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校本课》课程纲要_第1页
《民乐校本课》课程纲要_第2页
《民乐校本课》课程纲要_第3页
《民乐校本课》课程纲要_第4页
《民乐校本课》课程纲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民乐飘香第49页 共49页 文登市南海实验学校民乐校本课课程纲要民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与条件一、依据1. 开发民乐普及课程符合民族精神和时代发展民乐普及校本课程,即中国民族器乐的理论知识及演奏技能的普及。此课程的研究是培养儿童树立爱国主义,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需要;是养成儿童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需要。中国民族器乐历史悠久,作为一个载体,它运用音乐的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华夏民族音乐的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是势不可挡的,令华夏子女为之骄傲、为之振奋。21世纪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科技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急剧变化,充满着竞争与挑战,机遇与希望的世界。形势变了,教

2、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推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育人认识到美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民乐普及课程作为音乐教育一个分支,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使民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这一课程也应属一种人文课程。因为它不再把民族器乐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而是把它视为中国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因此,民乐普及课程的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是一件既有价值的工程。2. 开发民乐普及课程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

3、出好人才。素质教育的目的是鼓励拔尖,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个儿童都能做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生发展相统一。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然而,现代社会的竞争、升学压力以及人才观的陈旧导致教育重智轻德,加上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迫切愿望更是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扼杀了儿童的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爱提问的童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主体健全的强大源泉。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所以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加入普及民乐知识的学习具有特殊的功能。它有利于培育和健全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儿童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达到以美辅德,潜移默化地提高儿童

4、道德水准,陶冶情操。因此,民乐普及课程这一教育形式值得我们开发和实施。二、可行性条件分析1.学校以课改为契机,力求课程设置科学化、个性化精心合理地调整课时及课程结构,为民乐普及课程的完善实施提供了课时保证。2.民族音乐专业人士的亲临指导和传授是确保我校民乐普及课程顺利实施的坚强后盾。3.中国文化、音乐、习俗等越来越被关注,因此民乐普及是一项普及率很高的活动,深受家长、学生的喜爱。4.学生通过轻松、快乐地学习民族音乐的知识和演奏技能,了解民族音乐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经验和艺术能力,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质,开发学生智力潜能,促进学生个

5、性完善和发展。民乐校本课程目标一 、总目标通过各学段的学习,不断获得有关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的技能和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这一目的,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最终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良好的、和谐的人文氛围。二、分目标1认知与技能学生通过民族音乐知识的学习,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有所了解,知道常用乐器的名称、结构、演变过程以及各种乐器的代表曲目和名家介绍;同时掌握琵琶、古筝、二胡、竹笛等民族乐器演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奏。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其它民族文

6、化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文化传承。2情感与价值通过对民乐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怀,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开发学生智力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完善和发展。3过程与方法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民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步发展奠定基础。学习过程中,提供学生开放式、民主式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使每个学生

7、的潜在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激活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协调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智慧得到充分发挥。民乐校本课程内容1、基本功训练 器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训练起来难度大。但是,只要教师采取正确的方法,通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是能使自己的学生演奏出和谐、优美、具有感染力的声音的。注意技巧训练和歌曲的艺术处理。 器乐教学不单是要让学生演奏出一段旋律或一首歌,而是要通过器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发展和声思维,提高演奏技巧和能力,所以要求学生要将所有声部的旋律都掌握,只有在两下声部都相互了解其艺术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做到调节

8、自身的音量和速度,达到声音和谐的效果。 总之,器乐教学对于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有表情地演奏可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器乐教学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发展他们的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力,提高音乐修养和鉴赏水平,理解和掌握各种音乐表现手段。通过器乐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和群体意识,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增进团结,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2、赏析优秀民乐合奏实例 经常选听选听民乐金曲如喜洋洋、金蛇狂舞等名曲,提高学生欣赏水平,了解一些优秀民乐作品的表演风格和表现形式。要精心选取能够唤起美感的民乐合奏曲目,把它合理地组

9、织在一起,然后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系统教育。 3、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对孩子学生们所实施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发展儿童全面素质这一中心来进行。器乐教学虽有其独特性,但也要围绕这一教育总目标来进行,既要发挥器乐教学独有的育人功能,又要为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发挥整体效应。 A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健康情感时,就可以选择喜洋洋等一类题材。优美的旋律也将给他们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爱国主义教育亦在潜移默化中地进行。 B如今的学生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针对这一情况,大胆探索独生子女疑难课题的解决方法是民乐教学活动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突出体现。我们不难看出,独生子女问题对艺术教育教学活

10、动的确是一个不期而遇的,历史性的遭遇,这种遭遇应是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能够清醒的看到我们的责任,同时,也应该感觉到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在责任和使命的驱动下,以民乐艺术教育为契机,还独生子女一个大家庭,多子女的教育环境。这就为独生子女们创造一个崭新的课内课外生活空间,使他们在这个空间里,享受这份宝贵的内外交流的人生机遇。使得每一位学生通过在这个群体中不断学习,相互交融,以表现优秀作品为载体,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将自己的品质提高到优秀的程度。民乐校本课程实施建议1、提高学生整体音乐素质在中学教育中,器乐是理想的美育教学形式。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生动,求实是他们的天性之一。通过器乐的声音美感

11、,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就要求教师要用艺术的魅力去感染他们,所以我们教师的素质要不断提高。 2、器乐是和歌唱并列的另一种音乐表现手段。在中学引进器乐教学,让学生学习一种音乐,并通过乐器的学习来发展器乐,尤其是对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更积极的意义。历代各个时期作曲家常用乐曲来表达博大精深的创作思想。从浩如烟海的中西方音乐中挖掘、精选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古典的、现代的、艺术的、创作的、革命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们整理、收集、查阅作曲家的经历,作品的历史背景、体裁形式、思想内容和创作风格,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3、在乐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多种形式的演奏很感兴趣,如合奏、齐奏、独奏、唱与伴奏或弦乐与

12、键盘乐、打击乐与吹奏乐的组合。学生们在各类不同形式、丰富多样的听赏和练习中显得特别认真,从中体现了他们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民乐校本课程评价建议1、教师所开发的课程资源是否丰富多彩,符合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新意,有价值。 2、器乐艺术教会学生对音乐、对人生、对社会的功能和价值做出正确的判断。演奏熟悉的作品给了学生们成就感和满足感。作为器乐辅导教师,强调我们自己在中学器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音乐教师以美育人、以美储德、以美启智、以美创景的能力,需要我们教师对艺术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爱心之外,还要教师对器乐艺术教育、教学都要有所研究,要努力提高自身素

13、质,提高业务能力,不断强化自己的责任心,并以能够开展高水平的课外艺术教学活动为荣,对中学音乐艺术教育能够做出应有的贡献为荣。 3、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为了能使学生对自我能力进一步的肯定,同时检查教学中素质目标的完成情况,我们在器乐课堂教学中建立了学生自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了使自评和他评更有效,我们建立了考核评价体系,即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在考核评价中我们特别注重对学生的促进和鼓励作用。中国民族音乐简介 HYPERLINK /view/222147.htm t _blank 中国民族音乐是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 HYPERLINK /view/204191.htm

14、 t _blank 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历史 HYPERLINK /view/176295.htm t _blank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 HYPERLINK /view/489477.htm t _blank 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 HYPERLINK /view/104626.htm t _blank 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主要曲目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

15、、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琴曲广陵散、 HYPERLINK /view/4442.htm t _blank 梅花三弄;琵琶曲十面埋伏、 HYPERLINK /view/17073.htm t _blank 夕阳箫鼓;筝曲 HYPERLINK /view/47385.htm t _blank 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唢呐曲 HYPERLINK /view/17582.htm t _blank 百鸟朝凤、小开门;笛曲五梆子、鹧鸪飞; HYPERLINK /view/3177.htm t _bl

16、ank 二胡曲 HYPERLINK /view/17437.htm t _blank 二泉映月,等等,都是优秀的独奏曲目。纯粹用锣鼓等打击乐器合奏的清锣鼓乐,音色丰富,节奏性强,擅长表现热烈红火、活泼轻巧等生活情趣。如八仙序( HYPERLINK /view/39736.htm t _blank 浙东锣鼓)、十八六四二( HYPERLINK /view/39261.htm t _blank 苏南吹打)、鹞子翻身(陕西打瓜社)、 HYPERLINK /view/250869.htm t _blank 八哥洗澡(湘西土家族“打溜子”)等。由各种 HYPERLINK /view/298635.htm

17、 t _blank 弦乐器合奏的弦索乐,以优美、抒情、质朴、文雅见长,适宜于室内演奏。如十六板( HYPERLINK /view/461469.htm t _blank 弦索十三套)、高山、流水(河南板头曲)等。用吹 HYPERLINK /view/86633.htm t _blank 管乐器与弦乐器合奏的 HYPERLINK /view/14814.htm t _blank 丝竹乐,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轻快活泼的情绪,如三六、行街( HYPERLINK /view/26913.htm t _blank 江南丝竹),雨打芭蕉、走马( HYPERLINK /view/18804.htm t _b

18、lank 广东音乐),八骏马、梅花操( HYPERLINK /view/39705.htm t _blank 福建南音)等。由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吹打乐,演奏风格粗犷,适宜于室外演奏,擅长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如 HYPERLINK /view/129867.htm t _blank 将军令(苏南吹打)、大辕门(浙东锣鼓)、普天乐(山东鼓吹)、双咬鹅( HYPERLINK /view/1381077.htm t _blank 潮州锣鼓)。有不少吹打乐种,在乐队中兼用弦乐器,因而音乐兼具丝竹乐的特点,如满庭芳(苏南吹打)、五凤吟( HYPERLINK /view/3145901.htm t _

19、blank 福州十番)等。一般说来,北方流行的吹打乐重“吹”,吹奏技巧高;南方流行的吹打乐重“打”,锣鼓在吹打乐中起重要作用。传统民族器乐演奏多与民间婚丧喜庆、迎神赛会等风俗生活,以及宫廷典礼、宗教仪式等结合在一起,较少采取纯器乐表演的形式。民族器乐的实用性使不少器乐曲牌因用于不同场合而产生变化。传统民族器乐曲都有标题,分标名和标意两类。标名性标题只给乐曲取名以示甲与乙之区别,它和音乐内容无直接联系,如工尺上、四段锦、九连环、十景锣鼓等。标意性标题以曲名、分段标目和解题等提示乐曲的内容,如流水、 HYPERLINK /view/378187.htm t _blank 霸王卸甲、赛龙夺锦等。民族

20、音乐分类民族器乐曲按传统习惯分为“单曲”与“套曲”两类。单曲多为单一独立的曲牌。套曲由多个曲牌或独立的段落联缀而成。如南北派十三套琵琶大曲,晋北的八大套等。如按乐曲的曲式结构类型分,主要有变奏体、循环体、联缀体、综合体等,其中以变奏体、联缀体最为多见。创作中各种变奏技法被广泛运用。 HYPERLINK /view/2262441.htm t _blank 民间艺人在一首曲牌反复演奏时,善于用各种演奏技巧对旋律作加花装饰而形成变奏,如喜相逢(笛曲)、婚礼曲(唢呐曲)等。“放慢加花”也是一种常用的变奏手法,它将“母曲”的结构成倍扩充,同时作加花装饰。如欢乐歌(江南丝竹)、南绣荷包( HYPERLI

21、NK /view/485628.htm t _blank 二人台牌子曲)、柳青娘( HYPERLINK /view/39718.htm t _blank 潮州弦诗)等乐曲都把“放慢加花”的段落安置在“母曲”之前。另一种变奏手法是采取变化主题的结构,如二胡曲二泉映月主题在其后的五次变奏时作句前、句中或句末的扩充和紧缩。而琵琶曲 HYPERLINK /view/17094.htm t _blank 阳春白雪中之铁策板声则采取结构次序的倒装。这种结构次序的变更在锣鼓段中更为常见。20世纪20年代以来, HYPERLINK /view/7311.htm t _blank 刘天华、 HYPERLINK

22、/view/4421.htm t _blank 聂耳等对民族器乐的继承和发展做过一些工作。 HYPERLINK /view/1256.htm t _blan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工作者继续对各种优良传统曲目进行整理、加工、改编,使乐曲原有精神得到更加完美的表现,同时还涌现出大量的新作品。乐器改革方面,在统一音律、改良音质、扩大音量、方便转调、增加 HYPERLINK /view/801113.htm t _blank 低音等方面有了很大进展,并产生了大型 HYPERLINK /view/782431.htm t _blank 民族管弦乐队合奏等新品种,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中

23、国传统音乐简介我们在许多民乐CD中都可看到“ HYPERLINK /view/823514.htm t _blank 国乐”二字,这“国乐”指的是从古代流传下来,在近代又有所发展的属于“国粹”的音乐,可见“国乐”的创作时间指的是古代;“ HYPERLINK /view/3917225.htm t _blank 新音乐”指的是那些学习过西方音乐的人所写的音乐,如 HYPERLINK /view/465769.htm t _blank 学堂乐歌,可见新音乐的创作时间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HYPERLINK /view/35402.htm t _blank 中国音乐”则不仅指古代传承下来的

24、音乐,也指中国人按西方理论创作和改编的音乐。“ HYPERLINK /view/39674.htm t _blank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可见,传统音乐包括“国乐”但不包括“新音乐”,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 HYPERLINK /view/541495.htm t _blank 音乐作品,但其表演

25、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相反,学堂乐歌、 HYPERLINK /view/9325.htm t _blank 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借鉴了西方音乐,故不是传统音乐。新民乐新民乐是在90年代末期才广泛流行开的语汇。它具有其本身较为确定的含义。简单概括来说,就是运用现代的乐器、艺术手段(比如说电 HYPERLINK /view/5104.htm t _blank 声乐器、改革后的 HYPERLINK /view/34424.htm t _blank 民族乐器、或者是与现代技术作了一定结合的传统乐器、现代的发声技巧等)来重新演绎原有的民乐经典作品,包括器乐、声乐等。还有

26、就是利用传统的乐器来演奏使用现当代作曲技巧创作的作品。此类作品多抛弃 HYPERLINK /view/76409.htm t _blank 中国传统艺术理念中对美与和谐的认识,追求所谓的色彩、印象、解构、超现实。以寻求一种特殊的、不同于现代音乐和 HYPERLINK /view/1233.htm t _blank 古典音乐两者的效果,是追求古典和现代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的尝试。目前所提到的 HYPERLINK /view/1166805.htm t _blank 新民乐以前者为主。新民乐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将中国人观念中神圣无比的“艺术”从一个高雅的位置上拖下来,使其成为大众化的产物。应该说这与近

27、期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而市场经济的运作形式又给新民乐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市场。可以近似地认为,新民乐是 HYPERLINK /view/1884503.htm t _blank 商品社会的一种必然。新民乐在民族风格上有极强的表现力。但 HYPERLINK /view/1571273.htm t _blank 民族乐队在频响上又缺乏宽度,尤其是低频。因为各个常规民族乐器个性强,所以民族乐队整体音响融合性差。加上乐器本身音域和演奏技巧的限制已无法满足听众日益提高的审美要求。新民乐把民族器乐, HYPERLINK /view/1144276.htm t _blank 电声乐队和MIDI

28、音乐接合在一起,加上流行的配器手法,互补长短;使民乐的个性有了更好的展现,实际上丰富了民乐的艺术表现力。但是,民乐的眩技+流行的伴奏=新民乐 是把问题简单化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流行,保持与发展是个大课题。MIDI的短,正是民乐之长,两者的巧妙结合,相得益彰是新民乐的方向。较红火的 HYPERLINK /view/44978.htm t _blank 女子十二乐坊、青年二胡演奏家 HYPERLINK /view/2210363.htm t _blank 王晓楠等都有不少好听的曲目。比如袖影、舞之魂、楼兰少女、 HYPERLINK /view/657485.htm t _blank 阳光照耀着塔

29、什库尔干等等。但回头来看,新民乐有时也不是结合得很成功。有些节奏为了迎合市场或潮流,改变得与曲调本身毫不协调,没有了韵味,听起来显得杂乱无章;有些经典曲目的改编更是失败,很是造作。当然,其中也不乏好的作品。其实,新民乐的定义到底怎样,我也比较模糊。但我认为,传统民乐在演奏时较为单薄,背景不厚,不是很大气,结合西洋与现代音乐后,则可以弥补不足,但过犹不及。如果过分滥用这些东西,反倒突出不了民乐的特征,显得不伦不类了。中国民乐传统乐器中国传统 HYPERLINK /view/168663.htm t _blank 乐器种类繁多,有堂鼓,花鼓, HYPERLINK /view/18003.htm t

30、 _blank 铃鼓,太平鼓,书鼓,象脚鼓,云锣,钹,钟,磬埙,箫,排萧, HYPERLINK /view/15760.htm t _blank 八角鼓,笛子,唢呐, HYPERLINK /view/17317.htm t _blank 笙,三弦, HYPERLINK /view/17286.htm t _blank 阮 , HYPERLINK /view/9360.htm t _blank 琵琶, HYPERLINK /view/17226.htm t _blank 箜篌,二胡,京胡 HYPERLINK /view/4330.htm t _blank 扬琴, HYPERLINK /view/

31、10374.htm t _blank 古琴等 且随着时代推移新品种更不断增多,于是有作分类的必要。追溯最早将乐器予以分类的 ,当始于西周时的八音。其分类法是以乐器的制作材料为依据,周官*春官*大师载:皆播之八音-金、石、土、革、丝、 木、匏、竹。此分类法虽不尽科学,自周朝至清朝三千多年来,却始终占着传统地位,可见其对中国传统乐器的分类影响甚钜。中国民族乐器简介及技法内容简介我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我国各族人民不但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乐器,而且善于吸收外来乐器,其中不少经过不断地改造和发展,已成为自己民族的乐器。建国以来,音乐工

32、作者对一些民族乐器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我们使用的民族乐器,据不完统计有二、三百种之多。这些不同种类、不同性能和不同色彩的乐器,是我国民族音乐丰富多采的一个重要方面。吹奏乐器典型乐器:笙、芦笙、排笙、葫芦丝、笛、管子、巴乌、埙、唢呐、箫。全部乐器: 木叶、纸片、竹膜管(侗族) 、田螺笛(壮族) 、招军(汉族) 、吐良(景颇族) 、斯布斯、额(哈萨克族)、口笛(汉族) 、树皮拉管(苗族) 、竹号(怒族) 、箫(汉族) 、尺八 、鼻箫( HYPERLINK /view/4280.htm t _blank 高山族) 、笛(汉族) 、排笛(汉族)、侗笛(侗族) 、竹筒哨(汉族) 、排箫

33、(汉族) 、多(克木人) 、篪(汉族) 、埙(汉族) 、贝(藏族) 、展尖(苗族)、姊妹箫(苗族) 、冬冬奎( HYPERLINK /view/2724.htm t _blank 土家族) 、荜达(黎族) 、(口利)咧(黎族) 、唢呐(汉族) 、管(汉族) 、双管(汉族)、喉管(汉族) 、芒筒(苗族) 、笙(汉族) 、芦笙(苗、瑶、侗族) 、确索(哈尼族) 、巴乌(哈尼族) 、口哨(鄂伦春族)弹拨乐器我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弹奏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与拨子两种弹奏方法

34、。右手技巧得到较充分发挥,如弹、挑、滚、轮、勾、抹、扣、划、拂、分、摭、拍、提、摘等。右手技巧的丰富,又促进了左手的按、吟、擞、煞、绞、推、挽、伏、纵、起等技巧的发展。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在乐队中除古琴音量较弱,其它乐器声音穿透力均较强。弹拨乐器除独弦琴外,多以码(或称柱)划分音高,竖式用相、品划分音高,分为无相、无品两种。除按五声音阶排列的普通筝等外,一般都便于转调。各类弹奏乐器演奏泛音有很好的效果。除独弦琴外,皆可演奏双音、和弦、琵音和音程跳跃。我国弹奏乐器的演奏流派风格繁多,演奏技巧的名称和符号也不尽一致。典型乐器:

35、琵琶、筝、扬琴、七弦琴(古琴)、热瓦普、冬不拉、阮、柳琴、三弦、月琴、弹 HYPERLINK /view/46060.htm t _blank 布尔。全部乐器:金属口弦(苗族)(柯尔克孜族) 、竹制口弦(彝族) 、乐弓(高山族) 、琵琶(汉族) 、阮(汉族) 、月琴(汉族) 、 HYPERLINK /view/26388.htm t _blank 秦琴(汉族) 、柳琴(汉族) 、三弦(汉族) 、热瓦甫(维吾尔族) 、冬不拉(哈萨克族) 、扎木聂(藏族) 、筝(汉族) 、古琴(汉族) 、伽耶琴( HYPERLINK /view/2743.htm t _blank 朝鲜族) 、竖箜篌、 HYPER

36、LINK /view/451967.htm t _blank 雁柱箜篌。打击乐器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多,技巧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1、响铜,如:大锣、小锣、云锣、大、小钹,碰铃等;2、响木,如:板、梆子、 HYPERLINK /view/25776.htm t _blank 木鱼等;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脚鼓等。我国打击乐器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重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打击乐器在我国 HYPERLINK /view/1415773.htm t _blank 西洋管弦乐队中也常使用。民族打击乐

37、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典型乐器:堂鼓(大鼓)、碰铃、缸鼓、定音缸鼓、 HYPERLINK /view/17490.htm t _blank 铜鼓、朝鲜族长鼓、大锣小锣、小鼓、排鼓、达卜(手鼓)、大钹。全部乐器: 梆子(汉族) 、杵(高山族) 、叮咚(黎族) 、梨花片(汉族) 、腊敢(傣族) 、编磬(汉族) 、木鼓(佤族) 、切克( HYPERLINK /view/4467.htm t _blank 基诺族) 、钹(汉族) 、锣(汉族) 、云锣(汉族) 、十面锣(汉族) 、星(汉族)碰

38、钟 、钟(汉族) 、编钟(汉族) 、连厢棍(汉族) 、唤头(汉族) 、惊闺(汉族) 、板(汉族) 、木鱼(汉族) 、吾攵(汉族) 、法铃(藏族) 、腰铃(满族) 、花盆鼓(汉族) 、铜鼓(壮、仡佬、布依、侗、水、苗、瑶族) 、象脚鼓(傣族) 、纳格拉鼓(维吾尔族) 、渔鼓(汉族) 、塞吐(基诺族) 、京堂鼓(汉族) 、腰鼓(汉族) 、长鼓(朝鲜族) 、达卜(维吾尔族) 、太平鼓(满族) 、额(藏族) 、拨浪鼓(汉族) 、扬琴(汉族) 、竹筒琴(瑶族) 、蹈到(克木人)、萨巴依(维吾尔族) 。拉弦乐器拉弦乐器主要指胡琴类乐器。其历史虽然比其它民族乐器较短,但由于发音优美,有极丰富的表现力,有很高

39、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拉弦乐器被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拉弦乐器大多为两弦少数用四弦如:四胡、革胡、 HYPERLINK /view/49861.htm t _blank 艾捷克等。大多数琴筒蒙的蛇皮、蟒皮、羊皮等;少数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少数是扁形或扁圆形如:马头琴、坠胡、板胡等,其音色有的优雅、柔和有的清晰、明亮;有的刚劲、欢快、富于歌唱性。典型乐器:二胡、板胡、革胡、马头琴、艾捷克、京胡、中胡、高胡。全部乐器: 乐锯(俄罗斯族) 、拉线口弦(藏族) 、二胡(汉族) 、高胡(汉族) 、京胡(汉族) 、三胡(汉族)、四胡(汉族) 、板胡(汉族) 、坠琴(汉族) 、坠胡(汉族)

40、、奚琴(汉族) 、椰胡(汉族) 、擂琴(汉族) 、二弦(汉族) 、大筒(汉族) 、马头琴( HYPERLINK /view/2675.htm t _blank 蒙古族) 、马骨胡(壮族) 、艾捷克(维吾尔族) 、萨它尔(维吾尔族) 、牛腿琴(侗族) 、独弦琴(佤族) 、雅筝(朝鲜族) 、轧筝(汉族)。吹奏乐器笛子笛子是 HYPERLINK /view/39674.htm t _blank 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 HYPERLINK /view/102932.htm t _blank 木管乐器之一,即中国 HYPERLINK /view/249797.htm t _blank 竹笛,一般分为南

41、方的 HYPERLINK /view/157051.htm t _blank 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常在中国 HYPERLINK /view/1295236.htm t _blank 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和 HYPERLINK /view/1312841.htm t _blank 玉笛。不过,制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 HYPERLINK /view/2524.htm t _blank 竹子,因为这种材料的笛子声音效果最好。形状构造笛子的孔笛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长管,上面开有若干小孔。常见的六孔竹制膜笛

42、 由笛子正面的吹孔(1个)、膜孔(1个)、音孔(6个),笛子背面的后出音孔(2个)、 前出音孔(2个,又名筒音),以及笛管的笛头、和笛尾组成。吹孔是笛子的第一个孔,气流由此吹入,使管内空气振动而发音。膜孔是笛子的第二个孔,专用来贴笛膜,笛膜多用芦苇膜或竹膜做成,笛膜经气流振动,便发出清脆而圆润的乐音。笛头塞不论中国乐器或西洋乐器,在吹孔与笛头之间,有木片塞住,成为笛头塞(Crown)。笛头塞的位置是决定笛子音调的因素之一。竹笛接口为了解决笛子因吹奏发热后发声频率升高的问题,在 HYPERLINK /view/1105678.htm t _blank 孔建华等老一辈艺术家的推动下,竹笛金属调音套

43、管接口技术应运而生1。该技术在全国乐器厂竹笛的制作中已被广泛采用,并成为中国竹笛的常规配置而普及全国。除了解决发声频率调节的问题之外,由于带接头的竹笛在接头处可以卸下,使细长的笛子分成2截,保管时无需使用长于笛身的容器,因而携带更为方便。带有接口的竹笛称为“插口竹笛”。竹笛接口可分为“单插”和“双插”。单插型:接口铜管只有一层,内壁于竹子内壁相接并作为笛子的一部分,外壁与笛头端的铜管相插。优点是设计简单方便修理,缺点是长时间使用可能会漏气。双插型:通过两层插口解决了单插型的漏气问题种类笛子不但演奏技巧丰富,而且它的品种也多种多样,有曲笛、梆笛、定调笛、加键笛、 HYPERLINK /view/

44、328495.htm t _blank 玉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并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南北两派。笛子实际上是一类乐器的通称,如果从音高上分类,笛子一般分为曲笛 (笛身较为粗长,音高较低,音色醇厚,多分布于中国南方)、梆笛(笛身较为细短,音高较高,音色清亮,多用于中国北方各戏种)和中笛(形状、发音特点介于曲笛和梆笛之间)。曲笛因伴奏 HYPERLINK /view/7915.htm t _blank 昆曲而得名,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线(即缠丝)笛,因盛产于 HYPERLINK /view/2239.htm t _blank 苏州,故又有 HYPERLINK /view/411380.htm t _

45、blank 苏笛之称。这种笛 子多 为D调或C调乃至降B调,管身粗而长,可能是大横吹的遗制。音色浑厚而柔和,清新而圆润。广泛流行在我国南方各地,最适于独奏或合奏,是 HYPERLINK /view/26913.htm t _blank 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笛套 HYPERLINK /view/772364.htm t _blank 锣鼓等地方音乐和昆曲等 HYPERLINK /view/15553.htm t _blank 戏曲音乐中富有特色的重要乐器之一。梆笛因伴奏梆子 HYPERLINK /view/25871.htm t _blank 戏曲而得名。这种笛子通常分为:F调 HYPERL

46、INK /view/152614.htm t _blank 梆笛、G调梆笛、A调梆笛。管身较 HYPERLINK /view/157051.htm t _blank 曲笛细而短,可能是小横吹的遗制。音色高亢、明亮,是吹高音用的一种笛子,主要流行在北方,多用于北方的吹歌会、 HYPERLINK /view/16915.htm t _blank 评剧和梆子戏曲( HYPERLINK /view/9366.htm t _blank 秦腔、河北梆子、蒲剧等)的伴奏,也可用来独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 HYPERLINK /view/546518.htm t _blank 地方色彩。竹笛的吹奏入门很简单

47、,只要能吹响“笔套“这个简单的小玩意儿,您就已有足够的天份来学笛子了!现在,请先相信自己, 再配合以下说明及方法要领,吹笛是用口将气息吹进笛子的吹孔而发出的声音。吹响它的要领如下:1嘴唇自然闭合,双手捧着笛子两端,左手握笛头,右手握笛尾,将吹孔置于嘴唇下沿,对准吹孔吹气。2当气息冲出时,只让出小空隙使气息通过,并使成为一束气柱往吹孔下方斜着吹去。其原理就如同吹响 笔套一样。3为使气息冲出时不将两唇冲开,而致气息散掉,两颊肌肉必须用劲,保持气息的出口很小。4吹出来的声音要求纯净,避免夹杂气声。5要对着镜子常练,体会如何对准气孔,使发音位置正确,不偏不倚,使气息全部化为笛音。笛膜笛膜的作用贴上笛膜

48、之后,笛管内形成柱波发出声音时,笛膜也因为柱波受振动而发出共鸣。笛膜的厚薄、膜孔大小、纹路、皱平、松紧都会影响音色,由于共振作用影响而使笛音更加明澈、 HYPERLINK /view/203857.htm t _blank 洪亮。贴的笛膜时使用的黏合剂笛膜的运用,首先是选择黏合剂,目前使用的有阿胶、驴皮膏、黄鱼胶、树脂、白芨、大蒜汁、胶水等等,阿胶、白芨最常使用,一般中药店、药材行皆可购得。由于笛膜本身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和吸水性,贴好的笛膜还会有一定程度的自动还原,所以贴膜时可稍偏紧些,等它自动还原后,笛膜的松紧度为适中,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但是如果要随贴随用的时候,笛膜就要放松来贴。笛膜的贴法一

49、般笛膜皆是取自于芦苇内膜,因为膜薄、只有约拇指一般大小、容易破,所以贴膜要非常有耐心、手法要细致才不至于将膜弄破或是贴歪了。笛膜相对于笛子共鸣音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掌握好贴膜技术是初学者必要练习的功课。方法1:贴膜时,先剪下一正方形的笛膜,使笛膜本身的纤维与笛子的纤维平行、重叠,再用阿胶沾水涂在膜孔四周,用左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笛膜两侧,拉出与苇膜纤维纹路成垂直的皱纹,而后慢慢地往下侧按贴上,调整均匀后按住一下子,即告完成。笛膜的收藏要注意防潮、防晒,笛膜变黄、变老、失去弹性时要更换使用。(新鲜的笛膜如需保存长久,可将笛膜用塑料袋包好放进冰箱冷藏室中即可 HYPERLINK /view/1

50、455320.htm t _blank 常保新鲜)。方法2:首先用针将膜对裁开,剪长方形的小块,再用 HYPERLINK /view/689331.htm t _blank 右手的拇、食二指轻轻地揉成一个小团。通过捻动使膜捻成很多细密的皱纹,然后轻轻地展开,膜恢复原状后,再用两手拇、食四指轻轻得向前后左右绷它几次。这样不仅防止膜贴好后出现松的现象,而且使膜的纹更加均匀了。然后用阿胶(驴皮胶)沾点水(或者是大蒜汁也可以),擦在膜孔的周围,使笛膜纹与笛子纹成平行方向,贴在笛膜空上即可。另外,膜上揉出的纹不要过大,若过大,吹出来的声音会发沙。膜也不要贴得太紧太松,太紧了就没有清跪响亮的音色,太松了声

51、音发嘶,不好听。解决办法:过松时,可用指肚按住两边轻轻拉一拉;过紧时,可用指肚按笛膜的中央,但不要弄脏了笛膜,更不能沾上水。笛膜沾上了水会变老,声音就不好听了。总之,贴膜是一项非常细致耐心的工作。高质量的笛膜,如果贴膜技术不佳;也不可能取得理想的共鸣效果。因此,掌握好贴膜技术是初学者学吹笛的必修课程。笛子保养1新买回的笛子或自己新制作的笛子,如果发现竹质不太干,可将笛子所有洞孔堵塞住,然后灌进点盐水,泡浸一至二日(根据竹质湿度而定,竹质湿者浸泡时间应长一些),然后打开洞孔将盐水倒出,稍用清水冲洗,待一小时后,再在筒内涂些熟过的植物油(最好是油汤辣椒的纯红油,用此油日久可使竹体变红,永不生虫破裂

52、),便可使用。如果买回来的笛子本来竹质很干而又坚固,最好用酒精擦洗一下笛筒和吹孔的周围,以达消毒之目的。另外竹内的少许水份也会随酒精的挥发而排除。2专业吹笛的人,都有一个笛盒,没有盒的人,可做一个布套(最好是夹层或棉的),最好做一个宽的,一个窄的,宽的夏天用,窄的冬天用平日。将笛子放在里面,如果套,盒都没有,可找一块干净的布来包住,以免风吹日晒,灰尘进入。3每次吹完之后,一定要将笛筒内的口水倒出来。最好做一个布刷,口水倒出后,捅进去轻轻一擦,然后装入盒或袋内。这样就免得口水在笛筒内发霉发臭,以至笛筒腐烂。(4)天气过热或过于干燥时,最好做一个“笛胆”(用相当笛筒长度的小棍,缠上几层干净的布,抹

53、上些油),不吹的时候可将它塞入笛筒内,以防止笛身破裂。“笛胆”粗细要和笛筒的粗细相适应,粗了塞不进去,细了挨不上竹壁,起不到润笛作用。5笛子吹久了,笛筒内慢慢会有许多灰尘。灰尘加之气水的浸透,久而久之结成了污垢,这不但不卫生,常常发出臭味,甚至要影响音色、音准。这时就需要洗涤。特别是没有笛盒和笛套的同志,应在一定的时期内洗涤一次笛子。洗时要注意,不宜要用水清洗,这样笛子的浸吸水分太多,一湿一干,很容易使笛子破裂。可用软布或药绵等,捆缠在木棒上(木棒要细不可太粗),浸酒精(最好是医用酒精)擦洗。6有时由于天气的变化,太冷或太热或由于竹质过嫩,竹节过少,笛身都易破裂。为防止这种破裂,或者在已破裂之

54、后,可在两端和吹孔至膜孔之间,膜孔至第六孔之间,这两处各用丝线捆缠(有伸缩性的塑料最好不用)。或将头尾用铜(或铝)圈箍住。弹拨乐器琵琶琵琶,是东亚传统 HYPERLINK /view/138411.htm t _blank 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 HYPERLINK /view/324317.htm t _blank 琵 HYPERLINK /view/259438.htm t _blank 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 HYPERLINK /view/132137.htm

55、 t _blank 比”指“琴弦等列”。“ HYPERLINK /view/127394.htm t _blank 巴”指这种乐器总是附着在演奏者身上,和琴瑟不接触人体相异。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 HYPERLINK /view/363953.htm t _blank 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琵琶(p p)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 HYPERLINK /view/173525.htm t _blank 弦鸣乐器。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木制。音箱呈半梨形,

56、张四弦,原先先用丝线,现在用钢丝、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合奏的重要 HYPERLINK /view/34424.htm t _blank 民族乐器现在琵琶分为十级,全级学完大概用数年时间。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象现在的 HYPERLINK /view/4208.htm t _blank 柳琴, HYPERLINK /view/26407.htm t _blank 月琴, HYPERLINK /view/17286.htm t _blank 阮等,

57、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 HYPERLINK /view/324317.htm t _blank 琵和 HYPERLINK /view/259438.htm t _blank 琶原是两种 HYPERLINK /view/392655.htm t _blank 弹奏 HYPERLINK /view/441349.htm t _blank 手法的名称,琵是 HYPERLINK /view/689331.htm t _blank 右手食指向前弹,琶是右手大拇指向后挑。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 HYPERLINK /view/138411.htm t

58、_blank 弹拨乐器。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 HYPERLINK /view/35570.htm t _blank 音域广阔、演奏技巧为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的乐器。演奏时左手各指按 HYPERLINK /view/457671.htm t _blank 弦于相应 HYPERLINK /view/128677.htm t _blank 品位处,右手戴 HYPERLINK /view/122785.htm t _blank 赛璐珞(或玳瑁) HYPERLINK /view/485815.htm t _blank 假指甲拨弦发音

59、。结构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 HYPERLINK /view/1040870.htm t _blank 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琵琶的头部, 由“弦槽”、四只“轸子(弦轴)”、“山口”等组成。琵琶的身部,上端又称“颈”部,即“相位”之处,颈的上端叠出部称“枕”中与中下部是“品位”, 相与品古代都称作“柱”,是一种音位装置。 身部的中下部分呈上狭下阔,底呈半圆,中空,即音箱; 品位粘在用梧桐板制成的“面板”上,四条弦系在下端“覆手”的四个小孔内,在覆手中央处的面板上,开有一个小孔, 称作“纳音”或“出音孔”。身部背面,称作“琵琶背”,背的上端与头相

60、接,背的中下部与面板相粘接, 腹内另有二条横档和几个音柱,安置在一定的部位处; 背料用紫檀、黑料、老红木、花梨木、香红木等制成的是上品,用白木制成的是普及品,因为紫檀、 红木等木料善于在弹奏中发出自然泛音来。琵琶由六个相、二十四个品构成了音域宽广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为钢丝,二三、四弦为钢绳尼龙缠弦。琵琶发声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清脆明亮。同时,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衰减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平静的空旷地弹奏时,用它演奏重强音时的琴声能传到二、三里地以外。优质琵琶的发音特点是:穿透力强(衰减小,传得远)。高音区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