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作为一种仪式的存在-广西特有民族舞蹈的生态呈现_第1页
舞蹈:作为一种仪式的存在-广西特有民族舞蹈的生态呈现_第2页
舞蹈:作为一种仪式的存在-广西特有民族舞蹈的生态呈现_第3页
舞蹈:作为一种仪式的存在-广西特有民族舞蹈的生态呈现_第4页
舞蹈:作为一种仪式的存在-广西特有民族舞蹈的生态呈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舞蹈:作为一种仪式的存在广西特有民族舞蹈的生态呈现一、仪式与原始舞蹈的关系 我们在此谈生态舞蹈(另一说为原生态舞蹈),首先来界定其三层含义:首先原始舞蹈在本质上就是原生态舞蹈,同时还有民间舞蹈生态,以及民族舞蹈生态。(当然,民族舞蹈原生态其实也是民间的,只有那些已经文化化了的通常被认定是非民间的。) 巫术乐舞或前宗教乐舞,即通过幻想的方式,对自然社会或某些人、某些事物产生影响或支配作用的一种象征形式,是一种准宗教现象。当宗教和神灵观念出现之后,这类乐舞仍然成为某些祭祀神鬼、奉献祖先、去处灾邪、祈求丰产(包括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等宗教祭祀仪式的组成部分。乐舞或者确切说舞蹈既是宗教也是爱的原始

2、表现舞蹈的艺术是所有率先表达在人类身上的艺术的本源。3再者,舞蹈的艺术和所有的人类传统(诸如战争、劳动、欢乐、教育)紧密交织在一起,同时在一些最古老的文明中也认为舞蹈是一种形式:人们的道德生活一定是按这种形式组成的。 利文斯顿(Livingstone)说一个属于班图族某一分支的人在遇见另一分支的人时,会这样问道,你跳什么舞?一个人所跳的舞蹈就表达了他的部落、他的社会习俗、他的宗教。正如一位人类学家所说的:一个野蛮人并不以讲道的方式表达其宗教,而是以舞蹈的方式表达。4 世界上有些民族没有世俗舞蹈而只有宗教舞蹈,并且有些从事研究的人始终相信每种舞蹈都源于宗教。而且我们不得不承认,甚至某些现代舞蹈也

3、可能具有宗教的本源。而对于原始人来说,并没有所谓脱离生活的宗教,因为宗教包涵了一切。舞蹈对于达成每种真正和重要的目的而言,则是一种魔术般的动作。舞蹈给予力量并增加组织的和谐,显然非常有利于个人和社会。我们设想舞蹈也达成其它有利的目的,一厢情愿地祈求降临福祉或避开凶祸。由此得到这一结论:舞蹈开始时是整体的人的表达,因为整体的人是具宗教性的。 原始舞蹈是在人类生存发展的目标刺激下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强烈、最纯粹、最充分的表现。它的情感表现形式有两种情况:一是模拟再现,如模拟再现战争、狩猎过程,但同样充满感情色彩;一是力动表现,即纯舞。这类舞蹈是一种剧烈的、紧张的、疲劳性的动5,它不再现任何场景,只在

4、充分感受生命活力。原始舞蹈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表现最高限度的生命情调。6 原始人在其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与他们的生存休戚相关的原始乐舞。因此,原始乐舞充满了原始人最真诚、最狂热的情感,原始舞蹈符合仪式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特征,是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原始舞蹈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特定群体或文化中的沟通(包括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是一种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其本质就是一种仪式。 二、仪式的人类学本体性意义 当代人类学将人类文化分为观念、行为、物质三种范畴,仪式自然不属于物质范畴,而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仪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

5、整套行为方式,7格尔兹(cliffordGeertz)把仪式称作是一种文化表演,一个完整公开的群体仪式总是在一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场景中一系列行为的综合展现传统的仪式总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定期举行。就好比大多数人虽然说不清楚为什么要在这个特定的时间举行仪式,但都知道一年之中的哪几天要举行这个仪式。8 因而,对仪式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宗教的范畴,对仪式的理解更为广泛,仪式可以是特殊场合情境下的庄严神圣的典礼,也可以是凡俗的带有功利性质的活动。仪式,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渡(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

6、)、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9 操演话语好像是一个场所,共同体在这个场所中形成,让自己回忆自己已成型的事实。操演话语也被编码于一成不变的姿势手势和动作中。这种编码的资源是必不可少的。在仪式中,身体在规定的套路中被赋予适当的姿势和动作。这种套路的尽管稀少,却拥有其力量所在。 在仪式中,这种手法和其他类的形式结合起来,说、唱、势、舞共成一体,密不可分。确实,人类学家也许会把包含所有这些因素的事件描述成仪式;正是所有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仪式的显著标志。 原始舞蹈是一种全民性的活动。格罗塞指出:在跳舞的白热中,许多参与者都混成一体,好象是被一种感情所激动而动作的单一体。在跳舞期间,他们是在完全统一的社会

7、态度之下,舞群的感觉和动作正象一个单一的有机体。原始跳舞的社会意义全在乎统一社会的感应力。他们领导并训练一群人,使他们在一种动机、一种情感之下,为一种目的而活动。除战争外,恐怕舞蹈对于原始部落的人,是唯一的使他们觉着休戚相关的时机。一切高级文化,是以各个社会成分的一致有秩序的合作为基础的,而原始人类却以跳舞训练这种合作。10的确,当人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脚跟着脚在同一节奏中呼吸、欢跳,当个人、集体、音乐、舞步全都融于一体而形成共振,这时,每个人也就获得了比自己单独跳舞更大的美感享受和欢愉。那是一种无以言表的强烈快感,是在舞蹈的洪浪中发现了自身本质力量、同时又感到了集体团结力量的不可遏止的亢奋

8、。这使得原始人更加一致地追求这种神秘与崇高的情感体验。 因而,在人类学中本体意义生的仪式最终是回归到人的本质,无论仪式是社会功能上的娱神、实用功利性的娱人,还是综合目的化娱己最终都归结在愉悦人类自身。以宗教为坐标系而对舞蹈作出的一种审美判断,最终还原到舞蹈的艺术范畴中。人的谋生活动就有了两种超越。一是超越自然;二是超越自我。超越是人的文化特点。换言之,惟有这种超越性才能够摆脱世俗性而真正直面上苍。 三、仪式在广西特有民族舞蹈的生态呈现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把象征符号看作感性实体和精神形式之间的中介物认为象征不只是一个领域指示另一个领域的指示性符号,而且是参与这两个不同领域的符号,即通过外部物

9、质世界中的符号显示内部精神世界中的符号,或从可见物质世界中的符号过渡到不可见世界中的符号。 11实际上,仪式对于仪式行为者来说,是因为有意义才行为,仪式行为者正是通过行动、姿势、舞蹈、吟唱等表演活动和物件、场景等实物安排构拟出一个有意义的仪式情景,并从这样的情景中重温和体验这些意义带给他们的心灵慰藉和精神需求在仪式的整个过程中,表演活动和场景、实物都是表达或表现意义的手段。一个仪式,就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意义的象征体系。12 埃德蒙R利奇认为,在原始社会,全部知识都被压缩在一组可记忆的形式化的动作和相关的短语之中,仪式程序的模式化、程式化能够起到储存信息的作用。与文字语言相比,仪式的语言

10、是及其浓缩的,并且在同一个范畴集合中暗含有许多不同的意思。因此对于那些不善于以文字记录文化的民族来说,仪式象征的经济性和浓缩性使它们成为储存和传递信息的非常有效的手段,仪式是记录和传承文化的有效办法。13在仪式活动中,仪式的语言往往存在为一系列仪式化的物态和精神产物中,仪式化是将仪式活动中的一切信息以抽象化、形式化、模式化的方式加以提炼、储存、传递,从而独立为一种民族的记忆。 广西特有民族的舞蹈壮族、瑶族、毛南族、仫佬族、京族的舞蹈,播布广西近五十多个市、县、村落,是以舞蹈为主要构成部分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集舞蹈、音乐、曲艺、戏曲等艺术门类于一身,融唱、跳、奏等表演形式为一体,创造了的较完整系

11、统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歌舞艺术。早在广西宁明花山崖壁画中,就有两千多年前古代壮族先民骆越部族的舞蹈场面。流行于广西的特有民族舞蹈,柔美细腻,刚柔相济,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韵律,它既具有其它少数民族舞蹈相同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而采风观舞过程,感觉是在参与一个个由少数民族人民所操演的仪式,他们所呈现出来的舞蹈就是一场在现代社会中操演的各种少数民族的仪式,舞蹈即是仪式。这些仪式既有人与神沟通的祈福禳灾,祈求祖先、神灵保佑的宗教仪式,也有人与人沟通的追求爱情、友情的狂欢仪式。这些仪式展现的是广西少数民族人民的劳动、欢唱、爱情、图腾、宗教都体现仪式的象征性的、表演性的

12、、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14的特点。众所周知,广西各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音乐舞蹈资料十分丰富。可以说,凡有少数民族的地方,都有不同形式的歌舞或祭奠节庆活动。所以,广西一向有歌舞海洋的美誉。这些音乐舞蹈有原生的,也有移入的和化合的;有服务于生产、娱乐的,也有服务于宗教祭祀、节庆甚至巫术活动的。它们包含在各民族文化发展漫长历史的各个阶段之中,显示出广西这个多民族地区的乐舞文化特有的多层面性和多功能性。 舞蹈起源于先民的原始宗教祭祀仪式。在原始社会,舞巫同源,在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观的影响下,先民进行一系列的程式性的仪式,以舞、乐、词、曲的形式来与神灵交流。舞蹈有乐神、娱神的原始宗

13、教意蕴。综观广西特有少数民族一些具有代表性舞蹈,基本上可以将他们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表达人神沟通的,表现广西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或图腾崇拜的舞蹈。表现在舞蹈中所用的乐器和所表演的原始宗教仪式舞蹈。 广西各民族历来有多神信仰的传统习俗,天旱求雨、丰收酬神、驱瘟除疫、保佑安康,求子还愿、人丁兴旺等,都要通过祭祀神灵来实现心中愿望。在祭神的仪式中,民间宗教色彩浓郁的舞蹈,主要有师公舞、道公僧公舞、巫舞等。 师公舞在桂南、桂西、桂东北地区的壮族、汉族、瑶族、毛南族、仡佬族、水族人民中流传甚广,是一种以戴面具跳神为主要标志的民间祭神舞蹈。在祭祀盛典中,以舞蹈表演各种、各路神灵,保持着戴面具跳神唱神的基本

14、形式与特点。毛南族调套与汉族跳神、跳岭头、跳鬼童,壮族调筛、古筛、古调,仡佬族依饭舞等同属师公舞体系。其所从教派、仪式称谓、神灵名称、结构模式、伴奏乐器等方面基本相同。 为了祈求祖先保佑五谷丰登、幸福平安、子孙繁衍,各民族基本上是一年一度举行盛大的敬祖仪式,依附在这类仪式活动中的民间舞蹈,如京族哈节中的舞蹈、瑶族的盘王舞和钦泽格拉等。 京族的哈节舞蹈 哈节舞蹈是指穿插哈节祭仪中表演的舞蹈,其中有进香舞、进酒舞、灯舞、花棍舞等。舞蹈都由妇女表演,称为桃姑,由于祭祖敬神的庄严气氛,舞蹈情绪虔诚肃穆,动作柔和圆润,舞姿恬美端庄,口中念道:鼓舞鼓舞,以鼓带舞,怎样打鼓,怎样跳舞;鼓响舞起,鼓息舞收。体

15、现了京族人民多情、温顺、含蓄、秀美的性格特征。哈节舞蹈主要以鼓和民歌来伴奏,有着独到的韵味。 盘王节中的盘王舞 瑶族主要信奉多神和祖先崇拜,且受道教影响深远。由此形成的各种习俗与节日活动中的传统舞蹈非常丰富,约有二十多种近一百余个节目。盘王舞是祀祖舞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或称还盘王愿,盘王节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盛大的纪念始祖的传统盛典。各地瑶族挑盘王舞的仪式歌舞基本相同。其内容,纯法事的舞蹈,也有表现劳动生活和祈求丰收的舞蹈,有歌伴舞的,有打击乐、唢呐伴舞的,也有敲击道具伴舞的。整个盘王舞基调轻松活泼,欢乐喜庆。 瑶族的勤泽格拉舞蹈 勤泽格拉舞是广西南丹县白裤瑶特有的一种舞蹈形式,在鼓场上十多个

16、铜鼓挂在一排木架上,对面放一个大木鼓,木鼓手以几种不同的鼓点节奏指挥着铜鼓起舞,铜鼓和木鼓交相敲击,此起彼伏,气派恢宏。击木鼓者是主要舞蹈者,节奏多变,舞姿矫健,始终模拟着猴子攀登树木、摘取果实的形象,动作灵巧活泼生动,场面热烈,令观者情绪高昂、倍受感染。 舞蹈中所使用的长鼓、铜鼓、面具、道袍均是广西少数民族在举行民间宗教仪式,进行人神沟通时候所用的神圣物品。伴随这些器具使用,以舞蹈来表现广西先民原始的宗教观。又如: 蚂拐节中的蚂拐舞 蚂拐节盛行于桂西北一带的壮族群众中。蚂拐舞是用于蚂拐节祭典仪式上的舞蹈。蚂拐乃广西汉族方言用语,意即青蛙。由于青蛙生殖能力强、与人民的劳动现实相关,因此被古人寄

17、寓为祛除恶灵、庇佑平安、促进人丁的繁衍生息的图腾。其舞蹈形式最突出的特性是模拟性强,贴近现实。通过虔诚沉稳的舞步和富有祭祀意味的舞蹈姿态,舞者们共同营造出极具神秘感的蒙眬气氛,寄托着人们渴望与神明沟通、希望祖先庇佑的朴素追求与愿望。 这类带有浓郁宗教氛围的宗教仪式性舞蹈,让舞蹈成为一切宗教祭典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他们看来,舞蹈就是与神的交流,师公就是交流的灵媒,舞蹈本身就是一场与神沟通的仪式,恰如白族舞蹈家杨丽萍所言少数民族舞蹈最大的特点是少数民族原生态的对大自然、对生老病死和生命的延续,他们认为跳舞是为了跟神沟通,跟生命和精神是息息相关的,丰收了一定要跳丰收的舞蹈庆祝丰收,有灾难了跳舞希望与神

18、沟通,希望神赐福。舞蹈中包含了劳动人民最原始最朴素的观念,表达了广西特有少数民族所蕴藏的古朴、原始的宗教观、宇宙观。 第二类是表达人与人沟通的劳作、交友、爱情的舞蹈。有表现日常劳作,有表达爱情的。以壮族的扁担舞最具代表。 扁担本是广西劳动人民中间最常用的劳作工具之一,用硬杂木或半边毛竹削制而成,两端较窄,中间较宽,表面平整光滑。扁担舞由最初的打砻舞发展而来,后因舂杵笨重,直接以扁担敲击板凳,边击边舞,称其为扁担舞,壮语称作打虏烈或谷榔。流行于广西红水河畔的都安、马山和桂西的百色、巴马一带。扁担既是肩担时的劳动工具,又可用于舞蹈时击打而发声的伴奏乐器,还是舞者手中的舞蹈道具。每逢节庆之日,壮族的

19、男女老少便欢快地跳起扁担舞,舞者两人一对,每人手执一根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木槽旁,边击、边歌、边舞,用扁担两端互相撞击或敲击长凳,发出咯咯嗒嗒的和谐音响,节奏复杂,舞姿多变,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此外,还有壮族的耙田舞,插秧舞,薅秧舞,打鱼捞虾舞,纺纱织布舞,庆丰舞等,这类舞蹈的动作要素都与当地人民劳作特点紧密联系的,所使用的道具也是从日常生活劳动中直接借鉴而来。 这类舞蹈可以看为是将世俗生活仪式化,表达的是人们的世俗要求(如生产、劳作、求偶、交友、联谊等)从而带有操练、教育、崇拜的痕迹,其指向还是在于人与神、人与自然的沟通。在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时,舞蹈便拥有了一种独到的优越。一方面,它的狂烈状态,能把舞者引向迷狂、顿悟、神灵附身的境地;另一方面,舞蹈形式超现实现象的品质,使它所创造的形象、神韵、氛围、意境,很容易给观众以充满人性意味的超现实感。随着舞蹈场面的展开,当下的时空就被重新定性,幻化为人神集合的特殊场合。有形的姿势显现了无形的圣言,无形的力量溶解在有形的手舞足蹈中。在仪式活动中,舞蹈是达到任何实际与重要目的的一种神奇运动。由于它表现了力量,增加了有组织的和谐,因此,它对个人或社会都具有明显的巨大利益。如果认为它还能达到其他有效力的目的,达到祈求祝福、避免灾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