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处置方案范本大全、典型事故伤害应急处置卡合集_第1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大全、典型事故伤害应急处置卡合集_第2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大全、典型事故伤害应急处置卡合集_第3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大全、典型事故伤害应急处置卡合集_第4页
现场处置方案范本大全、典型事故伤害应急处置卡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 录 TOC o 1-1 h z u HYPERLINK l _Toc454871309 说 明 PAGEREF _Toc454871309 h 1 HYPERLINK l _Toc454871310 一、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PAGEREF _Toc454871310 h 2 HYPERLINK l _Toc454871311 二、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PAGEREF _Toc454871311 h 8 HYPERLINK l _Toc454871312 三、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PAGEREF _Toc454871312 h 13 HYPERLINK l _

2、Toc454871313 四、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范本) PAGEREF _Toc454871313 h 19 HYPERLINK l _Toc454871314 五、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范本) PAGEREF _Toc454871314 h 23 HYPERLINK l _Toc454871315 六、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PAGEREF _Toc454871315 h 27 HYPERLINK l _Toc454871316 七、坍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PAGEREF _Toc454871316 h 32 HYPERLINK l _Toc454871317 八、受

3、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PAGEREF _Toc454871317 h 36 HYPERLINK l _Toc454871318 九、食物中毒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范本) PAGEREF _Toc454871318 h 41 HYPERLINK l _Toc454871319 十、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PAGEREF _Toc454871319 h 45 HYPERLINK l _Toc454871320 十一、电梯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PAGEREF _Toc454871320 h 49 HYPERLINK l _Toc454871321 十二、设代处生产安全

4、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PAGEREF _Toc454871321 h 54说 明 1.本范本由安全质量环保部根据现场主要生产安全事故类型,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所规定现场处置方案格式编制。2.本范本适用于指导各单位、项目机构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工作,现场处置预案(表格化)部分主要作为事故现场应急预案上墙使用。3.本范本是属于指导性文件,不能代替现场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等相关工作。4.各单位、项目机构应根据本单位、本项目的危险性分析的实际,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可针对某一事故类型单独成册,也可以多种事故类型的组合。5

5、.本范本将在今后工作中不断修订、完善。一、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1 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办公、生活区主要存在的火灾事故类型为电器起火、电线老化引发火灾、炊事中不当用火引发火灾、人为故意纵火、其他外部火源等。1.2 危害程度办公区域、员工宿舍、员工食堂等可能发生人为或者自然因素的火灾。其造成火灾的危险程度分析见下表:火灾危险程度分析表序号事故类型危险程度分析1电器火灾可能性:低;可控性:中;危害性:中2电线火灾可能性:低;可控性:中;危害性:中3食堂火灾可能性:低;可控性:中;危害性:中4人为纵火可能性:甚低;可控性:低;危害性:大5下、临楼层火灾可能性:低;可控性:中;危害性:中

6、1.3 事故征兆火灾事故判断的基本征兆一般在火灾初起期就能确定,如:浓烟、明火。火灾事故的必要条件为助燃剂、可燃物和引火源。2 应急工作职责2.1 应急处置小组组成组 长:项目负责人副组长:项目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总监成 员: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2.2 工作职责(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抢救工作。(3)事故现场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前期现场抢救。(4)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5)现场带班人员在遇到险情时,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

7、策权和指挥权。3应急处置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按照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第一发现者进行事故初步判断、依据事故现场必要信息明确报警、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措施,按照本应急处置预案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自救或实施救护。(2)在紧急抢救的同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项目的应急处置小组,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启动本项目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3)当事故超出本项目部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 电器及电线老化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2)电气设备着火,灭火人员应

8、充分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装备器材投入灭火战斗。(3)及时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及抢救、疏散火源周围的物资。(4)着火事故现场由熟悉带电设备的技术人员负责灭火指挥或组织消防灭火组进行扑灭电气火灾。(5)扑救电气火灾,可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6)扑救电气设备着火时,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毒面具等措施加强自我保护。(7)消防队到达后,协同配合消防队灭火抢险。3.2.2 明火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火势较大,难以控制,则向着火四周喷射,延缓火势的蔓延。(2)救火队员,应用消防水或就近的施工、生活用水,进行灭火。或利用配置的手提式灭火器向着火部位喷射扑救

9、,阻止火势蔓延,控制火势发展。3.2.3 食堂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食堂油料或者燃气着火,可选用卤代烷1211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消防用砂进行灭火。(2)及时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及抢救、疏散火源周围的物资。(3)食堂电气、油料着火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3.2.4 火灾事故现场受伤人员处置措施(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措施;灭火伤处的衣、库、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

10、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4)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由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的工作,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3.2.5 火灾事故现场疏散线路当火灾事故发生后,现场电梯严禁使用,所有人员必须从标有“紧急通道”的路口由楼梯进行疏散。3.3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由项目应急处置小组组长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2)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性质;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等。4 注意事项4.1 消防设施、器

11、材配置及使用根据实际情况须配备消防栓、灭火器、消防用砂及紧急照明灯、防毒面具等消防器材。(1)消防栓及灭火器的使用方法(2)火灾逃生面具的使用方法首先打开盒盖,取出真空包装;撕开真空包装袋,拨掉前后两个罐塞;戴上头罩,拉紧头带;选择路径,果断逃生。4.2 消防常识(1)起火初期最易扑灭,在消防车未到前,如能集中全力抢救,常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2)报警愈早,损失愈小。牢记“119”火警电话。 (3)火势较大时要迅速逃生,不能贪恋财物。 (4)要沉着冷静,严守秩序,才能在火场中安全撤退。倘若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阻塞通道,导致自相践踏,会造成不应有的惨剧。 (5)楼内失火可向着火层以下疏散,逃

12、生时不要乘普通电梯。 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将被子单、台布撕成布条,结成绳索,牢系窗槛,再用衣角护住手心,顺绳滑下。(6)邻室起火,万勿开门,应跳入窗户阳台,呼喊救援或用前法脱险。否则,热气浓烟,乘虚而入,使人窒息。(7)烟雾较浓时,不必惊慌,宜用膝、肘着地,匍匐前进,因为近地处往往残留清新空气。注意,呼吸要小而浅。 (8)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也可用房内花瓶、水壶、金鱼缸里的水打湿衣服、布类等掩住口鼻。带婴儿逃离时,可用湿布轻蒙在他的脸上,一手抱人,一手摸地爬行逃出。 (9)逃离前必须先把有火房间的门关紧。特别是在住户多的大楼及旅馆里,采用这一措施,使火焰、浓烟禁锢在一个房间之

13、内,不致迅速蔓延,能为本人和大家赢得宝贵时间。 附件:1.应急联系表(略) 应包含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电话、项目部人员联系电话,相关方人员联系电话,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救援部门联系电话等。2.应急物质清单(略) 应包含医用急救箱、担架和应急照明灯等急救物资,应救援车辆等。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表格化)序号事故类别火灾事故1事故特征1.办公、生活区主要存在的火灾事故类型为电器起火、电线老化引发火灾、炊事中不当用火引发火灾、人为故意纵火、其他外部火源等。2.办公区域、员工宿舍、员工食堂等可能发生人为或者自然因素的火灾,总体来看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低,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先期处置,将会造成较大影响。

14、3.火灾事故判断的基本征兆一般在火灾初起期就能确定,如:浓烟、明火。火灾事故的必要条件为助燃剂、可燃物和引火源。2应急组织组 长:项目负责人副组长:项目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总监成 员: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3应急处置1.现场人员第一时间报警,通知项目负责人,并实行自救,火势蔓延扩大时,拨打火警119,当发现有人员受伤时,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2.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协助救助。3.疏散火灾及可能受影响区域的人员,转移易燃易爆物品,抢救人员应根据受伤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4.1小时内向上级报告,当事故超出本

15、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单位请求支援。5.火灾事故现场采集相关资料,并通知保险公司。6.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可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扑救电气设备着火时,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7.食堂油料或者燃气着火,可选用卤代烷1211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消防用砂进行灭火。4注意事项1.火势很小,可以用手提灭火器、消防水源进行扑救。2.救人重于灭火,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首要任务是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3.先控制、后灭火,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扩大,在具

16、备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展开攻势,扑灭火灾。4.灭火中应注意穿戴防护用品,防止爆炸,倒塌、坠落伤亡等 HYPERLINK /default/article/dlsgal/ t _blank 事故。5.灭火时注意观察起火的部位、物质、蔓延方向等,灭火后要注意保护好现场的痕迹和遗留物品,以便查明起火原因,便于分析 HYPERLINK /default/article/dlsgal/ t _blank 事故。 6.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灭火器材、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通讯设备、照明器材等。7.灭火结束后,应保护好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5应急保障1.应急救援联络电话项目部应急救援管理

17、办公室电话: 医务急救电话:1202.医用急救箱、担架和应急照明灯等急救物资存放工区办公室。3.事故救援车辆: 二、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1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风险因素交通事故风险因素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车辆突发故障、车辆带“病”行驶等;人的不安全行为:疲劳驾驶、超速行车、酒后驾驶、私驾公车、搭乘社会非法营运车辆等违规行为。1.2 危害程度可能发生因人或物的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其造成交通事故的危险程度分析见下表:交通事故危险程度分析表序号风险因素风险后果1车辆不定期检修和维护保养造成的事故可能性:低,可控性:高,危害性:中2车辆带“病”行驶可能性:低,可控性:高,危害性:中3疲劳

18、驾驶可能性:低,可控性:中,危害性:中4超速行车可能性:低,可控性:低,危害性:大5酒后驾驶可能性:中,可控性:低,危害性:大6私驾公车可能性:低,可控性:高,危害性:中7搭乘社会非法营运车辆可能性:中,可控性:高,危害性:中1.3 事故征兆交通事故判断的基本征兆即车辆受损、人身伤害。2 应急工作职责2.1 应急处置小组组成组 长:项目负责人副组长:项目分管安全负责人或安全总监成 员: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2.2 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小组的分工与设置,在交通事故应急期间为:(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2)副组长负责协助

19、组长开展应急抢救工作。(3)事故现场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前期现场抢救。(4)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5)现场带班人员在遇到险情时,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3 应急处置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按照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第一发现者进行事故初步判断、依据事故现场必要信息明确报警、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措施,按照本应急处置预案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自救或实施救护。(2)在紧急抢救的同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项目的应急处置小组,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启动本项目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3)当事故超出本项目部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

20、即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交通事故,条件允许条件下,应必须立即停车,开启应急灯;夜间需开启示宽灯、尾灯;在高速公路上,需在肇事点同向车道后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做好防火防盗措施。(2)若驾乘人员未受伤或受不影响行动的轻伤,应拨打122电话报警,同时向交通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拨打保险公司电话报案。(3)若现场有人受伤或驾乘人员受伤,应立即拨打或委托他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和122报警电话,说明事故地点、伤亡人数等信息,等待救援。(4)若有人因为外伤流血,应采用包扎、指压、止血带、填塞等方法进行止血,等待120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做进一步治疗。(5)

21、若有人被困无法进行救治,应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说明情况,等待救援。同时,利用现场工具,自行进行力所能及的救助。(6)若现场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说明情况,等待救援。同时,根据现场火势,可利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灭火。3.3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由项目应急处置小组组长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2)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性质;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等。4 注意事项(1)发生交通事故时要保持头脑清醒,要镇定,迅速辩明情况,寻找应付的办法。 (2)撞击事故时

22、在撞击关的短暂时间内发现险情,就应迅速握紧扶手、 椅背,同时两腿微变用力向前蹬地。这样,可减缓身体向前的冲击速度,从而降低受伤害的程度。 (3)如果意外事件发生得特别突然,那么就应迅速抱住头部,并缩身成球形,以减轻头部、胸部受到的冲击。(4)车辆遇险时,乘客要尽量使身体固定,全身肌肉保持紧张状态。若遇翻车或坠车,应迅速蹲下身体,紧紧抓住前排座位的椅脚,身体尽量固定在两排座位之间,随车翻转。车辆在行驶中发生事故时,乘客不要盲目跳车,应在车辆停下后再陆续撤离。(5)就近寻找合适的场地,临时安置伤员,如:迅速止血,处理休克等。密切注意周围环境,防止其他危险再度发生。 HYPERLINK /info/

23、zhuanti/2010072439330.html t _blank 保护现场,维护秩序。立即打电话 HYPERLINK /info/zhuanti/2010072339325.html t _blank 报警:发生事故的地点;是什么样的事故,如:车撞车、车撞物、翻车等;有无其他连锁事故,如:起火、爆炸、建筑物倒塌等;多少人受伤;报警人的姓名。(6)骨折处置:防止休克、不要移动身体的骨折部位、脊柱可能受损时,不要改变受伤者姿势、确实是骨折,要小心用消毒胶片包扎,并按发生后的状态保持部位静止。 (7)头部损伤救护:如果伤员神志清醒,呼吸脉搏正常,损伤不严重时,可进行伤部止血,包扎处理。然后扶伤

24、员靠墙或树旁坐下,找一块垫子将头和肩垫好,若伤员出现昏迷,要保持呼吸道畅通,并密切注意呼吸和脉搏。在救护转移时,护送人员扶置伤者呈半侧卧状,头部用衣物垫好,略加固定,再转移。(8)疼痛处置:如腹部肌肉紧张时,可在膝盖下垫高些。呼吸困难时,保持坐势以易呼吸。附件:1.应急联系表(略) 应包含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电话、项目部人员联系电话,相关方人员联系电话,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救援部门联系电话等。2.应急物质清单(略) 应包含医用急救箱、担架和应急照明灯等急救物资,应救援车辆等。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表格化)序号事故类别应急救援1事故特征1.物的不安全状态,车辆突发故障、车辆带“病”行驶等。人

25、的不安全行为,疲劳驾驶、超速行车、酒后驾驶、私驾公车、搭乘社会非法营运车辆等违规行为。2.可能发生因人或物的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总体来看,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可能性较低,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先期处置,将会造成较大影响。3.交通事故判断的基本征兆即车辆受损、人身伤害。2应急组织组 长:项目负责人副组长:项目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总监成 员: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根据项目实际可成立抢险救援组、疏散引导组、联络通讯组、后勤保障组和安全警戒组等。3应急处置1.发生交通事故,条件允许条件下,应必须立即停车,开启应急灯;夜间需开启示宽灯、尾灯;在高速公路上,需在肇事点同向车道后按规定设置危险警

26、告标志;做好防火防盗措施。2.若驾乘人员未受伤或受不影响行动的轻伤,应拨打122电话报警,同时向交通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拨打保险公司电话报案。3.若现场有人受伤或驾乘人员受伤,应立即拨打或委托他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和122报警电话,说明事故地点、伤亡人数等信息,等待救援。4.若有人因为外伤流血,应采用包扎、指压、止血带、填塞等方法进行止血,等待120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做进一步治疗。5.若有人被困无法进行救治,应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说明情况,等待救援。同时,利用现场工具,自行进行力所能及的救助。6.若现场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说明情况,等待救援。同时,根据现场火势,可利用现场灭火

27、器材进行灭火。4注意事项1.及时报案。2.做好防火防爆措施。3.受伤者无法从车内下车时,设法将其移出,避免二次受伤4.现场保护:作好现场原始状态,车辆、人员、牲畜、遗留物痕迹、散落物等不得随意挪动位置。为现场抢救伤必须移动位置的,应作好原始位置标记,不得故意破坏、在交警部5.门未达之前,可用绳索等设置警戒线,以保护现场。配合处理:当事人必须如实向公安交通管理机关陈述事发经过,不得隐瞒、歪曲交通事故的真实情况,积极配合协助交警部门做好事故处理及善后工作,并听候处理。5应急保障1.应急救援联络电话项目部应急救援管理办公室电话: 医务急救电话:1202.医用急救箱、担架和应急照明灯等急救物资存放工区

28、办公室。3.事故救援车辆(如有): 三、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1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触电事故一般分为电击事故和电伤事故。1.2 危害程度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器官,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使人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室纤维式颤动、心跳骤停甚至死亡。电流通过体表时,会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对人体外部组织和器官造成伤害,如电灼伤、金属溅伤、电烙印。1.3 事故征兆 作业现场出现触电事故主要有以下情况:用电设备及用电装置未按照国家规范进行设计、安装及使用;设备的金属外壳未采用保护接地措施;漏电保护装置没有定期进行检查;供电系统没有正确采用接地系统以及避雷装置;人员未正确佩戴安全防护

29、用品等。2 应急工作职责2.1 应急处置小组组成组 长:项目负责人副组长:项目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总监成 员: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2.2 工作职责(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抢救工作。(3)事故现场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前期现场抢救。(4)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5)现场带班人员在遇到险情时,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3 应急处置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按照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第一发现者进行事故初步判断、

30、依据事故现场必要信息明确报警、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措施,按照本应急处置预案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自救或实施救护。(2)在紧急抢救的同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项目的应急处置小组,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启动本项目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3)当事故超出本项目部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 自救方法(1)如果一旦发生事故,现场又无人救援,此时务须镇静自救。在触电后的最初几秒内,人的意识并未完全丧失,触电者可用另一只手抓住电线绝缘处,把电线拉出,摆脱触电状态。(2)如果触电时电线或电气固定在墙上,可用脚猛蹬墙壁,同时身体往后倒,借

31、助身体重量甩开电源。3.2.2 低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1)立即拉掉开关,拔出插销,切断电源。(2)如果电源开关距离较远,用有绝缘柄的钳子或塑料布、木板断开电源线。或用木板等绝缘线插入触电者身下,已隔断流经人体的电流。(3)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棍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及挑开电线是触电者脱离电源。3.2.3 高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2)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3)抛掷一端可靠接地的裸金属线使线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4)当发现有人触电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采

32、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同时向项目部负责人报告。如有人受伤,应拨打“120”向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3.3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由项目应急处置小组组长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2)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性质;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等。4注意事项(1)触电事故发生后,必须不失时机的进行急救,动作迅速方法正确,是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治触电者的首要条件。(2)救护人员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金属及潮湿的构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

33、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人员要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3)防治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4)如果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已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5)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等现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假死状态,不能马上送到医院时,应立即进行现场抢救,方法是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对口(鼻)人工呼吸法: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可用一只手托在其颈后),使鼻孔朝上,张开其嘴,迅速取出触电者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等杂物,使呼吸道畅通。同时解开衣领,

34、松开紧身衣物,排除影响胸部自然扩张的障碍。用一手紧捏其鼻子(避免漏气),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或鼻)内吹气,约为2秒钟。吹完气后立即让其自行将气呼出,约为3秒钟。照此步骤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每一分钟11-13次,每5秒一次。胸外心脏按压法:将已脱离电源的触电者直接(不要用软垫)仰卧在木板或较坚实的地方,姿势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基本相同;抢救者骑跨在触电人的腰部或跪在腰部一侧;抢救者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抢救者关节伸直,然后依靠体重和手臂力量向下垂直用力,向脊椎方向挤压,对于成人使胸骨下陷4-5cm,间接挤压心脏达到排血的目的;向下挤压到位

35、后,掌根突然放松,让触电者胸部自动复原,血液充满心脏。掌根放松时应注意不能完全离开胸部,以免发生挤压点位移后造成伤害。按照上述步骤连续不断地进行,对于成人每分钟挤压80100次。对于儿童,按压部位与按压频率与成人相同,用力适当轻些,动作要平稳,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胸骨,使胸骨下陷3cm。(6)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医药箱、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通讯设备、照明器材等。(7)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附件:1.应急联系表(略) 应包含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电话、项目部人员联系电话,相关方人员联系电话,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救援部门联系电话等。2.应急物质清单(略) 应包含

36、医用急救箱、担架和应急照明灯等急救物资,应救援车辆等。触电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表格化)序号事故类别应急处置1事故特征1.触电事故一般分为电击事故和电伤事故。2.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器官,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使人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室纤维式颤动、心跳骤停甚至死亡。电流通过体表时,会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对人体外部组织和器官造成伤害,如电灼伤、金属溅伤、电烙印。3.作业现场出现触电事故主要有:用电设备及用电装置未按照国家规范进行设计、安装及使用;设备的金属外壳未采用保护接地措施;漏电保护装置没有定期进行检查;供电系统没有正确采用接地系统以及避雷装置;人员未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2应急组织

37、组 长:项目负责人副组长:项目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总监成 员: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3应急处置1.当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停电,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同时向现场应急处置小组报告。2.如电源开关距离太远,用有绝缘柄的钳子或用木柄的斧子断开电源线。或者用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流经人体的电流。4.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棍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及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5.抛掷一端可靠接地的裸金属线使线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4注意事项1.触电事故发生后,必须不失时机的进行急救,动作迅速方法正确,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治触

38、电者的首要条件。2.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构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人要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3.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等症状,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假死”状态,不能马上送到医院时,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法。4.应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5应急保障1.应急救援联络电话项目部应急救援管理办公室电话: 医务急救电话:1202.医用急救箱、担架和应急照明灯等急救物资存放工区办公室。3.事故救援车辆: 四、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范本)1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物体打击事故类型分为

39、:在高空作业中、物体坠落伤人;人为抛掷杂物伤人;起重吊装、拆装、拆模时,物料掉落伤人;爆破作业中飞石伤人;孤石及危石松动坠落伤人;张拉作业意外伤人等。1.2 危害程度由于作业人员违规作业、材料堆放不平衡、装运物不规范等原因,坠落物或飞出物速度快,对作业人员造成砸伤,甚至威胁生命,事故发生往往突然。1.3 事故征兆洞室内及路基边坡有危石或清理不彻底;临边、洞口等无防护或防护不可靠,物料堆放不平稳;高处作业人员未使用工具袋,乱扔乱抛物料(工具);起重吊装、拆卸、爆破等作业未设警戒线,人员进入危险区;设备、张拉作业防护不到位等。 2 应急工作职责2.1现场应急处置小组组 长:项目负责人副组长:项目分

40、管安全负责人/安全总监成 员: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2.2工作职责(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抢救工作。(3)事故现场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前期现场抢救。(4)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5)现场带班人员在遇到险情时,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3应急处置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按照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第一发现者进行事故初步判断、依据事故现场必要信息明确报警、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措施,按照本应急处置预案所提供的方法进

41、行自救或实施救护。(2)在紧急抢救的同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项目的应急处置小组,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启动本项目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3)当事故超出本项目部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当观察是否还存在坠落物和飞出物,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救援过程中再次发生伤害。(2)应马上组织人员抢救伤者,搬在压在伤者身上的物体,同时应立即向项目部负责人报告。(3)伤者受到物体打击,尽可能不要移动伤者,尽量当场施救。抢救的重点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4)当有人受伤严重时,应派人拨打1

42、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3.3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由项目应急处置小组组长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2)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性质;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等。5注意事项(1)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优先对休克、骨折和出血者进行处理,应先救命,后治伤。(2)重伤员运送应用担架,腹部创伤及脊柱损伤者,应用卧位运送;胸部伤者一般取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3)抢救失血者,应先进行止血;抢救休克者

43、,应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热损耗;抢救脊椎受伤者,应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4)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医药箱、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通讯设备等。(5)应保护好物体打击伤害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附件:1.应急联系表(略) 应包含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电话、项目部人员联系电话,相关方人员联系电话,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救援部门联系电话等。2.应急物质清单(略) 应包含医用急救箱、担架和应急照明灯等急救物资,应救援车辆等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表格化)序号事故类别火灾事故1事故特征1.在高空作业中、物体坠落伤人;人为抛掷杂物伤人;起重

44、吊装、拆装、拆模时,物料掉落伤人;爆破作业中飞石伤人;孤石及危石松动坠落伤人;张拉作业意外伤人等。2.由于作业人员违规作业、材料堆放不平衡、装运物不规范等原因,坠落物或飞出物速度快,对作业人员造成砸伤,甚至威胁生命,事故发生往往突然。3.洞室内及路基边坡有危石或清理不彻底;临边、洞口等无防护或防护不可靠,物料堆放不平稳;高处作业人员未使用工具袋,乱扔乱抛物料(工具);起重吊装、拆卸、爆破等作业未设警戒线,人员进入危险区;设备、张拉作业防护不到位等。 2应急组织组 长:项目负责人副组长:项目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总监成 员: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根据项目实际可成立抢险救援组、疏散引导组

45、、联络通讯组、后勤保障组和安全警戒组等。3应急处置(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当观察是否还存在坠落物和飞出物,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救援过程中再次发生伤害。(2)应马上组织人员抢救伤者,搬在压在伤者身上的物体,同时应立即向项目部负责人报告。(3)伤者受到物体打击,尽可能不要移动伤者,尽量当场施救。抢救的重点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4)当有人受伤严重时,应派人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4注意事项1.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优先对休克、骨折和出血者进行处理,应先救命,后治伤。2.重伤员运送应用担架,腹部创伤及脊柱

46、损伤者,应用卧位运送;胸部伤者一般取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3.抢救失血者,应先进行止血;抢救休克者,应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热损耗;抢救脊椎受伤者,应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4.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医药箱、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通讯设备等。5.应保护好物体打击伤害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5应急保障1.应急救援联络电话项目部应急救援管理办公室电话: 医务急救电话:1202.医用急救箱、担架和应急照明灯等急救物资存放工区办公室。3.事故救援车辆: 五、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范本)1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根

47、据高处作业者工作时所处的部位不同,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可分为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洞口(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阳台口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脚手架、石棉瓦等轻型屋面、拆除作业中、登高过程中、梯子上作业、其他高处作业、(铁塔上、电杆上、设备上、构架上、树上等)坠落事故等。1.2 危害程度高处作业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造成坠落人员身体摔伤,严重的可导致人员伤亡。1.3 事故征兆 洞口、临边等防护设施不齐全;脚手架搭设不规范、未挂警示牌、平台不牢固、有空洞、脚手板材质或铺设不符合要求;起重吊装、吊篮架、提

48、升架等安装不良、装置失灵导致坠落或失稳;不具备高处作业资格(条件)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作业人员未按规定配带劳动防护用品或其存在缺陷等。2 应急工作职责2.1现场应急处置小组组 长:项目负责人副组长:项目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总监成 员: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2.2工作职责(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抢救工作。(3)事故现场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前期现场抢救。(4)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5)现场带班人员在遇到险情时,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

49、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3应急处置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按照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第一发现者进行事故初步判断、依据事故现场必要信息明确报警、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措施,按照本应急处置预案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自救或实施救护。(2)在紧急抢救的同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项目的应急处置小组,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启动本项目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3)当事故超出本项目部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切断或隔离危险源,防止救援过程中发生次生灾害。(2)马上组织人员抢救伤者,搬在

50、压在伤者身上的物体,立即向项目部负责人报告。(3)现场人员应做好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工作。如受伤人员出现骨折、休克或昏迷状况,应采取临时包扎止血措施,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尽量努力抢救伤员。(4)在伤员转送之前必须进行急救处理,避免伤情扩大,途中作进一步检查,进行病史采集,以发现一些隐蔽部位的伤情,做进一步处理,减轻患者伤情。转送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有异常应及早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5)当有人受伤严重时,应派人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3.3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由项目应急处置小组

51、组长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2)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性质;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等。4注意事项(1)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应优先对呼吸道梗阻、休克、骨折和出血者进行处理,应先救命,后治伤。(2)重伤员运送应用担架,腹部创伤及脊柱损伤者,应用卧位运送;胸部伤者一般取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3)抢救失血者,应先进行止血;抢救休克者,应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热损耗;抢救脊椎受伤者,应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4)备

52、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医药箱、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通讯设备等。(5)应保护好高处坠落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附件:1.应急联系表(略) 应包含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电话、项目部人员联系电话,相关方人员联系电话,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救援部门联系电话等。2.应急物质清单(略) 应包含医用急救箱、担架和应急照明灯等急救物资,应救援车辆等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表格化)序号事故类别火灾事故1事故特征1.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可分为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2.高处坠落事故的

53、危害程度:高处作业中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造成坠落人员身体摔伤,严重的可导致人员伤亡。3.事故征兆及原因:洞口、临边等防护设施不齐全;脚手架搭设不规范、脚手板材质或铺设不符合要求;起重吊装、吊篮架、提升架等安装不良、装置失灵导致坠落或失稳;不具备高处作业资格(条件)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作业人员未按规定配带劳动防护用品或其存在缺陷等。2应急组织组 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部安全主管、安全总监成 员:项目部各科室负责人、作业队(班组)长、施工技术员、专兼职安全员。3应急处置(1)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切断或隔离危险源,防止救援过程中发生次生灾害。(2)马上组织人员抢救伤者,搬

54、在压在伤者身上的物体,立即向项目部负责人报告。(3)现场人员应做好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工作。如受伤人员出现骨折、休克或昏迷状况,应采取临时包扎止血措施,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尽量努力抢救伤员。(4)在伤员转送之前必须进行急救处理,避免伤情扩大,途中作进一步检查,进行病史采集,以发现一些隐蔽部位的伤情,做进一步处理,减轻患者伤情。转送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有异常应及早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5)当有人受伤严重时,应派人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4注意事项1.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应优先对呼吸道

55、梗阻、休克、骨折和出血者进行处理,应先救命,后治伤。2.重伤员运送应用担架,腹部创伤及脊柱损伤者,应用卧位运送;胸部伤者一般取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3.抢救失血者,应先进行止血;抢救休克者,应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热损耗;抢救脊椎受伤者,应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4.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医药箱、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通讯设备等。5.应保护好高处坠落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5应急保障1.应急救援联络电话项目部应急救援管理办公室电话: 医务急救电话:1202.医用急救箱、担架和应急照明灯等急救物资存放工区办公室。3

56、.事故救援车辆: 六、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1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由于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等,作业人员坠落水中发生淹溺事故。1.2 危害程度人淹没水中,因大量的水或泥沙、杂物等经口鼻灌入肺部,造成呼吸道堵塞,引起窒息、缺氧、致人神志不清,昏迷乃至死亡。1.3 事故征兆人落水后,不会水的在水中挣扎;会水的手足抽筋或撞到硬物造成头部损伤而不能自救。2 应急工作职责2.1现场应急处置小组组 长:项目负责人副组长:项目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总监成 员: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2.2工作职责(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

57、场抢救。(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抢救工作。(3)事故现场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前期现场抢救。(4)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5)现场带班人员在遇到险情时,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3应急处置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按照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第一发现者进行事故初步判断、依据事故现场必要信息明确报警、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措施,按照本应急处置预案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自救或实施救护。(2)在紧急抢救的同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项目的应急处置小组,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启动本项目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3)当事故超出本

58、项目部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 自救落水后,尽量保持冷静,切勿大喊大叫,以免水进入呼吸道引起阻塞和剧烈咳呛。应尽量抓住漂浮物如木板等,以助漂浮。双脚踩水,双手不断划水,落水后立即屏气,在挣扎时利用头部露出水面的机会换气,再屏气,如此反复,以等救援。3.2.2 水上救助对筋疲力尽的溺水者,抢救人员可从头部接近;对神志清醒的溺水者,抢救人员应从背后接近。用手从背后抱住溺水者的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的手臂,游向操作平台。3.2.3 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同时向项目负责人报告。不会游泳时,立即用绳索、竹竿、木板或救生

59、圈等使溺水者握住后拖上岸。3.2.4 溺水者被抢救上岸后,迅速设法如用手指抠出淹溺者口、鼻中的污泥、杂草或呕吐物,以保证气道畅通。使溺水者吐出吸入的水,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施行胸外心脏按压。3.2.5应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在路口接应。3.3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由项目应急处置小组组长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2)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性质;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等。4 注意事项(1)若未受过专业

60、救人训练或未领会水中救生方法的人,切记不得轻易下水救人。谨记一点,会游泳并不代表会救人。(2)要防止抢救人员被溺水者死死抱住,而双双发生危险。(3)在水中发现溺水者已昏迷,可在拖泳过程中向淹溺者进行口对口吹气,边游边吹,争取抢救时间。(4)人工呼吸方法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可用一只手托在其颈后),使鼻孔朝上,张开其嘴,迅速取出触电者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等杂物,使呼吸道畅通。同时解开衣领,松开紧身衣物,排除影响胸部自然扩张的障碍。用一手紧捏其鼻子(避免漏气),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或鼻)内吹气,约为2秒钟。吹完气后立即让其自行将气呼出,约为3秒钟。照此步骤连续不断地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