏蔽塑料电缆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屏蔽层的处理。6KV统包屏蔽型电缆,应在三芯并拢后做屏蔽处理,而3KV以下电缆不用做屏蔽处理。表14 6KV分相屏蔽塑料电缆中间接头尺寸 mm电缆截面mm2各 部 尺

32、 寸ABCDEFHJM35801020308052014347460841020308053016367870901020308055018388395100102030805602141891201051525309065023439415010515253090680254598185110152530907102747102240120152530907703151110注:表中H为压接管外径;M为三芯恢复原形后尺寸。表15 10KV分相屏蔽塑料电缆中间接头尺寸 mm电缆截面mm2各 部 尺 寸ABCDEFHJM35801025401006401442916084102540100650

33、164495709010254010067018461009510010254010069021491061201051530401107802351111150105153040110820255311518511015304011085027551202401201530401109103159128注:表中H为压接管外径;M为三芯恢复原形后尺寸。610KV分相屏蔽塑料电缆中间接头的制作工艺和质量标准如下:套盒、剥切电缆、芯线连接)套上塑料盒,使盒体两端螺盖分别套在要连接电缆的两端。把要连的电缆调直,并重叠100200mm,而后在中间锯断。) 按图6、表14及表15尺寸剥除电缆护套,将电缆

34、布带及填充黄麻暂时卷到电缆根部。扎紧屏蔽带切断处(长度为A/2+B+C+D+E)把屏蔽带剥除并切断,切口尖角应向外反折。将绝缘外层半导体布带剥离并卷至根部。) 将电缆绝缘按图示(A/2+B)长度剥除,端部削制反应力锥(俗称铅笔尖),而后插入连接管压接。压接后锉平突起部分,并擦净接管和绝缘表面。包绕绝缘和屏蔽层)将环氧腻子填满压坑,在连接管和裸芯线包绕一层半导体布或半导体橡胶带,再用自粘橡胶带包绕,直至达到图示形状和尺寸。再交两边的半导体布带紧密而完整无隙地绕包在整个半导体表面。) 用厚度约0.1mm的铝箔以半搭盖方式平滑紧密地卷绕在半导体布带上,并与电缆两端的铜屏蔽带重叠20mm,再用镀锡铜线

35、将两端扎紧,并用软铜线在整个屏蔽上交叉缠绕。随即焊接铜线交叉处及两端与铜孔线接触处,最后外包两层塑料粘胶带和一层白布带。复形、装配塑料盒) 将已包绕好绝缘的芯线并拢,以黄麻等填充,使其恢复原有形状,并用宽布带包绕扎紧。) 以半搭方式包绕两层塑料粘胶带作为防水层,然后将塑料盒位置移正,旋紧螺盖,对置于潮湿环境中的中间盒,应向内注胶。从一端浇注口注入1号沥青胶或低温绝缘树脂,直至充满为止。b 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中间头制作工艺(热缩型)对直两电缆,按图10所示尺寸,确定接头中心D,剥去外护套,在距外护套断口50mm的铠装上绑扎线,其余铠装剥除。自铠装断口起,保留20mm内护层,其余剥除,并摘去填

36、充物,对准芯线,在中心D处锯断电缆。自中心D向两端芯线各量出300mm,剥去屏蔽层。保留20mm半导体层(如图11所示),清除芯线绝缘表面的半导电质。在接头两侧的各芯线上套入应力管,管端搭盖铜屏蔽20mm,加热固定。 在开剥电缆较长的一侧套入护套端头,密封管的护套筒部,每相芯线上套入绝缘管(内、外两根)、半导电管(两根)及铜网。在开剥电缆较短的一侧套入护套端头及密封管。切除自芯线端部量取1/2接管长加5mm一段绝缘体,并将它削成30mm长的锥体,留5mm半导电层。安装和压接好连接管。在连接管上包半导电带,并与两端的半导电层搭接。然后在接管两端和锥体之间包绕填充胶带(要将锥体填平),其厚度不小于

37、3mm。将内绝缘管套在两端应力管之间,由管的中间向两端加热固定。然后将外绝缘管套在内绝缘管的中心位置上,加热固定。将两根半导电管套在外绝缘管上,两端搭盖铜屏蔽层各50mm,依次由两端向中间加热固定。用铜屏蔽网连通两端的铜屏蔽层,并将端部连接部分绑扎焊牢。再用地线旋绕扎紧芯线。地线要在两端铠装上绑扎焊牢,并在两侧铜屏蔽层上焊牢。安装护套端头及护套筒部,两端头绑在铠装上,绑扎长度不小于25mm。然后将密封套套在护套端头上,两端各搭盖护套筒部和电缆外护套100mm,加热固定。 验收 = 1 * GB3 * MERGEFORMAT 验收检查项目与标准电缆应进行下列检查:)型号、规格符合图纸规定,更改应有签证;)排列符合规定,整齐美观,无机械损伤;) 弯曲半径、有关距离和固定符合要求;) 终端头、中间接头无渗漏现象,接地良好;终端头瓷瓶无裂纹、破碎;) 终端头相位与电力系统一致;) 用兆欧表和其他测试仪器测定,各芯导体完整连续,无间断。电缆附属设施应进行下列检查:) 电缆标志牌及直埋电缆标桩等齐全、正确、清晰;) 电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