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县食用油深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博白县食用油深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博白县食用油深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博白县食用油深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博白县食用油深加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总 论项目背景项目名称:博白县食用油深加工厂1.1.2 建设单位基本概况:承办单位:博白县粮食购销中心法人代表:梁永东 博白县粮食购销中心是具有独立法人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 负责全县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等业务,承担政府职能的 城乡供应、 军供、救灾救济、 库区移民口粮等粮食保障供应工作。 购销中心现有管理人员 20人,总资产 6607 万元,固定资产原值 94万元,2012年粮油经营量 6.11 万吨, 年销售收入 6231.19 万元.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1.1.3.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2、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及现行有关技术经济规范。1.1.3.2 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市场前景、建设规模及建厂条件进 行分析论证。、对项目产品进行产品方案和产品技术水平分析论证,确定了先进合理的工艺方案和设备选型。、初步确定了建设项目的建筑结构形式、给排水、电气自 控的方案和节能措施。、对项目的实施条件、厂址、原料供应、环境保护、劳动 安全卫生及消防等进行分析说明。、对项目的总投资、成本进行估算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 通过对成本、 效益和投资回收情况的分析进行财务经济评 价。1.1.4 项

3、目提出的理由1.1.4.1 项目背景、我国面临的食用油安全问题中国食用油内在需求与对外依存度呈高危态势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人类所需的三大营养素植物油富含高脂肪和多种营养素 , 占人体所需营养比例的 1/3 以上。根 据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人均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中国的人 均粮食消耗量呈下降态势 , 从 1978 年的 195.5 公斤降为 2006 年 163.6 公斤,而同期的食用植物油人均年消费量则从 1.6 公斤上升 到 16.5 公斤 , 并仍呈增长态势。与食用植物油上升需求相反 , 中国食用植物油种植面积不断 减少 , 生产自给率越来越低 ,60%以上依赖进口原料或直

4、接进口食 用原油 ,2007 年中国食用油总消耗 2300万吨,总供给 2380万吨, 其中直接进口食用油 800万吨以上 , 大豆进口 3000万吨以上。2008 年中国进口了 816万吨食用油 , 比上年减少 2.6%, 但是油用大豆进 口年比增长了 22% ,达到了 3744万吨。2008年中国还进口了 130 万吨油菜籽 , 用于菜籽油生产加工。由于需求提高 , 中国将面临着 维持食用油供需平衡的压力。 2009年中国食用油总消耗 2400万 吨, 食用油供应缺口达到了 1300万吨。中国食用油自给率早已超 出国际安全警界线 , 已无战略安全可言 , 并战略储备极低。我国油料作物品种及

5、其种植结构性失衡是我国食用油战略 安全根本隐患世界三大植物油品种棕榈油、大豆、菜籽已占我国食用 油 75%以上市场份额 , 其中 : 棕榈油 100%进口 , 大豆及其大豆油 2/3 以上进口 , 菜籽虽全部自给 , 年产仅 1 500万吨油料约生产 230万吨 食用油 , 其他 25%为花生、葵花和芝麻、棉籽等油种。目前, 棕榈油已广泛用于中国食品加工 , 中国传统油料作物大 豆在西方巨头转基因大豆冲击下节节败退不断萎缩 , 从 1995 年以 前净出口国 , 到 2000年成为最大进口国。 2008年我国国产大豆产 量仅为 1400万吨, 同比下降 12.32%,2008 年大豆产量恢复到

6、 1650 万吨 , 近年花生种植和花生油产量略有增长 , 年产 1500 万吨原料 约生产 300万吨食用油 ;菜籽在我国南方广泛种植 ,但市场波动很 大, 总量不高并近年一直徘徊不前。因此 ,近几年中国食用油进口 依存度仍将进一步加大。大豆危机与中国食用油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因中国油料作物品 种及其种植结构性失衡所引起的 , 是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的根本 隐患。粮油转能源的趋势是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的长远威胁欧美工业发达国家早已立法加大生物能源的开发 , 棕榈、大 豆、玉米等高油料品种是首选对象 , 此为世界粮食和食用油价格上 涨的根本原因 , 其发展势头很难扭转。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石油价格高

7、位运行与更多粮食转能源是大趋势 , 这对过度依存国际市 场的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是长远威胁。西方转基因大豆是中国食用油质量安全的潜在隐患国外转基因大豆具有高产值、高出油率的特点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出油率为 17%,而国外转基因大豆出油率为22%。国外转基因大豆低生产成本是国产大豆不断萎缩的重要原因。目前 , 有关部门仅在标识中要求注明“转基因”与“非转基因”, 以此提供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但事实上 很多中国消费者对此专业提示并不知情 , 而受价格因素影响又难以有实质性选择。更重要的是 因为中国食用油结构性失衡导致供不应求 , 政府更难从健康角度 积极宣传倡导。 可以预见 , 国外转基因原料对中国

8、人体和环保的危 害将是潜在并长期的。、中国食用油供给安全的战略分析 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安全重中之重。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其中有 10 个中央“一号”文件专文着力农业发展 , 尤其近五年中 央连续五个“一号”文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国家连续五年 粮食增产 ,粮食总产达到 10570亿斤,粮食自给率达到 95%以上, 已 基本实现国家粮食的战略安全。 但在对粮食的定义与认识上 , 我国 目前仍存在很大误区。首先, 应改变对粮食与油料作物认识与政策的偏差。 粮食一般 被认为是稻谷、 小麦和玉米 , 我国国家统计局粮食的定义还包括豆 类和薯类。世界上关于粮食 (food) 的定义更为广泛 , 包括一切

9、能够 提供营养的可食用物品。 我国将大豆归为粮食范围 , 但对其他油料 作物却归为经济作物 , 粮食作物可获得国家诸多政策支持 , 但对经 济作物主要依据市场调节 , 此为中国油料作物与食用油一直未能 象粮食一样稳步发展并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应该像重 视粮食、 大豆一样重视油料作物 , 特别是重视花生、 葵花等高等油 料品种。其次, 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根本出路在于立足国内油料作物 多元化种植 , 重点扶持并培育高产量、 高产值、高出油率油料品种 , 扶持国内龙头生产企业 ,打破或抑制国际巨头垄断格局 , 改变油料 品种种植与国际巨头行业垄断双重结构性失衡。结构性失衡是安全的最根本隐患也

10、是最大威胁。中国粮食安 全应包括食用植物油的安全 , 当前粮食需求总体平衡与基本自给 , 以及食用植物油需求激增与过度依赖进口 , 不可偏废食用植物油 的战略安全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从 2003 年 65.2%增加到 2006 年的 67.2% 而大豆的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 态势。在稳定大豆种植面积并在不与粮食争耕地的情况下 , 食用植 物油的发展方向只能是在选择能有效利用非耕地并选择高产量、 高产值、高出油率油料品种上突破 , 花生、葵花作物完全符合此选 择方向 , 因此 “像重视粮食一样重视花生产业” , 将具有深远战 略意义和实用价值。、发展花生产业 保障中国

11、食用油战略安全我国花生种植历史悠久 ,面积广泛 ,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 力。我国与南美皆为花生原产地 , 花生俗称“长生果” , 有极高营养 价值, 属可再生固氮豆科作物 , 耐贫瘠和干旱 ,对土地和水分等条 件要求低 ,广泛生长于长江以北、黄淮海流域至我国西部新疆 , 我 国花生过去多用于零食和出口 , 近十年因花生油龙头企业产业化 带动,年产量已达 1500 万吨,与国产大豆、菜籽产量已基本持平 , 并呈逐年增长态势 , 花生油已成为中国三大食用油品牌之一 , 并因 非转基因原料和压榨工艺深受消费者欢迎。 另外 ,花生在国际上种 植很少 , 不易受国际价格市场波动。花生亩产量最高在我国主要油

12、料作物中 , 花生亩产 250公斤 葵花亩产 200公 斤, 菜籽亩产 150公斤, 大豆亩产 120 公斤。适应大豆种植的土地 大多也适应种植花生 , 如种花生可减少一半以上大豆进口。花生出油率高在我国油料作物中 , 葵花出油率在 51%-54%,花生出油率在 45%左右,菜籽出油率在 32%-38%,国产大豆出油率 18%左右, 国外 大豆出油率在 22%左右, 花生的出油率仅次于葵花油 , 是国外大豆 的一倍以上。表 1.1-1 中国主要油料作物亩产量和亩产油量对照表作物品种花生葵花菜籽大豆亩产量 (Kg)250200150120出油率 (%)45533518亩产油量 (Kg)11210

13、55222从上表可知 , 我国花生亩产油量是大豆的 5 倍。花生油品质高、用油省、更健康国产花生为非转基因原料 , 如国内普遍采用的纯物理压榨工艺 实现了科技进步五大创新 : 生产中避免了化学溶剂对油品的污染、 解决了花生和葵花“自然生香和留香” , 解决了成品油中酸价超 标, 保存了食用油中天然营养成分 , 基本根除了油品中黄曲霉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科技进步突破了花生油产业化瓶颈并提高 了花生油的品质 , 花生油中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不饱和脂肪酸、 多 酚等 13种微量元素和 20多种矿物元素 , 既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食 用油“色香味”的感观要求 , 也真正满足了消费者的健康要求。 调

14、和油经过“六脱”后透明、稀薄、香味弱、用油量大 , 而花生油品 质高、 用油少 ,在同等情况下近乎调和油的一半。 降低一半用量等 于多提供一倍供油。如果我们把大豆品质指数定为 1, 花生品质指 数定为 2, 按上述亩产值、经济价值换算 ,我国同样 928 万公顷的 花生种植面积是大豆产油值的 5.1 倍、经济价值的 7.8 倍 , 等于减 少了大豆 762万公顷种植面积 ,多产出 5.1 倍,即 780万吨食用油 , 此与我国进口食用原油 800 万吨基本相当。即使一半用于榨油也 可大大缓解我国进口原料和原油的依存度。花生种植不与粮食争耕地 , 支持“三农”和“西部开发” 花生是国际公认的半干

15、旱作物 , 又具有生物固氮能力种植花 生可使我国大量贫瘠耐旱沙化非耕地得到有效使用并可起到改善 土壤和生态环境作用 , 花生种植效益仅次于棉花 , 是大豆的 5.1 倍, 花生非浸出压榨工艺不需消耗溶剂油 (六号轻汽油 ) 也不产生正已 烷。花生主要产地黄淮海直至西部 , 对提高国土资源使用效率、 降 低能源消耗、环保、提高农民收入、支持“三农”和西部开发皆 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花生油企业普遍与当地农户合作 在加工车间周边 地区建立“公司 +农户”形式的花生种植基地 , 为花生产业化和支 持“三农”与西部开发起到了很好示范作用。综上所述 , 针对目前国内食用油现状 ,博白县粮食购销中心积 极履

16、行企业的社会义务 , 提出年产 1500 吨花生油项目 , 增加花生 油产量 ,提高食用油自给率 , 成为保障居民食用油安全的重要企业 ; 通过增加相应检测设备来提高花生油的质量安全程度 , 积极引导 食用油消费 , 改变居民传统膳食结构。项目建设必要性油脂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是供给人们最基本的三大营养素 之一。目前,世界三大植物油品种 , 棕榈油、大豆油、菜籽油已占 我国食用油 75%以上市场份额 ,其中棕榈油 100%依赖进口 , 大豆及 其大豆油 2/3 以上依赖进口 , 菜籽虽全部自给 , 年产仅 1500 万吨油 料, 约生产 230 万吨食用油 , 严重影响了我国食用油的战略安全。

17、 从目前国内、 国际油脂环境来看 , 为了缓解油脂短缺、 严重依赖进 口的局面 , 必须通过实施多元化的油脂发展战略 , 才能解决中国的 食用油短缺。 围绕这种新的食用油发展构想 ,花生作为具有中国传 统优势的油料作物 , 以其亩产量高、 出油率高、 极耐干旱不与粮食 争田、可避免进口大豆等优势 , 已被纳入国家的扶持范围之内 , 使 其成为解决中国食用油短缺的生力军。、提高花生油产能和市场占有率符合国家发展规划 项目的建设符合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重点推 进油料品种多元化 , 实施高效、低耗、绿色生产 ,促进油料作物转 化增值和深度开发 , 新增花生油 100 万吨、 菜籽油 100

18、万吨、 棉籽 油 50 万吨、特色油脂 100 万吨产能” .食用油消费量 28年增长 4倍多,60%以上依赖进口 , 中国食用 油内在需求与对外依存度呈高危态势 , 为此今年的工作报告对油 脂工业提出 “优化结构、 提高效益” 的方针 , 计划立足国内油料作 物多元化种植 , 重点扶持并培育高产量、 高产值、 高出油率油料品 种, 扶持国内龙头生产企业 , 打破或抑制国际巨头垄断格局 , 改变 油料品种种植与国际巨头行业垄断双重结构性失衡。国家扶持发 展花生产业完全符合国家政策支持方向 , 不仅对中国食用油战略 安全, 对粮食总体需求平衡和提高生猪饲料供应也有积极作用。该项目提出增加花生油产

19、能 ,促进压榨花生油的稳定增长 , 提 高花生油市场占有率 , 加强花生油质量安全管理 , 积极引导食用油 消费, 改变居民膳食结构中花生油的使用比例 , 立足国内花生产业 能从根本上缓解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呈高危态势 , 符合国家发 展规划。、提高食品安检能力符合国家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 要提出“大力发展食品工业 ,提高精深加工水平 , 保障食品安全” 规划还提出要加大“农产品质检中心、区域性质检中心”的建设 力度 , 保障食品安全。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的瓶颈 , “三鹿奶粉”事件充分暴露出食品安全一些深层次问题没能根本 解决。微

20、生物超标、添加剂不合格或加入量超标、原料中有害物 质残留、营养成份不足就是亟须解决的四大顽疾。为加强花生油 质量管理 ,该项目决定增强检测力量 , 加大从原料到半成品、成品 的检测力度。保证食品绝对安全 , 老百姓放心。的安全、 营养可提 高花生油的市场占有率 , 减少因进口大豆可能含有转基因产品带 来的健康风险。、符合食品工业产业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 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十一五”发展的重点是“整合现有食用油加 工资源 ,调整结构和区域布局 , 稳步发展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 和棉籽油等食用油” , 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 , 预计到了 2020 年 中国食用油

21、需求量将从目前的 2400 万吨增加到 3500 万吨。中国 食用油内在需求对外依存度太高 , 提高食用油自给率是确保中国 食用油供给安全战略之本 而稳步发展花生产业是缓解大豆进口 风险的有力举措 .、油脂工业产业政策2007年 0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 提出“积极引导一批生产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油脂加工企业 , 在主产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 , 与农户签订产销订开发低芥酸菜籽 油、优质豆油、花生油及其他精深加工产品。积极支持“企业十基地十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式”。本项目通过花生种植能为农民直接创造收入2000 多万元 , 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综上所述 ,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

22、家发展规划、 符合国家和行业 的各项产业政策。项目概况1.2.1 拟建地点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博白县亚山粮库内 .1.2.2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建设规模 : 年产精制花生油 1500 吨 . 产品方案 :主产品 :、花生油1500吨/年,包装:5L/桶;副产品 :、混合油158吨/年,包装 :1L/桶、花生粕2130吨/年包装 :50Kg/ 袋、磷脂43吨/年包装 :50Kg/ 桶、皂角15吨/年包装 :50Kg/ 桶。1.2.3 主要建设条件1.2.3.1地点选择本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博白县亚山粮库内 . 库址距离博白县 城 10 公里,建设地点西面临二级公路,交通方便。1.2.3.2 土地权

23、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亚山粮库土地所有权归博白县粮食局所有,土地属于三类类 别。亚山粮库土地面积为 35033.86 平方米。1.2.3.3 气候条件项目地区位于低纬度,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较高,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冬春有干旱,夏季多暴雨,冬 季有霜冻。年平均降雨量1942.7MM,年平均气温21.7 C,年平均 蒸发量881.0MM,年平均日照时数 1760.6H,年平均风速2.6M/S , 极端最高气温37.5 C,极端最低气温-2.7 C,最大风速24M/S。1.2.3.4 地质条件场地区域地质条件良好,适宜本工程建设。博白县地形属丘 陵山区,西有六万大山,地震裂度 7

24、度。建设附近为石灰岩主要 分布区属丘陵灰岩峰林地貌,地质构造简单。没有发现场地和 周围存在不良地质现象,也没有构造断裂带通过,属地质环境较 好场地。拟建场地是地质情况稳定,适宜本工程建设。1.2.3.5 交通条件亚山粮库距离博白县城 10 公里,建设地点西面临二级公路, 交通方便。1.2.3.6 社会环境条件 项目建设地址与周围单位和群众无历史遗留问题的纠纷,历 年来治安环境良好,多次被评为文明单位。1.2.3.7 公共设施条件 供电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厂区道路和厂区绿化、宽 带网、 通讯网、 闭路电视等公共设施均已连接到项目建设场地内。1.2.3.8 征地拆迁条件无需征地和迁移 , 但

25、需拆除现有闲臵的猪舍和一个小仓库 .1.2.3.9 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项目建设场址是亚山粮库和旺茂粮库原址, 具有良好的防洪、 防潮、排涝设施条件。1.2.3.10 法律支持条件项目建设与法律、法规、条例无冲突。1.2.3.11 施工条件当地及附近市场建筑材料充足,供电供水设施完善,场地开阔,具备良好的施工条件。124项目投入总资金效益情况项目投入总资金1115.0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69.57万元, 流动资金545.50万元.项目建成后,正常年份销售收入 3078.64万 元,利润总额313.55万元,增值税和营业税 99.97万元.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2-1主要技术经济

26、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 注1建设规模1.1花生油t15002产品方案2.1花生油t15002.2混合油t1582.3花生粕t21302.4磷脂t432.5皀角t153项目投入总资金3.1建设投资万元569.573.2流动资金万元545.54工作制度4.1年工作日d3004.2日工作时h85劳动疋贝人506占地面积m232477建筑面积m215638原辅材料、动力消耗8.1花生t39458.2其他辅料t37.58.3包装材料万个32.858.4水t36488.5电万kwh9销售收入(100 %负荷)万元3078.6410总成本万元2665.1211销售税金(含增值税)万元99.9712利润总额

27、万元313.5513投资回收期13.1所得税前年4.2213.2所得税后年5.2514投资利润率%27.5115投资利税率%36.3516财务内部收益率16.1所得税前%36.616.2所得税后%26.217盈亏平衡点%47.55第二章市场预测2.1市场需求分析预测2.1.1国际市场现状、世界花生及花生油生产状况目前,世界生产花生的国家有100多个,2011年全球种植面积约2146万公顷,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其中,亚洲种 植面积为1360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的63.4%;非洲661万公顷, 占30.8%;美洲118万公顷,占5.5%,而欧洲和大洋洲仅零星种 植,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印度

28、、中国和尼日利亚是世界三大花 生生产国,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上都保持了领先的地位。2000年以来的全球花生生产情况和花生油产量如表2.1 -1.表 2.1-2全球花生及花生油生产情况年度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面积(万hm)233323012274228523592360222323102318产量(万t)313533783035328333613309324733183410花生油(万t)453514452503505493477495497榨油比(%)51.654.353.254.753.753.252.553.353.3过去几年,全球花生种植

29、面积维持在2300万hm左右,年总产量3300万t左右。2005年种植面积最高,为2360万hm, 2008年总产量最高,达到3410万t。几年来全球花生油年产量在 452万-514万t之间,平均477万t,其中2001年花生油产量达到最高,为514万t。近几年花生总产量中用于 榨油的比例在51.6 %54.7 %之间,平均为53.3 %。、世界花生油消费状况根据美国农业部世界农业展望局网站(FAS-USDA2009年5月发布的数据资料,全球花生油的消费近况如表2.1-2。表 2.1-2全球花生油消费情况年度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花生油(万吨)

30、488506462497505496486492492植物油(万吨)890191669536100431079511572121471267213067花生油占(% )5.035.524.854.954.684.343.883.78由上表可知,20002008年全球花生油年消费量448万506万t之间,平均年消费量487.3万t ,处于相对平稳状态 其中2001年消费量最大(506万t)。在花生油消费国中,中国 和印度消费量最大,约占全球消费总量的 3/4。近几年来,全 球植物油消费总量持续增从 2000年的8901万t上升到2008 年的13067万t。由于花生油产量没有明显增长,导致花生油

31、在全球植物油消费中的比例从 2001年的5.52 %下降到2008年 的3.78 %,凸现出花生油供给的不足。另一方面 ,由于花生油 价格相对较高,也限制了其在低收入人群中的消费拓展。、世界花生油进出口贸易状况近几年来,花生产品的国际贸易总量每年都在160万-180万t。在花生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中,中国、美国、阿根廷出口 量较大,其次为印度、尼日利亚和越南等。但花生产品的国际贸易以食用为主,花生油的贸易量较少。2000年以来全球花生 油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见表3.1-3。由表2.1-3可知,近几年全球花生油年进口量在16万-24万t之间,出口量在17万29万t之间,花生油进口国主要是欧盟。因此,全球

32、绝大多数花生油为生产国本地消费,出口比例低。近几年来全球花生油出口贸易量在总产量中的比例平均为4.4 %,而且出口比例总体处于下降趋势。表 2.1-3全球花生油贸易情况年度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产量(万t)453514452503505493477495497进口(万t)212424191716181717出口(万t)252919241718181819出口占产量(% )5.525.614.24.773.373.853.773.643.82、世界主要国家花生油加工业状况全球花生油加工业是随着花生原料生产的发展和消费市场 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花生

33、制油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 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用于榨油的比例较大,油脂加工业总规 模大。中国是世界上花生总产量和花生油总产量最大的国家 花生榨油比例近60%,印度花生总产量和花生油总产量均仅次 于中国,榨油比例高于中国,达80%以上。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由于其他植物油供给充 足,而且花生产量不大,因此花生基本只作食品加工原料,食 品加工剩余物(下脚料或不适合食品加工的次等花生)才用于制油,通过精炼后制成调和油在市场上销售,如美国的花生油年 产量仅7万8万t o从加工业水平上看,发展中国家制油技术 和设备普遍落后。国内市场现状表 2.1-4我国花生油生产、进出品贸易及消费情况年度2

34、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面积(万亩)72837487738175857118699468566900产量(万t)144414421482134214341434146714681400花生油(万t)212.8215.9225.1211.2224.3226.8233.3227.5214.3花生油消费(万t)211.6214.9224.2210222.2225.6231.5227.1213.9进口(万t)000.50.70.40.30.20.60.6出口(万t)1.211.42.52.51.5211、花生生产发展近况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来,我国花生生产

35、进入了快速发展到“十五”期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但是,2000年以来花生生产经历了从快速增长到徘徊不前的过 程。在 2003年种植面积达到506万hm的历史最高纪录后,20042007年受农业宏观政策因素的影响,花生种植面积基本呈连续下降趋势(实际种植面积可能高于统计数 )。2000 2007年我国花生年均种植面积 480万hm,占全球花生种植面积 的近21 % ,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 2位。年种植面积超过6.7万hm的省份有14个,合计占全国花生种植面积的92% ,其中黄淮、东南沿海、长江流域是相对集中的三大主产区尤其以河南、 山东、河北、广东、安徽、四川、广西种植面

36、积较大。20002007年的8年间,我国花生单产量总体小幅增长。 20002007年全国花生平均产量为 3000 kg/hm ,其中2007年 达到 3225 kg/hm 的历史最高纪录。 2003 年花生单产量较低主 要是由于当年淮河流域夏季洪灾引起的 , 其余年份基本正常。 国 内花生单产量较高的省份依次是山东、 江苏、湖北、河南等省。 由于国内市场花生价格稳中有升 , 尤其在 2007 年花生价格达到 历史最高水平 , 花生单位面积收益普遍高于其他油料作物和多 数粮食作物 , 成为主产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0 2007 年是我国历史上花生总产量最高的时期 , 除年外, 其余 7 年

37、的总产量均在 1430 万 t 以上, 年均总产量 l435 万 t , 其中 2002 年达到 1482 万 t 的历史最高纪录。虽然年以来花生种植面积略有下降 , 但总产量基本稳定在 1430 万 t 以上的水平 , 其中 2006和 2007 年呈恢复性增长 , 达到 1460 万 t 以上, 仅次于 2002 年的水平。同期我国花生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5 % ,延续了自1993以来花生总产量一直稳居世界 首位的局面 , 在全球花生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几年来 , 国内花生总产量排前 l0 位的省份依次是山东、 河南、河北、安 徽、广东、江苏、湖北、辽宁、四川、广西。由于花生的价

38、格 不断攀升 ,2007 年全国花生种植业初级产值约 870亿元 , 在国内 主要粮棉油作物中跃居第 5 位 , 仅次于水稻、 玉米、小麦、棉花 , 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花生油生产情况近几年我国花生油年产量在210万235万t之间,年均产量为 221. 2 万 t , 其中 2006 年达到历史最高纪录。近几年我国 花生总产量中用于榨油的比例在52.3 %56.0 %之间,平均54.7 %,略高于全球花生榨油比例。在我国,花生除榨油外, 留种约占 8%, 出口贸易占 7% 其余约 30%, 为食用和食品加 工。与2000年相比 , 2007年我国花生油产量增长了 7.5%,略 低

39、于同期世界花生油产量的增长比例。我国既是世界花生总产 量最大的国家,也是花生油产量最大的国家,近几年平均产量 (221.2 万 t) 占全球平均花生油产量 (487.7 万 t) 的 45.3 %。、花生油进出口贸易情况海关数据显示, 2009年我国花生仁进口 2387吨, 较 2008 年的 9504 吨大幅下降,降幅达 75%, 2009 年我国花生仁出口 17.47 万吨,较 2008年的 16.7 万吨略有回升 , 升幅为 4.6%。 2009年我国花生油进口 2.22 万吨,较 2008年的 5896吨大幅 增加,增幅达 277%, 2008年我国花生油出口 9795吨,较 2007

40、 年的 1.07 万吨略有下降 ,降幅为 2%, 2012年我国花生油出口 为 2.0 万吨,与 2008年比较有很大提高 .2.2 市场前景分析2.2.1 我国花生油产量预测花生作为高出油率油料作物 , 在我国耕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 花生在我国食用油安全中起到的作用引起有关决策部门重 视。为推动花生生产发展 ,2009 年 9 月 18 日国家将花生纳入2020 年食用植物油发展规划之中。据悉 , 有关部门正在制定花 生良种补贴政策 , 计划扩大花生高产创建规模。 预计在政策扶持 下, 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将提高, 今后几年国内花生种植面积将呈稳步上升趋势 , 在不出现大的自然灾然情况下 ,

41、 我国花生产 量也将稳步上升。2012年, 全国花生种植面积将为 6900万亩, 花生总产量为 1611 万吨, 花生油产量为 242万吨。2.2.2 我国花生油需求预测目前,我国花生油年消费量为240250万吨,实际市场需求量为 330万吨左右 ,缺口约 90万吨。近年来,国内外营养界专 家对食用油营养研究的新发现 , 让人们对食用油品质的认识重 新定位。营养学家们发现 , 食用植物油中的油酸可降低皿液总胆 固醇和有害胆固醇。 却不降低有益胆固醇 , 称为“安全脂肪酸” 。 油酸的含量多少 , 成为评定食用油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 而在中 国大宗食用油中 , 花生油中油酸含量最高。 花生油主产

42、在中国 是中国百姓理想的食用油。 国内专家预言 ,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高 , 食用花生油的群体日益壮大 , 不久的将来 , 花生 油将成为“东方第一油” , 与被誉为 西方第一油 ” 的橄榄油形 成东西 抗衡”的局面。基于国内花生油固定消费人群生活水平提高的 需要, 2012 年全国花生油市场需求量达到 330万吨.我国花生油进出口贸易预测未来几年内 , 世界花生生产将小幅度增长。总体上花生生 产的格局将保持现状 , 即生产仍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 全球花生 利用比例将基本保持现状。 2015 年以前 , 我国仍将保持一定数 量的食用花生出口 , 但花生油的进出口贸易量将在 5 万

43、 t 以内 , 占国内生产量或消费量的比例很低(2 %以内)。随着周边国家(如越南、印度)花生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 我国可能适度增加花生 的进口用于榨油 ,进口量将略大于花生油的出口量。因此 , 花生 油的进出口贸易将不会对国内市场供给造成实质性影响。主要花生油出口国供给预测国际上花生油的贸易量较小 ,年交易量在 20 万 t 以下,并 呈逐年递减趋势 , 我国不可能从国外大量进口花生油。 2012 年 全球花生油的出口贸易量为20万t。现有主要花生油出口国(中国、印度、非洲、阿根廷 )的生产能力将基本保持现状或小幅度 增长, 供给能力的增长将不会超过 8% 。综上所述和分析 , 本项目产品市

44、场是很广阔的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建设规模 该项目建设规模综合考虑原料供应状况、公司资金状况、 市场需求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建设规模 : 建设年产 1500 吨花生油生产线及其配套工程产品方案3.2.1 产品方案主产品 :、花生油 1500 吨/年,包装:5L/桶;副产品 :、混合油158吨/年,包装 :1L/桶、花生粕2130吨/年包装 :50Kg/ 袋、磷脂43吨/年包装 :50Kg/ 桶、皂角15吨/年包装 :50Kg/ 桶。产品方案可根据市场状况及客户要求进行灵活机动调整原生产线进行工艺改进 即可生产营养强化花生油、营养调和油 等产品产品质量标准花生油质量符合 GB

45、 1534-2003花生油中有关规定表3.2-1压榨成品花生油质量指标项目质量标准一级二级色泽(罗维朋比色槽25.4)三黄15红1.5黄25红4.0气味、滋味具有花生油固有的 香味和滋味,无异味具有花生油固有的 香味和滋味,无异味透明度澄清、透明澄清、透明水分及挥发物(%0.10.15不溶性杂质(%0.050.05酸值(KOH / (mg/g)12.5过氧化值/(mmol/kg)67.5溶剂残留值/(mg/kg)不得检出不得检出无析出物微量析出物加热试验(280 C)罗维朋比色罗维朋比色黄色值不变, 红色值增加小于0.4黄色值不变,红色值增加小于0.4蓝色值增加小于0.5第四章 场址选择场址所

46、在地位臵现状4.1.1 地点与地理位置博白县食用油深加工厂 建设地址选择在亚山粮所内 . 亚山粮所 座落在一个小山头上 , 东边地势较西边稍高 , 四周有围墙与外界相 隔, 粮所南面是一条通村小路 ,东面和北面是果园 , 西面是博龙二 级公路 , 在西面的库区大门距公路约两米并高出公路路面约 0.2 米. 粮所距离博白县城 10 公里,建设地点西面临二级公路, 交通 方便。4.1.2 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亚山粮所土地所有权归博白县粮食局所有,土地属于三类类别。亚山粮库土地面积为 35033.86 平方米。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地址在亚山粮所大门 ( 进门 ) 左侧 , 此处现为闲臵的猪舍 , 拆

47、除后即可建设 .4.2 场址建设条件4.2.1 气候条件项目地区位于低纬度, 北回归线以南,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4-9 月受湿热的夏季风影响,盛行偏南风; 10 月至次年 3月受干 冷的冬季风影响,多为北风。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较高,阳光 充足,雨量充沛,冬春有干旱,夏季多暴雨,冬季有霜冻。年平均降雨量1942.7MM,年平均气温 21.7 C,年平均蒸发量 881.0MM,年平均日照时数1760.6H,年平均风速2.6M/S,极端最高气温 37.5 C,极端最低气温-2.7 C,最大风速24M/S。地质条件、场地区域地质条件良好,适宜本工程建设。博白县地形 属丘陵山区,西有六万大山,地震

48、裂度 7 度。建设附近为石灰岩 主要分布区属丘陵灰岩峰林地貌,地质构造简单。没有发现场 地和周围存在不良地质现象,也没有构造断裂带通过,属地质环 境较好场地。拟建场地是地质情况稳定,适宜本工程建设。、根据周边工程经验,建议该项目基础形式采用条形基础 或独立基础。可利用粉质粘土层作天然地基持力层 .、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按抗震烈度7度设防,可不考虑 砂土液化问题。、根据本地区建筑经验,可不考虑地下水和土对钢筋混凝 土的腐蚀性。区域水文地质 建设场地地形为坡地,地质稳定,未发现有断裂通过,属区域相对稳定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势

49、高,地面无低洼积水,排泄性 好。对基础开挖施工无影响。根据场地地质环境分析认为,地下 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不良地质作用。据调查周邻未发现地面塌陷和塑性滑坡 等不良地质现象,经现场勘察也没有发现土洞和土洞引起崩塌物。、地震及其效应。建设场地内无重大全新活动性断裂通过, 属相对稳定地区。424周边建筑物和环境亚山粮库座落在一个小山头上 ,东边地势较西边稍高,四周有 围墙与外界相隔,粮所南面是一条通村小路,东面和北面是果园, 西面是博龙二级公路。亚山粮库远离机关、学校、居民区、托幼园所及其他人群密 集的繁华区域,远离环境嘈杂、污染。周边无厂矿和娱乐场所, 周边均为较为安静的场所,周边环境有利于办公

50、和休息。交通方 便,地势较高,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公 用设施完善,远离污染源,空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要求。粮库范围内暂无探明的矿床和珍稀动、植物资源,没有园林、名胜古迹等保护区。近年来无流行性地方病发生的纪录。425交通条件亚山粮库距离博白县城 10公里,建设地点西面临二级公路, 交通方便。426社会环境条件博白县地处桂东南,东接广东省湛江市,南依北海市,西邻 钦州市,商品农业、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初具规模,名 牌产品有编织工艺品、优质米、花生、桂圆、荔枝、香蕉、博白蕹菜、瘦肉型猪、三黄鸡、速生丰产林、剑麻等。辖区面积38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17

51、.2万亩,园地面积14.78万亩,林地 面积346.24万亩,牧草地面积1.56万亩,水域面积24.68万亩. 全县辖28个乡镇326个村(居)委会,人口 176万,是广西人口最 多的行政县。项目建设地址与周围单位和群众无历史遗留问题的纠纷,历年来治安环境良好,多次被评为文明单位。4.2.7公共设施条件供电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粮所道路和所内绿化、宽带网、通讯网、闭路电视等公共设施均已连接到项目建设场地内。4.2.8征地拆迁条件无需征地,但需拆除粮所内闲臵的猪舍。4.2.9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项目建设场址是亚山粮所现址,具有良好的防洪、防潮、排 涝设施条件。4.2.10法律支持条件项目

52、建设与法律、法规、条例无冲突。4.2.11施工条件当地及附近市场建筑材料充足,供电供水设施完善,场地开阔,具备良好的施工条件。第五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技术方案5.1.1 生产方法该项目花生油生产采用纯物理压榨工艺技术 , 通过蒸炒、压榨 等工艺 ,使花生米 95%以上的油脂被榨出 , 生产技术成熟先进 ,工艺 简单易操作。5.1.2 技术指标、生产能力525t/d ;、粕中残油 0.95%;、粕中残溶 500ppm(引爆试验合格);、粕中含水 13%、溶耗 3.9kg/t饼(国标6#溶剂油);、电耗 20kwh/t饼(车间内)。5.1.3 工艺流程、花生油工艺流程简述 生产采用纯物

53、理压榨工艺技术,通过蒸炒、压榨等工艺,使 花生米 95%以上的油脂被榨出 ,得到不需要进行脱色、脱臭及碱 炼处理的优质花生油。该工艺生产中避免了化学溶剂对油品的污染,使食用油品质 的安全性得到可靠保障 , 独特培炒工艺 , 解决了花生制油的生香 和留香问题 ;工艺技术先进,解决了成品油中酸价超标问题,废 除了浸出油采用的溶剂、碱、超高温精炼等影响成品油质量的不 利做法,从而保存了成品油中的天然营养,去除油品中的黄曲霉 素,是世界上领先的食用油制造工艺。榨油工艺 原料选用(购入)优质的花生米作为生产原料,经筛选工艺 去其沙粒、碎屑等杂质,已去杂质的花生原料转入碾碎工序进行 碾碎,碾碎过的花生原料

54、送入炒锅翻炒120 C (导热油加热),同时向炒锅通入蒸汽保持含水量在指数范围内, 提高有效出油率, 经蒸炒熟化的原料通过封闭的管道输入压榨工序,经压榨工序产 出初级花生原油(原汁),压榨工序产出的饼粕由输送机送至浸 提车间提取残油,原油经初步过滤进入保质车间实施净化处理。保质工艺原油进入保质车间的储油油罐,在20C条件下静臵一段时间后再采用板框压滤机进行过滤,过滤的原油再打入储油罐储存一 段时间,再过滤。反复数次,将油品中的杂质去除,生产出优质 花生油。工艺流程图、混合油(浸提油)工艺流程简述花生经压榨后产生相当数量的饼粕,饼粕中仍含有一定量的油脂,浸提工艺主要是通过添加适量的溶剂,通过浸渍

55、提取,经 过压滤分离使固液分离,再经双效蒸发和一级汽提回收溶剂得到 毛油,毛油经蒸发产出溶剂油,溶剂油经盐析釜加盐,脱脂反应 器去胶质,液碱中和、皂角分离、水洗,脱臭、真空脱水、过滤 等工序生产混合油。浸提工艺由压榨工序转入来的饼粕投入浸提釜,用溶剂于60- 65C浸渍提取方式提取,浸渍的混合物(含溶剂油)经双效蒸发和一级 汽提回,滤出饼粕,饼粕经翻炒脱溶,加温120-140C蒸发出溶剂油,经冷凝收回溶剂油(毛油),同时得到干燥的粕渣,完成 固液分离工序。精炼工艺 毛油趁热进入盐析釜加入少量的盐水, 通过盐水使毛油中的磷脂、 蛋白析出,静臵 6 小时后将上清液打入加酸器加入磷酸和热水, 在脱脂

56、反应器中脱去胶质,经旋液分离后加入一定量的液碱中和 分离出皂角,再经二道水洗去除残留的碱和皂角,旋液分离以后 向脱胶的油中加入白原料土脱色,经脱色的油料进行白土过滤, 滤出白土后经蒸汽脱臭、 真空脱水、 过滤等工序生产混合油成品。工艺流程图5.1.4主要原辅材料及水、电、汽等消耗定额表5.1-1吨压榨花生油原辅材料等消耗定额序名称吨产品消耗指标号单位数量1原料1.1花生t2.631.2辅助材料kg252包装材料2.1包装桶套2193动力3.1电kwh3.2水t5.2设备方案5.2.1设备选择原则、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及工艺参数计算确定工艺设备的 规格和数量。、在满足工艺生产的前提下,优先选用先

57、进、高效性能的 设备。5.2.2主要生产设备选型主要设备详见下表。表5.2-1达式生产主要设备表花生油生产主要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总功率(KW)单价(元)总价(万元)毛油生产线1立螺旋榨油机YZLX320台2428008.562振动清理筛TQLZ100台11000013花生脱壳机6BH-800S台285001.74花生去石机TQSX85台1323003.235永磁筒TCXT20台132000.326斗式提升机TDTG26 28台384002.527板框式滤油机YBLL307台365001.958立式蒸炒锅LHCZ1000台2136001.369油罐(Z 1200 X1350个3

58、145004.3510螺旋垂直输送机CTLSS20台198000.9811螺旋水平输送机TLSS20台172000.7212输送油泵KCB150台155000.5513油管闸阀等附件套142000.421毛油电控柜套1180001.84及电缆15成品油储油罐6吨个245000916进罐油泵KCB200台153000.5317移动接油软管米180250.4518非标件套190000.9小计40.34-精炼设备1炼油锅LYY140台1290002.92热水箱个125000.253碱液箱个128000.284溶碱池沼个120000.25油脚锅LYY120台1210002.16脱色锅LYG120台13

59、30003.37脱色捕集器乐台147000.478脱色暂存罐1.5立方米台146000.469过滤机YBLM10台1320003.21安全过滤机KL0.6-4台2165003.3011真空机组PSWJ-120套1243002.4312凉水塔GBNL3-50台1195001.9513循环水泵IS80-65-125台156000.5614脱臭锅TSG140不 锈钢台1450004.515捕集器BZQ45台1155001.5516脱臭真空泵3ZP(40 +80)-8台1320003.217脱色过滤泵BRY50-32台1115001.1518齿轮泵ZCY18/3.6-1台362001.8619油脚泵Y

60、BNZ15台165000.6520冷却补充附件套1810008.12分汽缸(Z 159个135000.35122配电箱及电缆套1197001.9723安装材料批1250002.5小计47.23三加热设备1导热油炉台1750007.52水箱个125000.253水蒸汽转换器台134000.344附件套130000.3小计8.39四小桶灌装线1定量灌装机DZG-AX23台115200015.22不锈钢罐个1245002.453碳钢齿轮泵台176000.764不锈钢无缝管套165000.655不锈钢快装蝶阀IS051带卡箍套38500.266不锈钢焊接三通(Z 50套41500.067不锈钢过滤机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