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练1.5 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知识清单+闯关全练+提升培优+实战演练)_第1页
课课练1.5 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知识清单+闯关全练+提升培优+实战演练)_第2页
课课练1.5 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知识清单+闯关全练+提升培优+实战演练)_第3页
课课练1.5 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知识清单+闯关全练+提升培优+实战演练)_第4页
课课练1.5 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知识清单+闯关全练+提升培优+实战演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课课练1.5 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知识清单+闯关全练+提升培优+实战演练)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五节科学探究【学习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的重要性2了解和认识科学探究的几个步骤3会对简单的科学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学习重点难点】知道科学探究的几个步骤如何提问、如何建立猜想和假设【学习过程】1.科学探究是获得科学知识的一种基本方式。它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证据,并通过创造性思维评价与交流达成共识的过程。2.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证据、检验假设、交流。3.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科学探究时

2、,应当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依据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通过思考,建立猜测和假设。要依据探究的目的和条件制定探究计划。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事实与证据,对假设进行检验。还要对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知识点一、生活中的探究1、为研究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小明先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了班内同学脚的长度和身高,然后分析测量的数据并作出结论其中“测量脚的长度和身高”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获取事实与证据D得出结论【答案】C【解答】解:为研究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小明先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了班内同学脚的长

3、度和身高,然后分析测量的数据并作出结论。其中“测量脚的长度和身高”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取事实与证据,它是得出正确结论的保证。故选:C。2、同学们在捕捉鼠妇时发现,它们经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鼠妇为什么会生活在这些地方?对此有人作出了以下四种假设,其中不符合生物学常识的假设是()A鼠妇躲避天敌B鼠妇喜欢潮湿C鼠妇厌恶取食D鼠妇怕见强光【答案】C【解答】解:通过捕捉鼠妇时,仔细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可知,鼠妇大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阴暗的环境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因此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假设: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鼠妇不喜欢强光(或鼠妇怕见强光);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是为了躲避天敌。故A

4、BD正确。所有动物都需要食物,不会厌恶取食,所以C错误。故选:C。知识点二、科学家的探究3、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下列对探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平时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善于提出问题B猜想和假设可以不受限制,随意猜想C收集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改动数据D分析论证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权威【解答】解:A、科学规律可能隐藏在身边的生活现象中,所以平时要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故A正确;B、猜想和假设是在认真观察和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合理猜测,不是无缘无故的瞎猜。故B错误;C、科学探究过程中要尊重事实,收集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改动数据。故C正确;D、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于

5、得到的结论要客观接受,不能迷信权威,盲目接受。故D正确。故选:B。4、平面镜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那么凹面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小枫开动脑筋,找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然后,他利用激光笔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小枫的学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A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B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交流与评估C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D实际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和论证【答案】C【解答】: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小枫的学习经历为: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故选:C。知识点三、我们一起来探究5、科学探究的

6、基本过程是合作与交流制订计划建立猜测和假设提出问题检验与评价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排列顺序是()ABCD【答案】A【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因此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订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故选

7、:A。6、近年来,许多地方实施了禁止酒后驾车的“禁酒令”。为什么要实施“禁酒令”?小敏猜想:可能是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下降;可能是饮酒后人对红、绿灯颜色的辨别能力下降;(1)为了验证猜想,小敏对一些成年人进行了饮酒前后反应能力的测验,具体操作如下(如图):A小敏将直尺一端拿住,0刻度朝下,让被测验者将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0刻度附近;B小敏突然松开直尺,被测验者迅速将直尺夹住,记录被测验者夹住直尺处的刻度值;C被测验者重复上述实验3次,计算平均值填入表中。参与人ABCDEFGHIJK饮啤酒数/杯22446688101010杯以上饮酒后反应/厘米18151915222224252628无法完成测验饮酒

8、前反应/厘米1413141213141312121313(2)小敏对参与人饮酒前进行测验的目的是。(3)表中数据说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解答】解:(2)人饮酒后神志不清,小敏对参与人饮酒前进行测验的目的是设置对照组(对照作用),便于对比,更具有说明性;(3)从表中可以看出,饮酒后人的反应距离增加,说明反应能力下降。故答案为:(2)设置对照组(对照作用);(3)下降。1、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n可忽视的数字。对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有些科学家猜测:可能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9、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收集证据,检验假设D作出解释【解答】解: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对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有些科学家猜测:可能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专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对影响因素的判断,应该属于科学探究的第二环节猜想与假设。故选:B。2、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的发明人弗莱明在培养细菌的器具中发现一种青霉菌,在这种青霉菌的周围没有其他的细菌生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实验:在液体中培养青霉菌之后,实验考察这种培养液对细菌增殖的影响结果:培养液使细菌增殖停止最适合作为这个实验猜想的是()A青霉菌与细菌间可能是互利关系B可能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存的环境C可能青霉菌产生了对人类有益的物质D可能青霉

10、菌产生了可以抑制细菌增殖的物质【答案】D【解答】解:根据发现的问题“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在青霉菌周围没有其他的细菌生存”。因此可做出的实验猜想与假设是:青霉菌可能产生了阻止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物质。故选:D。3、小东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东说:“我的橡胶球弹性比你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东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A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B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C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D让两球从离地等高处静止释放,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答案】D【解答】解:A、两球向墙掷去,两球反弹的大小与用力的大小有关,不能根据反

11、弹时离墙的距离区分它们弹性的大小,故A不合理;B、球的硬度不能决定弹性的大小,故B不合理;C、把两球向地面掷下,小球反弹的高度与用力的大小有关,故C不合理;D、两球从离地等高处由静止下落,除了球自身所受到的重力,不受其它作用力,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故D合理。故选:D。4、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A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B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C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D用

12、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答案】B【解答】解:要探究“东倒西歪”的锯齿对锯木头时阻力的影响,应采取控制变量法,只改变锯齿的形状,控制其它的可变因素相同,如同一把锯子、同一块硬木头等;然后比较用力情况;分析比较四个选项可知:只有B选项是只改变锯齿的形状,控制其它的可变因素相同,来比较用力情况;符合题意。故选:B。5、为了探究运动与静止的鸡蛋撞击时谁更容易破,小明让鸡蛋分别从斜面上的A、B、C三处由静止释放,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另一只相同的鸡蛋。实验结果是,第一次两只蛋都破;第二次甲蛋完好乙蛋破;第三次两蛋都不破。接下来的步骤是()A得出“与鸡蛋动静无关

13、的”结论B得出“静止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C在B处释放再重复做几次实验D分别在A、B、C处释放再重复做几次实验【解答】解:经过简单的三次实验不能得出规律性的结论,而A处位置高,机械能较大,可能每次滚下两个鸡蛋都会破,比较不出正确结论,同理C处位置低,能量小,两个鸡蛋都不会破,所以应接下来应在B处释放再重复多次实验,才能得出结论。故选:C。6、小雨同学非常善于观察生活,她发现有些越野车的轮胎花纹比普通家庭用车的轮胎花纹凸起程度更大,她了解到越野车比普通家庭用车的抓地性能更好。针对这一现象,小雨和同学们提出下列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A轮胎花纹的凸起程度和开车时的稳定程度

14、有什么关系?B轮胎花纹的凸起程度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C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D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开车距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解答】解:越野车的轮胎花纹比普通家庭用车的轮胎花纹凸起程度更大,更能增大轮胎和地面之间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从而提高抓地性能,故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7、(2020春?长春月考)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10m、500m和1000m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

15、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检验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1)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m和1000m处的野菊幼芽同时移栽至海拔10m处。(2)实验对照:生长于处的野菊幼芽。(3)收集数据:第二年秋天。(4)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假设一: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假设二: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假设三: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实验结果: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5)进行该实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解答】解:(2)实验要设计对照试验,在第一步骤中的实验组是将生长

16、于海拔500m、1000m处的野菊幼芽同时移栽于10m处,则相应的对照组就是生长于10m、500m、1000m处的野菊。(3)收集数据:“为检验环境(主要指海拔)和遗传(指不同海拔的植株)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因此要测量第二年秋天野菊株高。(4)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试验结果:假设一“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则栽培环境决定了野菊株高,因此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与海拔10m处的野菊株高无明显差异。假设二“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则野菊原栽培遗传因素决定了野菊株高,因此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与原海拔处的野菊株高无明显差异。假设三:如果野菊株高的变化

17、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移栽到低海拔高度处后,应比移栽处矮,比原海拔处高。(5)对照实验要求变量唯一,每组对照实验中的除了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在进行该实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2)10m、500m、1000m;(3)测量野菊株高;(4)无显著差异;无显著差异;比10m处野菊株高矮,比原海拔处野菊株高;(5)控制变量法。8、小科为研究“影响蜂蜜粘性与温度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如图1,将蜂蜜分别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

18、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蜂蜜在冰箱中在室内经微波炉加热温度较低一般较高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较长一般较短小科又用其他不同品牌、不同产地的蜂蜜做了相同的实验,实验现象都是如此。请你回答:(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来分析蜂蜜的粘性大小的。(2)通过实验,小科得出的结论是:。(3)这一结论可以用如图2的图象中的来表示。【解答】解:(1)据表可见:该实验通过比较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来分析蜂蜜的粘性大小的。(2)小丽得出的结论是:蜜蜂的粘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3)由表中实验信息可以看出:蜂蜜的温度越高,蜂蜜流淌时间越短,则粘性减小;由图象可知,能

19、反应随温度升高粘度减小的图象是B因此这一结论可以用图象中的B来表示。故答案为:(1)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2)温度越低,蜂蜜粘性越强(3)B9、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认真观察,发现为提醒司机朋友,在道路旁边设置了“雨(雪)天路滑,减速慢行”的温馨警示牌。(1)请你就上面的提示提出一个科学探究的问题;(2)为探究上述问题,在设计实施方案时,你认为要采取的物理方法是(选填“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解答】解:(1)雨(雪)天路滑,说明在雨雪天气时路面的摩擦力比较小,难以刹车,由此可以提出的科学探究问题:湿的路面上的摩擦力是否比干的路面上的摩擦力小;(2)路面摩擦力大小可能与路

20、面的路面的干湿程度、光滑程度、路面受到压力等多个因素有关,所以如果要探究路面摩擦力大小与路面的干湿程度关系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1)湿的路面上的摩擦力是否比干的路面上的摩擦力小;(2)控制变量法。10、“吹泡泡”是一种很流行的儿童很喜欢玩的游戏。七(4)班的亮亮同学自制了一套“吹泡泡”的玩具,看着自己吹出的那一个个美丽的水晶般美妙的泡泡,特别开心。可是他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1)同桌的梅梅猜想:。于是她设计并科学地进行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液体肥皂液管子直径(mm)35102050泡产生的情况容易较易

21、较难难不产生(2)分析以上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3)根据你吹泡泡的经验,你认为泡泡的产生可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解答】解:(1)泡泡的产生可能与管的直径有关;(2)由表格中数据知:管的直径越来越大,泡泡的产生越来越难。(3)根据吹泡泡的经验,泡泡的产生可能还与液体的浓度、液体的种类、用力的大小、液体的温度、蘸液体的多少有关。故答案为:(1)泡泡的产生可能与管的直径;(2)相同条件下,管的直径越来越大,泡泡的产生越来越难;(3)与液体的浓度、液体的种类、用力的大小、液体的温度、蘸液体的多少有关。1(2020春?建湖县期中)同学们在练习体有测验项目掷实心球,小明发现每次虽然用最大的力量掷

22、实心球,可是实心球抛出距离并不一样,小明猜想可能是实心球脱离手时的方向不相同导致的,请针对以上现象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和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A做抛物运动的物体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与抛出角度是否有关B投实心球时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与初速度是否有关C做抛物运动时物体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跟力的大小是否有关D投实心球时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解答】解:由题意,每次虽然用最大的力量掷实心球,可是实心球抛出距离并不一样,本题研究实心球抛出距离与实心球脱离手时的方向的关系,故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和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做抛物运动的物体抛出点与落地间的水平距离与抛出角度是否有关?

23、故A正确。故选:A。2(2020?章丘区模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章丘各居民小区严格执行出入证制度。某日,细心的小明外出采购后拎着购物袋回家走时发现,装满物品的购物袋比较勒手,如果在手与提手之间垫上纸巾或者手帕之类的,疼痛感会大大降低。根据这一现象大家提出的下列科学问题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A为什么手有时候疼,有时候不太疼?B手的疼痛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C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D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解答】解:小明外出采购后拎着购物袋回家走时发现,装满物品的购物袋比较勒手,压力作用效果较大,如果在手与提手之间垫上纸巾或者手帕之类的,则增大了受力面积,疼

24、痛感会大大降低,压力作用效果变小,故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问题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控制压力大小不变,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只有D正确。故选:D。3(2020?延庆区一模)小华发现很多食品包装袋设计成“锯齿”形状,他猜想袋口做成“锯齿”形状可减小撕开时用力的大小,为验证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A撕开多种不同“锯齿”状包装袋,比较所用力大小B多位同学在包装袋任意位置撕开,交流比较用力的大小C先后在“锯齿”状位置和平边位置撕开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D分别撕开“平边”状和“锯齿”状的不同材质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解答】解:撕开袋口的力可能与袋的材料、厚度及袋

25、口的形状等因素有关,为验证猜袋口做成“锯齿”形状可减小撕开时用力的大小,要控制使用同一种材料的袋口(则厚度也相同),只改变袋口的形状(“平边”状和“锯齿“状),比较在“锯齿”状位置和平边位置撕开时所用力的大小,故只有C正确。故选:C。4(2020?滨湖区一模)疫情期间,需要急送一种药品到较远的山区。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较长的时间,普通保温瓶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制作一个冷藏盒,图甲是该冷藏盒的设计效果图。(1)为了选择保温物质,小明对“包装盒中填充物的保温性能”进行实验。分别取和两种保温材料用于包装盒填充物,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固定在两个相同的玻璃烧杯中,两烧杯中分别倒入质量、初温(选填“相同”或“

26、不同”)的热水,放入两个相同的硬纸外壳中,装置如图乙(a)所示。正确实验后,根据实验的数据作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b)所示(实验过程室温基本不变)。根据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选材料(选填“”或“”)做包装盒填充物保温性能较好。(2)保温瓶内的低温物质用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选填“冰块”或“食盐水冰块”)效果更好。【解答】解:(1)在实验时,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保持烧瓶、环境因素、水的初温以及水的质量相同;由坐标图象可看出,用做保温材料时,水温变化较慢,说明的保温性能较好;(2)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要求所选物质的熔点在0以下,冰的熔点是0,食盐水冰块的温度低于0,所以保温瓶内的低温物质用质量

27、和初温相同的食盐水冰块效果更好。故答案为:(1)相同;(2)食盐水冰块。5(2020?西安模拟)炎热的夏天,小丽看着身边不同颜色着装的行人,她想不同颜色的衣料吸热能力是否相同呢?于是小丽与同学们选用了白炽灯、五支相同的温度计、五个相同的纸筒、秒表等器材进行探究。(1)如图所示为同学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五个纸筒分别涂成不同的颜色并把温度计密封在各纸筒中,在桌面上将纸筒均匀摆放在所画圆的圆周上,白炽灯沿圆的中心轴线悬挂。这样做可使白炽灯提供给每个纸筒的相同。小丽通过观察各纸筒中的变化来判断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2)实验时,读取各温度计的初始温度后,点亮白炽灯,开始计时.3min后,

28、他们将各纸筒在原位置转动180,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各纸筒。(3)6min后,熄灭灯泡的同时,同学们迅速读取了每支温度计的示数,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纸筒颜色黑红绿蓝白初始温度/25252525256min时的温度/3128292927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一定时,。(4)请你指出该实验中的一处不足;并针对此不足提出一条改进意见。(5)本次实验结论在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为提高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的吸热能力,通常将它涂成黑色。请你也列举一个实例。【解答】解:(1)要研究不同颜色的衣料吸热能力是否相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将五个纸筒分别涂成不同颜色并把温度计封在各纸筒中。在桌面上将纸

29、简均匀摆放在所画圆的圆周上,白炽灯沿圆的中心轴线悬挂,这样做可使白炽灯提供给每个纸筒的光照强度相同。小丽通过观察各纸筒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2)实验时,读取各温度计的初始温度后,点亮白炽灯,开始计时,3min后,他们将各纸简在原位置转动180,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各纸筒受热均匀;(3)分析表中数知,黑色纸筒内液体升温最高,白色纸筒内液体升温最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一定时,黑色物体吸热能力最强,白色物体吸热能力最弱;(4)若熄灭灯泡时读数,温度计示数会发生变化,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5)在寒冷的冬天,人穿黑色的衣服更暖和一些。故答案为:(1)光照强

30、度;温度计示数;(2)受热均匀;(3)黑色物体吸热能力最强,白色物体吸热能力最弱;(4)熄灭灯泡的同时,同学们迅速读取了每支温度计的示数;在灯泡工作时读数;(5)冬天人穿黑色的衣服。.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五节科学探究【学习过程】1.科学探究是获得科学知识的一种_。它是一个不断地_,通过各种途径寻求_,并通过_达成共识的过程。2.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_。3.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科学探究时,应当善于_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依据自己已有的_,通过思考,建立_设。要依据探究的目的和条件制定。通过观察、实验

31、等多种途径获取事实与证据,对假设进行检验。还要对进行评价,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知识点一、生活中的探究1、为研究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小明先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了班内同学脚的长度和身高,然后分析测量的数据并作出结论其中“测量脚的长度和身高”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获取事实与证据D得出结论2、同学们在捕捉鼠妇时发现,它们经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鼠妇为什么会生活在这些地方?对此有人作出了以下四种假设,其中不符合生物学常识的假设是()A鼠妇躲避天敌B鼠妇喜欢潮湿C鼠妇厌恶取食D鼠妇怕见强光知识点二、科学家的探究3、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

32、,下列对探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平时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善于提出问题B猜想和假设可以不受限制,随意猜想C收集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改动数据D分析论证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权威4、平面镜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那么凹面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小枫开动脑筋,找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然后,他利用激光笔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小枫的学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A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B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交流与评估C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D实际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和论证知识点三、我们一起来探究5、

33、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合作与交流制订计划建立猜测和假设提出问题检验与评价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排列顺序是()ABCD6、近年来,许多地方实施了禁止酒后驾车的“禁酒令”。为什么要实施“禁酒令”?小敏猜想:可能是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下降;可能是饮酒后人对红、绿灯颜色的辨别能力下降;(1)为了验证猜想,小敏对一些成年人进行了饮酒前后反应能力的测验,具体操作如下(如图):A小敏将直尺一端拿住,0刻度朝下,让被测验者将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0刻度附近;B小敏突然松开直尺,被测验者迅速将直尺夹住,记录被测验者夹住直尺处的刻度值;C被测验者重复上述实验3次,计算平均值填入表中。参与人ABCDEFGHIJK饮啤酒数/杯

34、22446688101010杯以上饮酒后反应/厘米18151915222224252628无法完成测验饮酒前反应/厘米1413141213141312121313(2)小敏对参与人饮酒前进行测验的目的是。(3)表中数据说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1、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数字。对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有些科学家猜测:可能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收集证据,检验假设D作出解释2、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的发明人弗莱明在培养细菌的器具中发现一种青霉菌,在这种青霉

35、菌的周围没有其他的细菌生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实验:在液体中培养青霉菌之后,实验考察这种培养液对细菌增殖的影响结果:培养液使细菌增殖停止最适合作为这个实验猜想的是()A青霉菌与细菌间可能是互利关系B可能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存的环境C可能青霉菌产生了对人类有益的物质D可能青霉菌产生了可以抑制细菌增殖的物质3、小东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东说:“我的橡胶球弹性比你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东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A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B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C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D让两球从离地等高处静止释放,

36、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4、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A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B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C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D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5、为了探究运动与静止的鸡蛋撞击时谁更容易破,小明让鸡蛋分别从斜面上的A、B、C三处由静止释放,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另一只相同的鸡蛋。实验结果是,第一次两只蛋都破;第二次甲蛋完好乙蛋

37、破;第三次两蛋都不破。接下来的步骤是()A得出“与鸡蛋动静无关的”结论B得出“静止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C在B处释放再重复做几次实验D分别在A、B、C处释放再重复做几次实验6、小雨同学非常善于观察生活,她发现有些越野车的轮胎花纹比普通家庭用车的轮胎花纹凸起程度更大,她了解到越野车比普通家庭用车的抓地性能更好。针对这一现象,小雨和同学们提出下列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A轮胎花纹的凸起程度和开车时的稳定程度有什么关系?B轮胎花纹的凸起程度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C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D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开车距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7、(

38、2020春?长春月考)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10m、500m和1000m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检验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1)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m和1000m处的野菊幼芽同时移栽至海拔10m处。(2)实验对照:生长于处的野菊幼芽。(3)收集数据:第二年秋天。(4)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假设一: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假设二: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

39、假设三: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实验结果: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5)进行该实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8、小科为研究“影响蜂蜜粘性与温度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如图1,将蜂蜜分别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蜂蜜在冰箱中在室内经微波炉加热温度较低一般较高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较长一般较短小科又用其他不同品牌、不同产地的蜂蜜做了相同的实验,实验现象都是如此。请你回答:(

40、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来分析蜂蜜的粘性大小的。(2)通过实验,小科得出的结论是:。(3)这一结论可以用如图2的图象中的来表示。9、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认真观察,发现为提醒司机朋友,在道路旁边设置了“雨(雪)天路滑,减速慢行”的温馨警示牌。(1)请你就上面的提示提出一个科学探究的问题;(2)为探究上述问题,在设计实施方案时,你认为要采取的物理方法是(选填“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10、“吹泡泡”是一种很流行的儿童很喜欢玩的游戏。七(4)班的亮亮同学自制了一套“吹泡泡”的玩具,看着自己吹出的那一个个美丽的水晶般美妙的泡泡,特别开心。可是他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1)同桌的梅梅猜想:。于是她设计并科学地进行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液体肥皂液管子直径(mm)35102050泡产生的情况容易较易较难难不产生(2)分析以上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3)根据你吹泡泡的经验,你认为泡泡的产生可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1(2020春?建湖县期中)同学们在练习体有测验项目掷实心球,小明发现每次虽然用最大的力量掷实心球,可是实心球抛出距离并不一样,小明猜想可能是实心球脱离手时的方向不相同导致的,请针对以上现象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和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A做抛物运动的物体抛出点与落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