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池塘养殖肥水管理技术_第1页
海参池塘养殖肥水管理技术_第2页
海参池塘养殖肥水管理技术_第3页
海参池塘养殖肥水管理技术_第4页
海参池塘养殖肥水管理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7肥水篇赵宇一技术推广(一)、单细胞藻类单细胞藻类,简称单胞藻,是水生浮游植物。池塘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时刻进行着复杂的物质循环过程,浮游植物吸收水中小分子营养元素以及二氧化碳,借助于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增加水体的溶氧量;同时浮游植物又可作为水产动物幼苗的活饵料,促进水产动物幼苗的快速生长。(二)、水色水色是池水在阳光下所表现出的颜色,主要是由单细胞藻类、浮游动物、水中的悬浮碎屑等所表现出来的颜色。其中单细胞藻类和浮游动物为水色最主要成因,对水色的影响最大,所以,水色通常是指“单细胞藻类和浮游动物”的变化过程。养虾先养水,水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

2、对象能否健康生长甚至养殖成败。因此,观察养殖水体,明辨优劣水色,对水质的管理维护和调理在养殖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饵”。(三)、优良水色淡绿色、黄绿色以硅藻和绿藻共生的水色,此种水色既稳定,营养又极为丰富,有利于虾的快速生长,虾的活力较强,体色富有光泽。茶色、茶褐色以硅藻为优势种群,此种水色较为“肥、活”,藻的种类有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角毛藻、小球藻等。此水色有利于虾的快速生长,虾的活力较强,体色有光泽。(四)、不良水色(危险水色)白浊色水此种水色为最坏的水色。以肉眼即可看到悬浮于水中的无数小白点,这些小白点多为浮游动物,在静止或无风的水面,常可看见这些生物聚集

3、于此,以丝状漂浮、或旋转。其主要种类为原生动物的绒毛虫、轮虫、聚缩虫等,形成白茫茫一片,被称为“白露水”。主要危害:快速吃掉水体中各种浮游藻类,并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池虾极不安定,是虾游塘的主要成因之一。当原生动物绒毛虫大量繁殖时,这些绒毛虫常侵害到体质较弱的虾或病虾。另外,白浊色水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杂质,为各种致病菌提供了大量繁殖的机会。清瘦水池水清沏见底,藻类不易培养起来,久而久之丝状藻类遍地滋生,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出现该种水色。主要原因有:藻类老化,突然死亡(倒藻),或水中缺乏藻种,或水中缺乏营养元素,或因水中重金属含量超标,藻类被毒害不能正常生长,如虾池底经常出现成红色或黑色,或水色

4、微蓝,这些都是因为水中含有过量的铁、锰与铜等原因;另外,池底过于偏酸,藻类也不能生长。黑褐色、酱油色水虾的放养密度过大、残留的饵料或粪便积累过多、不常换水、池底长期酸化或老化、养殖中后期大量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增加,使褐藻、鞭毛藻及裸藻大量繁殖,则常会发生黑褐色或酱油色水色。特别是大量投喂烂鱼或贝类食糜,更容易产生该种水色。此种水色的虾池,若开增氧机搅动水面时,常常见到水面有大量粘集在一起的泡沫,久久不散,此有机质团更容易为病原菌提供繁殖场所,从而引起一些红体、烂鳃、黑鳃或肿鳃等疾病。再者,大量有害藻类的繁殖,还会分泌藻毒素,使鱼虾贝中毒。有的黑褐色或酱油色水色则与池中主要藻类无关,纯碎是由水

5、源或底质中含有大量溶存的单宁酸及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土壤向水中释放大量的褐色有机酸所致。因此在潮湿多雨的泥炭地、肥沃的的稻田、果林地开挖的虾池很容易发生此种现象。蓝色水多见盐度较低或淡水池塘,由于氮磷营养失衡,致使微囊藻或蓝藻大量繁殖,严重时,水面上呈现一片象豆花状绿色泡沫。该藻类死亡后,在水体中易产生甲烷等有毒物质;对虾容易形成软壳虾,且软壳症发生率较高。红色水以甲藻和裸甲藻为优势种群藻,多发生在有机质含量高,硬度大,呈微碱性的高温水体中。这类藻类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如当水温和PH值突变时,就会大量死亡,死藻易产生藻毒素,这种毒素会使水产养殖动物中毒死亡。“泥皮”水是以藻类尸体、有机腐质和多种

6、原生动物等混合而成,白天光照时则浮上水面,阻隔水体与空气间的物质交换;夜晚则沉入水底,阻隔底质与水体的物质交换,影响水产动物的正常摄食和生长;此外,这种水体容易引发寄生虫和致病菌大量繁殖,引起水产动物发病。(五)肥水困难的主要原因 清塘时药物残留过多,如氯制剂、重金属、杀藻药剂等,致使藻类受抑,无法生长。前期水温过低,藻类分裂繁殖速度受到限制,水色不易肥起来。底泥和补充的水源缺乏天然藻种。水体中的浮游动物过多,藻种基本被其摄食,无法繁殖。塘底青苔较多,施用的肥料大部分被青苔吸收利用,使水体营养不足。水体太浑浊,水体光线太弱,阻隔了藻类光合作用。水体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缺乏或不平衡,致

7、使藻类缺乏营养。(六)肥水所要关注的相关要素1、池底部土壤类型、营养状况、老化状态等要素池底部土壤的种类、营养状况与老化程度等情况不同,向水体释放的热量、营养及微量元素也不一样,继而对藻类生长繁殖影响也不尽相同,所表现的水色当然就不一样了。一般来说,池底土壤的种类、营养状况与老化程度等情况有以下几种:(1)、砂质底:池底部铺有大量的砂粒或土杂石,砂质底易渗漏,营养减少,热量散发快,水温不稳定,水色不易培养,藻类易死亡,难以维持。砂质底的高位池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一般这类池的肥塘原则是:“早期综合肥水,中期生物保藻,力争藻类不老”。(2)、砂壤土或泥质底:保水保肥能力强、能向水中释放各种营养元素

8、,水色易培养且能维持长久。一般这类池的肥塘原则是:“生物肥水为主,防止水色过浓,控制好寄生虫”。(3)、老化、酸化池底:由于池塘使用年限过长、有机腐质存积过多,造成腐烂物增多酸化。此种底质一般水色会长期过浓,底部溶氧缺乏,底部有机物长期处于低电位状态,腐臭程度加剧,易酸化,并向水体中释放大量的含氮物质。这种情况下, 肥塘的建议原则是:“少用氮肥,多用磷肥,结合生物制剂,控制异常水色”。2、各种浮游生物所需的营养特点(1)、绿藻: 所需的营养种类较为简单,在氮元充足、有益微生物为优势的条件下,易大量繁殖,所需氮磷比约为46:1;(2)、硅藻:所需日照光度要比绿藻强,易在营养丰富的水域中生长,且要

9、求水中含有丰富的硅元素,所需氮磷比约为7:1左右,在此情况下,营养结构一旦失衡,鞭毛藻与褐藻就容易大量繁殖。(3)、蓝藻:易在营养丰富、有机物较多的水域中生长,且所需氮磷比例约在8:1左右,蓝藻不需要很强的日照光度即可生长。这也就是刚放养虾苗后,由于池水不深,池底光度极适合蓝藻的大量繁殖,而生成的底藻(土皮)之原因。(4)、浮游性原生动物:桡足类在营养充足的清水条件下容易大量繁殖;而轮虫在肥水的条件下容易大量繁殖,所以,对虾养殖早期以桡足类为多;中后期则由轮虫取而代之。3、肥水产品各营养元素的特性及正确用法无论是无机肥水,还是有机肥水或生物肥水,都基于给藻类提供营养元素,在肥水过程中,要根据池

10、塘的特点、不同季节、不同藻类生长特点,应遵循“了解产品,方法正确,有的放矢,少量多次”的原则。经验表明:铵盐和光合细菌有利于绿藻的生长;硅酸盐则有利于硅藻的生长,并有抑制黄色鞭毛藻的生长。藻类所需的氮元,以氨态氮最易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待浓度低至某种程度时,再吸收硝酸态氮,至于亚硝酸态氮则较少吸收甚或不吸收。产品的特性也会影响藻类的生长,如投放酸性的磷酸钙和酸臭的生物制剂,PH值过低则会抑制藻类生长。4、投喂的饲料种类与产品质量优劣对水色影响饲料散失于水中,向水中释放有机营养,使池水变肥的同时,又使水质受到污染。有些地区的虾池,常用粉碎后的活鱼或贝类作为饲料,污染更为严重,并大量繁殖鞭毛藻和丝藻

11、等,反而对培养水色不利;如在饲料投喂过大,残饵过多,往往会导致轮虫、纤毛虫等寄生虫的大量繁殖,使水色突然变清。所以,在培养水色前,了解饲料的种类、质量及投喂情况,对快速培养优良的水质有很大的帮助的。5、水产药物残留对水色影响很多水产药物对藻类有抑制生长或杀灭作用,如氯制剂消毒剂、重金属、杀藻剂等,这些药物在预防或治疗水产动物疾病的同时,有大量残留在水体中,对水色起作绝对性破坏作用。例如:滥用氯制消毒剂,超量使用、定期频繁使用,常常使水色突然变清,丝藻繁生。6、施肥时间的选择藻类生长繁殖需要适当的光照强度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施肥应选择在晴天上午为宜,且施肥后天气最好能够持续几天晴天。(七)施肥八忌

12、1、忌闷热天气施肥 2、忌浑水施肥3、忌化肥单施 4、忌盲目施肥5、忌固态化肥干施 6、忌厌食时施肥7、忌一次施肥过量 8、忌用药同时施肥(八)化肥、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的优缺点1、化肥优点:无致病菌污染,培藻迅速。缺点:营养不均衡,肥力后劲不足水质不稳定,容易倒藻对水产动物易产生应激反应。2、有机肥优点:营养全面较均衡,肥力后劲足,作用时效长,肥水较稳定。缺点:分解慢,肥效迟,水色变化慢容易有致病菌污染分解时耗氧大,易缺氧“泛塘”。3、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是由有机肥经有益微生物充分发酵,由原先大分子有机质,分解为小分子有机质,便于藻类吸收,由于有益微生物的优势发酵,从而抑制了致病菌的繁殖,减少

13、了致病菌的污染。优点:营养全面较均衡。培藻迅速,且肥力后劲足,作用时效长,肥水较稳定。进入水体不耗氧。无致病菌污染。缺点:生产成本较高,市价相对高一些。4、微生物生态绿肥微生物生态绿肥是由高蛋白有机质经有益微生物酶解,由原先大分子蛋白有机质,分解为氨基酸、生物肽等小分子有机质,便于藻类吸收,氨基酸同时具有较强络合解毒性,解毒全安且效果好。优点:营养全面较均衡。培藻迅速,肥水较稳定。进入水体不耗氧。无致病菌污染。有较强的解毒能力。缺点:生产成本较高,市价相对高一些。三、产品实际应用技巧(用法用量参照产品使用说明)1、放苗前培水“氨基酸培藻素”+“氨基酸肥水膏”,或“微生物生态绿肥”+“氨基酸培藻

14、素”+“碧水安”。2、新塘、沙质底塘,水不容易肥起来“复合芽孢杆菌”+“微生物生态绿肥”或“利生素”+“微生物生态绿肥”+“单胞藻快速生长素”+“绿水宝”。3、因清塘药物残留较多,水不容易肥起来连续二天使用“克毒培藻灵或养水黑宝”+“百毒净或解毒灵”进行解毒,应注意的是“克毒培藻灵或养水黑宝”与“百毒净或解毒灵”应单独溶解泼洒,第三天开始使用:“微生物生态绿肥”+“氨基酸培藻素或氨基酸肥水膏”肥水。4、因清塘较彻底,池塘藻种缺乏,水不容易肥起来引进“藻种”+“微生物生态绿肥”+“氨基酸培藻素或氨基酸肥水膏”,或引进“藻种”+“微生物生态绿肥”+“单胞藻快速生长素”+“菌王863”。5、水体中的

15、浮游动物过多(白浊水),藻种基本被其摄食,水不容易肥起来先用氯制消毒剂,抑制或杀死浮游动物,第三天再用“克毒培藻灵”+“百毒净”进行解毒,第四天开始使用:“微生物生态绿肥”+“氨基酸培藻素或氨基酸肥水膏”肥水。6、水体较瘦,水中丝状藻类(如青泥苔等)过多,水不容易肥起来(1)“杀青苔药”+50倍的“石膏粉”充分搅拌匀均,用粉剂对着青苔处撒入水中。(2)第三天使用“克毒培藻灵”,若与草木灰(每亩25)同时使用效果更佳。(3)第五天进行肥水,“氨基酸培藻素或氨基酸肥水膏”,或“微生物生态绿肥”+“单胞藻快速生长素”+“碧水安”。7、水体太浑浊,水体光线太弱,阻隔了藻类光合作用,水不容易肥起来先用“

16、超级底净王”+“培藻底改”进行净化水质,以增加水体透明度,第二天再用“微生物生态绿肥”+“单胞藻快速生长素”进行肥水。8、水体缺氧,藻类不旺,肥水产品进入水体易造成加剧缺氧,但又急需肥水 “氧立得或立体氧吧”+“微生物生态绿肥”,或“氧立得或立体氧吧”+“单胞藻快速生长素”或“”+“氨基酸培藻素或氨基酸肥水膏”。9、高温、闷热天气,肥水易造成水产动物应激反应,但又急需肥水 “氧立得或立体氧吧”+“应激多肽维C或游塘灵”+“微生物生态绿肥”,或“氧立得或立体氧吧” +“应激多肽维C或游塘灵”+“单胞藻快速生长素”,或“氧立得或立体氧吧”+“应激多肽维C或游塘灵”+“微生物生态绿肥”+“克毒培藻灵

17、”。10、连续阴天、无法肥水,但又急需肥水“碧水安”+“氧立得或立体氧吧”+“、或氨基酸培藻素或氨基酸肥水膏”,或“绿水宝”+“氧立得或立体氧吧”+“氨基酸培藻素或氨基酸肥水膏”,或“虾宝863”+“氧立得或立体氧吧”+“微生物生态绿肥” +“克毒培藻灵”。11、PH值偏低,水不容易肥起来“光合细菌”(5/1米亩)+“微生物生态绿肥” +“克毒培藻灵”,或“光合细菌”(5/1米亩)+“微生物生态绿肥”+“培藻底改”。12、日常养水、培藻肥水 “菌王863”+“微生物生态绿肥”, 或“菌王863”+“单胞藻快速生长素”,或“复合芽孢杆菌”+“微生物生态绿肥”或“利生素”+“氨基酸培藻素或氨基酸肥

18、水膏”。底质篇一、技术推广 (一)养殖底质 养殖水体的底质,除了原本的土壤、沙砾或人工建造的水泥池底外,主要是指养殖生产期间形成的淤泥,它是包括残饵、粪便、生物尸体和泥沙等在内混合物的沉积物。这些物质中的有机腐败物质及消耗溶解氧产生的二氧化碳、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和多种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是病原菌的良好培养基或各种寄生虫虫卵潜藏住所,同时,又向水体中不断释放营养元,供藻类生长。所以说底质、水质、病害密切相关。 (二)底质恶化的主要因素 1、清塘不彻底,晒塘时间过短,清塘所使用的药物不当以及清塘所造成的过多药物残留等。 2、在养殖期间,有机质残留过多,底部缺氧,是底质恶化的最主要因素。残饵、粪便

19、、生物尸体等有机质残留,使得生物耗氧和化学耗氧剧增,水体底部溶氧无法满足耗氧量,从而造成池塘底质缺氧,厌氧菌大量繁殖,分解底部有机质而产生大量有毒中间产物,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有机酸等有害物质。这些有毒物对水产动物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同时又会造成致病菌大量繁殖,缺氧浮头等。 3、大量频繁使用化学消毒剂、农药杀虫剂、杀藻剂等,从而破坏水体及底质自净能力。 (三)不良底质 1、酸臭、腥臭底质 形成原因:池底腐败的有机质过多,主要是由于清塘不彻底、养殖过程投饵过剩、没有采取措施定期改良底质等,另外,增氧措施不足,又没有定期抛撒增氧剂,使得有机质没有得到充分氧化分解,产生大量有毒中间产物,如

20、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等,严重时底质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出现“冒泡”现象。 2、板结底质 形成原因:多次大量使用化肥肥水、过量使用硫酸铜杀虫杀藻剂、大量使用生石灰等药物,造成底质板结,底质与水体之间气体、营养元素的交换被阻隔,水环境缓冲能力减弱,水质变化无常,水产动物容易产生应激反应。 3、“泥皮”底质 形成原因:大量老化死亡藻类和悬浮胶体沉积物沉淀于底部,在微生物作用后,会变成浮皮、并在水体表面形成大量泡沫等。 4、“丝藻”底质 形成原因:底质与水体之间营养元素的交换被阻隔,致使水体营养元素的不平衡或缺乏,出现“倒藻”、“转水”(水质一夜之间变清),水质过瘦,清澈见底,底部丝状藻、青泥苔

21、大量繁殖。 5、“浑浊”底质 形成原因:有机质残留过多,且得不到充分氧化分解,以胶体形式释放并悬浮于水体中,造成水质“浑浊”;或养殖密度过大,水产动物在底部不断骚动,引起水质“浑浊”;或因暴雨夹带大量粘土浆,引起水质“浑浊”。“浑浊”水质,悬浮沉降到底部,必然引起底质“浑浊”;另外,“浑浊”水质会遮蔽藻类光合作用,使水体自净能力减弱,使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病害。 6、“偷死”底质 形成原因:由于底部长时期缺氧,致使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有机酸等有害物质累积过多,使水产动物于底部中毒死亡,收获时发现底部大量死亡残尸。 三、产品实际应用技巧(用法用量参照产品使用说明) 1、底质恶化与增氧 所有底质恶化都与底质缺氧有关,且在进行底质改良时,很容易使水体缺氧。所以,改良底质一定要同时抛撒化学增氧剂,如“氧立得或立体氧吧”等。 2、如何改良“酸臭、腥臭底质” (1)预防“酸臭、腥臭底质”的形成:每1015天使用“超级底净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