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一中等重点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大同一中等重点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大同一中等重点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大同一中等重点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大同一中等重点中学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比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酶体膜内侧的糖蛋白可防止溶酶体膜自身被酸性水解酶水解,体现了结构与功能间的相适应B发生在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定与

2、ATP的水解相联系,放能反应则一定与ATP的合成相联系C生物体内各种过程的平衡受信息(遗传信息、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的调控D适应是生物遗传变异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结构与功能、生物与环境的相适应2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以下有关生物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调查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需要在患者家系中随机取样调查B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后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以确定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使用了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其作用是使细胞分离D用15N标记DNA双链的精原细胞,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

3、胞占100%3有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实现了“将人体的卵细胞培育成囊胚”的实验,则在以下推测中,有可能正确的是如果该囊胚真能发育成成体,则其遗传特性和母本完全相同如果该囊胚真能发育成成体,其性别是男性的概率为1/2如果使囊胚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将是一个纯合的二倍体如果该囊胚真能发育成成体,该个体患遗传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ABCD4下列关于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存在于ATP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是核糖B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是葡萄糖C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是糖原D在体内发生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过程的生物一定是植物,而不是动物5如图为某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一个进

4、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含有4套完整的遗传信息,即4个染色体组B该动物体内细胞的染色体组数可能是1、2、4C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AaBbD若用适量秋水仙素处理该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粒将无法分裂6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都要经过发生、生长、成熟、衰老和凋亡的过程B在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都会发生复杂的变化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D紫外线及其他射线通过损伤细胞内的DNA分子导致细胞癌变7甲氧西林是一种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抗生素,但由于早期抗生素的滥用,在某些患者体内发现了能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

5、萄球菌(一种“超级细菌”)。科研人员从另一种细菌中提取出能破坏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膜的新型抗生素(Lysocin 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成表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B“超级细菌”的产生说明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无关D该新型抗生素(Lysocin E)可用于治疗病毒引发的疾病8(10分)藿香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可以有效缓肺炎患者出现的肠胃不适现象。某研究小组进行实验,探究赤霉素(GA3)以及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藿香种子发芽的影响,有关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

6、照组藿香种子发芽的过程中不受外源激素的调节B实验所测得的数据中,浓度为300mg/L的GA3对藿香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最明显CGA3和6-BA对藿香种子发芽的影响都没有体现两重性D由图中可以看出GA3和6-BA具有协同作用二、非选择题9(10分)(1)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该过程中对采集到的新鲜血液要进行洗涤和粗分离,洗涤红细胞用的试剂是_,其目的是_。红细胞破裂后,需用离心的方法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位于第_层的液体是血红蛋白水溶液。 血红蛋白提取液的纯化过程是采用_方法。(2)下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

7、,图中的X溶液的作用是_。在制备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的混合液时,应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目的是防止_。(3)为了探究某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含量与洗涤效果的关系,某同学通过实验获得如上图2所示的结果。由图可知,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 _%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10(14分)回答下列问题:(1)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若一对基因(如A和a)位于Z染色体上,请写出纯合体的基因型_。(2)芦花与非芦花是鸡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一只纯种芦花雄鸡和多只纯种非芦花雌鸡交配,得到的子一代相互交配,子二代表现为芦花:非芦花=3:1。请据此判断_(填

8、芦花、非芦花或不能判断)为隐性性状。若该对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理论上子二代芦花鸡中的雌雄比为_,非芦花鸡中的雌雄比为_。(3)鸡的毛腿和光腿也是一对相对性状。用毛腿雄鸡和光腿雌鸡交配,子代中雌雄都有毛腿和光腿两种类型,让这两种类型的鸡各自交配,其结果是光腿鸡的后代全是光腿,毛腿鸡的45只后代中有34只为毛腿,其余为光腿。试判断亲代中毛腿雄鸡和光腿雌鸡的基因型(用F、f来表示)分别是_,子一代中毛腿鸡和光腿鸡的基因型分别是_。11(14分)大豆油脂中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但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常温下一般为液态,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较高。大豆种子中的油脂多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要提取纯度较高的

9、大豆油脂,往往需要将油脂成分与蛋白质分离芽孢杆菌是常见的蛋白酶产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较易与其他细菌分离研究人员利用芽孢杆菌分离大豆油脂与蛋白质、以及提取大豆油的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土壤中分离芽孢杆菌,需要先将土壤样品稀释后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稀释的目的是_,便于在平板上形成单个菌落。将接种后的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_等菌落特征挑选出芽孢杆菌进行扩大培养。(2)将芽孢杆菌接种到含酪蛋白的固体培养基(酪蛋白使培养基呈不透明的乳白色)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在某些菌落周围会形成透明圈,原因是_。根据_就可筛选出比较高效的目的菌株。(3)将筛选到的目的菌株扩大培养后,接种到含有大

10、豆原料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振荡的目的是_,培养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_等条件(至少答出两点)。(4)芽孢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将培养液进行离心分离,在分离得到的培养液中加入乙醚完成过程,这种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叫做_法。获得纯净大豆油还需要完成过程,该过程的主要目的是_。12某动物(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的毛色有白色、褐色和黑色,下图为其毛色形成过程。某科研人员将褐色雌性个体与黑色雄性个体相互交配,后代出现三种毛色个体,其中白色个体有雌性和雄性,黑色个体全为雌性,褐色个体全为雄性。不考虑突变和X与Y的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说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是_。(2)亲本基

11、因型是_,F1黑色雌性个体与褐色雄性个体相互交配,F2雌性个体中杂合子占_。(3)现有一白色雌性个体,欲判断其基因型,将其与亲本雄性个体交配,若后代出现两种毛色个体,则其基因型是_;若后代出现三种毛色个体,则其基因型_,通过观察后代中_(填“雌性”或“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可确定其基因型。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答案解析】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ATP好象是细胞内能量转换的“中转站”,我们可形象地把它比喻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但其并非唯

12、一的能源物质。【题目详解】A、溶酶体膜内侧存在与细胞膜糖被类似的结构,此结构具有防止溶酶体膜被水解酶水解的作用,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间的适应,A正确;B、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但ATP不是唯一的能源物质,如GTP、UTP等也可供能,B错误;C、生物体内各种过程的平衡受信息的调控,如水盐平衡的调节需要抗利尿激素的调控,这体现了稳态与平衡观,C正确;D、适应是生物遗传变异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结构与功能(如细胞膜的流动性是其选择透过性的前提)、生物与环境的相适应(选择与适应),这体现了进化与适应观,D正确。故选B。【答案点睛】明确细胞结构与各种物质的关系是解

13、答本题的关键。2、D【答案解析】对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调查,一般选择在人群中随机抽样。在患者的家系中常常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在观察DNA和RNA细胞分布的实验中,使用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使DNA和蛋白质容易分离。【题目详解】A、调查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需要在人群中随机抽样,A错误;B、确定DNA是遗传物质时,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后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B错误;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使用盐酸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使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容易分离,C错误;D、减数分裂过程DNA进行一次复制,但细胞分裂两次,此时复制后每个DNA的

14、两条链分别为15N/14N,分配后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占100%,D正确。故选D。3、D【答案解析】人体的卵细胞培育成的囊胚,其体内的染色体条数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所以其遗传特性不可能和母本完全相同;由于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不可能为男性;如果使囊胚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将是一个纯合的二倍体,且该个体患遗传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题目详解】人体的卵细胞培育成的囊胚,其体内的染色体条数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所以其遗传特性不可能和母本完全相同;由于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不可能为男性;如果使囊胚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将是一个纯合的二倍体,且该个体患遗传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故选D。

15、4、D【答案解析】蔗糖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二糖;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纤维素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葡萄糖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产物,而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中,必须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中。五碳糖中的核糖是构成RNA的原料,另外ATP中也含有核糖,DN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题目详解】ATP中的糖是核糖,DNA中的糖是脱氧核糖;叶绿体中可合成葡萄糖,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成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所以线粒体中不存在葡萄糖;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淀粉可在动物体内分解成麦芽糖,然后

16、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被吸收,故ABC正确,D错误。【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糖的分布,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糖进行分类,并且弄清楚糖具体在哪些生物体内存在,也就是将糖的分布具体化。5、B【答案解析】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像考查细胞分裂的知识,要求考生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题目详解】A、分析图像可知,该细胞内染色体平分成两组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每一极均含有染色单体但不含同源染色体,故该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此时细胞内含有2套完整的遗传信息,即2个染色体组,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动物的

17、体细胞内含有2对共4条染色体,在其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会出现4个染色体组,其次级精母细胞内可能含有1个(前期和中期)或2各染色体组(后期),B正确;C、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此时细胞的基因型为AAaaBBbb,C错误;D、若用适量秋水仙素处理该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粒可正常分裂,但由于纺锤体无法形成,故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D错误。故选B。6、C【答案解析】衰老细胞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属于

18、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紫外线、X射线等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题目详解】A. 细胞都有发生、生长、成熟、衰老和凋亡的过程,A正确;B. 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B正确;C.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D. 紫外线及其他射线会导致细胞癌变,其原理是损伤细胞内的DNA分子,D正确。7、A【答案解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

19、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其,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题目详解】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是原有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一定发生了进化,A正确;B、抗生素对细菌起到选择作用,不诱发产生基因突变,B错误;C、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错误;D、该新型抗生素(Lyso

20、cin E)可破坏细胞膜,而病毒无细胞结构,无细胞膜,故该新型抗生素(Lysocin E)不可用于治疗病毒引发的疾病,D错误。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细菌抗药性形成的原因,要求学生利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来解释相关考点。8、D【答案解析】从图中看出,随着赤霉素(GA3)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浓度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都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GA3最适浓度为300mg/L,而6-BA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为50 mg/L。【题目详解】A、对照组没有施加GA3和6-BA,所以不受外源激素的调节,A正确;B、从图中看出浓度

21、为300mg/L的GA3对藿香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最明显,B正确;C、图中数据没有显示出GA3和6-BA有抑制作用,所以没有体现两重性,C正确;D、该实验没有研究出GA3和6-BA的共同作用,所以不能说明GA3和6-BA具有协同作用,D错误。故选D。【答案点睛】本题关键是找准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结合图中曲线的变化进行解答,理解“两重性的概念”。二、非选择题9、生理盐水 去除血浆蛋白 3 凝胶色谱法 使海藻酸钠与酵母混合液凝聚成凝胶珠 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酵母细胞失活 16 碱性蛋白酶含量 【答案解析】依题图可知,血红蛋白提取液的纯化方法是凝胶色谱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中,X溶液是CaC

22、l2溶液。为了探究某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含量与洗涤效果的关系实验中,自变量是碱性蛋白酶含量。以此相关知识解答。【题目详解】(1)因为要利用红细胞提取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所以需要洗去细胞外的血浆蛋白,所用试剂是生理盐水,以保证细胞结构和形态的完整性。红细胞破裂离心后,第3层的液体是血红蛋白水溶液,根据蛋白质分子量大小的原理来纯化蛋白质的方法是凝胶色谱法。(2)图中的X溶液是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与酵母混合液凝聚成凝胶珠。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才可以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酵母细胞失活。 (3)依题图2可知,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含量是16 %时,去污力最强。横轴是碱性蛋白酶的含量,所以

23、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碱性蛋白酶含量。【答案点睛】本题文重在考查学生通过识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且能识记相关实验的基础知识,能用生物学语言解释相关问题。10、ZAZA、ZaZa、ZAW、ZaW 非芦花 1:2 全为雌性(1:0) Ff、ff Ff、ff 【答案解析】伴性遗传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自然界中由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类型,主要有XY型和ZW型,XY型在雌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在雄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型在雌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在雄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题目详解】(1)若一对基因(如A

24、和a)位于Z染色体上,纯合体的基因型有ZAZA、ZaZa、ZAW、ZaW。(2)根据子二代表现型的比值,芦花为显性性状,非芦花为隐性性状。假设决定该对性状的基因用B和b表示,则亲本杂交组合为ZBZBZbW,F1为ZBZb和ZBW,F2代中雄性基因型为ZBZB和ZBZb,都表现为芦花,雌性基因型为ZBW和ZbW,表现为1/2芦花,1/2非芦花。所以,理论上子二代中芦花鸡中的雌雄比为1:2,非芦花鸡全为雌性。(3)根据题意,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毛腿为显性性状,光腿为隐性性状,双亲中毛腿雄鸡和光腿雌鸡的基因型分别是Ff、ff,子一代中毛腿和光腿的基因型也分别是Ff、ff。【答案点睛】熟悉遗传的相

25、关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 颜色、形状、大小和隆起程度等 芽孢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将酪蛋白分解 透明圈的大小 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使菌种与培养液充分接触 pH、温度、培养液浓度 萃取 除去萃取剂(乙醚) 【答案解析】稀释平板计数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计数时,首先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成单个细胞存在(否则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个细胞),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经培养后

26、,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此法所计算的菌数是培养基上长出来的菌落数,故又称活菌计数。【题目详解】(1)稀释的目的是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便于在平板上形成单个菌落。通常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内)生长发育,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的集团,称之为菌落。可以根据颜色、形状、大小和隆起程度等等菌落特征挑选出芽孢杆菌进行扩大培养。(2)芽孢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将酪蛋白分解,因此在芽孢杆菌周围会形成透明圈。根据透明圈的大小就可筛选出比较高效的目的菌株,透明圈大的产生的蛋白酶多,分解作用显著。(3)液体培养基常振荡培养,振荡的目的是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使菌种与培养液充分接触。为了使目的菌株更好地生长,培养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pH、温度、培养液浓度等条件。(4)在分离得到的培养液中加入乙醚(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使芳香油充分溶解,称为萃取法,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剂,剩下的就是大豆油脂。获得纯净大豆油还需要完成过程,该过程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萃取剂(乙醚)。【答案点睛】熟悉微生物的培养、分离以及油脂的分离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