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中国自然灾害(复习课)第1页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特点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1)我国处于两大自然灾害带交汇处;(2)我国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3)我国23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大小及位置移动,造成了我国频繁旱涝灾害。第2页二、中国自然灾害灾情特点 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 1.自然灾害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关系 2.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关系第3页东部地域西部地域气候、地形湿润、半湿润;平原、丘陵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土地类型耕地面积大草原辽阔农业部门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主畜牧业经营方式舍饲、半舍饲,高密度养
2、畜靠天养畜主要受灾灾种洪涝、干旱、冷冻、风雹雪灾、旱灾、虫灾风险农业灾害风险大牧业灾害风险大灾情表现农作物受灾面积等牲畜掉膘、死亡第4页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分布地域主要灾害形成原因对工农业生产影响1海洋灾害带主要指东部和南部海域以台风、风暴潮、赤潮等自然灾害为主受海洋环境影响对海洋渔业和石油平台、船舶、港口造成灾情2东南沿海灾害带主要指连云港以南东南沿海地域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为主受海洋与陆地双重环境影响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等造成严重灾情3东部灾害带主要指第三级阶梯,洪涝、旱灾、病虫害是主要自然灾害。另外,东北霜冻、华北地震也很显著是许多大江大河下游地域对农
3、业和城市危害严重4中部灾害带主要指青藏高原以东第二级阶梯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主,而且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严重是中国自然环境最为复杂、地表物质最不稳定大斜坡地带对农业、交通设施与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其中,内蒙古雪灾、黄土高原暴雨洪水和干旱、西南地域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尤为突出5西北灾害带主要指西北内陆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域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是中国干旱区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6青藏高原灾害带主要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以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自然灾害为主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第5页第二节 中国地质灾害一、
4、地震灾害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西多东少 四个地震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地震带分布基本上遵照活动性断裂带分布。2.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二、滑坡、泥石流灾害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 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结构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停加大等。2.时间分布特点(1)泥石流:与集中降水时间规律相一致,含有显著季节性规律(原因:暴发时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激发)(2)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普通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第6页3.空间分布特点: 主要发生在山区。 4.地域上总特点
5、: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5.灾害严重后果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域1.西南地域地质灾害多发原因2.地质灾害关联性3.灾害造成严重损失第7页第8页第三节 中国水文灾害一、洪水灾害1.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特点: 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2.暴雨洪水 (1)暴雨成因:台风、锋面等天气系统带来暴雨(2)发生时间:与暴雨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 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49月,自南向北推移。(3)分布: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中下游平原。3.雨涝(1)分布:(2)诱发雨涝自然原因: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 其根本原因:东部
6、平原地域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第9页4.我国洪涝灾害灾情特点 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其中,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5.人为原因对洪涝灾害影响水土流失滥伐森林陡坡开垦泥沙堆积河流蓄洪泄洪能力下降加重洪灾围湖造田下游低洼地过分开发资产、人口等密度加大第10页二、风暴潮灾害我国最严重海洋灾害1.主要危害: 不但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一样程度人员伤亡。受灾体价值越高,造成损失越大。 2.危害地域: 广泛发生在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东南沿海主要为台风风暴潮,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 3.类型:
7、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4.发生时间: 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710月,以8月和9月最集中。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第11页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1.灾害链:暴雨 洪涝 风暴潮 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原因:第12页第四节 中国气象灾害一、旱灾 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连续时间最长渐发性气象灾害。 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域2.不一样区域旱灾特点: (1)东北地域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 因为降水相对稳定, 旱灾频次相对较少。(2)华北地域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说法。旱灾频次居首位。(3)长江地域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二分之一”
8、。 7月份雨带北移,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发生旱灾,不过,台风雨经常能够缓解灾情。(4)华南地域夏秋旱。 (5)西南地域四季均可发生旱灾。3.旱涝关系4.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第13页二、台风灾害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国家之一。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因为西太平洋台风含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特征,所以,我国极易遭受台风攻击。2.台风发生时间:主要为盛夏至秋初3.台风灾害空间分布特点:沿海重、南方重。4.台风造成损失5.台风利与弊台风造成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1520,其中沿海省区台风灾情最重。降温消暑、缓解干旱第14页三、寒潮灾害1.发生时间:9月至第二年5月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
9、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春秋季节暴发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2.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3.路径: 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影响 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山脉,形成冷空气通道,使冷空气能够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域和两广地域甚至海南岛。 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上界,所以极少受到寒潮影响。 第15页 5.影响地域: 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域受
10、到寒潮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域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6.各地灾害表现: 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等。四、沙尘暴华北地域春季影响很大气象灾害 1.概念: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二者兼有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尤其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天气现象。2.发生与防治(1)沙尘暴发生时间:冬春季节(2)沙尘暴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风形成沙尘暴动力条件; 二是地面沙尘物质形成沙尘暴物质条件; 三是不稳定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域热力条件。(3)防治沙尘暴最有效人类行为是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这么能够减小
11、风速,降低沙尘暴动力条件,增加湿度,调整并改变局部地域热力条件;能够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物质起源条件。 第16页五、气象灾害多发区华北地域1.最常发生气象灾害: 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气象灾害。 2.气象灾害多发原因: 第17页第五节 中国生物灾害一、农作物病虫害1.特点: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2.危害:不但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还造成农产品大批 量变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3.对农作物危害最大几个病虫害及其分布:(1)小麦锈病(包含条锈、叶锈和秆锈)是中国发生范围最广、危害 最严重一类小麦病害,在各麦区都有发生。(2)水稻
12、病害分布与灾情(3)棉铃虫分布与灾情第18页二、 森林病虫害1.危害: 造成林木生长量降低,森林枯死,不但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效造成严重破坏。 2.造成森林病虫害多发人为原因: 主要是大量单一人工林替换了种类多样性丰富原始森林,使森林对有害生物自控能力降低。 3.主要害虫松毛虫松毛虫发生频率地域差异:常发区 海拔低于400米、平均气温25以上地域 偶发区 海拔400500米、气温在1025地域第19页三、蝗灾与鼠害两种最广泛生物灾害 1.蝗灾:(1)危害最严重暴发性生物灾害。其中,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是飞蝗, 俗称“蚂蚱”。对农、林和牧业破坏含有毁灭性。(2)主要种类及分布(3)蝗灾与旱涝关系: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 位降低,退水区域尤其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若前期干旱少雨, 利于雌蝗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暴发。2.鼠害(1)危害:老鼠不但糟践粮食、破坏草原和危害林木,而且传输疾病,危害人体 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用雾化器与药物配送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资源化脱硫技术设备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中药材种植智能土壤传感器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铁球团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关节炎生物制剂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瓦楞纸盒、匣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图书类单色印刷品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涂焦油、蜡、沥青或类似产品纺织物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汽车行业与网络直播的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灯箱布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册
- 存款代持协议书范文模板
-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课件【全套】
- 光伏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含三级)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完整版
- 卡通风寒假生活PPT模板课件
- 教学课件:物流营销
-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
- 种子内部构造图片集
- 羊水栓塞的处理)
- 初中英语考试答题卡(可编辑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