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精品系列-PPT人教版高中化学_第1页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精品系列-PPT人教版高中化学_第2页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精品系列-PPT人教版高中化学_第3页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精品系列-PPT人教版高中化学_第4页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精品系列-PPT人教版高中化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精品系列-PPT人教版高中化学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精品系列-PPT人教版高中化学 二、教学和评价思路 四、教学反思 一、教学背景说课内容 三、教学过程 二、教学和评价思路 四、教学反思 一、教学背景说3必修收官 新课和复习课的融合1模糊章节划分回归整体化学学习2体现达到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3一、教学背景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1.单元功能价值5必修收官 新课和复习课的融合1模糊章节划分回归整体化学学习4一、教学背景2. 第1节教学内容第1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6一、教学背景2. 第1节教学内容第1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5必备知识和学科思想的综合应用及问题解决模型

2、的建立学科价值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学科本体公民素养社会责任化学有助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有效推动社会发展从化学的角度对有关社会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从自身做起一、教学背景7必备知识和学科思想的综合应用及问题解决模型的建立学科价值化63. 课时安排 一、教学背景将无机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进行整体设计和教学83. 课时安排 一、教学背景将无机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进学生已有基础 学生不足之处一、教学背景元素化合物基本知识;氧化还原等基本概念;简单原理,实验基础等。知识零散,认识感性;规律性系统性不足;应用化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提升。4.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基础 学生不

3、足之处一、教学背景元素化合物基本知识;知8 课时1 探寻金属冶炼的方法 -以探究金属铝的冶炼为例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10 课时1 探寻金属冶炼的方法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LOGO 环节一历史与化学的碰撞-规律的寻找与归纳假如我是科学家-炼铝方案设计我为发展来献策-合理开发与利用金属资源二、教学和评价思路 环节二 环节三诊断和发展学生从物质、能源、环境等绿色化学角度看待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策略的水平。诊断并发展学生对金属冶炼化学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水平。 课前参观地质博物馆,科技馆。了解金属矿物存在与历史中金属资源的利用。诊断并发展学生应用化学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物质转化中的条件

4、意识,及从化学角度认识无机资源利用结构化思维水平。LOGO 环节一历10 课前活动西周古铜矿-铜绿山矿井场景东汉时期冶铁技术比例模型各种金属矿石标本展三、教学过程参观科技馆和地质博物馆华夏之光参观实践矿物岩石展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12 课前活动西周古铜矿-铜绿山矿井场景东汉时期冶铁技术比 课前活动三、教学过程参观科技馆和地质博物馆参观实践填写任务单“阅读材料”和“任务单”使学生的参观更专业 课前活动三、教学过程参观科技馆和地质博物馆参观实践填写任务石器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为主青铜器时代:人类大量锻造和使用青铜器铁器时代: 人类开始锻造铁器制造工具人类历史发展的

5、几个重要时代:环节一学生活动一 结合课前参观,回顾人类历史上使用的金属材料的大致顺序,分析该顺序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三、教学过程历史与化学的碰撞 回顾引入体会金属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对人类发展的推动作用石器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为主人类历史发展的几个重要时代:13 (古代) (近代) Au Ag Hg Cu Fe Mg Na K金属使用顺序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历史与化学的碰撞金属活动性存在形式 探讨规律 回顾引入 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小组讨论,从化学角度分析影响因素走向化学回顾历史15 (古代) 14金属使用顺序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历史与化学的碰撞冶炼方法热分解法热还原法电解法化学本质学生活动二 写出

6、你了解的金属冶炼的原理。尝试归纳总结规律,并思考金属冶炼的化学本质 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为什么不同金属冶炼方法不同? 探讨规律 回顾引入16金属使用顺序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历史与化学的碰撞冶炼方法热15环节一历史与化学的碰撞 还原剂 C,CO,H2等三、教学过程化学本质外加电源(电解法)最强有力的氧还手段适用于Na,Mg等非常活泼的金属,一般还原剂难以将其还原出来适用于Fe,Cu等中等活泼性的金属。电子来源 探讨规律 回顾引入 挖掘本质17环节一历史与化学的碰撞 还原剂三、教学过程化学本质外16环节一历史与化学的碰撞三、教学过程化学本质活泼金属,CuSO4 + Fe = Cu + FeSO4 湿法

7、Fe2O3 + 2Al = 2Fe + Al2O3高温播放视频:铝热反应利用活泼金属置换相对不活泼的金属 探讨规律 回顾引入 挖掘本质 丰富认识18环节一历史与化学的碰撞三、教学过程化学本质活泼金属,Cu环节二假如我是科学家-炼铝方案设计Al三、教学过程铝元素的发现和使用至今才200来年矛盾地壳中Al含量高 提出问题学生活动三 铝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铝土矿(主要成份Al2O3)形式存在, 如果你是当时的科学家,会尝试哪些方法从Al2O3 中获得单质铝呢?环节二假如我是科学家-炼铝方案设计Al三、教学过程铝元素的方法1:用木炭、CO、氢气等还原方法2:用活泼金属置换方法3: 电解氧化铝环节二三、教

8、学过程假如我是科学家-炼铝方案设计 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交流表达应用规律,设计方案方法1:用木炭、CO、氢气等还原方法2:方法3: 环节二三、环节二三、教学过程假如我是科学家-炼铝方案设计 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 方案评价给出资料:法-拉瓦锡1746年,证实不能用碳等还原氧化铝。丹 奥斯特法 德维尔法埃鲁 1886年以Al2O3为原料、冰晶石 为熔剂,950970电解美 霍尔大量生产思考探讨,分析评价Al元素很活泼无法实现1825年 3K+AlCl3 = Al + 3KCl1854年 3Na+AlCl3 = Al + 3NaCl成本太高19世纪的Al比黄金还珍贵环节二三、教学过程假如我是科学

9、家-炼铝方案设计 设计方案 环节二假如我是科学家-炼铝方案设计三、教学过程 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 方案评价Al2O3熔点2054C,难以直接熔融电解法埃鲁 1886年以Al2O3为原料、冰晶石 为熔剂,950970电解美 霍尔冰晶石 为熔剂950970电解为什么当时已电解出K,不尝试直接电解Al2O3 ?思考提问铝电解车间降低成本大量生产环节二假如我是科学家-炼铝方案设计三、教学过程 设计方案 21环节二假如我是科学家-炼铝方案设计体会:物质转化是多途径的;物质转化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控制的。新的调控手段下,碳还原出了单质铝三、教学过程 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 方案评价科技展望-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

10、炼铝总反应:Al2O3(s)+ 3C(s) 2Al(l)+ 3CO(g)(高温) 科技展望思维冲突23环节二假如我是科学家-炼铝方案设计体会:新的调控手段下环节二假如我是科学家-炼铝方案设计学生活动四 铝土矿中主要成份是Al2O3,主要杂质为Fe2O3和SiO2 , 请你设计以该矿物为原料生产的Al的主要流程,画出流程图。从实际矿物的提取利用中提炼无机资源利用的基本模型模型构建三、教学过程 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 方案评价 科技展望 模型构建环节二假如我是科学家-炼铝方案设计学生活动四 从实际矿物的我为发展来献策环节三 资料阅读,小组讨论,提出建议 我国铝土矿保有量仅占世界2.9%,当前我国每年的

11、电解铝产量和消费量均超过全球总量的50%。 每开采1000吨铝土矿需要占用162平方米土地,相当于生产每吨原铝需要占用0.8平方米土地,耗电量至少为1.8106 J,同时也要耗费大量水资。回收铝制品再生铝能耗仅为前者3%-5%。三、教学过程我为发展来献策环节三 资料阅读,小组讨论,提出建议 24环节三铝消费行业分布图合理建议:提高原料利用率研究环保高效方法防止腐蚀损耗回收利用寻找替代材料我为发展来献策多角度辩证地看待金属资源的使用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从化学的视角给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三、教学过程26环节三铝消费行业分布图合理建议:我为发展来献策多角度辩证25板书设计三、教学过程电子来源还原剂外

12、加电源(电解)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27板书设计三、教学过程电子来源还原剂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LOGO四、教学反思1课前课上活动整体设计,调动学生自主学习2活动设计层层递进,不断发现规律挖掘本质3注重规律、方法的应用,构建资源利用模型4体现学科价值,培养公民素养,提升社会责任LOGO四、教学反思1.因为种群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的细胞中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这样,每一代就会产生大量的突变。2.有翅的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3.但是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这类昆虫却因为不能飞行而避免了被海风吹到海里淹死。4.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它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不仅在邻近的电路中激发 出感应电动势,同样也在它本身激发出感应电动势。 这种现象称为自感 ,由于自感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做自感电动势。5.通过学习并理解盖斯定律的内容,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