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之、弦之、歌之、舞之──《诗经选讲》导读_第1页
诵之、弦之、歌之、舞之──《诗经选讲》导读_第2页
诵之、弦之、歌之、舞之──《诗经选讲》导读_第3页
诵之、弦之、歌之、舞之──《诗经选讲》导读_第4页
诵之、弦之、歌之、舞之──《诗经选讲》导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诵之、弦之、歌之、舞之?诗经选讲?导读本文为本人所撰?诗经选讲?的导读局部,?选讲?十万字,辅助於蒋庆先生所编?中华文化经典根底教育诵本诗经逊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蒋庆先生诵本?诗经逊共辑讯诗?九七首,计一百零四课,是为儿童读经、诵经的注音大字本。作为诵本辅助出版物的讲本系列,原亦拟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因故中断;本人所撰?选讲?即该讲本系列的?诗经?局部。?毛诗序?、?关雎?注评,另附於导读后。?诗经?本来只称?诗?,是一部周代的诗歌总集局部可能商末的作品,如?商颂?,后来列为了儒家经典,自西汉时代就直接称?诗经?了,就如?易?又称?易经?一样?易经?还称?周易?。就象一个人的青春少

2、年时代总是喜欢诗一样,作为我们中华文化的早期文明,自有了正式的文字后,周代的华夏祖先对生活世界的感受与记载也往往喜欢付诸诗歌这种形式,所以有“史诗的说法。而周代的朝廷又非常重视礼乐制度和民风民俗,所以周王室曾派人到周天子所分封的各个国家、地区采集民歌等诗歌作品,历史上叫做“采诗,或者也称“采风,故?汉书艺文志?说:“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食货志?也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动木铎du徇巡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而?诗经?,就是大约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的优秀诗歌之汇编,如今存世的?诗经?大约编定在春秋时代,距今大约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

3、史了。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周代的?诗经?原来有三千多篇,并且说当时传世的?诗经?经过了孔子的整理和编删,是孔子把三千多篇选编为三百多篇的。?诗经?终究有没有经过孔子的实际选编或删节,因为没有非常充足的证据或史料,所以我们也已不得而知了孔子说过“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这样的话,见?论语子罕?,此说明孔子整理过?诗经?等。但?诗经?最初的篇目比三百多篇还要多,应是符合历史真相的。不过如今传世的?诗经?却只有三百零五篇了,加上?小雅?里有篇名而无文辞的六篇那么为三百十一篇该六篇称“笙诗,即?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这和司马迁所处的

4、西汉时代一致,和春秋晚期以及战国、秦汉时代也根本一致,也就是只有三百多篇精华而已,所以古人往往取其整数而说“诗三百,比方孔子称“诗三百?论语为政?,又称“诵诗三百?论语子路?,司马迁那么称“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诗经?里的诗,在周代前1046-前256是用来歌唱的,往往配上音乐和舞蹈,所以古人说“古者教以诗乐,诵之、弦之、歌之、舞之?毛诗故训传?。但是因为乐曲难以历史性地保存和传播,所以配套的曲子都失传了,只留下了诗的文字局部。我们如今读到的?诗经?原文,实际上就是周代歌曲的歌词而已,所以它们都是有韵律的;即使按如今的音去读,不少篇章也仍然呈现出显著的节奏感。这

5、三百零五篇诗作,一向被编为三局部:?风?、?雅?、?颂?,其中?雅?又分为?小雅?、?大雅?。?风?多为民歌性质,?小雅?多为宴歌性质,?大雅?多为赞歌性质,?颂?多为祭歌性质。风小雅大雅颂,它们依次越来越庄重、严肃、恢弘,即诗的人文精神或情意气质逐步具有崇高性和超越性:由民间的一般生活上升到贵族以及朝廷的宴饮、礼赞,再上升到对祖先或天地神灵的庄严祭祀?诗经?的编排构造或内容分类是风、雅、颂,而?诗经?的主要写作手法或修辞方式那么是赋、比、兴。前者指题材,后者指词章,统称为“六义。?毛诗正义?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词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

6、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那么终究何为赋、比、兴呢?朱熹在?诗集传?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赋本义是聚敛、聚集,这里指集中地表达景状或抒发情意,聚焦式地予以吟唱或咏叹;“比的本义是亲近、严密,这里指类比、比喻、援例、引申等;“兴的本义是起、作,意思是引发、感发、作兴、兴起等。?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表达雎鸠的亲昵相伴,再表达男子对女子的爱慕,这就叫“兴xng;?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是借硕鼠来暗喻贪心的盘剥者,这就是“比;?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

7、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就是诗人情感的直接咏叹与抒发,这就是典型的“赋。打个通俗的比方,?诗经?里的风、雅、颂,就相当于我们如今所谓的“通俗歌曲、“高雅歌曲、“严肃歌曲;而?诗经?里的赋、比、兴,那么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明着说、“暗着说、“弯着说。“兴就是托物兴起、借景抒情,而“比是两相类比、借此言彼,?诗经?里先“兴、“比再“赋的写作手法随处可见,尤其是“比兴的手法在?国风?中表达得最为淋漓尽致当然赋、比、兴往往是穿插运用。南朝的锺嵘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品?国风?中的许多诗篇,就是从自然现象的景物或景象开场咏叹的,然后再进入对人的生活事件与内心世界的咏叹,

8、具有自然世界与生活世界互相交融的显著特征,我们称其为有鲜明而清新的“自然主义倾向。古人概括说:“朝吟风雅颂,暮唱赋比兴;秋看鱼虫乐,春观草木情。这种由自然景物、自然景象感发到人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或者“物我的印象与感情互相投射的艺术情趣,对后世的诗歌开展与审美意象,影响非常深远。可以说秦汉以来的汉语诗歌乃至戏曲等,都深受其影响,故?诗经?堪称中国文学艺术的鼻祖与泉源。?礼记王制?说周代的太学“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诗经?在春秋时代是文化教育的必修内容,所以?论语?、?史记?中有不少涉及孔子与?诗经?的内容。比方?论语泰伯?记载孔子主张人文教育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

9、语季氏?、?论语阳货?那么分别记载他教诲自己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欤“为指学习和理论。?论语阳货?又记载他告戒弟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意思是诗歌是人文教育的开场,它不仅至少可以让我们多识记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而且可以感发和培养人的情感与美德,教给我们许多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道理,乃至培养我们从事政治的思想才能、语言才能。春秋战国时代从事政治活动尤其是外交活动,是要频频援引?诗经?尚书?来说理的,不学?诗经?那怎么行呢?学

10、了不灵敏运用又怎么行呢?所以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诗经?在人文教育、文化生活乃至国家政治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诗经?自然是被历代学者所重视了。秦亡汉兴以后,汉王朝对历史文化非常重视,并下令搜集、整理经过战国的动乱以及秦的“焚书坑儒而幸运遗存的各种儒家典籍包括诸子百家,崇尚儒家思想和讲习儒家经典的风气又一度兴起。西汉时期对?诗经?的讲习和传授主要有四家,叫做?齐诗?、?鲁诗?、?韩诗?、?毛诗?:?齐诗?为齐人辕固生所传hun,?鲁诗?为鲁人申培公所传,?韩诗?为燕人韩婴所传,?毛诗?为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传前二者因国而命名,后二者因姓

11、而命名,毛亨、毛苌那么又分别称大毛公、小毛公。齐、鲁、韩三家在西汉兴盛一时,汉武帝时就被立为了官学,并设立了博士。但经过东汉至魏晋这段时期,齐、鲁、韩三家传zhun竟逐渐衰微了,到南宋竟完全亡佚了,仅有一本叫?韩诗外传?的书流传至今。所以?隋书经籍志?说:“?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于西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相反,?毛诗?虽然晚出一些,但它讲究训诂和名物制度,历史感比较强,工夫比较扎实,所以在文化界流传了不少。到了东汉,当时的经学大师郑玄以?毛诗?为主,汲取和交融齐、鲁、韩三家诗的精当之处,为?毛诗?作了进一步的注世称?毛诗郑笺?,?毛诗?于是就逐渐盛行起来,并渐渐压倒了齐、鲁、韩三家

12、,故?隋书?称隋代“唯?毛诗郑笺?至今独立。到了唐代,当时的经学大师孔颖达奉唐太宗之命作?毛诗正义?,与另外的?周易正义?、?尚书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统称?五经正义?,被列为钦定的官方讲经教材,于是?毛诗?就更为广泛流传了。我们如今看到的?诗经?,其实就是?毛诗?这一派的本子。汉初大毛公毛亨所作的?诂训传?世称?毛诗故训传?,东汉郑玄所作的?毛诗笺?,唐代孔颖达所作的?毛诗正义?,如今都流传于世。?毛诗?是不是毛公所传,?毛诗故训传?终究是大毛公毛亨还是小毛公毛苌所作,历史上也有争议,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说:“?诗?有四家,毛氏独传,唐以前无异论,宋以後那么众说争矣。清

13、代被刊入?十三经注疏?的?毛诗正义?,是孔颖达在毛亨?毛诗故训传?、郑玄?毛诗笺?的根底上作的进一步注疏,它保存了毛传、郑笺的原有内容,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与发挥,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毛诗正义?开篇说“汉毛享传、郑元玄笺、唐孔颖达疏。孔颖达?毛诗正义?是古代注释?诗经?的最权威著作,也是现今研究?诗经?的最重要参考书。历代注释或研究?诗经?的著作极多,仅?四库全书?收录的就有62种。除?毛诗故训传?、?毛诗笺?、?毛诗正义?这三种极重要外,注解?诗经?的重要著作还有宋代朱熹的?诗集传?和清代陈启源?毛诗稽古编?、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陈奂?诗毛氏传疏?、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姚际恒?诗经通

14、论?、方玉润?诗经原始?等。?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诗经?不仅含有大量的古代文献材料与历史信息,而且?诗经?它那优美的文辞、淳厚的情感,也仍然滋润、修养着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化艺术与人文精神。?礼记经解?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顺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培养知书达礼的博雅君子,熏陶日常生活的风雅情意,增进我们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理解、体认,绵延对华夏悠久文明的传承、光大,是我们人文教育的根本宗旨和目的,故?诗经?不可不读。?风?一百六十篇,?雅?一百

15、零五篇,?颂?四十篇,?风?、?雅?、?颂?的二级目录如下表,记忆口诀是:周召邶鄘,卫王郑风;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百六诗篇,悠悠国风。鹿鸣嘉鱼,鸿雁南山;谷风甫田,鱼藻小雅;文王生民,荡之什啊;百零五篇,三一大雅。周颂鲁颂,还有商颂;人神共颂,四十大颂!周召邶鄘,卫王郑风;周南、召sh南、邶bi风、鄘yng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魏唐秦,陈桧曹豳;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gu风、曹风、豳bn风百六诗篇,悠悠国风。一百六十篇诗啊,悠悠曼曼是国风鹿鸣嘉鱼,鸿雁南山;鹿鸣之什、南有嘉鱼之什、鸿雁之什、节南山之什谷风甫田,鱼藻小雅;谷风之什、甫田之什、鱼藻之什这些是小雅啊文王生民,荡之什啊;文王

16、之什、生民之什、荡之什百零五篇,三一大雅。一百零五篇雅,三十一篇大雅周颂鲁颂,还有商颂;周颂、鲁颂、商颂人神共颂,四十大颂。颂人颂神,四十颂第1课?毛诗序?【原文】?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1,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2,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3。“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者,志之所之也4。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缺乏,故嗟叹之;嗟叹之缺乏,故咏歌之;咏歌之缺乏,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译文】?关雎?这首诗,咏叹的是后妃之德,为?国风?的开篇,是有关劝告天下之民而端正男女之事的诗篇,所以用之于人民,用之于国家,供劝告教化之用。风,就是“讽,就是“教。“讽

17、是委婉劝告以打动人,“教是光明正大以化育人。诗,是人情感的所在,在心里是“志,发出来成为优美的言语就是“诗。情感鼓荡在人心中,就会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假如言语缺乏以表达感情,就会通过嗟叹来表达;假如嗟叹缺乏以表达感情,就会通过歌唱来表达;假如歌唱缺乏以表达感情,就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表达转贴于论文联盟.ll.【注释】1风:这里指?国风?,?诗经?里的?国风?是指各地的民歌民谣。2风:这里的“风即如今的“讽,动词,是委婉地劝告的意思。“风有两种用法,读音也不一样,注意区分作为名词的“风与作为动词的“风的区别,但凡诵本教材上“风旁注“讽字的,即读作“fng,劝告的意思。3乡人:乡间百姓,与“邦

18、国相对。邦国的本义是指都城,大者为邦,小者为国,后指都城所统领的封地和疆域等。4志:心意,情感。之:到达,所致。【点评】?毛诗故训传?在?诗经?每篇的原文前都有一些序言性质的文字,世称“诗序。而?关雎?原文前的这篇序言属篇幅最长,历史上称?关雎?前的序为“诗大序,其他为“诗小序。?关雎?前的“诗大序看起来也是一篇总序,所以历史上又称?毛诗序?。这篇序的第一段,主要强调人的情感是“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下?,强调喜怒哀乐必然通过“言嗟叹咏歌舞蹈等感情逐渐浓烈的行为表现出来,此正应了?尚书舜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和?礼记乐记?“诗言志,歌咏声,舞动容,三者本乎人心的根本道理。第2课

19、【原文】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1。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2,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译文】情感通过宫商之声表达出来,声声相应而成韵律或文采就是音。治世之音安静而愉悦,它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也平和;乱世之音怨恨而愤怒,它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也乖戾l;亡国之音哀婉而忧思,它所反映的民风民俗也困苦。所以要端正得失、惊动天地、感动鬼神,诗歌是最贴近不过得了。先王就是用它来治理夫妇、成就孝敬、敦厚人伦、纯美人文教化以及移风易俗的。【注释】1“声、“音两字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声是指宫、商、角、徵、羽五种调

20、式,“音是指丝、竹、金、石、匏、土、革、木八种乐器的奏音。?说文解字?说“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意即内心的情感通过外在的诗歌、音乐等调节和表达出来。2经:经纬、治理的意思,动词,本义是织丝“纬指织横丝,“经指织竖丝。第3课【原文】故诗有六义焉1: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2,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3,而变风变雅作矣。【译文】所以?诗经?有“六义,一叫“风,二叫“赋,三叫“比,四叫“兴,五叫“雅,六叫“颂。上那么人君以“风来教化臣民,下那么臣民以“风来劝告人君,通过诗文来含蓄而温婉地批评

21、和劝谏,从而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所以叫“风。待到王道衰微、礼义荒废、政教散失以及国家的政治和风俗相异有别时,于是失去?风?雅?之正的诗歌就出现了。【注释】1六义:六种形式,大致地说赋、比、兴指表现手法,风、雅、颂指题材类型。2风刺:这里的“风刺不同于如今的“挖苦,这里的“风刺是用“风这种诗歌来委婉含蓄地批评、劝告的意思,所以叫“谲谏(jujin);因为委婉含蓄而不易伤害或激怒被批评者,所以叫“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这已是一个成语了。3国家:古代“国和“家字的意思是不一样的,由于实行辖地或属地的分封制,所以天子称“天下,诸侯称“国,大夫称“家。第4课【原文】国史明乎得失之迹1,伤人伦之废,

22、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2,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3。是谓“四始,诗之至也5。【译文】采诗的国之史官是明晓于人君之善恶得失的。诗人伤怀于人伦的废弃,哀叹于法政的苛刻,作诗来吟咏心中的情性,以委婉地讽喻、劝戒人君,这是通达于世事的变迁和感怀于旧时的风俗埃所以“变风之诗是发乎人的情性而又合于人之礼义的。发乎情感,是百姓的生性所致啊;符合礼义而止,是先王的教化

23、所致埃一国之政事都寄托于一人之心,这样作的诗就叫“风;说天下之政事而观察发现四方之风俗,这样作的诗就叫“雅。雅,就是正,是说王道政治的兴衰变废的。政治有大有小,所以有?小雅?和?大雅?。颂,是比较和赞美浩大之德的容貌,以人间万物群生的各得其所来虔敬地告诉神明。风、小雅、大雅、颂,叫做“四始,?诗?的义理全都在这些四类里面了。【注释】1国史:国之史官,?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2形容:名词,“形和“容的合称,指形象容貌或形状样态。3成功:指天地万物在祖先、神灵的庇护下各得其所、兴兴向荣。4至:

24、到达,极致。第5课【原文】然那么1,?关罘、?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2。南3,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4。?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5。是以?关罘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衷窈窕、思贤才6,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罘之义也。【译文】?关罘至?麟趾?等篇的教化,是王者之风,所以都在周公名下,叫?周南?;“南,是王者教化自北方而流布于南方的意思。而?鹊巢?至?驺虞?等篇的美德,是诸侯之风,是先王用以教诲百姓的,所以都在召公名下,叫?召公?。?周南?、?召南?,是正始之大道,是王化之根本。所以?关罘的意思是乐意得

25、到淑女以配君子,也就是忧虑君子进举贤德而不要一味沉溺n于美色。留恋窈窕之女而思慕贤德之才,这样无伤于善道,就是?关罘之篇的要义啊!转贴于论文联盟.ll.【注释】1然那么:既然这样,那么。这是古代表示承上启下一个常用之词,无实义。2周公:姓姬j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封于鲁,为鲁国的始祖,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和平定有关叛乱,有制礼作乐、文治武略之功,为孔子所称赞。3南:?周南?、?召南?之“南,代指?周南?、?召南?。4召公:姓姬名奭sh,封于燕,为燕国的始祖,周武王即位时与太公、周公、召公、毕公等一起辅佐武王,?召南甘棠?这首诗就是写召公的。5正始:端正其初始。王化:王业风化或王者教化。6哀:即“衷的误写,?毛诗正义?说“衷谓中心恕之,无伤善之心,谓好逑也。【点评】如第1课“点评所言,?毛诗?的每首之前都有一那么题解,叫?小序?;而?关雎?之前,那么有一篇从?关雎?出发来阐述情感与诗歌、风俗与政教、礼乐与美德的序言,叫?毛诗序?,又称?大序?,也就是诵本第1-5课的内容。?毛诗序?这篇序言,是反映儒家诗教、乐教思想的重要文献,当和?礼记乐记?结合起来阅读和学习。国风周南第6课?关雎?【原文】关关雎鸠1,在河之洲2。窈窕淑女3,君子好逑4。参差荇菜5,左右流之6。窈窕淑女,寤寐求之7。求之不得,寤寐思服8。悠哉悠哉,辗转反侧9。参差荇菜,左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