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评价指标分析_第1页
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评价指标分析_第2页
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评价指标分析_第3页
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评价指标分析_第4页
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评价指标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评价指标分析李明伍1,2吕先竞2(1.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610064;2 .西华大学,成都610039)著录标引质量控制的规范性文件,也是考察对标准规范的理解程度的依据。在制定的规范中,要确定 各类文献类型核心元数据标准,对于没有出现在现有标准 中的文献类型是如何扩展的,著录的详简级次以及对特殊 符号的处理等。这是一个客观的指标,评估时查看该文件, 根据文件的内容来确定该指标值。3.3.2建库文档库结构文件考察了对制定的规范文件的实施执行情况。 必备字段是否在库结构中体现这是评估的重点。3.3.3 著录质量该指标考察是否按照规范进行著录,著录的内容是否 准确,必备字段

2、是否都进行了著录,特殊符号是否进行了 处理等内容。3.3.4标引质量该指标与检索的查准率相关,重点控制的是分类与主 题两个检索项,主要考察标引的正确性与专指度等问题。 在评估中,以随机抽查得出比例来确定指标值。3.4数据库系统平台该指标主要考察是特色数据库系统建库平台,在CALIS的专题特色数据库项目中,采取集中认证的办法, 推荐项目单位购买通过其认证的产品,希望能有一个较高 的起点。考虑到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也可以采取自己开发 或利用共享软件来进行建库和数据处理。对于该指标,笔 者认为应该从达到的功能要求来进行评测。当然在实际的 应用中,并不要求一套软件就包含相应要素,可以利用多 套软件组合来

3、实现,比如中美百万册数字图书馆项目中, 就推荐了一系列软件来完成扫描、识别、编目以及数据收 割。具体指标分解如下:3.4.1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根据建库文件生成库结构,并能根据需要对库结 构进行字段的增删等操作。能够浏览并修改库体中记录内 容。能够根据需要对记录和字段进行增量索引,并支持全 文检索。有数据备份和还原功能,支持由系统管理员定期 进行备份或支持备份策略自动备份。系统还具备故障自恢 复功能,防攻击自保护等安全防范功能等。3.4.2元数据著录系统利用这样的一个平台来进行元数据的加工,方便、实用、安全是其基本的要求。系统至少具备一个编辑器类 似于MARC编辑器,能够定制各类资源的输入模板,

4、并根 据需要方便增删字段,设置缺省值等。具有检索功能,并 提供多途径检索功能检索出需要进一步处理的记录。支持 查重、编辑、记录复制、审校、保存、导入导出以及统计 等功能。能够根据需要,自动生成MetalD等信息。3.4.3对象数据加工系统包括对纸本资源加工、电子资源格式转换等功能。纸 本资源加工包括扫描、识别和PDF文件生成等。电子资源 加工包括格式转换、识别以及存储等。这里注意的就是 当批量文件处理的时候,系统是否有这样的机制支持与元 数据自动关联与查重。3.4.4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日志管理与审核、导入导 出以及统计等功能。3.4.5其他接口与功能考虑到系统的扩展以及与其他系统

5、进行资源共享的需 要,系统在以上功能基础上还应该提供用户认证、记费等 接口,支持OAI、Z39.50、METS以及OPENURL等协议的本 地解析。3.4.6系统文档系统文档对一个系统平台的重用是不言而喻的,应该 纳入评估体系。在评估中,应重点考察系统安装及部署手 册、系统使用手册、系统管理手册这三大文档。3.5基础设施物质条件会对系统建设产生直接影响,基础设施是系 统建设的支撑平台。系统建设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为依 托,如计算机、网络设备、资源加工与存储设备以及办公 的条件、经费投入等。具体的指标如下:3.5.1网络环境图书馆是否建成局域网,并通过CERNET或电信网络与Internet相连

6、,带宽能够满足现有工作需要。考察该指标 重在有无图书馆网络以及连接利用是否畅通。3.5.2存储设备主要考察服务器的情况。是否有独立的服务器运行特 色数据库系统平台和服务网站。服务器设备是否能有效支 持系统的处理过程,满足业务需求。3.5.3加工设备工作站数量、扫描仪以及复印机配置情况,这些都是 进行数字化的基础设备。3.5.4经费投入经费的保障情况考评,包括原建投资、维护投资以及 年发展性投资等内容。3.5.5信息安全主要考察信息存储安全、防病毒能力、容灾(灾难恢 复)和业务持续性计划等内容。3.6推广应用现在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重藏(建)轻用的现象。在 调查的95个图书馆中,只有55个馆在网上

7、专门列出其建 有的特色数据库。许多高校图书馆进行IP网段封锁,特色 数据库仅供校园网用户内部使用。这种小范围内的特色库 服务方式,违背了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针,既浪费了资金、 人力,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又使已有数据资源未充分利 用。如何提高特色数据库的利用率,扩大影响,这是一个 新的课题。但可以利用如下的指标来引导特色数据库的推 广应用。3.6.1 点击率通过网站访问量、数据访问和下载量等统计结果,分 析出资源的利用率。3.6.2用户满意度考察15个典型应用案例,分析专业用户与一般用户 对特色数据库应用后的评价是否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中起 到一定的作用,为重大问题的决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也为国

8、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技术保障。3.6.3资源共享资源共享的策略,是否仅限在图书馆内部使用还是其他用户都可通过Internet访问。对于外部用户(非本馆本校 832008年1月第1期January.2008No.1口数字图书馆技术论坛视,它是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它同样是评估的重要对象,具体的指标要素如图1所示。系统建设数据资源服务平台著录标引数据库系统基础设施推广应用图1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评价指标要素3评价指标分析3.1数据资源要成为一个具实用性文献信息系统,发挥其文献保障 的功能,特色数据库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数据资源,同时, 数据的质量以及全文数据的易用性也是影响用户对数据库 评价

9、的重要因素。在考察特色数据库数据资源的建设情况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3.1.1数据总量在衡量一个信息服务机构的规模和水平时,文献信息 资源总量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特色数据库也不例外。这 是一个客观的指标,指标的值越高,表示被评估的数据库 水平越高。在实际的评测中,可以考察系统资源的总记录 数(以万条为单位),也可以考察资源的存储容量(以MB 为单位)。3.1.2资源类型资源类型指的是图书期刊、专利标准、科技报告、学 位论文等。对于不同的应用,需求的信息资源类型是不同 的。该指标就是反映特色数据库对这些需求的满足程度。 这也是一个客观指标,指标的值越高,表示被评估的数据 库水平越高。3.1

10、.3全文数据全文数据指得是向用户提供的全文、图形图像、音频 视频及事实型数据等。这也是一个客观指标,反映了一个 数据库的质量。理论上,特色数据库应该都是全文数据, 但现实的情况却是,我国特色数据库多以目录、题录、文 摘等书目线索数据库为主,全文、图形图像及事实型数据 库较少。所以在实际的评测中,可以考察系统提供的全文 数据和数据资源总记录数的比值(超过30%为宜),也可 以考察全文的存储容量(以MB为单位)。3.1.4数据质量数据质量主要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是文本有无错别字二是扫描的图像清晰程度和有无明显倾斜度等。在实际的 评测中,以随机抽查得出比例来确定指标值。3.1.5链接质量超链接的有效性

11、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同时也表明了 资源管理水平。死链与错误链接率越低,该指标值越高。 3.1.6全文数据格式该指标考察特色数据库提供的全文数据的格式是否为 通用的格式,同类型的数据的格式是否一致等。特色数据 库中全文数据库的格式越少越好,这样用户在利用时就更 加方便。如文本型用PDF格式,图像型的用JPEG格式,视 频的用RM格式,音频的用MP3等。3.1.7特色数据该指标考察的是原创数据资源的数量。原创数据是本馆特有的以及没有在其他检索系统或网络中出现的数据。 当然,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还要考虑这些资源的学术价 值,可以邀请学科专家鉴别,也通过该资源点击率来衡量 其价值。3.2服务平台服务平

12、台实际上考察的是特色数据库服务网站建设情况。服务站点的建设实际上反映了特色数据库网络化信息 服务水平。用户利用这样的平台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方便得 到数据浏览、信息检索、原文获取、网上咨询帮助等服务。 具体的指标分解如下:3.2.1页面规范栏目设置合理,逻辑结构清晰,页面富有美感。评估 过程中,可以检查网站的Logo、界面导航条、页面的布局 设计是否标准,是否有对特色数据库内容、主要特点介绍 等内容。3.2.2信息检索主要考察是否提供检索页面以及提供多途径检索方便 用户查找信息资源。在检索技术上,是否提供全文检索, 是否支持布尔逻辑运算。在检索方式上,是否支持简单检 索、高级检索。在对结果的处理上

13、,是否支持二次检索, 是否支持定制查询结果、每页显示的记录数量以及改变排 序方式等。3.2.3全文获取未涉及版权和保密的文件网上发布,通过检索后能够 直接点击全文链接下载利用。其他情况全文数据应明确说 明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E-mail,文献传递等方便获取。3.2.4个性化服务系统能够保存用户的检索策略、以及收藏信息等,并在此基础上向注册用户提供推送服务、通知服务、个人空 间等服务。3.2.5咨询反馈允许用户提出建议或进行推荐、发送反馈信息等,可通过Webmaster的邮箱或专门设立的“用户推荐(反馈、建 议)”栏目接收用户信息。3.2.6利用统计提供整个服务平台访问人次,还要记录每条数据的点

14、击和下载的情况。有条件的系统,还应该记录查询主题以 及用户访问来源,用以发现该平台被用户了解和利用的情 况。3.2.7服务时间为方便用户,平台应该是每天24小时开放。考察该指 标可以通过查看系统运行日志,或通过在不同时间段内实 际连接测试获取指标值。3.3著录标引特色数据库的著录标引应该遵循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研究项目所推荐的一系列相关标准、元数据标引 格式规范、文献著录的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该指标 就是考察特色数据库系统对这些标准的执行情况。3.3.1规范制定822008年1月第1期January.2008No.1口数字图书馆技术论坛20071015基金项目:本文受四川省教育厅“图书馆

15、、情报与文献学”规划项目“四川高等教育文献保 障体系建设特色数据库”(项目编号:04216098)资助作者简介:李明伍,男,1998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西华大学图书馆技术部馆员,研究方向:数字 图书馆技术。吕先竞,男,西华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评价指标分析李明伍1,2吕先竞2(1.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610064;2.西华大学,成都610039)摘要文章针对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实际情况,论述了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评价指 标,并对各指标的获取方式以及评价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关键词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评价指标;高等学校图书馆AbstractThis paper discue

16、sses the the evaluation indictors system for the characteristicdatabase,and proposes a reference of evaluation and measure standards for the project of constr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database.Key words the characteristic database;system construction;evaluation indictors system;university library

17、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21(2008)01-0081-04特色数据库是指充分反映本地区本单位资源特色的信息总汇,具有鲜明的专业学科特色、区域经济特色、地方 文化特色和馆藏特色。专题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目前高 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极为关注的问题,包括中国高等教育 文献保障体系(CALIS)、江苏高校文献保障系统(JALIS)、 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以及四川高校文献保障体系等等各类 文献保障系统都十分重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可以说建 设特色数字资源是高校图书馆藏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 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核心和发展方向。大多数图书馆 对特色数据库建设投入极大的热情,

18、希望从特色数据库的 建设中积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经验,发掘最有价值、最 具保护性的地域文化与特色资源,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实 用性强、价值突出的品牌特色数据库。然而从实际的应用 情况来看,无论是211高校还是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其成效甚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之一就是评 价指标体系的滞后和不完善,因此加强特色数据库系统建 设项目评价的研究,对提高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的成功率, 发挥其在图书馆资源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文献综述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专家学者对特色数据库评价这 一课题进行了研究。武汉大学图书馆的王梅老师在“索引 数据库质量评价标准的探讨”一文中提到对专题特色数据

19、库质量评价应从项目管理、数据加工、元数据标引、服务 功能和系统平台等5个方面来进行,并给出16个二级指标 对CALIS的专题特色数据库进行质量评价。但是该文提到 的指标定量化过于简单,很难对特色数据库这样专业化的 系统进行详细的评价。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王海娟老师 在“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中认为“没有特色化 馆藏的数字图书馆终将被淘汰”,“数字馆藏有相当一部分 是来自互联网,难免导致内容趋同”。特色化成为评价数字 图书馆馆藏的一个重要指标。西安财经学院的安娜老师在“高校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认为“图书馆是否 建有能够反映本馆馆藏特色的书目或全文数据库或依据学 院学科状况收集相关

20、资料建特色库,利用率如何(考察点 击率)”。数量和利用率是考察的两个指标。郑州工程学院 图书馆的张和芬老师在“复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及其评 价”以及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副研究馆员王鉴辉老师在“数字图书馆评价体系问题研究”中都认为“特色数据库建 设是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图书馆可根据本 单位的馆藏基础、人力、经费等现实条件和社会信息需求 选择适合的主题,系统地从书刊、音像资料、数据库文献 中摘录有关信息,运用信息重组技术,深度标引和序化, 揭示其价值,做成新颖独特的数据库”。特色数据库的数 量、规模、质量、实用性、效益是评价建设的标准。但这 些指标都来源于数字图书馆评价体系的一个子项

21、,虽然强 调了其在数字图书馆资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关于特 色数据库评价的指标体系过于简单、指标条目意义不明确, 实用性不强,操作的难度很大。综上所述,目前关于特色数据库的评估指标要么定量 化过于简单,要么指标条目意义不明确。同时由于信息化 建设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导致其评估方法要比传统 建设项目复杂得多,所以,本文的研究根据COBIT(Control Object of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对 IT 活动的定义, 将评价指标限定在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过程上,并结合四 川高等学校特色数据库项目结题验收的实际情况,提出特 色数据库系统建设评价指

22、标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为特色 数据库建设项目评价体系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2评价指标体系构成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实施是项目的核心,对于能否真正实现企业数字信息资源战略规划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高 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也不例外。系统的建设既要合乎 规范,又要保证质量,还有按期完工。同时基础设施的建 812008年1月第1期January.2008No.1口数字图书馆技术论坛用户)的服务策略。是否参加了地区或更大范围的资源共 享并提供文献传递服务。3.6.4网站宣传在图书馆网站首页建立醒目的链接指向特色数据库服 务站点,也可以弹出式页面介绍特色数据库情况,在图书 馆的新闻栏内随时通报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情况

23、、资源更新 情况、资源利用情况。3.6.5网站推广利用搜索引擎是否能够顺利的检索到该特色数据库并 能连接到该服务网站。与该服务网站互相链接的站点有多 少,分布在那些行业和学科领域等。4结语目前,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在图书馆界正方兴未艾,良好的评价指标有利于指导特色数据库系统的建设,规范资 源的选择和标引,统一建设中的技术标准,增强互操作性, 保障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质量,为资源共建共享打下基础。参考文献吕先竞.四川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6,(3):49-52.邵锐,钟世明.专题特色数据库系统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07,(6):9-11.吴风华.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与

24、整合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6):103-105.赵箐.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J.图书馆界, 2006,(4):62-65.俞长保.高校地域文化资源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探讨 以“中国汉代画像石、砖特色数据库”为例J .图 书馆学研究,2006,(12):25-29.杨思洛,韩瑞珍.211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调查J.全国新书目,2005,(6):50-53.王梅,舒明全.索引数据库质量评价标准的探讨J.中国索引,2006,4(4):2-5.王海娟.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1):13-17.安娜.高校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

25、情报,2007,27(5):97-100.叶丽.复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及其评价J.图书 馆论坛,2006,26(4):135-137.王鉴辉.数字图书馆评价体系问题研究J.中国图 书馆学报,2004,30(4):55-57.汤志伟.企业信息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38(17):129-130,137.ITGovernance Institute.COB1T4.0EB.http: www. /,(Accessed Sept.10,2007)四川高校特色数据库EB.http: HYPERLINK . cn/newtsk(Accessed Sept.10,2007)高凡.企业数字信息资源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设计 J.情报科学,2007,25(6):811-814.陈海英,竺海康.中美百万册数字图书馆项目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23(1):3-6,13.李明伍,方丽萍.TIFF图像文件转换为PDF文件的实 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3) :89-91.(上接第76页)有人脑中的隐性知识库,因此,计算机处理问题时,需要 外界输入恰当的数据;而人脑中由于隐性知识库的存在, 即使外界输入的信息不充分、不精确,往往也能作出正确 的决策。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著名的医学信息学家Bemmel和 Musen在医学信息学一书中,提出了计算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