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芣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芣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芣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芣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芣苢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世称诚斋先生。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1162)进士,曾任秘书监。主张抗金。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精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号为“诚斋体”。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亦能文,对理学亦颇注意。相传有诗两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作品背景芣苢:这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相关知识重章叠唱重章叠唱,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

2、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知识整合1.读准字音2.一词多义 文本研读研读任务一赏结构之简,鉴韵律之美任务设计1.芣苢这首诗歌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点拨 全诗只有“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其余文字均无改变,全诗重章复沓,在看似单调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更好地表达了情绪与情感。研读任务二品画面之美,悟作品情感任务设计2.芣苢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点拨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一些年轻女子相约去采芣

3、苢,她们三五成群,来到原野,一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嫩绿茂盛的芣苢,她们喜笑颜开,一边采,一边谈笑,有的甚至不由自主地唱起了歌,歌声此起彼落,忽远忽近。和风吹拂、歌声互答,令人心旷神怡。起初她们把采来的芣苢攥在手里,不一会儿,采的越来越多,她们就用衣襟将大把大把的芣苢兜在腰间,最后满载而归。3.芣苢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生活面貌?点拨 这首诗通过对一群女子采芣苢的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太平盛世时期人们生活的和乐。因为诗经中的一些诗是朝廷中的官员从民间采风得来的,所以这首诗也有可能是周朝开国初期,周成王或周康王太平盛世时期女子劳作时唱的一首歌的歌词。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古代社会中人

4、们生活的一个场景。古人的生活很单纯,也很容易满足。因为天下太平,妇女们就相约前去采芣苢,并高高兴兴地唱着歌。朱熹诗经集注云:“化行俗美,宗室和平,妇人无事,相与采此芣苢,而赋其事以相乐也。”研读任务三析艺术特色,咀英华之美任务设计4.芣苢这首诗虽然简单,但细节描写非常典型,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效果?试结合诗歌加以分析。点拨 这首诗的细节描写从动词的精彩运用中体现出来:对采摘的过程,诗歌分别运用了“采、有、掇、捋、袺、襭”这6个动词,概括地描写了整个采摘过程,精练而不烦琐。展现了特写式的劳动动作美。这6个动词,每一个都抓住了采摘过程中最精彩的环节,把隐藏在生活中的美清晰地呈现出来,将一瞬间

5、的动作用文字定格成经典,将动作中的细节美展现得细致丰富。每一个动作就如同摄影里的特写,让人清晰难忘。劳动者从日常的劳动中发现美,并吟出了一首热情洋溢的诗。这说明在他们看来,劳动不是枯燥乏味的,也不是简单麻木的,而是充满乐趣的。展现了内容丰富的劳动过程美。诗歌通过“采、有、掇、捋、袺、襭”来概括采摘芣苢的全过程,这6个动作合起来就是一套完整的动作,看起来层层递进、有条不紊,非常连贯流畅。当几个单独的动作聚在一起进行系统内部优化之后,采摘的过程就变成了一场用肢体表达艺术的活动,把日常的劳动升华成行为的艺术。先民们对劳动的熟练程度,给人一种游刃有余的美。原本生长于草野的车前草,经过劳动者的几道工序就成了盘中餐或者是治病的药,是对先民改造力的生动体现。体现了先民快乐幸福的生活感情。采摘芣苢的人是当时的劳动者,即生活在下层的劳动人民。在周朝实行“井田制”,劳动人民生产所得的很大部分要上交给贵族阶层。再加上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也仅仅是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能保证最基本的吃穿需求就是最大的幸福,但是留给自己的粮食是有限的,他们也会采摘野菜来充饥。芣苢既是有食用价值的野菜,也是能治病的药材。因此,当他们看到既能填饱肚子又能治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