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1页
限时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2页
限时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3页
限时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4页
限时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立人学校高三年限时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完成12题。1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A降水稀少 B地下水丰富 C地形平坦 D土壤肥沃2图中景观在我国最典型的地区是A西藏地区 B华南地区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植被盖度是影响土壤入渗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图为“土壤饱和导水率与植被盖度关系图”在小流城内,分别选取植被盖度10,40,70和90的样地,对010cm,1020cm,

2、2030cm和3040cm土层进行试验读下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土壤饱和导水率与植被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cm土层饱和导水率随植被盖度变化率最大 B植被盖度40的样地2030cm土层饱和导水率最低 C植被盖度20处土层饱和导水率差异最大 D饱和导水率与植被盖度呈正相关4下列因素与土壤饱和导水率关系不大的是A地温高低 B流域面积 C坡度大小 D土壤质地(2014重庆卷)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完成57题。5图中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6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

3、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A流速减小 B流速增大 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7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水生植物增加民 B水体富营养化 C鱼的种类增加 D水面面积扩大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图回答810题。8在水循环的过程中,圈层物质进入圈层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A降水 B水汽输送 C蒸发 D径流9圈层的矿物质进入圈层所经历的主要过程是A搬运、沉积过程 B侵蚀、搬运过程C风化、侵蚀过程 D变质、沉积过程10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 B各圈层相互渗透C圈层单独占有空间 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4、读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动物绿色植物O2CO2 B动物绿色植物CO2O2C绿色植物动物CO2N2 D绿色植物动物O2CO212此图可以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A B C D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综合题(共52分)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通常指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旬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山坡较平坦处形成扇形岩屑坡。这里年均温在

5、-4oC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0oC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花色艳丽(如下图)。(1)描述高山流石滩的形成过程。(6分)(2)分析高山流石滩植被稀疏的原因。(10分)(3)分析流石滩上的植物是如何对抗恶劣的生存环境的。(8分)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8分)我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关于“青藏高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通过网络搜索,查阅到下列相关材料: 材料一 “当你在上海、杭州等地享受着温和湿润的海洋季风时,可曾想到,大约在3 000万年前,长江中下游是一片炎热干旱的地区,就像现今的非洲撒哈拉大

6、沙漠一样。” 中科院院士李吉均 材料二 见下图。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兴趣小组展开了研究。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 (1)请你帮该小组拟定一个研究课题: (写出课题名称)。(3分) (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青藏高原隆起的主要原因是 。 (3分)(3)李吉均院士认为“3 000万年前,长江中下游是一片炎热干旱的地区,就像现今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一样”。你是否同意李院士的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6分)(4)青藏高原的隆起与其周围大气的热力差异形成了冬夏相反的高原季风。根据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请你判断材料2中高原季风环流出现的季节:A图表示,B图表示。(4分)(5)青藏高原隆起对东亚气候产生了深

7、远影响:一是高原季风环流方向与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方向一致,两者叠加,使得东亚季风环流势力加强;二是青藏高原的隆起,迫使 东移南下,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降低。 (6分)(6)上述研究表明,地理环境具有性,其表现有 。 (6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1.A2.C 3.A 4.B 5.B 6.C 7.D 8.C 9.B 10.B 11.A 12.D13.(1)在剧烈的昼夜气温变化和冻融作用下(风化作用),使大量岩石表面裂隙发育,不断崩解破碎,岩屑和碎石沿着山坡缓慢向下滑动,在较平坦处堆积形成流石滩。(2)气温低 降水少 昼夜温差大 紫外线强 风力强劲 土壤不发育(3)植株低矮,可防风保暖根系发达,可抵御干旱和大风花色艳丽,可吸引有限的动物为其传播花粉叶片厚,可保温抗旱速生,适应暖季时间短的环境14.(1)青藏高原隆起对(周边地区)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隆起对(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青藏高原隆起对(周边地区)大气环流的影响(凡提及青藏高原对气候、大气环流、地理环境影响的均可) (2)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3)同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副热带,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炎热干燥。不同意,3000万年来,海陆分布大体没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直存在,仍具备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