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避洪工程建设规划方案_第1页
防洪避洪工程建设规划方案_第2页
防洪避洪工程建设规划方案_第3页
防洪避洪工程建设规划方案_第4页
防洪避洪工程建设规划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DOC资料. 防洪避洪工程建设规划方案作者:日期:浙江省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说 明我省地处海陆交相影响的季风气候区,丘陵山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70%左右,这些地区分布着众多山溪性河流,形成相对独立的小流域。据统计,我省面积在100km2以下的小流域约有2000余个。小流域雨量丰沛,河流源短流急、水位暴涨暴落,经常形成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建筑、交通道路、水利工程、农田土地等的损毁。据统计,我省每年山区暴雨洪水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部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2/3左右。山区暴雨洪水灾害已经成为我省当前防洪减灾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水

2、利厅在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工作中,计划全面启动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以人为本,以减少人员伤亡为目标,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小流域防洪避洪保障体系,减少暴雨洪水的灾害损失,以保障农村的公共安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平安浙江”的建设。小流域暴雨洪水灾害是指由于受短历时暴雨的影响,洪水暴发所带来的灾害,主要表现为溪河洪水造成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其主要特点:一是季节性强。我省的汛期在4月至10月,其中梅汛期集中在46月,台汛期集中在710月,这段时期是我省暴雨洪水灾害的多发期。二是区域性明显,突发性强。我省山地丘陵,一旦遭遇短历时暴雨,极易形成水流湍急的地表径流,导致洪

3、水暴发,造成灾害。三是来势凶猛,成灾快。我省山丘地区山高坡陡,溪流密集,洪水汇流时间短,水位陡涨陡落,来势凶猛,往往短时间成灾。四是破坏性强,危害大。山丘地区暴雨洪水灾害常常瞬间成灾,造成河道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受淹,民房倒塌,人员伤亡等。如2004年14号“云娜”台风期间,乐清砩头站24小时降雨量达874.7mm。在这次灾害中,乐清北部山区3个乡镇(龙西、福溪、仙溪)发生特大洪水泥石流地质灾害,100多间民房及中小学校舍被翻滚而下的泥石流冲毁、掩埋。1999年发生在温州及邻近县的短历时暴雨,永嘉县境内单站3小时最大局部降雨达390mm,列居全国有记录的单站最大降雨值的第3位,造成了严重的灾害

4、性破坏。小流域暴雨洪水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成为诱发、影响和加重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的自然灾害,尤其是暴雨洪水灾害给小流域地区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越来越大。因此,小流域防洪避洪问题已经引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制定规划,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建立防洪避洪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小流域暴雨洪水灾害,保证人的生命安全,减少灾害损失。本技术导则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平安浙江”的总体要求,按照省水利厅对小流域防洪避洪工作的具体要求,在省厅有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和有关专家的帮助下编制完成。在通过评审会审查的基础上,在省发改委和省水利厅联合召开的2005年全省水利规划会议上征求与会代表的意

5、见,又在会后征求各地意见,为了使技术导则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按照技术导则要求,编制了桐庐县、庆元县、衢江区试点地区的规划,然后对导则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本技术导则是各地编制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的技术指导性文件。目 次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11543449 目 次 附录B:规划计算说明,附件为乡镇避洪预案样本。本技术导则编写参照标准化工作导则(GB/T 1.12000)的要求进行。本技术导则由浙江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技术导则起草单位: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河道管理总站。本技术导则主要起草人:楼越平、严齐斌、沈照伟、韩玉玲、邱志章、安丽娜、

6、朱军政、张民强、江锦红、童霄。引 言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平安浙江”的要求,省水利厅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编制工作,由于本项规划在省内未有先例,为了指导全省各地规划工作的展开,规范浙江省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编写,根据浙江省水利厅对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工作开展的指导意见,参照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技术大纲和相关文件,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导则,作为规划编制的技术参考。范围本导则规定了开展浙江省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工作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浙江省的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和乡镇避洪预案的编制。规划参照文件本技术导则主要参照防洪规划、乡镇防洪预案及有关的规划、设计、建设的规程规范和有关技术文

7、件。术语和定义小流域本次规划编制的小流域指有人居的并存在洪水灾害威胁的山区小流域。山洪指由小流域范围内强降雨引起的突发性洪水。泥石流灾害指由山洪诱发在水流中夹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所带来的灾害。滑坡灾害指山洪诱发山体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或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滑床)整体向下滑移所带来的灾害。溪河洪水灾害指山洪和小流域范围内过境河段发生的洪水造成的灾害。临界雨强指在一定时段内小流域降雨造成一定频率洪水的最小雨量。危险区指规划范围内在10年一遇或不到10年一遇洪水条件下,会造成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严重破坏的易受灾的危险区域。警戒区指规划范围内在10年一遇至20年一遇洪水条件下,需要通过

8、水利工程保护,才能保证人员居住相对安全,生产活动基本不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区域。安全区指规划范围内在20年一遇以上洪水才会有山洪威胁,在其余情况下居住相对安全,生产活动基本不受山洪影响的相对安全区域。重点防避区域指居民区、学校、厂矿企业等人员比较密集的当前缺乏必要防范措施的危险区和警戒区。包括位于小流域溪河顶冲点、汇流点、弯道入口等周围的有居民居住的区域。部门预警指由本地区县(市、区)建设、国土、环保、气象、水利等政府部门收集的信息分析汇总后,由本地区防汛部门发布的山洪预警信息。民间预警指由当地(乡镇或行政村)灾情观测人员收集的信息分析汇总后,按照乡镇避洪预案设定的工作程序,由当地政府指定的组织或

9、责任人发布的山洪预警信息。总则规划总体要求通过对已发生的小流域洪水灾害的调查和对气象水文与地形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本地区小流域洪水以及引发灾害的特点、规律,提出防治对策。注重调查研究,深入现场,重视历史和现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深入调查和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本地小流域实际情况操作性强的避洪预案的要求,指导乡镇避洪预案编制。提出小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河道堤防加固、水土保持等工程措施及小流域避洪对策。从现有条件出发,充分利用已有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建立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预警体系,提高小流域避灾的防范能力,加强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防洪避洪意识。规划按照一查、二划、三定、四落实的要求编制完成

10、本地区的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一查:查明本地易受灾害的小流域地区和灾害类型;二划:划定防洪避洪的重点乡镇,划定防洪避洪的重点行政村;三定:定方案、定预案、定程序;四落实:组织落实、预案落实、措施落实、经费落实。规划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省委省政府打造“平安浙江”为主旨,通过全省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降低小流域在山洪灾害发生条件下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逐步建立和完善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小流域防洪减灾安全防范体系,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目标近期(2010年)规划目标:基本消除小流域重点防避区域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初步建立以通讯、预警及相关政策法规等非工程措施

11、为主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小流域防洪避洪体系。远期(2020年)规划目标:建成并完善小流域洪水灾害重点防治区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避洪体系,使小流域防洪避洪能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应当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人员伤亡放在首位。2、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活动的负面效应已成为小流域洪水灾害的重要致灾因素之一,不仅给人类自身带来严重问题,而且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通过加强管理,规范人类活动,制止对河流行洪场所的侵占,减少小流域洪水灾害。3、防避结合、以避为主。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切实做好小流域避洪预案。4、

12、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小流域防洪避洪工作,要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部门实施,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采取因地制宜的防治措施,按轻重缓急要求,逐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5、规划领先、预案落实。规划应与当地相关规划相协调。通过预案的编制、落实,使规划的非工程措施落到实处。规划范围全省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以县(市、区)为规划编制的基本单位,平原地区和其他没有小流域的县(市、区)除外。各地规划编制的重点在本地区易发生小流域洪水的乡镇,落实在乡镇和行政村。确定本地区重点防避区域和警戒区,提出本地区有防避任务的各个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方案。规划内容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山洪风险分区和防避方案;防洪避洪建设规划;防洪避洪管理体

13、系三部分。1、通过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工作,查清规划区域各个小流域灾害基本状况,明确规划范围内防洪避洪的风险分区,明确区域内人员和财产在灾害条件下的安全状态,确定防洪避洪的重点小流域和重点乡镇,划定本地区各个小流域灾害发生的重点防避区域。2、针对规划区域各个小流域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除危险隐患的防洪避洪规划方案,提出防洪避洪的工程措施和实施步骤。3、明确本地区各个小流域易发生灾害乡镇的避洪预案编制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防洪避洪管理体系,提高小流域抵御灾害的能力和安全度。提出整合建设、国土、气象、水文、环保等行业的通讯和信息资源方案,提出规划范围防洪避洪的预警体系实施方案。规划水

14、平年现状基准年:2004年;近期规划水平年:2010年;远期规划水平年:2020年。一般技术要求统计口径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应按照浙江省水利厅统一部署中规定的调查基准年收集数据。行政分区按照调查基准年浙江统计年鉴和各地同期的年鉴资料。规划衔接本次规划重点区域是易发生山洪灾害的小流域地区,规划可以参考水利部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技术文件,同时参考本地区已经完成的江河流域防洪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城镇体系建设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中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有关资料和数据,并和这些规划相衔接。调查研究应注重规划实用性、可操作性,便于规划的落实和实施。规划应加强对规划范围内易受灾害威胁的小流

15、域和重点乡镇的调查研究,尤其是位于小流域溪河周边的乡镇和行政村要逐一排查,防止遗漏。规划指导以县(市、区)为规划编制的基本单位的规划,应为规划范围内乡镇避洪预案的编制提供指导,进而指导各个行政村避洪预案和防治措施的落实。资料收集小流域规划应注重收集相关基础资料,包括小流域气象、水文、环境、历史洪水灾害等。资料收集的内容参见 REF _Ref103055377 r h * MERGEFORMAT 附录A。山洪风险分区和防避方案防避方案基本要求应按照排查、识别、划定、规划四个工作阶段,首先排查本地易受灾害地区,识别规划范围内的小流域灾害类型,划定山洪风险分区,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洪避洪的总体规划设想和

16、危险区防避方案,同时提出适合本地区避洪预案编制的指导意见,并编制重点乡镇避洪预案。灾害分类小流域灾害包括由暴雨造成的溪河洪水暴发、泥石流、山体滑坡、河流改道等;由水土流失造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由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等。本次规划的重点是暴雨所产生溪河洪水引起的灾害。山洪风险分区规划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小流域自然条件和对不同区域可能造成危害的分析,明确规划范围内有防洪避洪要求的小流域,逐个排查这些小流域的镇区范围内和各个自然村是否存在山洪威胁,根据现场调查和水文水利计算划定乡镇范围内存在山洪威胁的乡镇和自然村的山洪风险分区,制作山洪风险图,统计不同山洪风险分区的居住人口、房屋、单位等详细数据,

17、确定规划范围内的危险区、警戒区、安全区。规划重点规划重点是规划范围内的重点防避区域。规划应明确重点防避区域何人在何时由何人负责向何处撤离,明确防避撤离控制条件、防避措施,避免灾害造成这些区域的重大损失。 防避方案对重点防避区域,有条件搬迁的危险区,应优先考虑人员的搬迁。一时无法搬迁的应采取必要的防护工程。在搬迁前或防护工程没有落实之前,这些区域是避洪预案落实的重点和优先撤离的对象。位于警戒区的居住人口、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应采取必要的防洪避洪工程措施。规划中应落实防洪避洪工程建设方案,在避洪预案中明确防避和撤离具体要求。规划应明确防洪避洪安全撤离的路线和到达的目的地。撤离路线应保证安全、畅通、

18、快捷。撤离目的地应确保撤离群众的短期居住和生活的要求。避洪预案编制要求规划应根据本地小流域的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习俗提出对乡镇避洪预案编制的指导意见,确定预案内容、形式和实施等要求。避洪预案编制以乡镇为单位,在县(市、区)水利部门指导下,经地方防汛部门审核,报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乡镇避洪预案应包括有防避要求的行政村的避洪预案。预案内容乡镇避洪预案工作流程要明确预警、报警、撤离、抢险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高度重视预警,提高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及时转移群众。规划要明确乡镇避洪预案编制成文、征求意见、预演、报批、实施的具体要求,使避洪预案落实到位。预案样本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选择本地

19、区有代表性小流域内的乡镇作为避洪预案编制试点,根据避洪预案编制试点的实际经验,参照本技术导则提供的样本,形成适合本地区小流域乡镇和行政村避洪预案编写的样本文件,指导其他乡镇避洪预案编制。预案演习规划应提出组织避洪预案演习的要求。防洪避洪工程建设规划防避建设基本要求规划应按照规范并结合本地防洪要求的实际情况确定防洪标准,并提出为了减少小流域洪水灾害需要落实的防洪避洪工程措施,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尽早消除现有灾害隐患,避免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对有条件搬迁的居民,应提出搬迁计划;对采取工程防护措施的,应提出工程建设计划进度表;在没有搬迁完毕和工程措施尚未竣工时,应有详细的避洪措施。建设规划内容防

20、洪避洪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包括:溪河整治和堤防建设、山塘水库建设、病险水库加固、水土保持建设、预警系统建设等;非工程措施包括:加强宣传、落实预案、建立组织等。防洪避洪措施的制定应对现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进行调查、统计,调查统计内容参见 REF _Ref103055377 r h * MERGEFORMAT 附录A。对于已经完成的乡镇建设规划中,对原定在危险区规划的工程建设方案或住宅建设方案,应按照防洪避洪要求,提出规划调整的建议意见。溪河整治和堤防建设规划应根据本地区小流域溪河分布、类型、特点、工程现状,结合乡镇建设和防洪要求,因地制宜,完善堤防建设,同时应强化河道管理,拆除违

21、法占用河道的建筑物,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行为,实现溪河的综合治理。山塘水库建设规划应结合我省水库建设规划和本地区小山塘建设规划,针对本地区防洪避洪的实际需要,修建山塘水库,拦蓄山洪,降低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病险水库加固规划应结合我省千库保安工程,分析本地区水库病险情况,复核水库的防洪能力和泄流能力,对由于病险水库带来的小流域灾害隐患,提出及时有效的工程措施,减少小流域灾害风险。水土保持建设按照水利部水保200251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的有关要求,并结合当地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积极推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山坡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规划应在各县(市、区)水土保持规划基础上,针对

22、防洪避洪的要求,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工程方案。水土保持应结合退耕还林,生态修复,根据本地实际,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预警系统建设规划应提出本地区完善水文测报系统、加强通讯系统和预警系统建设等的规划方案,指明信息到达目的地的具体地点,为易受小流域洪水灾害威胁区的城镇、乡镇、居民点、学校、厂矿企业提供小流域洪水灾害防范的信息保障。规划预警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小流域洪水灾害预警对象;确定小流域洪水预警内容;确定警报发布方式和信息反馈方式。工程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规划应对小流域防洪避洪各项建设措施进行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工程环境影响分析规划应结合小流域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和建设措施内容进行环境影

23、响分析。防洪避洪管理体系防避管理基本要求防洪避洪管理体系建设包括山洪预警程序、紧急避灾程序、抢险救灾程序,建立防洪避洪管理组织,同时应通过公众参与、加强宣传、互助互救等办法形成全民防范。山洪预警程序预警范围和工作流程规划应明确需要进行预警的范围和地点、明确预警工作流程( REF _Ref97021455 h * MERGEFORMAT 图 1)。确定防洪避洪的信息收集分析、判断、决策、发布、到达、处理、反馈等各个环节的要求。预警内容和险情等级预警内容包括降雨、水位、洪水,以及由山洪引起灾害的可能性。根据预报的降雨量与临界雨强作比较,预测洪水灾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洪水灾害降雨强度预警等级

24、分为三级(、),按照发生洪水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黄色、橙色、红色,三种颜色预警信号分别代表较重、严重、特别严重。应根据本地实际设定一般险情、较大险情、重大险情的指标,提出不同险情处置的方案。部门预警和民间预警山洪预警程序和流程由部门预警和民间预警两个方面组成。规划应根据本地区的信息资源、行业部门的工作特点、民间习俗等情况,提出山洪预警程序和报警信号的表示方式的建议意见。预警通信联络方式规划要明确预警系统通信联络、信息反馈的技术方案,规划应整合有线电话、无线电台、对讲机或手机等现代化通信手段,建立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防洪避洪信息畅通。根据各地历史习惯,事先规定乡镇

25、和行政村避洪预案中报警的方式和识别信号,通告家喻户晓,信号可选用报警器、高音喇叭、打锣、吹号或鸣枪等手段,并指定专人负责发布实施。图 SEQ 图 * ARABIC 1 山洪预警程序流程示意图紧急避灾程序在发出预警信息后,应立即启动紧急避灾程序( REF _Ref97021471 h * MERGEFORMAT 图 2)。在发出预警信息后,应根据险情的级别启动不同险情下的紧急避灾程序(分别划出不同险情下的流程图)。规划应对各地预案编制中信息传递的方式、避险措施、避洪撤离线路、临时防避场所等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在避洪过程中,确保将信息及时准确通知到每一个人,及时组织撤离危险地带。图 SEQ 图 *

26、ARABIC 2 紧急避灾程序流程示意图抢险救灾程序规划应明确灾后抢险救灾程序和工作程序。当人员撤离危险区以后,即启动救灾程序( REF _Ref97021496 h * MERGEFORMAT 图 3)。首先转移安置人员的吃、住及医疗等问题。在灾后及早恢复灾区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及时清除隐患,恢复交通和供电供水,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修复水毁工程,组织生产恢复工作。图 SEQ 图 * ARABIC 3 灾后救助流程示意图防洪避洪管理组织分级管理规划应提出本地区小流域防洪避洪的组织机构、人员分工、相互配合协调的组织和管理方案。按照县(市、区)行政区划、乡镇、村进行三级管理。管理部门规划应明确本

27、地区小流域防洪避洪的组织协调管理单位和工作配合协作单位。各地宜由本地区水利防汛部门作为小流域防洪避洪的组织协调管理单位,建设、国土、环保、气象等行业和部门作为小流域防洪避洪的配合协作单位。村镇管理乡镇和行政村应落实本地区小流域防洪避洪的组织和人员。可根据当地的实际,由乡镇成立防洪避洪领导小组,小组由组长、值班员和通讯联络员组成;行政村组成村防洪避洪小组,小组可由组长、防洪避洪观察员、撤离信号发布员、信息联络员组成。全民防范公众参与规划应对本地区防洪避洪的现状、规划方案、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组织管理等问题征询公众意见,提出公众参与的调查问卷设计方案和意见汇总的处理方式。加强宣传规划应提出加强防

28、洪避洪宣传的建议意见,提出如何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印发宣传手册等手段,强化全社会对小流域暴雨洪水灾害的认识的宣传组织方式。互助互救规划应提出组织村民开展多种途径和方式的互助互救活动,制定并完善互助互救方案的建议意见,有效地做好乡镇临灾转移、安置及灾后的恢复等的准备工作。规划应对积极推进洪水保险、建立紧急求助计划提出要求或建议意见。规划成果规划成果组成本次规划的成果包括各县(市、区)的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报告,各个县(市、区)下属乡镇和行政村的避洪预案。防洪避洪规划报告报告章节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报告章节安排如下:1 综合说明2 基本情况2.1 自然状况2.2 社会经济2.3 灾害损失3 规划总则

29、 3.1 指导思想 3.2 规划目标 3.3 规划原则 3.4 规划内容 3.5 规划范围 3.6 规划水平年4 水文分析 4.1 水文气象 4.2 降雨洪水 4.3 地形地质 4.4 河流地貌 4.5 小流域5山洪风险分区和防避方案 5.1 灾害分类 5.2 山洪风险分区 5.3 规划重点 5.4 防避方案 5.5 避洪预案编制计划6防洪避洪建设规划 6.1 溪河整治和堤防建设 6.2 山塘水库建设 6.3 病险水库加固 6.4 水土保持 6.5 预警系统建设 6.6 效益分析 6.7 环境影响分析7 防洪避洪管理体系 7.1 山洪预警程序 7.2 紧急避灾程序 7.3 抢险救灾程序 7.4

30、 防洪避洪管理组织 7.5 全民防范8 规划实施9 结论和建议报告附表规划应结合调查和实地走访完成相应的统计和分析,具体内容参见附表和对这些表格填写的要求。报告附图规划报告附图包括规划范围示意图、规划范围风险图、规划工程布局示意图、以及规划计算分析对应的图件。避洪预案预案文本各个县(市、区)规划范围内各个小流域中有防避任务的乡镇都应该编制乡镇避洪预案。乡镇下属的行政村,尤其是比较偏远的行政村,可以参照乡镇避洪预案的总体要求,编写适合本村实际情况的简要的避洪预案。预案应根据防洪工程建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员变动等实际,进行适时的修编和调整。预案章节乡镇避洪预案报告的章节安排可以参考附件。1 总

31、则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预案范围1.4 处置原则2 概况2.1 自然环境2.2 社会经济2.3 水利工程3 小流域灾害情况及风险分区3.1 历史主要灾害3.2 灾害分类3.3 灾害成因3.4 灾害分区4 避洪预案4.1 险情划分4.2 山洪预警程序4.3 灾后救助程序4.4 风险分区和防避方案4.4.1 重点防避区和防避方案4.4.2 危险区和防避方案4.4.3 警戒区和防避方案5 防洪避洪组织机构及职责5.1 乡镇管理部门5.2 村级管理部门条文说明范围本条说明本技术导则的适用范围。技术导则主要指导规划编制,由于规划涉及预案,因此,技术导则对预案编制也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规划

32、参照文件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技术大纲、浙江省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及与小流域防洪规划相关的规程规范和有关的技术文档,如江河流域防洪规划、城市防洪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术语和定义小流域本技术导则没有明确规定小流域的面积。首先是各地小流域情况比较复杂,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划定小流域的范围。规划范围可以包含若干个小流域,一个小流域也可以分几个规划范围进行规划。划分小流域主要是为了进行山洪灾害的分析,而规划的着眼点在有山洪防避任务的乡镇和行政村。我省前些年已经完成八大流域的防洪规划编制,本次规划从某种意义上是对八大流域防洪规划的补充,构成我省

33、完整的防洪体系。山洪小流域发生的洪水,具有预见期短、突发性强、洪水暴涨暴落、水量集中、破坏力大等特点,而小流域防洪措施一般比较薄弱,因此带来的危害很大。据目前的统计资料,小流域洪水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占全部洪灾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同时山洪还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其他灾害,常造成人员伤亡,毁坏房屋、田地、道路和桥梁等,甚至导致水库大坝、山塘溃决,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本技术导则主要是针对这一类的洪水。泥石流灾害本次规划涉及的泥石流为由降雨引起的山洪所诱发的并造成破坏的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包括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水的来源和有一定坡度的利于集水集物的

34、沟状地形。滑坡灾害本次规划涉及的滑坡为由降雨引起的山洪所诱发的并造成破坏的滑坡灾害,特点是滑移岩土体整体位移,内部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明显错乱。溪河洪水灾害由于降雨造成山区小流域山洪和小流域范围内过境河段发生的洪水造成水位急剧上涨所带来的灾害。具有陡涨陡落、历时短、流速快、冲刷破坏力大等特点。临界雨强临界雨强指标是判别小流域是否会发生洪水灾害的指标之一。不同气候、不同地域、不同地形地貌、不同植被环境下的临界雨强指标是不同的。临界雨强一般与不同洪水频率相对应。临界雨强的确定方法可参照 REF _Ref103055395 r h * MERGEFORMAT 附录B。危险区本条指遭遇10年一遇洪水会遭受

35、灾害,有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区域。这些区域或者缺乏必要的防洪工程措施,或者无法修建防洪工程措施,如溪流会合的顶冲点、汇流点、弯道入口区域等。这些区域内的居民原则上应尽早搬迁。一些区域在遭遇10年一遇洪水时会遭受一定的损失,但是区域内居住的人员相对安全,例如,洪水淹没后水深较浅、水流较缓,人员可以逃至相对安全的楼房、避洪台、近邻的高地等,这些区域也可以划为警戒区。警戒区本条指遭遇10年一遇至20年一遇洪水会遭受灾害,有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工程或者防洪标准不够,或者规划工程尚未实施或完成,是规划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安全区本条指遭遇20年一遇以上洪水才会遭受灾害的区域,和危险区以及警戒区

36、相比相对安全的区域,同时也是可以临时安置撤离人员的区域。重点防避区域本条指规划范围内危险区和警戒区中本次规划需要重点考虑的区域,主要按照是否缺乏必要防范措施和人员密集以及一旦受灾会造成严重后果等情况划定。部门预警各个政府部门具有掌握山洪发生信息的条件,拥有各自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对于即时预警意义十分重大。但是这些信息需要分析、整理、汇总,然后进行判别,并即时发布。按照现行的管理模式,防汛信息由本地区防汛部门统一发布。民间预警小流域的山洪灾害有时发生的范围非常小,暴雨非常集中,因此,完全依靠部门预警是不够的,因此,本导则提出了民间预警的要求。民间预警主要由按照预案规定的人员,按照一定的观测内容,

37、一定的信息分析汇总发布的程序进行防洪避洪信息发布。总则规划总体要求本条说明本次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实施按照县(市、区)为单位,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乡镇一级,以乡镇为预案编制的落实单元,将防范措施进一步落实到易成灾的行政村,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在小流域洪水灾害调查基础上,根据流量或降雨等资料推算小流域设计洪水,并结合具有防避任务的小流域乡镇和行政村附近的河道控制断面的水力计算,得出河道不同过流能力条件下小流域防洪避洪区洪水位,制定小流域洪水风险图。没有流量或降雨资料的地区,可查阅我省短历时暴雨图集等资料。运用适当的水文计算对本地区的小流域洪水灾害成因、规律等深入研究。在技术导则中要求加强调查研究,将调

38、查结果按照导则设置的表格填写,确保规划的基础工作扎实可靠。同时给出了乡镇预案编制的样本,供各地乡镇预案编写参考。本次规划要求整合现有的信息资源,因地制宜,避免资金的大量投入。同时强调公众参与和宣传。 “一查”是指在规划时必须查清和掌握行政辖区内小流域的居民点、厂矿以及学校等重要的基础设施布局情况;同时查清小流域历史灾情以及台风、降雨等基本水文、气象资料,在历史资料统计的基础上进行灾害分类和初步确定易受灾害小流域地区。“二划”明确了规划关注的区域是乡镇和行政村。镇区是乡镇人口和经济要素比较集中的区域,对于浙江省范围内的山区乡镇,往往河流穿镇而过。镇区范围内,可能会有一些区域属于关注的重点地区,因

39、此,要把这些区域划出来。其次是分散在小流域溪河周边的行政村,根据调查,往往这些行政村,在强降雨条件下,会有突发灾害发生,也需要把这些行政村划出来。“三定”是指在小流域洪水灾害分区的条件下制定防洪避洪规划方案;在掌握小流域气象、水文、地形、地势等情况的基础上,以乡镇为单位制定符合小流域实际的避洪预案;在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时要确定山洪预警程序、紧急预案启动程序以及灾后救助程序。“四落实”是指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以县(市、区)水利局为中心,乡镇、村为基层层层落实预案。“防避结合,以避为主”为原则的乡镇和行政村的各项防洪避洪措施要落实。小流域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较薄弱,需要开拓资金渠

40、道,确保规划方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落实有经费的保障。规划指导思想减少小流域地区在灾害条件下人员伤亡,在规划中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是本次规划工作的核心内容。规划编制和预案编制都要围绕这一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各县(市、区)可根据行政区内小流域的经济、社会等情况,适当调整规划目标。但是必须将消除本地山洪重大灾害隐患作为规划必须实现的目标。规划原则根据本次规划的特点,提出了本次规划需要遵循的5个规划原则。各地可根据本流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调整、完善。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编制以县(市、区)为规划编制的基本单位。由于全省小流域大小不一,情况比较复杂,有以下一些情况:规划范围内包含

41、若干小流域;规划范围内只有一个小流域;规划范围内部分小流域只是某一小流域的一部分。由于本次规划中小流域用来对灾害进行分析研究,规划的重点是小流域中的人居区域,预案落实在乡镇和行政村。因此规划着眼于各个小流域中的乡镇和行政村,预案也按照乡镇和行政村编制。对于跨县(市、区)的小流域,在进行自然条件和灾害分析时可以相互参照相应成果,但是规划和预案依然应该落实在本规划范围内的乡镇和行政村。规划内容本规划重点要突出规划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指导镇村预案的编制。除了一般规划要求的内容以外,重点是山洪风险分区和防避方案;防洪避洪建设规划;防洪避洪管理体系三部分内容。首先是确定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规划范围内

42、的各个小流域,确定山洪风险分区并提出防避方案是近期急需要开展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规划水平年需要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总体设想;编制相应的预案,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现有的信息资源建立本地区的预警体系。规划主要围绕这些内容进行。规划水平年由于本规划最近将要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为了使规划中所用的水文、气象、经济社会基本资料更加准确、详细和全面,将规划水平年定在2004年。一般技术要求本部分内容对规划的一般技术要求进行叙述。山洪风险分区和防避方案防避方案基本要求防避方案是对解决防洪避洪存在问题的总体考虑。因此,首先需要明确本地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然

43、后按照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提出推荐方案。灾害分类本规划主要是针对小流域地区因降雨而形成的溪河洪水以及由此带来的泥石流和滑坡。需要在规划中分析本地区的灾害类型和特点。山洪风险分区通过山洪风险分区可以将小流域防洪避洪区划分为危险区、警戒区、安全区。山洪风险分区的划定主要以临界雨强发生山洪时是否会受灾确定。可以通过计算临界雨强,或通过计算某一河道过流能力,或参照分区防洪工程标准等办法来划分风险分区。在溪河洪水分析计算时,可选择河道控制断面进行河道水力计算,确定河道过流能力。通过水文站的流量资料可以计算小流域设计洪水。将与河道过水能力接近的设计洪水确定为该地区的防洪标准。如果没有水文站,可以根据雨

44、量站的降雨资料推算小流域的设计洪水。如果没有雨量站或实测的降雨资料,可以根据浙江省短历时暴雨(2003年2月),确定降雨资料。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上述标准和分区划分的办法进行适当的调整。规划重点重点防避区域是有可能在洪水灾害条件下造成重大损失的区域,是规划关注的重中之重。防避方案主要是针对实际情况和方案实施可行性,提出有条件事前搬、汛前撤的防避方案,减少人员伤亡的风险。避洪预案小流域避洪预案(简称“预案”)是为预防山区小流域洪水灾害,事先做好防、救、抗各项工作准备的方案。编制要求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防避结合,着重在避”的原则,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

45、、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反映各地小流域洪水灾害的致灾原因和致灾特点,对小流域洪水灾害主要是采取预防和躲避措施,通过预案的实施,能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预案内容对小流域洪水灾害防治区内的自然地理、气象水文、经济社会、历年小流域洪水灾害、现有防御体系、灾害隐患点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阐述本地区地形地质条件、暴雨洪水特性、小流域洪水灾害类型及特点,列出历史上发生的小流域洪水灾害等情况。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从气象、水文、地质、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对区域山洪灾害的成因、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论证。明确危险区、警戒区和安全区的划分范围,具体到村组、到人。调查本地区小流域

46、洪水灾害的类型、特点,再进一步明确细化危险区、警戒区和安全区的范围,调查“三区”范围内的村组、人口。依据地形特点、小流域洪水灾害类型、人口数量以及工程情况等,标明危险区、警戒区向安全区转移的路线,注明临时躲灾的地点。划定成灾暴雨等级,确定避灾的山洪预警程序、规定预警信号和信号发送的手段和责任人、转移路线、转移人员安置办法和地点、转移安置任务的分工,制定人员转移安置的原则和纪律,转移后的生活安置、医疗等。明确防御小流域洪水灾害的组织机构,落实人员组成、职责,制定强化行政指挥手段和责任人的责任意识的措施。组织机构:成立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小流域洪水灾害防御工作指挥机构,各级县(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47、为同级人民政府防灾减灾的指挥机构。特别是计划、财政、水利、国土、气象、交通、广电、农业、林业、地矿、城建、乡(镇)等部门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切实加强领导,履行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协同做好小流域洪水灾害的防御工作。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本区域的小流域洪水灾害防御工作。有小流域洪水灾害防御任务的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应设信息、监测、转移、调度、保障等工作组。各村建立以村主要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小流域洪水灾害防御工作组,并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应急抢险队,每个村组均需根据本村地形及人员分布情况确定若干名信号发送员。职责范围:各级小流域洪水灾害防御指挥机构要组织制定、完善小流域洪水灾害防御预案,落实小流

48、域洪水灾害防御避灾躲灾的各项工作,收集各地雨情、水情、险情、灾情等相关资料,掌握小流域洪水险情动态。定期进行险工险段巡查,动员、组织群众安全转移避险,认真执行上级命令,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小流域洪水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社会安定和经济稳定发展。预案样本各地都应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预案编制的试点,结合本技术导则的要求,参考附件的乡镇避洪预案样本,形成适合本地区实际的乡镇避洪预案样本,为本规划范围内的其他乡镇和行政村避洪预案编制提供参考样本。预案演习为了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可以对试点乡镇或选择合适的乡镇和行政村进行预案演习。针对演习暴露出的问题,修改预案。防洪避

49、洪工程建设规划防避建设基本要求小流域防洪避洪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本导则在防洪避洪方面的主要工程措施是溪河整治和堤防建设、村庄建设、山塘水库建设、病险水库加固、水土保持、预警系统建设等措施。这些措施一定要与相应的规划相结合,不应重复制定。小流域防洪避洪的规划标准原则上可以按照乡镇所在地的保护区按照20-50年一遇的标准,行政村按照10-20年一遇的标准确定。同时应结合当地实际需要和可能,适当提高或者降低标准。超过这一标准,原则上应该采取避洪措施。分散的零星居民原则上采取避洪措施。建设规划内容防洪避洪措施应结合其他相关的规划和建设工程。在本规划中主要是将相关规划中的相关内容在

50、本规划中进行整合,而不是在本规划中,对这些内容进行逐项规划。但是,如果在相关规划中没有考虑小流域防洪避洪而需要调整的内容,应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协调。尤其是在乡镇规划或者村庄建设规划中将建设工程规划在危险区,或者规划在未进行防洪工程建设的警戒区,应在本规划中提出明确的调整建议意见。严禁新居民点、学校、厂矿等重要基础设施进入危险区,控制新居民点、学校、厂矿等重要基础设施进入警戒区。同时在村庄建设时要考虑紧接避难场地以及通往紧急避难场地的通道,电力、通讯等建设要与防洪避洪紧密结合,加快危险区的防洪工程建设,逐步减少单位和居民的受灾风险。小流域防洪避洪要结合山区河道整治规划,根据小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合

51、理的河道防护工程、疏浚工程等工程措施,提高河道防洪泄洪能力。在河道防护工程中,应按照选定的防洪标准计算设计洪水,选择堤线,选定堤距与堤顶高程,拟定合适的堤身断面,确定防护工程方案。河道疏浚可以保持河道泄洪以及河道通航,认真选择挖槽线和弃土区,避免妨碍行洪。小流域防洪避洪要结合浙江省水库建设规划(正在制定中),根据小流域实际情况,提出是否要增加水文观测点、库区移民是否转移到小流域安全区、确保库区通讯及通路等与小流域防洪避洪有关的措施,促进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的实施。在病险水库加固方面,根据水库实际情况,提出在保证主体工程(大坝、水闸)安全的基础上,改善水库通讯条件,加强水库管理,确定水库防汛安全负

52、责人,同时水库防汛信息要与水库下游乡镇的防洪避洪有机结合。 在水土保持方面也要结合小流域实际情况,提出有助于小流域防洪避洪的相关措施。工程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可参照有关要求进行规划措施的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工程环境影响分析规划包括众多具体措施,结合防避区域措施实施的具体内容,分析各单项措施对环境影响,在单项环境影响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措施实施后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从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需要出发,对规划方案如工程项目、布局、规模等的优化提出建议。防洪避洪管理体系防避管理基本要求防避管理包括防避工作常规管理和事件发生的过程管理。常规管理主要是制定山洪预警程序、紧急避灾程序、抢险救灾程序;明确

53、防避组织,进行人员管理,落实宣传工作。事件发生的过程管理包括灾害发生过程中的山洪预警程序、紧急避灾程序、抢险救灾程序等的执行。山洪预警程序当预报即将发生严重小流域洪水灾害时,为动员可能受灾区群众迅速进行应变行动所发布的警报叫做小流域洪水预警。通过预警,可使受灾区的居民及时撤离,并尽可能地将财产、设备和牲畜等转移至安全地区,从而减少受灾区的生命财产损失。预警必须要有山洪预警程序,本导则已经确定了山洪预警程序,见图1。在省防办的组织下,做到小流域洪水灾害监测、预报信息共享,密切联系、加强会商。在有小流域洪水灾害防治任务的县(市、区)建立相应的小流域防洪避洪预警机构。现在不少县(市、区)已基本设置了

54、气象预报站、水文预报站,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气象、水文系统,考虑地质灾害预警信息,进行小流域洪水灾害预报。为了有效地进行防洪避洪,应通过洪水灾害警报传输通信网,及时、准确地将洪水灾害预警信息和防洪避洪调度指令传送到受洪水威胁的城镇、乡镇、居民点、学校、工矿企业等地方。规划应指明具体地点,并绘制警报发布区域图。规划应结合各个小流域的具体情况明确山洪预警内容,主要包括气象预报信息、水文预报信息、洪水警报、抢险救灾及居民迁移安置调度指令等。降雨是导致小流域洪水灾害的最主要因素,降雨量、降雨强度的控制指标(临界降雨量或临界雨强)是实时小流域洪水灾害预报预警业务中诊断洪水灾害是否可能发生、并及时采取相应预

55、防措施的关键性指标。不同气候、不同地域、不同地形地貌、不同植被环境,临界雨强指标是不同的,需根据实测、调查资料及对比分析,深入研究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与洪水灾害之间的成因关系,综合分析确定临界雨强指标。本技术规划导提出可以通过河道控制断面的过流能力确定临界雨强,详细可见 REF _Ref103055395 r h * MERGEFORMAT 附录B。各规划区可以根据小流域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临界雨强。比如可以参照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技术导则、浙江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技术导则(正在制定中)的有关成果,根据溪河流域面积和汇流时间的不同,宜以1小时、3小时、6小时时段雨量为重点进行分析,

56、确定不同地区导致溪河洪水的不同时段雨量指标。通过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山洪灾害临界降雨量指标成果与不同时段、频率(2%、5%、10%、20%)暴雨等值线图、不同时段实测暴雨极值等值线图的对比分析,确定降雨区划。确定小流域防避区位于不同的降雨区,不同的降雨区有不同的临界雨强指标。本导则建议根据临界雨强划分三级预警,具体如下:1第级为黄色预警信号。其含义为:根据降雨预报,24小时之内将有强降雨发生,降雨强度可能接近或达到临界雨强,而且降雨可能持续,预报将可能发生较重洪水灾害,此时各主管机构应当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进入防灾状态,相关部门加强值班,做好可能发生洪水灾害的跟踪预报、预测、警报服务工作。随时关

57、注天气变化及河流水位、地质状况变化,并做好转移受灾害威胁的居民、工作人员及财产的准备。2第级为橙色预警信号。其含义为:根据降雨预报,24小时之内将有强降雨发生,降雨强度为临界雨强的12倍,且降雨可能持续,预报可能发生严重的洪水灾害,此时各主管机构应当启动紧急应急程序,进入紧急防灾状态,相关部门做好重大洪水灾害的跟踪预报、预测、警报服务工作,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及由强降雨诱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情,部署并落实防御措施。及时对受灾害威胁的人员及财产(可转移)进行撤离和转移。3第级为红色预警信号。其含义为:根据降雨预报,24小时之内将有强降雨发生,降雨强度超过临界雨强的2倍,且降雨可能在较长时间

58、内持续,24小时之内可能发生特别严重的洪水灾害,此时各主管机构应当启动特别紧急应急程序,进入特别紧急防灾状态,相关部门要做好重大洪水灾害的监测、预报、预测、警报服务工作,及时启动抢险应急方案。保证受灾害威胁的人员及财产(可转移)在规定时间内迅速撤离,转移至安全场所避灾,并实施相应的抢险救灾程序。本规划技术导则提出各地根据临界雨强指标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一般险情、较大险情、重大险情。险情等级的确定跟临界雨强是密切相关的。险情等级主要包含日降雨量、1或3小时短历时降雨量以及洪水位等因素。其中日降雨量、1或3小时短历时降雨量直接可以根据临界雨强确定原理来确定,只是统计的降雨量历时为日、1或3小时。洪水

59、位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河道过流能力和地形,小流域由于资料有限,主要取决于河道过流能力。因此洪水位、河道过流能力以及临界雨强三者相互联系。所以险情等级的最主要依据是临界雨强,但又是临界雨强的综合考虑。紧急避灾程序以浙江省永丰镇避洪预案样本为例。抢险救灾程序(1)受灾人员的安置对房屋冲毁的灾民,应尽快正确选择宅基地,帮助灾民建设新房屋,同时尽量避免将房屋建在危险区、警戒区。应妥善安置好灾区群众,做好灾后的防疫救护和安抚工作,杜绝灾后传染疾病的发生。(2)水毁工程的修复尽快修复被洪水冲毁的河堤、渠道、桥梁等水毁的水利交通工程,确保灾后灾民生活、生产、交通的正常秩序。(3)重灾源头控制以及隐患清除对山塘水

60、库进行出险加固,增加水库的调洪能力,在受灾严重或重要的乡镇和行政村可适当修建防护工程,提高防洪能力。检查并清除本流域洪灾隐患。(4)生产恢复增加对灾民的救助工作,在物资、资金、政策上大力扶持灾民,尽快让灾民恢复生产。(5)提高对小流域洪水灾害的认识,普及防御小流域洪水灾害的基本知识小流域洪水灾害防御工作指挥机构设立办事机构,办事机构除在小流域洪水灾害发生时,协助指挥救灾外,在平时反复深入开展防御山洪灾害和自救常识的普及教育,宣传讲授本地小流域洪水灾害隐患的存在和分布变化情况,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创造条件,不断改造和完善本辖区的交通、通讯设施和防御小流域洪水灾害的组织领导体系,提高预警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