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分析及2020年中国光伏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图_第1页
中国光伏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分析及2020年中国光伏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图_第2页
中国光伏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分析及2020年中国光伏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图_第3页
中国光伏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分析及2020年中国光伏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图_第4页
中国光伏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分析及2020年中国光伏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光伏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分析及2020年中国光伏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图 2019年海外需求超预期,2020年国内外增量可期。2019年因国内政策落地较晚,需求前低后高,全年预计装机37-38GW。2020年政策机制理顺叠加成本下降,竞价、平价项目增量可期,叠加消纳空间充足,预计2020年国内需求45GW左右。海外2019年持续高景气,需求超预期,全年装机预计90GW以上。2020年,政策主导传统光伏大国装机增长,美国ITC退坡抢装,欧洲完成202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加速装机,印度市场加速完成规划目标。新兴及平价市场放量增长,乌克兰、土耳其、荷兰、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叠加平价需求释放,海外2020年海外装

2、机100-105GW。2019年全球装机预期120-130GW,2020年全球装机预期140-150GW,增量可期。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1-9月份我国新增光伏装机仅15.99GW,同比下降超过53.7%,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光伏新政出台时间较晚,上半年装机有限。一方面是因为根据政策,平价项目和竞价项目在今年年底并没有强制并网要求,产业界对组件价格的降价预期处于观望的状态,试图找寻可获最佳收益的并网时间。考虑到国内装机有可能在最后两个月有所起色,预计光伏全年新增装机在25GW左右。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需求:国内外需求稳定增长,全球次第进入平价时代 国内:2020年思路定调,

3、装机增量可期 2019年政策姗姗来迟,需求集中于Q4季度释放 2019年光伏采取新管理办法,并且为了避免再次出现“531”新政在毫无预期的情况下颁布,而大幅冲击行业,能源局就2019年光伏管理办法多次征求意见并修改。最终于2019年5月30日正式颁布2019年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2019年管理方案将光伏项目重新分类管理,方案 要点如下:总体思路:财政部定补贴额度、发改委定电价上限、能源局定竞价细则、企业定补贴强度、市场定建设规模。 补贴总额:30亿,不含扶贫,其中,户用7.5亿 项目类型:户用、扶贫、同电站、工商业分布式、专项工程及示范项目 分类管理:除户用和扶贫外,全部竞价 户用:(1

4、)补贴总额7.5亿,预计支撑规模3.5GW;(2)18年结转项目可申请补贴,预计占用0.5GW;(3)全年固定电价0.18元/kWh,不竞价;(4)月度结算,超出额度后次月月末后并网项目停止发放补贴。 扶贫:专项管理,不占用30亿补贴额度 竞价项目:(1)于2019年7月1日前统一申报;(2)类型包括:普通地面电站、工商业分布式、专项工程及示范项目;(2)修正规则,实则为依照补贴降幅排序,降幅越大排序越前;(3)明确建设期间,逾期2个季度内,则补贴逐季降低0.01元/kWh,2个季度以上取消补贴资格。政策姗姗来迟,19年装机前低后高。由于上半年国内处于政策真空期,需求较淡。且规模较大的竞价项目

5、7月1日申报,预计9月逐步启动,预计于Q4大规模集中释放。因此2019年全年装机走势呈现先低后高趋势,1-9月光伏并网规模仅为16.12GW,同比下滑53.3%。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竞价规模22.8GW,19年可建设规模50GW。7月11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19年光伏发电项目国家补贴竞价结果,拟将22个省(区、市)的3921个项目纳入2019年国家竞价补贴范围,总装机容量22.79GW项目。预计对应使用补贴额度17亿元,低于拨付金额22.5亿元,因此真实需求规模尚未完全释放。我们认为其原因主要系申报手续较为复杂,申报窗口期短,多数项目配套文件未落实所致。但由于竞价项目外,有户用、扶贫、平

6、价、领跑者、“十二五”遗留项目及配套特高压项目,能源局文件中指出:2019年可建设规模50GW,年内可并网规模40-45GW。 目前,国企电站陆续招标,揭示国内需求逐步启动。考虑到光伏部分并网政策叠加惯性项目,我们认为竞价项目将于2019年开工,但部分并网结转至2020年一季度,因此预计19年内并网37-38GW。 2020年光伏政策思路定调,执行机制理顺利于有效释放市场需求 2020年政策思路基调不变,补贴与平价项目并行。我们认为2020年光伏将延续2019年有补贴项目与无补贴项目并行机制。有补贴项目大概率延续2019年竞争配置的方式,即规定总补贴规模,采取全国范围内竞争申报,直至补贴金额用

7、完为止。 预计2020年国内需求同比提升,预计增量10GW以上,新增装机规模45GW左右。由于政策细节尚未明确,我们的预测主要是政策环境、成本驱动、消纳空间三个维度来看: 政策环境稳定,全年装机稳定:相较于2019年政策迟迟未落地导致上半年成为需求真空期,2020年竞价项目申报有望提前启动,并且根据2019年的申报经验,预计企业报价更加合理、审批制度简化,2020年补贴额度有望足额使用,预计能够支撑大于2019年的竞价规模,预计2020年竞价项目增量5GW以上。 高效驱动降本,全国次第平价:随着成本进一步下降,平价需求增长。组件价格进一步下降,叠加非技术成本下降,可建平价项目扩容。近期华能集团

8、陕西定边60MW光伏电站成功并网发电,是我国二类资源地区首个平价上网光伏项目。标志着,我国II类资源区已实现发电侧平价。预计随着组件价格继续下降,全国将次第平价,平价项目也将成为2020年重要增量。我们预计平价项目增量为5-10GW。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消纳压力解除,增量空间提升:2018年12月发改委、能源局引发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2020年平均弃风弃光率降至5%及以下。随着存量消纳问题的逐步改善,为光伏需求增长奠定良好的消纳基础。2019年上半年,我国弃光率已经降至2.4%,提前实现2020年目标,预计2020年新增装机无需为存量项目腾让消纳空间,利好20

9、20年装机空间。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2025进入平价加速周期平价上网区域充分,潜在市场充足。分布式光伏单位造价成本低,有望率先平价。在2018年光伏电站的成本构成中,组件仍是主要成本,分别占据分布式光伏和集中式地面电站总成本的48%和41%。从成本演化趋势来看,组件成本仍是未来潜在降幅最大的部分。2018年分布式光伏造价成本为4.18元/W,地面光伏系统造价成本为4.92元/W,预期两者将始终维持0.6-0.8元/W的价差。差价主要是由于分布式光伏管理费用(前期管理、勘察、设计及招标等费用)和一次设备费用(箱变、主编、开关柜、升压站)较低。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10、整理 项目收益率有保证,局部平价时代已经到来。根据全国各地脱硫煤电价与平均光照小时数数据,在不同的工程造价成本(4.5元/W-3元/W)下,计算项目IRR。以最低IRR=6%为标准,判定该地区是否满足平价上网条件。根据测算,在工程造价成本为4.0元/W的条件下,只有四川、陕西、山西、宁夏、湖北、贵州、甘肃、安徽的全部或者部分地区平价上网存在难度。平价上网收益较好的地区有山东、四川西北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河北、广东。预期这些优质地区将成为分布式平价市场的率先增长区域。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发电侧平价后,我国理论年装机空间100GW以上。我们通过构建能源平衡表,在全局角度下,满足用电供

11、需平衡。模型中,主要由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及核电供给电力,满足全社会用电需求。根据能源平衡表测算,光伏2020年实现平价上网后,每年新增装机约合在100GW以上。同时,分布式渗透率提升至50%以上,市场空间巨大。海外:19年边际改善显著,新增与替代需求共振 降本增强海外竞争力,电力需求诱导装机。光伏在海外已经成为发电成本最低的发电方式,其增长逻辑是:欠发达地区电力需求装机与发达地区老旧火力电站替代。印度、中东等地区,光照条件优异,人均电量不足,光伏成为最优选择,装机规模增长迅速。美国、欧洲等光伏大国电力设施换代,可再生能源占比顺势提升,光伏市场将继续稳健增长。预期2019年全球装机120-1

12、30GW,未来五年内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增速维持在10%-20%。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光伏装机呈现强国维持,新兴市场多点开花的局面。2019-2021年中国,欧洲,美国,印度将维持占有全球新增装机量的32%-34%,13%,10-11%,9-10%。其他国家地区装机规模占比将从29%提升到32%,主要由于光照资源好的新兴国家装机规模会大幅度提升。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海外市场繁荣,国内优质产品出口骤增。中国光伏海外出口正值增速爆发时期,2019年一季度出口总计29GW,同比提升70%,Q2-Q3组件欧规模17GW以上,同比增速分别为102%、70%。海外高景气验证,同时因为Q3海外假期,

13、需求较淡,预计Q4海外需求再迎旺季,出口规模进一步增长,2019年海外需求预计90GW。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美国:201退坡,透支因素解除 2018年美国新增装机规模预计11.7GW,主要系2016年抢装透支叠加贸易摩擦约束进口组件成本所致。但随着光伏成本的进一步下降、税率进一步下降、以及ITC即将到期,有望看到以南美为主的光伏装机进一步增长。预计2019年美国新增装机12GW,2020年有望达到15GW。2019-2024年美国市场需求有望达到14-18GW。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ITC延期,政策红利加组件价格下降激发新增需求。2019年7月25日,国会通过决议,投资税收抵免(ITC)

14、政策确定将延期五年,并在五年内保持30%的税收抵免。我们认为,美国市场短期,第五批双反税率大幅下降,成本降幅极大,短期内刺激美国光伏市场装机量快速提升。中期,ITC延期确定5年,装机预测可能平缓,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高位。长期,多重因素(技术提升、规模效应、电网消纳能力、土地、资金成本、行政审批等非技术成本共振)光伏装机成本持续降低,光伏的新开工建设成本持续低于传统发电形式,装机和发电占比同步提升。 欧洲:冲刺2020年RE目标,装机动力强劲 短期可再生能源目标促动抢装,MIP取消提升光伏性价比。欧盟2020可再生能源目标期限在即,MIP取消后成本降低具备竞争力,光伏抢装为市场注入新活力。202

15、0年欧盟整体可再生能源在全部能源消费占比达20%,且成员国根据各国国情设立特定的强制性2020可再生能源目标。2030年欧盟整体可再生能源在全部能源消费占比达32%。而截止2017年,欧盟可再生能源比例已超过17.5%,欧盟28个成员国中,11个成员国已实现2020目标。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3年起欧洲对中国产品进行双反和MIP(MinimumImportPrice),其主要影响欧洲市场组件可得性。2018年8月3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声明称,对中国双反和MIP制度在9月3日午夜正式结束。MIP取消后欧洲组件价格大幅下降,且中国对欧洲出口重回增长。MIP取消后,欧洲

16、组件价格大幅下降。2018年9月MIP结束后,中国低价高效的组件更具备竞争力,欧洲市场购买组件成本大幅再降。双反之后,11月组件价格已下滑至19欧分,较最低限价30欧分下行30%。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长期后补贴时代内生需求增长。技术驱动光伏装机成本持续降低;后补贴时代,上网电价政策向招投标制度过渡,光伏装机回归市场逻辑;南欧国家迈入发电侧平价时代,PPA不断涌现;新兴市场崛起,持续提供增长动力。 成本快速下降,市场重回市场逻辑:光伏产业技术驱动降本,2010年-2018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度电成本降幅70%以上。部分南欧国家已经实现发电侧平价,前期依赖补

17、贴政策驱动,目前逐步转向平价驱动,光伏增长回归市场逻辑。随着光伏成本进一步下降,预计需求持续稳定增长。RE100增量可观:全球超过125家大公司已经加入了“可再生能源100计划”(RE100),致力于企业电力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应。对可再生能源购买协议(PPAs)的需求增加,为无补贴光伏项目的落地提供了关键支持。预计RE100公司需要至少额外的67TWh可再生能源,以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供应的承诺。如果全部折合成光伏,则新增装机规模为57GW。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PPA催生新的光伏商业运营模式:欧洲光伏PPA在2017-2019年内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集中在西

18、班牙、意大利和葡萄牙等国。累计光伏PPA签约规模达4.174GW,平均PPA协议价格在31欧元/MWh到45欧元/MWh间。随着成本下降及创新模式应用,欧洲企业PPA的潜力巨大,近年增长趋势显著。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欧盟装机量8.2GW,欧洲整体装机量11.3GW。预计2019年欧洲装机量达16.9GW,未来五年欧洲装机量共计124GW。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印度:装机潜力无限,需求逐年攀升 印度为电力缺口大国,光照资源禀赋较好。17年印度人均用电量1122千瓦时,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近2.4亿人处于缺电状态,年均电力缺口约13%。预计2018-20

19、40年印度电力市场总需求维持约5%的复合增速,2040年总需求达3288TWh。而印度绝大多数邦年均光照2000小时以上,光伏度电成本较低。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印度光伏新增规模13.5GW。其中,公用事业10.9GW,屋顶光伏2.4GW,离网项目0.3GW。随着印度组件税收政策理顺,以及组件价格持续下降,预计2020-2022年印度每年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到15GW的规模。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供给:高效产品居绝对主流,推动降本刺激平价需求 单晶占比过半,高效产品居主流 各环节全力提效,高效趋势不止。全产业链降本增效成为行业主逻辑。

20、整体看来,成本下降路径可分为两类:一是,工艺优化带来的生产成本下降,如多晶流化床法,金刚线切割,连续投连等技术;二是,效率提升摊薄单位造价带来的成本下降,如单晶硅片,PERC电池,叠瓦技术等。目前工艺优化带来的成本下降逐渐进入尾声,提升效率成为各企业重点研发方向,高效产品市占率不断提升。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硅片:单晶成为绝对主流,大尺寸硅片助力降本 单晶替代趋势明晰,2020年单晶渗透率有望达79%。相比多晶硅,单晶硅片内部无晶界、有效面积高,因而光电转换效率高。目前市场主要以单晶扩产为主,并且通过不断规模化及高效化,单晶成本持续下降,并保持后端合理价差,促使产业配套产能稳定扩充。从运营端

21、看,高效单晶产品性价比优势凸显,单晶市占率已从2015年15%提升至18年26%,渗透率增长迅猛,且预期2019年达到62%,占比过半,2020年预期达到79%,趋势确定。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龙头企业竞相提升硅片尺寸,硅片大型化渐成势。自2018年起,硅片龙头企业引领硅片尺寸升级,2018年晶科率先提出G1(158.75mm方形)硅片,2019年隆基、中环相继发布M6(166mm)及M12(210mm)单晶硅片新产品硅片面积提升3%-80%,将有效摊薄硅片及后续工艺成本,推动组件端性价比提升及成本下降。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大硅片提升组件功率,推动成本下降。根据测算

22、G1/M6/M12硅片面积分别提升3%、12%、81%,对应P型组件(72片版型)功率增益达到4%、13%、53%,非硅成本可下降1.5%、3.8%、20%。极大程度推动行业成本的下降,光伏降本路径切实可行,潜力十足,平价时代光伏回归电力属性后,成本下降将提升光伏竞争力。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大尺寸硅片渗透率提升,趋势明确。行业降本趋势叠加产业链设备升级改造,预计大尺寸硅片市占率将逐步提升。2020年G2、M4及M6占比从15%提升到60%,2021年成为绝对主流。其中,G1由于兼容性较好,预计占比较大,占比从2019年11%提升到2021年85%。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电池:PERC仍为主流,N型研发加码 PERC电池成主流,高效产品加速平价。PERC电池转换效率高,产线兼容性好,性价比高,在平价趋势下成为行业首选。2018年单晶PERC产品比例迅速提升至33%,且预计2019年PERC比例达到47%,成为增速最快的西风领域。我们预测未来高效电池市场上,基于效率导向准则,PERC电池、N型硅电池、IBC和MWT电池以及未来更高效的HIT和HBC电池将依次渐进式成为市场主流。海外市场对单晶偏好显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