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专题工作方案按照中共 X 市委 X 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市级领导分包重大专项工作分工的通知 (X 文 X43 号) 要求,结合 X 科技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 省科技工作会议和市六次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以科技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市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项目建设“两轮驱动”,着力培育发展一批主业突出、 创新发展和行业引领能力强的创新引领型企业,大力提升我市主导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升级版, 为建设 X 创新创业活力
2、城提供强大动力支撑。二、主要目标通过实施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工程,持续提升我市装备制造、X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水平,到X年,建设超百亿元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达到5 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5%,建成创新环境优越、科研条件完善、创新创业能力突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X 年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取得良好开局。新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 25 家,其中省创新龙头企业1 家、高新技术企业10 家、省科技小巨人 ( 培育 ) 企业 5 家、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3 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 3 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 家。新培育省科技型
3、中小企业家。年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取得重大突破。新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32 家,其中省创新龙头企业1 家、高新技术企业15 家、省科技小巨人( 培育 ) 企业 5 家、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5 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 3 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 家。新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家。年创新主体培育跃上新的台阶。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获得大幅度提升,全市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达到 220 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 家,省创新龙头企业达到 5 家,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达到 30 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 45 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达到 10 家,省科技小巨人 ( 培育 ) 企业达到 30 家。省科技型
4、中小企业达到家。三、重点任务( 一) 营造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共 X 省委 X 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 X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国家、省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措施, 进一步制订完善我市科技创新支持发展的政策体系,营造推进创新的政策环境。 强化对我市已出台科技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大督促检查力度,防止政策棚架;研究出台X市深度对接融入 X 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意见 X 市科技创新券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政策措施, 持续放大优惠政策对科技创新的驱动效应,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
5、为科技实力和企业发展潜力。 全面落实科研项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扣、 技术转让税收优惠等各方面税收扶持政策,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增强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 (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政府法制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 )( 二) 积极推进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工程。通过加大科技投入, 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开展对外产学研合作、加强企业创新人才培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集中培育主业突出、引领行业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创新引领型企业,加快建设一批 X 省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6、X 省科技小巨人企业、 X 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X 省节能减排科技示范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等, 初步形成创新龙头企业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助推、 科技小巨人企业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创新型企业集群,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引领水平。 ( 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市科技局、市工信委、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 )( 三) 组织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项目。设置并组织实施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安排专项科技经费, 聚焦我市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难题,提出项目申报指南和申报要求,每年筛选并确定30 个左右的重点科技项目,以提升我市主导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 组
7、织实施企业科技创新贷款贴息资金项目和创新券项目。设立X市科技金融引导专项资金,积极开展科技保、科技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知识产权保险等工作,推进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信贷投入,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主体。(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委、市政府金融办、市发改委等)( 四) 大力实施主导产业升级工程。围绕装备制造、 X 信息、新能源、食品纺织、 生物制药、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项目, 攻克一批制约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技术难题, 进一步提升我市主导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水平。装
8、备制造产业。聚焦优势科技资源和政策,加大对 X“智联车载光学系统”、 X 防爆“海洋核动力平台用电机及控制技术”、鼎泰电子“高厚径比微型钻头开发”、 X集团“深海水下管汇连接器研发”支持力度,争取实现技术突破,加快实现产业化生产。积极推进 X 公司“耐热铸钢排气歧管智能化制造”、 X 公司“四段阀减震器智能化制造”和 X 电气、飞龙电器等“智能电网装备技术”等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我市汽车零部件和电力装备产业技术水平。 ( 责任单位:有关县区政府、管委会、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 )X 信息产业。重点抓好X“纳米银线胶片”, X“超硬无反光薄膜触屏面板”和“抗激光损伤
9、强激光元器件”,“微光红外低照度CCD技术监控产品”,安鑫电子公司“北斗/GPS 兼容型卫星导航产品”等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 提升我市 X 信息产业科技研发水平。 ( 责任单位:有关县区政府、管委会、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 )新能源产业。 积极推进 X 防爆“IE4 超超高效电机” 、X 集团“电动汽车新能源部件”、 X 锂电“电动汽车动力电池”、X 集团“分布式沼气产业化推广” 等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广, 加速形成规模效益。( 责任单位:有关县区政府、管委会、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 )食品纺织产业。大力支持 X“香菇抽提物技术研发”、 X 乳业公司“X
10、 风味发酵乳”、 X 明天食品公司“超临界萃取植物精油”等项目研发和应用,提升我市食品产业创新发展能力;积极推进 X 集团、南纺集团开发应用无结头纱工艺和无梭织机设备, 开展“高档混纺面料”、“高档家纺面料”等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和产业化,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 责任单位:有关县区政府、管委会、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 ) 生物制药。重点支持 X 制药“经典名方标准颗粒研究开发”,生产符合现代临床需求的标准配方颗粒,加快实现产业化。积极推进 X 药业“铁皮石斛片剂”、 X 制药“甘露聚糖肽口服液和替比培南酯原料药”、 XX 业“多发性硬化症治疗药富马酸二甲酯制剂”、 X生物公
11、司“纯硅酮疤痕凝胶”等项目研发,尽快实现规模化生产。 ( 责任单位:有关县区政府、管委会、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 )现代农业。重点加强市农科院、林科院“农林作物新品种选育和技术推广”,加快建设小麦、玉米、花生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和育种创新基地。大力支持X 牛科技中心、 X 业“ X 牛新品系培育”、 X 公司“生猪安全养殖” 等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提升其引领发展水平。 (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各县区政府等)( 五) 着力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加强产业集聚区创新平台建设。以提升县区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突破口,
12、 加强我市创新型企业与市外高校、 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和联合攻关, 争取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科研条件改善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实现科技创新平台产业集聚区全覆盖。 积极开展军民科技融合, 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大力支持军民前沿技术联合研发和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双向转化应用示范。 ( 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等 )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全面落实 X市关于发展 X 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等配套政策,引导和支持县区、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社会资本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 X 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 积极推进 X 创业大街
13、规范、 高效运行,打造 X 创新创业的旗舰。继续筹办 X 市创新创业大赛,着力构建创新创业交流展示平台,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 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等 )加快推进X 科技交易市场建设。科学论证科技市场的主体功能区、展示交流平台和各管理部门的设计、 规划方案,做好市场的选址、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争取 X 年完成建设任务。 ( 责任单位: X 区管委会、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 )加强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与中科院、 X 大学、X 市农业局、 X 农林学院、 X 大学、 X 省农科院等单位的联系对接和技术合作,加快建设一批
14、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提升我市开放式创新水平。加强 X 科技合作服务平台建设, 全面征集 X 企业、高校科技创新方面的实际需求,及时与 X 市科委联系和对接, 积极引入 X 优秀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争取把 X 建成 X 科技成果和专利转化基地。大力推进中科院 X 植物园在 X 县 X 库区建立“生态系统试验站”工作。整合我市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加快建设 X科学院。探索建立 X 产业技术研究院,以我市 X 信息、智能制造等为突破口, 积极学习 X 等地产业研究院建设的先进经验,争取在 X 年设立 X 产业研究院发展资金, 探索启动建立 X 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作。 (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15、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农业局、市农科院、各县区政府、管委会等 )( 六)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全面落实 X 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育办法 ( 试行 ) ,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引进一批创新型人才, 为我市创新驱动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用足用活政策,吸引在X 高校以及 X 籍“985”、“211”等高校学子在 X 创新创业,壮大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人才队伍,努力把我市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重点科技工程,参与重点学科建设、科研平台构建等,进一步使用人才、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凝聚人才,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创新人
16、才。加强与中科院、 工程院的全面技术合作,做好与 X 籍两院院士和专家教授的联系与交流,加快形成我市创新型人才团队。坚持“唯才是用、关键在用”的原则,强化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热情。( 责任单位:市人才办、市人社局、市科技局等)四、保障措施( 一)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加强对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专题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专题工作专班(附件 1),市政府副市长刘庆芳为牵头领导,市政协副主席王黎生、X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郭斌为协同领导, 市科技局局长张梅为责任单位领导,工作人员由市科技局、市工信委、市人才办等单位负责同志组成,具体负责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推进。 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专班在建设 X 创新创业活力城专项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 建立机制,健全制度。建立分级负责、分包到位、上下结合、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和制度, 确保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工作的高效顺利推进。建立领导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废除授权行为3篇
- 劳动合同的纸张大小3篇
- 房产代办委托书的风险评估3篇
- 学生食品安全培训总结(6篇)
- 学校保证书与学生学习环境3篇
- 全新叉车购买销售合同3篇
- 生产管理述职报告(9篇)
- 导视牌施工与基础施工合作协议2篇
- 守望相助防疫行动指南3篇
- 劳务分包合同担保的法律效力解读3篇
- 2025年重庆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 《服务营销双主动》课件
- 公司法公章管理制度
- 演出经纪人员资格备考资料2025
- 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二模)嘉兴市2025年高三教学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湖北省宜昌二中2025年高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 10S50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
- DZ∕T 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正式版)
- GB/T 23858-2009检查井盖
- 班组安全安全考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