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_第1页
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_第2页
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_第3页
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_第4页
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1.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Province , Nanjing 210023 , China ; 2.Wuxi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Jiangsu Province , Wuxi 214071 , China Spinal internal fix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by clinical practice with the development

2、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fter this operation, it has potential riskof deep wound infection inevitability. It is infrequently which may bring about a series of serious results. Because of hardly diagnosis and treating , uncertainty prognosis , how to prevent and control of infection effectively ha

3、s been a serious challenge for clinical practice. Key points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n including avoid causes , diagnose in time , rational use of drug, usualmethods of reservation internal fixation: debridement ,washing and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 irrigation antibiotics in inter

4、vertebral space, vacuum sealingdrainage (VSD), ozone water perfusion in wound cavity. Appraising of reservation or move internal fixation objectivity. Reducing probability of infection andimproving cure rate try our best.腰椎内固定手术已广泛开展, 其涉及的解剖部位较深, 存在 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风险,感染一般发生于手术区域附近的肌 肉、椎间隙、硬膜外等深部软组织,其导致软组织

5、的炎性反应, 甚至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猝死 1 ,成为广大学者面临的严 峻挑战。本文阐述感染的诱因、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等,为 临床降低感染率,提高治愈率提供参考,也为减轻患者痛苦,降 低治疗成本,缓和医患矛盾提供借鉴。易感因素 内因方面,相关研究指出高龄、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等2 人群容易发生腰椎内固定术后伤口感染。高龄和营养不良是 对患者的抵抗力下降角度而言, 糖尿病、 肥胖则是因局部皮肤血 供较差而失养,进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3 。手术时间长、术中 出血多、术中输血及引流管放置时间较长、内固定的放置不当、 抗生素的使用失当等 4 为感染的外因。而手术时间长、术中出 血多 5 、围术

6、期的管理不良 2 与感染的相关性较大。 为此在面 对高龄、肥胖及糖尿病患者时应当提供更好的临床关注和护理6 ,严格控制血糖,提供有效健康教育,精确选择合适的手术 方式以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以尽量避免输血, 选择合适 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 可获得较高的临床效益和降低治疗 成本。分类、诊断分类及发生率 可分为早期感染和迟发感染, 然而目前对于其时间分界节点 仍存在争议,通常以术后 3个月、20周及 1年等7-9 作为标准。 目前多以术后 3 个月暂为时间分界节点。 早期深部感染的发生率 为 0.74%10 ,迟发深部感染的发生率略高于早期深部感染,约 为 2.44%11 。早期深部感

7、染的诊断 感染可出现在术后 3 d 以后,因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即使 感染也没有明显的体征, 仅表现为体温不同程度的上升、 伤口局 部的红肿、渗出等炎性表现,血常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的上升也可能不太明显 12,因此较难被 察觉并重视。血清降钙素原(PCT是近年来被用来监测和鉴别 感染的新指标, 研究发现腰椎内固定术后发热合并深部感染的患 者PCT指标上升幅度较发热合并浅表感染的患者上升幅度高 13 ,但临床缺乏可靠对比, 因此只能在鉴别感染类型方面提供 部分指导意义,并不能作为诊断标准。当患者持续上述症状,并 出现明显的疼痛、切口脓肿或窦道的产生,甚至内固定的外露

8、12 ,才会高度怀疑早期深部感染的可能。同时,血常规可见 WB(升高并伴有中性粒细胞的增加,查血沉(ESR、CRP均可有 明显升高14。CRP的特异性最好,结合其他指标可以比较准确 的评估及监测感染及感染的治疗效果 15。早期X线检查可能无 觉察相关异常,建议通过磁共振( MR)检查以明确局部深部组织情况异常 14 。氟- 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 /CT技术灵敏度比MRI更好15,但昂贵的价格限制了 其使用范围。 此外, 对感染患者行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 感试验大部分可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14 。因切口细菌培养为 诊断感染的金标准, 但由于抗菌药物的使用, 培养结果

9、可能为假 阴性16 ,需要行多次细菌培养并寻找病原菌。 早期深部感染患 者通过B超检查可发现深部伤口有积液存在17,此检查的优点 在于能够明确积液所处的位置、 体积大小, 帮助引导穿刺抽液行 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提高细菌培养率, 还可以判定拔管时 机。因此,早期深部感染需通过上述诊断要点及时明确。迟发深部感染的诊断 感染表现为术后间隔数月出现低热或无发热, 伴有切口处疼 痛、腰痛,部分患者有伤口脓肿或窦道 18 。当出现上述症状, 通常需要查血液炎性指标,而血常规WBC CRP等指标变化却不明显18。X线检查可有内固定不同程度的松动 18,MRI检查 则可发现病变部位的异常信号 11 。

10、当出现感染迹象后, 一般会 给予行切口脓液细菌培养, 但是往往培养不出强致病菌 18 ,甚 至为阴性 11 ,这就为及时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增加了难度。 迟发 深部感染的发生率虽不高, 但是在术后经过一段康复期后出现上 述特征中的一个或者几个, 即使血液炎性指标没有明显异常, 也 不能排除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对可疑感染的患者需高度警惕并及时做相关检查, 如果 难以明确诊断, 应积极分析原因, 尽可能寻找相对可靠的诊断指 标,以免延误诊断进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治疗3.1 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有统计表明深部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中 又有 17.8%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

11、)A 19-20 。2011 年的MRSA相关感染疾病治疗指南21指出万古霉素等抗革兰阳 性菌药物对于早期感染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结合利福平可达到 较高的治愈率。 早期可先经验性使用万古霉素, 再细菌培养和药 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使用利奈唑胺可以针对万古霉素耐 药菌,使用替考拉宁则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效果较好 22 。也 可先使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或头孢哌酮 舒巴坦 23 ,等药敏试验结果更换药物,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因 此治疗上应针对性应用抗菌药物, 但可疑感染者应及时用药, 不 可因等待培养结果而延误治疗时机。给药方式采用抗生素先静滴后口服, 但给药方式变更的时间

12、 点多有不同,目前国内 24 为发现感染到细菌培养结果未报告之 前选择广谱抗菌药物, 之后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静 脉注射至切口细菌培养阴性,当伤口创面80%以上被新鲜肉芽组织覆盖,体温、血常规等正常后 3d 才改口服抗菌药物。而国外 25则先使用抗生素静滴46周,在接下来的412周内换成 口服的抗生素。还有先给予抗生素静滴后,当CRP和ESR指标下 降 50%且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考虑把静脉给药改成口服 26 。给药方式应通过积极观察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 结合辅助 检查,用以指导治疗方案。3.2 清创冲洗、负压引流早期深部感染明确后, 应第一时间彻底清创冲洗、 负压引流, 使创面

13、保持清洁和干燥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俞兴等 10 采用此法 治疗早期深部感染,治愈率可达 66.7%。林旭 27 等也认为此方 法的治愈率高达 92.3%,其中对少数患者行清创引流后,发现引 流液浑浊,培养仍有细菌,再次使用上述方法得以治愈。及时清 除病灶,持续冲洗为此方法的关键。椎间隙抗生素灌洗 因抗菌药物难以深达椎间隙等软组织病变的部位, 深部椎间 隙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感染可选用此法。 俞雷钧等 28 先对所有患 者进行病灶清除,抗菌药物持续灌洗,根据患者症状在CRP和血 沉指标改善后改为间断冲洗, 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疗 效。刘昱彰等 29 也用此法获得了较高的治愈率。 及时清除病灶

14、、 在感染尚未控制前持续的灌洗量为彻底治疗感染的重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VSD勺作用机制在于负压使伤口和外界隔绝进而避免感染, 同时持续的吸引可以不断吸收伤口分泌物, 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 30 。国内学者 24, 31认为此技术能显著促进伤口勺愈合,降 低感染率,而且操作简单,疗程缩短,能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治疗难度,治愈率极高。因此,VSD技术应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臭氧水创腔灌注臭氧能够促进伤口愈合, 缩短愈合时间, 是一种积极有效的 临床治疗手段 32 。有研究指出水溶性臭氧有着更为强力的杀菌 作用,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微生 物33-34 。目前治疗感染性

15、创面以 10 mg/L 与 20 mg/L 的臭氧 水效果满意 35 。国内已有用臭氧水有效治疗早期感染的报道 36 ,避免了取出内固定,治疗时间短,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此方法优点在于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进而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降低 治疗成本, 缺点是对创腔内臭氧水注入的时间、 注入量及引流管 拔出的时间都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内固定的保留与取出目前大多数观点倾向早期尽可能保留内固定, 原因是过早取 出内固定可能导致腰椎稳定性下降或丢失。 Kim 等 19 发现,较 早取出内固定后, 2/3 的患者腰椎前凸角角度减少和椎间隙高度 下降,随访时发现多数患者出现因腰椎稳定性下降而造成的腰背 痛症状。

16、目前还是有学者在保留内固定的基础上治疗术后早期深 部感染,并取得较高有效率 10 , 27 。保留内固定适用于可控制 的感染及尚未完全建立稳定性的腰椎内固定节段。另一种观点为取出内固定, 原因是不取出内固定器械就不能 清创彻底, 残留病灶容易导致感染复发 37 。俞兴等 10 对术后 早期深部感染难以控制的患者行二次清创取出内固定后继续冲洗引流,感染控制率达到 66.7%。此外,MRS/相目关感染疾病治疗 指南 21 也建议迟发深部感染的患者在适当的时机取出内固定 较好。迟发深部感染因出现较晚, 通常腰椎内固定节段已经骨性 融合,其恢复了稳定性, 因此合适的时机取出内固定也是明智的。预后及预防

17、深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较为复杂, 预后存在着不确定性。 轻 者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完全治愈, 重者则可能需要多次 手术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应该理性的面对病情, 尽可能的帮助患 者减轻痛苦。同时,预防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尽量避免易感 因素,比如及时做好患者术前评估,控制术前血糖,确保手术过 程中的无菌性, 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量等等, 其次是应 加强围术期的管理, 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症状及目关检查, 如发 现可疑情况需要高度警惕, 如明确诊断需即刻治疗, 最后对术后 伤口的处理也要谨慎, 保持创面的清洁和干燥有利于降低感染的 风险。此外,对患者术后定期随访也很重要,可以方便经治医生 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这对于迟发深部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是 十分有必要的。 5 小结与展望一旦发生深部感染对医生或者患者而言都是一个很严峻的 问题。敏锐、及时、果断、预防与治疗并重则是成功控制感染的 关键。 对需要行腰椎内固定手术的患者, 在术前要做好术前评估 和抗感染策略,感染一旦确诊,应尽早予以有效治疗,术后使用 敏感抗菌药物,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内固定尽量保留。对于有些不取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