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轴承电机的结构设计毕业论文设计_第1页
无轴承电机的结构设计毕业论文设计_第2页
无轴承电机的结构设计毕业论文设计_第3页
无轴承电机的结构设计毕业论文设计_第4页
无轴承电机的结构设计毕业论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键字】论文论文题目:无轴承电机的结构设计内容提要为了减小磁轴承电机的轴向长度、提高临界转速、缩小系统体积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 现磁轴承的集成化、小型化,本文针对无轴承电机的一种新型的永磁偏置径向轴向磁轴承进行了 初步的研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精密数控机床、涡轮分子泵、小型发电机或高速飞轮储能等装备中需要 用大功率的高速超高速电动机(以下简称为电机)来驱动。我们知道,电机高速运转对机械轴承 振动冲击大,机械轴承磨损快,大幅度缩短了轴承和电机使用寿命,为此用机械轴承来支承高速 电机严重制约着电机向更高速度和更大功率方向发展。近2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磁轴承(Magnetic Bearing ),是

2、利用磁场力将转子悬浮于空间,实现转子和定子之间没有机械接触的 一种新型高性能轴承。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收获不小。由于本次设计的无轴承电机是较先进的机电一体化产 品,运用到控制理论、电磁学理论、电子理论、机械设计等许多方面的知识,涉及面很广。因此, 通过一次设计,不仅巩固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并且学到了许多有关电子信息方面的知识,兼培 养了自己的综合设计能力。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时间仓促,文中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老 师及同学谅解并予以指正。目录第一章1.1无轴承电机的研究意义与现状1、无轴承电机的研究意义一些精密数控机床、涡轮分子泵、小型发电机或高速飞轮储能等装备中需要用大功率的高 速超高速

3、电动机(以下简称为电机)来驱动。我们知道,电机高速运转对机械轴承振动冲击大, 机械轴承磨损快,大幅度缩短了轴承和电机使用寿命,为此用机械轴承来支承高速电机严重制约 着电机向更高速度和更大功率方向发展。近2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磁轴承(Magnetic Bearing ), 是利用磁场力将转子悬浮于空间,实现转子和定子之间没有机械接触的一种新型高性能轴承。图 1 1是由磁轴承支承的高速电机结构示意图。磁轴承支承的电机虽然具有突出的优点,但在不 同的应用领域依然存在如下问题:电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难以进一步提高;磁轴承需要 高性能的控制器、功率缩小器和多个造价较高的精密位移传感器等,使磁轴承结构较为复杂

4、、体 积较大和成本较高,大大制约了由磁轴承支承的高速电机的使用范围和广泛应用。图1 1磁轴承支撑的电机结构图所谓无轴承电机(Bearingless Motor or Self-bearing Motor ),并不是说不需要轴承来支承, 而是不需单独设计或使用专门的机械轴承、气浮或液浮轴承。由于磁轴承结构与交流电机定子结 构的相似性,把磁轴承中产生径向悬浮力的绕组叠加到电机的定子绕组上,构成无轴承电机(二 自由度见图1-2 ),保证电机定子等效绕组产生的磁场极对数与径向悬浮力绕组产生磁场极对数 的关系为:=,悬浮力绕组产生的磁场和电机定子绕组(或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合成一个整体, 通过探索驱动电机

5、转动的旋转力和径向悬浮力耦合情况以及解耦方法,独立控制电机的旋转和转 子的稳定悬浮,实现电机的无轴承化。图1-2无轴承电机的结构示意图无轴承电机一方面保持磁轴承支承的电机系统寿命长、无须润滑、无机械摩擦和磨损等优 点外,还有望突破更高转速和大功率的限制,拓宽了高速电机的使用范围,与磁轴承支撑的高速 电机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径向悬浮力绕组叠加到电机的定子绕组上,不占用额外的轴向空间。 一方面,电机轴向长度可以设计得较短,临界转速可以较高,电机转速仅受材料强度的限制,这 样无轴承电机大大拓宽了高速电机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体积小、转速高和寿命长的应用领域, 如要求无粉尘、无润滑、小体积环境工作的计算

6、机硬盘驱动器、微型高速机床等;另一方面,在 同样长度的电机转轴情况下,输出功率将比磁轴承支承的电机有大幅度提高。结构更趋简单, 维修更为方便,特别是电能消耗减少。传统的磁轴承需要静态偏置电流产生电磁力来维持转子稳 定悬浮,而无轴承电机不再需要。径向悬浮力的产生是基于电机定子绕组产生的磁场,径向悬浮 力控制系统的功耗只有电机功耗的2%,5%,这些优点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基于 无轴承电机高品质的性能,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提高机械工业制造装备的水平,特别是提高航空 航天器工作性能无疑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其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 视。2、无轴承电机的研究现状(1)无轴承电

7、机的发展状况将磁轴承绕组和电机定子绕组叠加在一起,实现电机和轴承一体化,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瑞 士 R.Bosch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来的,在瑞士的J.Bichsel实现了同步电机的无轴承技术 之后,无轴承电机的研究引起了重视。目前瑞士、日本和美国等国家都大力支持开展这项高新技 术的研究工作。日本T.Ohishi等人对无轴承永磁电机(Internal Permanet Magne)进行了研究, 其优点是能够产生强大的悬浮力并易于控制,实验样机运行转速为2200rpm ;瑞士的R . Schob 和N.Barletta等人对无轴承的片状(Slice)电机进行了研究,设计出的电机结构紧凑,采用光

8、电传感器测量转子的位移,数字控制器采用的是主频为80MHz的TMS50作为CPU单元,采 用开关功率缩小器驱动,最高转速达到4200Orpm目前正在研究转速为80000 rpm无轴承片状 电机。我国已经开始重视研究无轴承电机,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了无轴承电机的研究 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理工大学和沈阳工业大学得到了支持并正在开展无轴承交流电机、 无轴承片状电机等的研究。还有一些单位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基金的支持,也正在研究和探索这 项高新技术。目前国内已发表了多篇综述及理论仿真研究的文章,对无轴承电机的研究成果还未 进行公开报道。(2)无轴承电机的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就无轴承交流电

9、机研究现状来看,目前仅停留在理论和样机实验阶段,离实用 化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就研究初期成果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性足以确信其潜在的使用 价值。无轴承电机的控制系统是其核心关键技术,决定无轴承电机能否稳定可靠工 作,目前制约其实用化的重要原因是控制问题。无轴承电机控制的困难在于该系统 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强耦合特性,主要表现在无轴承电机的电磁转矩和径向悬浮 力之间存在藕合。如果不采取有效地解耦措施,无轴承电机不可能稳定运行,因此 电磁转矩和径向悬浮力之间解耦控制是无轴承电机的基本要求;无轴承电机的 控制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因磁饱和和温度变化等因素所引起的电机参数的变化。设 计有效而实用的电机参数变化的控制系

10、统,这也是一个难点。国外在这些方面研究 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一种是针对无轴承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提出了一个近似线 性化的基于矢量变换的控制算法来实现电磁转矩和径向悬浮力之间的解耦控制,但 这种算法构造比较复杂,需要对多个磁链矢量进行控制,实现比较困难。另一种方 法分析无轴承异步电机在负载条件下径向悬浮力和电磁转矩耦合的关系,提出了对 电机电流的幅值和相角进行补偿来保持旋转磁场的平稳转动和幅值恒定,实现两者 之间的解耦,试验表明提出的补偿措施能实现负载条件下电机的稳定工作,并依此 针对异步电机提出个间接矢量控制方法。但目前提出的各种方法从解耦角度看,仅 仅实现了电机的电磁转矩和径向悬浮力控制之间

11、的静态解耦,还未实现完全的动态 解耦,要确保无轴承电机在过渡阶段的稳定运行,只有实现两者之间的动态解耦才 是根本的保证。另外文献提出的控制方法没有考虑电机参数的变化来设计控制算法, 因此,考虑电机参数的非线性变化、磁路饱和对电机控制性能的影响,研究满足电 机动态性能要求的控制器、实现无轴承电机的电磁转矩和径向悬浮力控制之间的动 态解耦,是无轴承交流电机的研究重要课题之一。无轴承电机的应用现状无轴承电机,一方面具有磁悬浮轴承的优点,如无接触、无需润滑及无磨损等, 可以用于真空技术、无菌车间、腐蚀性介质或非常纯净介质的传输;另一方面电机 转速可以做得很高、功率也可以很大,特别适用于高速或超高速数控

12、机床、涡轮分 子泵、离心泵、压缩机、飞轮储能装置及小型发电设备等工业领域,特别是无轴承 电机比其他同功率的电机及支撑装置,体积小、重量轻、能耗小,对于提高航空肮 天器的工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无轴承电机作为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动机,发展才经 历10多年时间,研究水平还远未达到系统完善的地步,但是,其研究的进程是飞 速的,国外已纷纷研制出无轴承感应电机、无轴承片状电机、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等实验样机。无轴承感应电机已用于密封泵(Canned Pump)、 计算机硬盘驱动装置;无轴承片状电机已用于人工心脏泵中,初步显示了无轴承电 机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相信无

13、轴承电机的研究成果 用于机械工业、机器人及航空航天等领域会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第二章机械结构的设计2.1引言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无轴承电机的结构和电机结构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只是在普 通电机中加入一个本文侧重研究的永磁偏置径向轴向磁轴承而已。接合具体的情况,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许多尺寸的确定是借鉴和参考电机设计而得出,在设计过程中要 注意综合考虑以下一些情况:(1)磁轴承的定、转子一般是由硅钢片叠加成的,每片硅钢片的厚度取决于磁 轴承的几何尺寸,磁轴承的尺寸越小硅钢片越薄。转子直径d只受惯性离心力作用 下材料强度的限制。而在材料力学中,材料的强度和转速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b=pxv 2,其中p

14、表示材料的密度,硅钢片的密度为7800 kg:m 3,。表示材料的强 度,查阅资料可知,硅钢片的强度为310 x 106 Nm3,从而可以确定转子的最大直径 d 0.063m。(2)在永磁偏置径向轴向磁轴承中的永磁体是一个磁环。为了满足机械加工要 求,考虑到永磁体的外形、结构以及材料特性,在设计其尺寸时,需要限制其径向 厚度不能小于0.002m。(3)由于转子硅钢片是通过机械加工后,然后通过紧配合装配固定在转轴上的, 因此,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转子轴肩处的剪切应力是最集中的地方,必须考虑转 子轴肩处材料的剪切强度是否能够达到要求,因此要限制转轴的最小直径。(4)为了尽量减小漏磁,所以在永磁体与

15、定子叠片的接触面上,永磁体的贴合 面要小于等于定子叠片的外圆柱面,以紧贴合于定子叠片外径。(5)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线圈在外壳中的体积约束。径向控制线圈的截 面积要小于定子槽面积。轴向控制线圈的截面积要综合径向控制线圈截面积和外壳 的内腔面积来综合考虑,要使径向线圈和轴向线圈相互间不接触,也要考虑到径向、 轴向磁路的走向尽可能的减少重叠,还要考虑到外壳的轴向长度尽可能的短,以减少整个磁轴承部分的长度、体积。2.2无轴承电机的系统设计无轴承电机的结构设计与普通轴承电机的设计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普通 轴承电机的设计包括转轴的结构布置,轴径估算,跨距和悬伸量的确定,静态和动 态特性计算,外壳

16、的结构和尺寸的确定,润滑油路及冷却通道的设计等。在设计无 轴承电机的结构时,除了润滑油路,其他的都要考虑,另外还要单独设计普通电机 所没有的永磁偏置径向轴向磁轴承的具体结构,如永磁铁和电磁铁的结构和线圈参 数的设计。设计出来的永磁偏置径向轴向磁轴承与电机相配合即为无轴承电机的总 体结构。1、转轴部件主要结构尺寸的设计(1)转子直径d和磁场宽度b的确定本课题转子直径d的范围由设计要求给出,在结构允许的前提下,为提高其承 载能力、改善其动态特性,尽可能增加转子直径,所以我们取给出范围的上限,即 d=40mm。磁场宽度是指磁轴承电磁铁的轴向尺寸,为减小电机的轴向尺寸,磁场宽度取 小值,大约为轴承转子

17、的2/3。(2)悬伸量a和跨距l的确定一般主轴设计时,其刚度主要由主轴本身的刚度和轴承的刚度两方面决定,悬 伸量与跨距有一个最佳比值。然而,由于磁轴承主轴部件的设计对其控制系统有影 响,因此在主轴设计时,不仅要考虑al的最佳值,而且要考虑给控制系统带来的影 响。本次设计的磁悬浮电动机为卧式结构,主轴直径小,根据经验,取主轴全长为、面。(3)磁轴承转子的轴向尺寸的确定径向磁轴承限制了转轴的四个自由度及提供径向的支撑刚度,但由于径向磁轴 承对转轴有自动定位的作用,使得转轴在轴向也受到一定的对中力。为避免这一 对中力与轴向磁轴承对转轴的对中控制发生耦合,设计时可以考虑使磁轴承转子轴向尺寸略大于其定子

18、的轴向尺寸。2、主轴上零件的布置传感器对永磁偏置磁轴承控制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系统中,主轴的回 转精度和轴向位置精度由传感器本身精度、位置及基准环的精度决定的。因此对传 感器的布置应特别注意。一般来说,径向传感器安装在径向磁轴承的旁边,但应注 意,基准环不应选在转轴主振动节点处。从理论上讲,轴向传感器安装时,其基准 环可以安装在转轴的任何位置,但实际上受到转轴结构的限制。为便于安装、测量, 可安装在转轴的后端。23无轴承电机的总体结构设计无轴承电机的基本组成如图4-1所示,它主要由永磁铁、电磁轴承转子及其定 子、电机转子及其定子、转轴、传感器及其支架、辅助轴承、端盖、缸筒等组成。 该电机

19、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有:(1)电机轴向以电机定子为定位基准,以轴肩、轴套、电磁轴承本身定位,径 向直接以内缸筒内经定位,定位简单方便。(2)设计电机的零部件形状简单,无须设计专用夹具,故加工方便,节约经费。(3)多采用标准件,不但节省设计时间,而且缩短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4)除电机转子及磁轴承转子与转轴的配合采用过渡配合外,其余不是间隙配 合就是无须配合,故而大多零件无须进行精加工,大大减少加工工序。(5)转子与定子均采用叠片结构,材料为软磁材料,从而涡流损耗小。(6)轴向、径向线圈处于同一结构内,可以进行自我解耦。(7)由于所设计的磁轴承系统采用装入式电机,即将电机的转子与轴承的转子 固

20、定在一个主轴上,所以,减免了驱动环节。(8)为防止突然断电或磁轴承失控时,转子和电机及磁轴承的定子相碰,损坏 转子,设计了一对深沟球轴承作为保护装置。(9)多采用螺栓、螺钉和紧定套环固定,易于装卸。(10)通过在一个方向上布置四个传感器,并接成差动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 了测量精度。2.4无轴承电机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1、无轴承电机磁悬浮轴承总体结构设计磁悬浮轴承的选择磁悬浮轴承种类很多,按受控自由度可分为一轴、二轴直至五轴;按利用的磁 场力的类型可分为吸力型及斥力型。但目前,磁轴承一般分为主动磁轴承(Active Magnetic Bearing,简称 AMB)、被动磁轴承(Passive M

21、agnetic Bearing,简称PMB) 和混合磁轴承(Hybrid Magnetic Bearing,简称HMB)三类。其中AMB利用电磁铁 产生可控的电磁力,实现转子的悬浮;PMB完全利用不可控的永磁体或超导材料产生 磁力;HMB则由电磁铁和永磁体共同产生磁力。由于第三类磁轴承本身的研究在国内、 外倍受重视。而且这种新型磁轴承和以往的磁轴承相比,在结构上能够大大地减小 尺寸、体积,在系统上可以减少系统的重量、功耗,同时这种磁轴承还具有自身能 够实现径向、轴向磁场解耦的优点,完全符合无轴承电机尽量减小轴向尺寸、减少 系统的重量、功耗等要求。所以本课题拟采用此类轴承。分析现今此类轴承的发展

22、 状况,采用新型的三自由度永磁偏置径向轴向磁轴承。2、永磁偏置径向轴向磁轴承的总体结构设计永磁偏置径向轴向磁轴承与普通磁悬浮轴承大体相一致,只是多加了一个永磁 体来提供偏置磁场,根据一般磁轴承结构,结合永磁偏置径向轴向磁轴承的工作原 理,设计其总体结构如下图2-1所示1. 轴向定子2.径向控制线圈3.永磁体4.轴向控制线圈5.转子硅钢片6.转轴7.径向定子8.定位铝圈图2-1永磁偏置径向轴向磁轴承总体结构示意图该磁悬浮轴承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有:(1)轴向定子由三个零件组装而成,比整体结构而言,虽然在连接处存在漏 磁现象,但是加工方便,经济效益好,而且比整体结构装配方便。(2)转子硅钢片直接以轴

23、肩定位,无须设计定位轴套。(3)径向控制线圈绕在径向定子的齿槽内,而轴向线圈则直接绕在轴向定子 设计出来的凸台上,绕线简单可行。(4)轴向定子用螺钉连接,装卸方便。(5)各零件径向皆以彼此的内外径定位,而轴向则增加了两个铝圈,尺寸大 小一致,一来可以保证永磁体和径向定子定位在整个磁轴承的正中,同时铝不导磁, 故不存在扰磁、漏磁及耗磁问题。(6)轴向定子设计成台阶状,便于与磁轴承外圆定位及装配。(7)整体结构轴向尺寸小,从而缩短了电机主轴的跨距,增大电机的扭矩及 输出功率。2.5无轴承电机的主要零件结构设计1、电磁轴承的定子与转子定子是电磁轴承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它主要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等组成的

24、八 极结构,如图2-2所示。图2-2电磁轴承定子结构简图定子铁芯由导磁性能好的软磁材料(如硅钢)薄片制成,转子是定子的衔铁, 故必须采用导磁性能好的软磁材料(硅钢)薄片粘叠而成。此类零件早有先例,结合磁悬浮轴承的具体参数,参照电机定子结构设计即可。 考虑到电机尺寸较小,采用八极结构即可。齿槽结构很多,采用上述结构,主要是 考虑其齿槽较大,方便传感器的传输线从其中穿过,无须专门设计线路通道,同时 也减少加工工序。2、传感器支架及其基准环传感器支架用于支撑位移传感器探头,无论是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都采用 两个传感器差动检测转子位移,因此,在同一个方向上安置的螺孔必须是同轴共线 的,水平和垂直方向

25、的轴线必须满足一定的垂直度要求。其结构如图2-3所示。图2-3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支架的四个方向不但开了传感器支撑孔,而且挖空一块,一来减轻电机 重量,更主要的还是方便线路通畅,同时还是冷却空气内外交替的主要途径。另外,如此结构也方便传感器支撑孔的加工。在圆柱表面进行加工孔加工,保证其 形位公差。况且这四个孔需要一定的同轴度与垂直度要求。图2-4基准环转子的位移信号是通过传感器基准环传递给传感器的,故对传感器基准环的要 求主要是表面质量,以及与转子是同轴同心问题,加工要求较高。其结构如图2-4所 示。基准环只是传递旋转信息,故结构不须太过复杂,但加工要求很高。首先要控 制其同轴度在78级之内,一般

26、采用精镗加工。其次其外圆表面加工精度要达到 IT6IT7,表面粗糙度要求R/.80.2 m,一般采用精细车或者磨削加工。3、缸筒缸筒用于支撑电磁轴承机械系统及驱动转子的电动机等,因此要求具有良好的 散热结构能力,本文采用空冷,具体结构如图2-5。外缸筒旨在使装入的电机与端盖连接为一个整体,故结构越简单越好。本文采 用了最简单的圆筒型,为了安装吊环,特作了一个吊环凸台。这种结构的加工主要 在其左右端面以及内圆面。首先,内圆面与内缸筒配合,而内缸筒直接与磁轴承定 子配合,故需保证其平行度和同轴度,一般其平行度误差为0.16 mm,同轴度为8 级。其次,其两端面同上述端盖的端面要求,即端面径向跳动8

27、级。而其端面的螺 纹孔则要求位置度误差。具体见零件图。(A)外缸筒内缸筒主要起装配电机定子、磁轴承定子、传感器支架以及定位轴套和为电机 散热的作用。最简单的圆筒即可。其上的冷却结构很多,有在外表面开螺旋槽水冷 和在内表面开空冷槽等多种方式。本文采用最简单的在内部开通槽的结构。空冷槽 与前后端盖上的通气孔相连,实现内外空气交替转换,从而实现电机的的空气冷却。 这种结构比在外表面开螺旋槽的结构加工简单,经济效益高。但是,只适用于电机 在低转速的情况下。在电机超高速运转的情况下,空冷是达不到冷却效果的,只能 使用水冷却。其加工要求与外缸筒相同。(B)内缸筒图2-5 (A)外缸筒(B)内缸筒4、转轴转

28、轴承当着电磁轴承转子、电机转子、基准环等零件的装配,以及传递电机扭 矩等功能,所以不但要求结构合理,而且需要加工到所需要的精度。结构如图2-6所 示。图2-6第三章磁悬浮轴承的工作原理3.1引言磁轴承按照磁力的提供方式可分为主动磁轴承、被动磁轴承和混合磁轴承,其 中混合磁轴承一般采用永磁材料替代主动磁轴承中的电磁铁来产生偏置磁场,可以 降低功率放大器的功耗,缩小磁轴承的体积,因此研究永磁偏置磁轴承是磁轴承研 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国际上典型的五自由度磁轴承系统一般采用两个 径向磁轴承和一个轴向磁轴承来分别控制径向、轴向的运动,实现转子五自由度的 稳定悬浮,其结构简图如图3-1(A),这

29、三个磁轴承在轴向占据了相当大的空间,限 制了高速电机转速的进一步的提高,因此研究结构紧凑、体积小、功耗低的磁轴承 及磁轴承集成技术是磁轴承的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研究无轴承电机的一种新颖的永磁偏置径向轴向磁轴承,该磁轴承将轴向 和径向磁轴承的功能集于一体,这样一来,五自由度磁轴承系统中的磁轴承从三个 减为两个,去掉了一个独立的轴向磁轴承,使整个系统得以简化,减小了系统体积 和轴向长度,从而可以提高转子的临界转速、同时降低了磁轴承的功耗,采用永磁 偏置径向轴向磁轴承和无轴承电机的新型五自由度磁轴承系统如图3-1(B)。从图中 可见新的设计大大缩短了转子轴向长度,使得整个系统的结构大大简

30、化。更为重要 的是,这种新型结构的径向轴向磁轴承还具有固有的径向、轴向磁场解耦功能,在 此基础之上就可以应用独立控制方法来实现磁轴承系统各自由度的悬浮控制,再通 过系统集成实现整个转子的整体悬浮。(A)传统磁轴承系统(B)新型五自由度磁轴承图3-1两种磁轴承系统的比较3.2磁轴承的组成一个完整的电磁轴承系统主要由机械系统、偏磁回路、控制回路三个部分组成, 各部分可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应根据应用情况和精度要求等设计。1、磁轴承的机械系统磁轴承的机械系统是由磁轴承系统的轴承主体(即控制对象)主要包括定子组 件、转子组件、保护轴承及其他辅助零部件组成。其结构形式主要取决于定子组件 的电磁铁和永磁体的形

31、式。主要有:轴向电磁轴承、径向电磁轴承、径向推力电磁 轴承。这里采用混合径向轴向电磁轴承于一体的永磁偏置径向轴向磁轴承。采用如 此结构的优点在于:两个磁轴承合为一个,结构更紧凑,轴向利用率和轴承刚度 显著提高,可突破大功率和超高转速限制,并可实现微型化:磁轴承轴向长度大 幅度缩短,磁轴承和无轴承电机之间的耦合程度也大为降低,便于实现五自由度悬 浮; 用于控制悬浮的功率电路大为减少,简化了控制系统; 混合磁轴承独特 的磁路结构使其具有轴向径向自我解耦的功能,其控制方法与传统磁轴承电机类似。2、磁轴承的偏磁回路在永磁偏置的电磁轴承中,偏置磁场是由永磁体提供的,而电磁铁提供控制磁 场,产生控制磁场的

32、电流可由恒流源提供。如此的偏置回路可以减低功率放大器的 功耗及减少电磁铁的安匝数,缩小电磁轴承的体积,提高承载能力。3、磁轴承的控制回路控制回路是电磁轴承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性能与系统的稳定性及各项技术 指标都有密切关系。它由控制器、功率放大器和位移传感器等组成。3.1控制器控制器的电路部分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数字的。采用模拟电路的好处是响 应快、性能好且稳定、成本较低;而采用数字电路的优势在于易于实现复杂的控制 规律、易于修改,但存在时间延迟较大的缺点。目前,广泛采用的控制器是经典PID (比例一积分一微分)电路,也可以采用 精确的数字控制。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其电路参数的选择范围,以保

33、证控制的稳 定性。3.2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是电磁轴承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采用的控制直接有关,同时 也影响调节参数的选取范围。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为控制电压,输出可以是电压或电 流。在电磁轴承系统中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向电磁铁提供产生电磁力所需的电流。 常见的功率放大器有两种形式:即电压一电压型功率放大器和电压一电流功率放大 器。从传递函数来看,前者的传递函数是一个无量纲量,而后者具有量纲。从输出 量的性质来看,前者的输出为电压而后者为电流。在电磁轴承系统中,若采用电压 一电压型功率放大器,我们称之为电压控制策略;若采用电压一电流功率放大器, 则称之为电流控制策略。虽然,目前常见的功率放大器多为

34、电压一电压功率放大器,但在电磁轴承系统 中采用的往往是电压一电流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与电磁铁线圈相联后, 直接控制的是线圈上的电流。3.3传感器传感器是电磁轴承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性能对系统的控制精度起决定作 用。其反馈信号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位移、速度、电流、电磁力、磁通量等都可以 作为反馈控制信号。目前,多采用位移传感器,轴向推力电磁轴承也可以采用速度 传感器。由于电磁铁线圈电感的影响使电流产生滞后,势必影响到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 因而,选择的传感器应能消除上述因素的影响。具体地说,电磁轴承系统对位移传 感器的第一个要求是非接触式的,进一步说,这种传感器必须能够测量旋转表面, 所

35、以转子的几何形状、表面质量等都将影响测量结果。从理论上看,利用电容、电感、霍尔效应、磁阻抗等均可实现此目的。电磁轴承对传感器的要求还有:能真实反映出转子中心的位移变化;具有很高 的灵敏度、信噪比、线性度、温度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及精度的重复性,同时还要 求有一定的频率范围。3.3磁轴承的基本工作原理永磁偏置的电磁轴承结构原理见图1所示。转子在永久磁铁产生的静磁场吸力作用下处于悬浮的平衡位置(中间位置),这个位置也称为参考位置。由于结构的对称性,永久磁铁产生的永磁磁通在转子上方气隙1-1处和转子下方气隙2-2处是相图1永碑电磋轴农的工作原理图等的。此时若不计重力则 两气隙处对转子的吸力相 等,即F

36、1=F2。假设在参 考位置上转子受到一个向 下的外扰,转子就会偏离 其参考位置向下运动,由 于转子上下气隙的间隙变 化,使得其磁通变化。即: 上间隙增大,磁通,1减 少;下间隙减小,磁通 2增加。由于1 v2图1永碑电磋轴农的工作原理图系可得转子受到的吸力变为F1F2。此时传感器检测出转子偏离其参考位置的位移, 控制器将这一位移信号变换成控制信号,功率放大器又将该控制信号变换成控制电 流i,该电流流经电磁铁线圈绕组使铁芯内产生一电磁磁通中.,该磁通在转子上方 气隙1-1处与永磁磁通1叠加时,由于永磁磁通与电磁磁通流向相同,故使气隙 1-1处的总磁通增加,由原来的,1变为,1+气;磁通气在转子下

37、方气隙2-2处 与永磁磁通2叠加时,由于永磁磁通与电磁通流向相反,故使气隙2-2处的总磁 通减少,由原来的中以变为泌-.。当中k N (泌-,1)/2时,两气隙处产生 的吸力又变为F F2使得转子重新返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同理,转子受其它方向 干扰也始终能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1、永磁偏置径向轴向磁轴承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永磁偏置径向-轴向磁轴承基本结构见图3-2,由轴向定子、轴向控制线圈、径 向定子、径向控制线圈、环型永久磁铁等构成。工作时轴向两个线圈、径向分1.轴向定子;2.轴向控制线圈;3.轴向磁轴承气隙;4.径向磁轴承气隙5.转子叠片;6.径向控制线圈;7.径向磁轴承定子;8.环型永久磁

38、体图3-2永磁偏置径向一轴向磁轴承结构示意图别对置的两个线圈串联作为相关自由度的控制线圈。定子铁芯采用硅钢片叠压而成, 永久磁铁采用稀土材料钕铁硼制成。当径向-轴向都稳定悬浮时,转子在永久磁铁产 生的静磁场吸力下处于悬浮的中间位置,径向和轴向单边的气隙都为0.5mm。由于结 构的对称性,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密度在转子上下、左右和前后的气隙处是相等的。这类磁轴承利用一个径向充磁的环型永磁体来产生轴向和径向气隙的偏置磁场,采用单极性结构使偏置磁场在径向和轴向气隙流出(入)转子,消除了转子旋 转时径向和轴向气隙中的磁极性变化,减小了转子在高速旋转时的磁滞损耗。利用 永磁体代替电磁铁提供偏置磁通后具有如

39、下优点: 线圈电流只需提供控制磁通,从而使电磁铁安匝数显著减小、磁轴承的铜耗 大大降低; 在气隙长度范围内,磁悬浮力的刚度系数更接近于常数; 每个自由度只需一个功率放大器,使系统可靠性增强、成本降低。该磁轴承的整体设计紧凑,其功能单元(线圈、磁极铁心、永磁环体)几乎占 据了磁轴承大部分体积,空间利用率非常高。在控制线圈没有通电的情况下,转子 处于平衡位置时,环型永磁体在轴向气隙处产生的偏置磁通相等,同时在四个径向 气隙处也产生相等的偏置磁通,这样使转子受到的轴向和径向的磁阻力合力为零。 当转子偏离平衡位置时,永磁偏置磁场对转子产生的磁阻力并不能使转子回到平衡 位置,因此需要一个主动的闭环伺服控

40、制系统去控制轴向控制线圈和径向控制线圈 的电流,产生控制磁通和偏置磁通叠加,使其在转子的一个方向的磁通增强,在另 一个方向的磁通减少,因此在上、下(Y)方向上产生的力的大小不一样,转子在上、 下磁阻力的作用下回到平衡位置。图3-3是轴向磁轴承的磁路图,图中中是永久磁铁产生的静态偏置磁通, 中z蹈 是轴向控制线圈中电流产生的控制磁通,气隙磁通由这两部分磁通合成。图 3-5是径向磁轴承的磁路图,图中标明了乂方向磁通的路径,中m是永久磁铁产生 的静态偏置磁通,中xem是x方向的控制磁通,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标明y方向磁通 的路径。图3-3轴向磁轴承的磁路图图3-4径向磁轴承的磁路图径向和轴向混合磁轴承在

41、3个自由度上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参考图3-4,当轴 向稳定悬浮时,磁轴承转子在永久磁铁产生的静磁场吸力下处于悬浮的中间位置, 也称这个位置为参考位置。由于结构的对称性,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在转子右面的 气隙71处和转子左面的气隙Z2处是相等的,此时左右吸力相等。如果在此平衡位置时转子受到一个向右的外扰力,转子就会偏离参考位置向右运动,造成永久磁铁 产生的左右气隙的磁通变化(假设径向在平衡位置),即左面的气隙增大,使永磁使永磁体产生的磁通中PMZ1增加。使永磁体产生的磁通中PMZ1增加。PMZ 2根据磁场吸力与磁通的关系可得:中2中2Z-2-R 0 S Z(2-2)式中Fz1、Fz2分别为吸力盘左

42、、右面受到的电磁吸力;中z1、中z2分别为左右 气隙处产生的合成磁通;Sz为轴向磁极的面积;七为空气的磁导率。在未产生控制磁通中zem之前,由于中心pz 1,故Fz2 f PMZ、 1 PMZ、 2(2-3)ZEM2如果转子受到一个向左的外扰力,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到相反的结 论。因此,不论转子受到向右或向左的外扰动,带位置负反馈的永磁偏置轴向磁轴 承系统,其转子通过控制器控制励磁绕组中的电流,调节左右气隙磁通的大小,始终能保持转子在平衡位置。呈nn呈nn。第四早结论为了减小磁轴承电机的轴向长度、提高临界转速、缩小系统体积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现磁轴承的集成化、小型化,本文针对无轴承电机的一种新型的永磁偏 置径向轴向磁轴承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磁轴承系统与电机系统结构,总体描绘出无轴承电机的总体结构草图, 继而从总体结构入手,设计无轴承电动机的主要零件结构,并附带介绍了一些加工 工艺。(2)基于前一章设计的磁轴承结构,阐述了磁轴承的基本工作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