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钵声学原理分析与 音乐治疗效果研究_第1页
颂钵声学原理分析与 音乐治疗效果研究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颂钵声学原理分析与 音乐治疗效果研究摘要: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音乐治疗已发展成为热门学科,并且已经确立的临床治疗方法多达上百种,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流派。近年来,有音乐治疗师将颂钵运用于音乐治疗实践,利用其音频振动对于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作用,发挥音乐治疗的功能。文章通过介绍颂钵在音乐治疗中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进而尝试探讨颂钵在音乐治疗领域的运用成效及未来展望。关键词:颂钵 体感振动 音乐治疗 声学原理颂钵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音乐治疗领域。目前对于颂钵的关注更多是来自于实践层面,对其发声原理、结构造型、属性质地等缺少理论层面的研究。文章力图从音乐治疗领域探究颂钵发生作用的理论

2、支撑,并对其共鸣腔的造型结构,独特的金属材质,敲击后发出的低频声波振动等特性进行声学原理探究,进而探讨颂钵在音乐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和运用成效。一、音乐治疗与颂钵运用的滥觞音乐治疗及缘起。音乐治疗是指通过聆听、演唱、器乐和律动等这种音乐方式作用于人体,引起人体因音乐要素的刺激而发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从而实现调节情绪、达到健康状态的目的。音乐治疗虽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是其思想因素却可以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溯源较早。人类文明起源较早的古埃及、古印度都有运用音乐治病的记载。在我国古代也有大量关于用音乐进行调理的论述,黄帝内经根据宫、商、角、徴、羽五种调式音乐的特征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音乐,对患者进行

3、救治:“肝,在音为角;心,在音为徴;脾,在音为宫;肺,在音为商;肾,在音为羽。”金峨山房医话也有记载:“宫音悠扬谐合,助脾健运,旺盛食欲;商音铿锵肃劲,善制燥怒,使人安宁;角音通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徵音抑扬顿挫,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发人遐思,启迪心灵”。可见古人很早就对五音对人体脏腑的影响有所探究,并加以运用。但是早期的音乐治疗,或披着巫术的外衣或依存于实践经验,并没有作为独立的学科被广泛认可和研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音乐治疗开始被引用到医学体系,逐渐朝着科学化和学科化方向迈进。1944年和1946年,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和堪萨斯大学先后建立了专门的音乐治疗课程。1

4、950年美国率先成立了音乐疗法协会(NAMT)标志着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由此诞生了1。颂钵及其在音乐治疗中的应用。颂钵是一种由铜、锡、铅、铁、银、金和汞等金属烧熔提炼并经手工打磨制成的器皿。人们在实践中发现颂钵发出的声音能够使人感到释放压力、平静情绪,并能引起人的生理反应,对于疼痛和疾病等有缓解和治疗功效,因此,近年来多被音乐治疗师和瑜伽爱好者所喜欢和使用。研究发现,敲击颂钵后,会发出一种低频音波,能与大自然本身的频率产生共鸣,影响周遭的物质组成分子的振动频率,深入人体内部,与体内的频率产生共鸣效果,从而调整人体的脏腑经络,释放压力情绪,达到健康、愉悦的效果。在音乐治疗的实践中,颂钵主要

5、是被引用于心理放松疗法和体感振动疗法,前者是将颂钵作为背景音乐,结合放松训练,实现人体从精神到肌体的放松;后者是通过对听觉的刺激,影响人的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增强神经兴奋性,进而实现治疗效果。二、音乐治疗范疇内的颂钵声学原理分析(一)共鸣腔体结构能使颂钵更好地发挥耦合作用。打击乐器可以分为有共鸣系统和无共鸣系统两大类。从颂钵的结构造型来看,腹部膨出、钵口和底部口径稍小,这种结构形成了良好的乐器共鸣腔,一方面具有扩大声辐射面积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共鸣腔体体积来调节振动源本身的频率(音高)和音色,即发挥频率耦合作用,这是颂钵发出悦耳声音的声学基础。再加上颂钵是由多种金属冶制而成,天生具有

6、独特的振动材质和声音属性,这使其发出的声音既有稳重深沉的本音,也有衍生出来的飘逸灵动的泛音。(二)颂钵以体感振动为基础,通过作用于肌体和脑波,实现双重疗效。身体不同的旋律能够通过声音而改变,这个现象称为“耦合”(Entrainment),指的是某个物体较强的旋律波动,能够改变另一个物体较弱的旋律波动,并且让后者与前者达成同步的波动,声音能够改变我们脑波、心跳及呼吸的旋律2。音乐治疗中利用声音这一功能最为充分的方法就是体感振动音乐疗法。通过增强低频音乐振动,强化人体音乐感知作用的同时发挥低频音乐振动生物学效应,有效地改善身心不适症状,以达到提高音乐治疗效果的目的3。人体作为一个和谐的系统,时刻与

7、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交换,并互相影响作用。体感振动音乐疗法就是将音乐的频率以振动的形式作用于人体的肌肉、骨骼、神经、经络等各处,同时实现对脑波的刺激和肌体共振,得到身心的治愈。听觉系统接收音频振动,以神经脉冲形式上传给各级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刺激作用于脑波。脑波是人脑内细胞活动产生的电位变化显示在仪器上生成的波形,主要分为波、波、波、波以及波,其中波的波动范围是30-80Hz,当出现多模态的感觉刺激会出现此波;波的波动范围是1230Hz,精神紧张、焦虑、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时会出现此波;波的波动范围是812Hz,清醒、安静并闭眼时最为明显,它是正常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波的波动范围是48Hz,在精

8、神病患者中以及当成年人感到挫败时这种波最为明显;波的波动范围是0.54Hz,反映大脑处于疲劳或深度睡眠状态4。脑电波的节律活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能反映脑生理功能的一种天然宏观参量,音乐的刺激在改变脑电波节律活动的同时,也改变了大脑生理功能系统的功能作用5。正是因为脑波的起伏能够给人体的情绪状态、精神活动、睡眠、感觉等带来功能性作用,音乐治疗才得以发挥实用功效。颂钵的声音频率试图通过对听觉神经的刺激,作用于脑电波,带来脑电涨落,进而改善生理功能,实现改善健康状态的目的。肌体通过接收音波产生谐频共振,进而实现肌体内部系统的自我修复。人体组织细胞的固有频率小于15Hz,如躯体为7-13Hz

9、,头812Hz,胸腔46Hz,心脏5Hz,腹腔69Hz,盆腔6Hz,腰脊柱4Hz,骨盆810Hz。一旦人体发生病变,比如肾脏器官长了肿瘤,原来的固有频率必然会发生变化。如果颂钵发出的音波控制在强度低于50dB且非单一频率,则能带来良好的生物学效应。音频信号作用于人体感知系统,并通过骨骼和神经传导等作用,激活大脑皮质区域的功能,有效促进人体微循环,从而改善全身基础代谢,提升音乐治疗的生物干预程度,实现放松与治愈作用。三、音乐治疗中使用颂钵的实践探索体感振动原理是颂钵在音乐治疗领域发挥作用的基础,因此,颂钵的实践探索也多依赖于体感振动原理在心理治疗和医学体系的临床应用。体感振动音乐疗法临床应用。体

10、感振动音乐疗法目前在精神科疾病、老年疾病、儿童疾病、亚健康、妇产科等方面都有临床应用。以精神科疾病为例,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价格昂贵、副作用明显,给患者的身体、精神和经济都带来较大压力,難以保证治疗的连贯性,治疗效果受影响6。临床证明,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使用体感振动音乐疗法,可以改善患者情绪,降低知觉压力,特别是针对抑郁症、焦虑症等问题,能较好地恢复自主神经的平衡性,取得良好治愈效果。颂钵在音乐治疗领域的实践探索。颂钵在全世界普遍被运用在冥想、音乐放松、个人身心调养和宗教仪式中,肿瘤学家、音乐治疗师、按摩师以及瑜珈练习者也很热衷在疗愈过程中引入颂钵。身体治疗方面,在心律不齐、胸

11、口翳闷、帮助气血顺畅流通、头痛、腰痛、背痛、胃痛、肠胃不适、消化不良、便秘、耳鸣、减少中风机会、中风后加速康复、加速疗愈、助产等方面都有颂钵协助治疗的尝试。在心理治愈方面,失眠、焦虑、抑郁、心绪不宁、松弛减压、静心、提高工作效率及生产力、提高学习能力、提高记忆力等都有运用颂钵。作者曾对颂钵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摸底调研,在多动症儿童治愈方面,发现孩子对于颂钵的声音有着情绪上的良性反馈,并且较容易进入安静冥想状态;在牙病治疗过程中,颂钵被用来催眠病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使病人能以一种舒适的方式进入预想状态;在舒缓压力方面,颂钵音乐能够提供情绪的释放和舒缓,使人得到轻松愉悦的体验感受;颂钵还用于气

12、血的淤塞、肌肉关节的酸痛、情绪的郁结等方面,放松身体肌肉和缓解神经系统的紧绷。综上,颂钵在音乐治疗领域的应用实践越来越多,从心理治疗到医学体系,都有引入颂钵的案例。从声学原理来看,颂钵腹部膨出,以及口、底较小的结构形成了良好的共鸣腔,多种金属冶制而成的钵体能发出独具特色的声音,具有良好的音响效果。敲击钵体,颂钵发出的低频音波,同时作用于人的肌体和听觉系统,肌体内骨骼、脏器的固有频率发生变化,实现良性自我治愈;听觉系统通过神经传导,刺激脑电波起落,实现精神疗愈。由此可以看出,体感共振原理是颂钵发生作用的声学基础,目前学界对体感共振理论在音乐治疗领域的应用有了很多临床研究,立足于体感共振理论的颂钵研究还需要在实验数据和临床效果上深入开展,颂钵对于音乐治疗的助力才能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参考文献:1马辉:音乐治疗发展状况综述C,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专刊,第263页。2乔纳森高曼:声音也能治病M,林瑞堂译,出版地:海口市,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22年,第41页。3魏育林,孔晶,韩标,等:体感振动音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