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安全教育篇_第1页
生产管理-安全教育篇_第2页
生产管理-安全教育篇_第3页
生产管理-安全教育篇_第4页
生产管理-安全教育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全教育篇 质量安全环保部朱建明主讲前言 今天进行新入厂职工安全知识教育,凡新进厂职工都必须接受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增强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做好自我防护,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安全生产既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最直接的体现。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每个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都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深刻认识当前安全生产

2、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学习和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掌握安全技能,保障一切经济活动、生产活动、生活活动过程的人身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本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安全法律、制度和标准,完善安全规章制度,保护国家财产,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各级领导人员和职能部门应在各自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负责。每位员工都应在各自岗位上认真履行安全职责。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安全生产形势 国际劳工组织2008年4月29日公布的数据:全球每年有200万人死于工伤和职业病,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全国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稳定,逐步

3、好转的态势。全年查处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共计万余起,排查各类安全隐患万余项。事故死亡人数在年降到万人以下的基础上,年下降到万人以下,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和; 危险行业主要分别是矿业、建筑业、化工、电力、石油、道路交通、烟花爆竹等。第二节 本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东营市金地伟业石油应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集钻井工程现场技术服务, 石油钻探测量仪器的研制、生产、销售和计算机软件开发为一体的油气田技术服务私营公司。进入2009年,公司与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的斯伦贝谢公司合资经营。2010年6月更名为斯伦贝谢金地伟业油田技术(山东)有限公司。公司拥有一批具有多年现场施工经验的

4、定向井工程师和仪器工程师,承揽油田各类定向井、水平井和套管开窗侧钻井的施工、仪器测量技术服务和工程设计。2001年以来,钻井工程技术服务部运用先进可靠的技术,先后在大港、克拉玛依、青海、玉门、冀东、胜利、中原、江汉、吐哈、新疆西北局、长庆等各油田完成1000多口各类定向井、水平井服务。公司拥有一批各类高新技术人才。公司主要产品是GMWD无线随钻测量仪,GST有线随钻测量仪,及GES电子单多点测量仪等。 公司拥有三项GMWD及电子单多点的国家专利。在满足公司工程技术服务自给的情况下,产品销售已覆盖了国内主要陆上油田。 本企业认真贯彻党、国家的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强化生产、设备、安全、消防、质能、电仪等方面的管理;从基础管理、现场管理、事故管理、劳纪管理等方面入手,实施科学的目标责任管理,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强化管理。近年来,安全生产取得较好成绩,实现了三无目标(无因工死亡,无重伤,无重大火灾、爆炸),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生产过程是动态的,各种危险因素、甚至事故随时变化,绝对的、静止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因此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严格制度,持之以恒,长效管理。第三节 安全与危险一、安全的定义 安全:安全就是不致于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精神构成威胁和使财物遭受损失的状态。 安全生产是指客观事故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

6、遍接受的状态。当人们认为该事物的危险程度可以接受时,则这种事物的状态是安全的,否则就是危险的。 万事万物都普遍存在着危险因素,不存在危险因素的事物几乎是没有的。就连人走路都存在使人摔跤的的危险因素,只不过是危险因素有大有小,有轻有重而已。 危险程度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中等及以下危险程度为安全范围。第四节 安全生产一、安全生产的概念: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这一定义涵盖了三个问题,即对象、范围和目的。安全生产的对象有人和设备等一切不安全因素,其中人是第一位的

7、。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健康的一切不良因素,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舒适地工作称之为人身安全;消除损坏设备、产品和其他财产的一切危险因素,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称之为设备安全。 企业在生产建设中围绕保护职工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为搞好安全生产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称之为安全生产工作。 二、安全生产的目的,是使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企业文明生产的良好形象。 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这两个概念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通用的,因为劳动保护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使劳动者安全顺利地进行生产。但是严格来

8、说,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也不完全相同,劳动保护工作除了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以外,还有其它内容,如实现劳逸结合,实现女工保护等工作。同时,安全生产工作,除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外,也还有其它任务,如保护机器设备、国家财产,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等。 三、安全生产方针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是指安全生产,是全国一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 “预防为主”是指在实现“安全第一”的许多工作中,做好预防工作是最主要的。 “综合治理”是指按照法律、规程、条例、实施行政、技术、监督管理。 四、安全生产原则 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3安全生产

9、人人有责的原则。 4三同时原则 即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和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及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以确保项目投产后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5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一旦发生事故,在处理时实施“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6五同时原则 企业各级领导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 五、安全生产的意义 加强安全生产,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对保护劳动

10、者安全与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安全生产从根本上来讲是对职工 权利、生存权利的保护。 3安全生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企业现代化 管理的 需要 。 4安全生产是社会安定团结,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六、作业场所的特点及危险因素 作业场所的特点仪器制造类:厂房内工作,机加工设备较多;工程类:在野外井场施工;钻井设备多。 危险因素机械伤害:(制造与工程) 各车间等的各种传动、转动机械,在维修、检查作业有可能发生的机械伤害,如机床外露转动的零部件、总装车间的各类扳手等机械设备及其他机械加工设备设施的旋转、移动部件,若安全联锁及各类防

11、护措施缺少或损坏,而不慎触及运转部位,有可能发生挤、夹、碰、卷入等伤害。旋转机械超速,将物品、物件、小零部件甩出,飞出物有发生撞击和物体打击的危险。起重伤害:(制造与工程)触电:(制造与工程)灼烫:(制造与工程)激光灼伤,加工中飞溅的高温铁屑。危险因素(续)火灾:(制造与工程) 具有火灾危险的物质,如加表装配车间汽油清洗区,汽油属甲类易燃物质,一旦泄漏,若遇明火引发火灾;汽油气比空气重,不易扩散,若积聚低洼处,与空气混合浓度达爆炸极限范围时,遇火即燃烧爆炸; 在调漆、涂漆、烘干时,均有一定量有机溶剂挥发,属甲类易燃物质,其闪点27.2,若与空气混合达爆炸极限1.1%-7%范围,遇火源、高热、强

12、氧化剂,能引起燃烧爆炸。高处坠落:(制造与工程)电池爆炸:(制造与工程) 电池在运输、存放和使用的过程中,微短路、过度放电、挤压、剧烈碰撞和高温都有可能引起爆炸。物体打击:(制造夹件脱落与工程井架坠落物件)中毒和窒息:(工程井喷硫化氢引起)车辆伤害:(工程现场安装和搬家) 七、工人怎样实现安全生产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学习安全知识,提高技术水平:通过学习,应该做到“四懂”、“三会”、“四个过得硬”。 “四懂”:懂原理,懂构造,懂性能,懂工艺流程。 “三会”: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四个过得硬”设备过得硬,操作过得硬,质量过得硬,复杂情况下过得硬。 3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章守纪

13、; 4积极改善劳动条件。第二章 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 法规、规程、标准等介绍 第一节 方针 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 4、安全工作新格局;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全社会大力支持。第二节 法规、规程、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第4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4、135、136、139条第136条: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

14、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52、53、54、55、56条 第56条: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共六章54条,1998年9月1日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共七章79条,2002年5月1日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共七章97条,2002年11月1日实施。 7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302号令,2001年4月1日实施。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2002年3月25

15、日实施。 9公安部第61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02年5月1日实施。10山东省消防条例。11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12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1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14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1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现场劳动保护条例。 第三章 安全生产禁令详解第一节 生产区内十不准1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2上班时间,不准离岗、睡觉、干私活。3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4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5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6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 7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 8检修设

16、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9未办高处作业证,不带安全带不准登高作业。10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 特殊工种职业,未经取证不准作业。第二节 施工操作的六严格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2严格进行巡回检查。3严格控制工艺指标。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6严格执行安全规定。第三节 动火作业六大禁令1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2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3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4不清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5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6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第五节 机动车辆七大禁令 1、严禁无证、无令(调度令)开车。 2、严禁酒后开车。 3、严禁超速行

17、驶和空档溜车。 4、严禁带病行车。 5、严禁人货混载行车。 6、严禁超标装载行车。 7、严禁无阻火器进入禁火区域。第四章 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一节 各级人员安全职责工人安全职责:具体见相关规定。第二节 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 具体见相关规定。第五章 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燃烧与爆炸基本知识一、燃烧1定义:强烈的氧化反应并伴随着热和光同时发出的现象,它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的特征。2燃烧必备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三者同时具备且有一定的量。 3燃烧类型 31 闪燃: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而引起瞬间燃烧。 32 着火:可燃物质在有足够助燃物的情况下,由着火源作用引起持续燃

18、烧。 33 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源的条件下,能自行着火的现象,如黄磷在空气中自燃;长期堆放的煤堆,湿稻草堆等由于生物作用自燃。 二、爆 炸 1爆炸:爆炸是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 2爆炸分类:爆炸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类。 21 物理性爆炸是由物理因素(温度、体积和压力等)变化而引起的爆炸,物理性爆炸的前后,爆炸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份均不变。 22 化学性爆炸是物质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化学反应,同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能量的现象。化学爆炸的实质是高速燃烧。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成份均发生了根本变化。 3爆炸性混合物及爆炸极限 31 可燃气体、蒸汽、烟雾、粉尘与

19、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发生爆炸,这样的混合物称爆炸性混合物。 32 爆炸极限:引起爆炸的浓度范围。 4引起化学性爆炸的条件: 可燃易燃物; 可燃易燃物与空气混合并达到爆炸极限。 激发能源作用。为了防止可燃物质的化学性爆炸就要制止以上三个条件的同时存在。 5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主要有:混合物的原始温度、压力、介质、着火源、容器的尺寸和材质等。 三、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使用或产生闪点28的易燃液体及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生产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生产。第二节 防火防爆基本措施一、防止物理性爆炸的措施主要是防止严重超温超压超负荷。二、防火防爆基本

20、技术措施应该限制和消除燃烧爆炸危险物、助燃物、着火源、防止燃烧三要素的同时存在。 三、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 1安全设计 2消除着火源:引起火灾爆炸的火源主要有明火、摩擦、撞击、电气火花、静电火花、电击火花等。 21 消除明火 22 摩擦和撞击 23 电气火花:采用防爆型电气元件、开关、电机等。 24 静电火花:静电接地,输送易燃物料控制流速、金属软管等。 25 雷击火花:防雷装置3控制易燃物和助燃物31 在工艺过程中不用或少用易燃易爆物质。32 加强设备的密闭。33 注意通风排气34 惰性介质保护:如氮、二氧化碳、水蒸汽等。4真空操作 5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主要控制温度、压力、流量、物料配比等工

21、艺参数,使其在安全限度以内。 6利用自动控制与安全保险装置。 7危险物质的处理。 8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 9测定空气中可燃气含量,及时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第三节 消防安全知识一、化工火灾扑救常识 1火灾概念: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受损的灾害。 2火灾分类:火灾种类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 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的火灾。 B类火灾:指易燃液体的火灾。 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的火灾。 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燃烧的火灾。 E类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3灭火基本原理:全力破坏燃烧三个条件的同时存在,以达到灭火目的。 4灭火基本方法: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抑制法。

22、 5灭火的战术原则:先控制,后扑灭。先救人,后救物。 6我国的火警电话是119。 一、各种灭火器的正确使用 1灭火器材性能使用一览表。灭火类型泡沫灭火器 CO2灭火器干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规 格 100L3kg4kg、35kg、50kg、70kg2kg、4kg药剂 筒内装有碳酸氢钠,发泡剂和硫酸铝溶液。瓶内装有压缩成液体的CO2钢筒内装有钾盐(或钠盐)干粉,并冲装一定压力的氮气。钢筒内充装二氟一氯一溴甲烷,并充填压缩氮气。用途 扑救固体物质或其它易燃液体火灾,不能扑救忌水和带电设备火灾。扑救电气,精密仪器,油类和酸类火灾,不能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的火灾。扑救石油、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

23、天然气设备火灾。扑救油类,电气设备油漆,化工化纤原料等初起火灾。性能 100L喷射170S,射程13.5米。接近着火灾,保持3米的距离。4kg喷射时间14-18S,射程4.5m,50kg喷射时间50-55S,射程6-8m4kg喷射时间14-18S,射程4.5m,50kg喷射时间50-55S,射程6-8m使用方法 100L须先打开关再使筒身倒置,稍加晃动,药剂即由喷嘴喷出。一手拿着喇叭筒对准着火源,另一手打开开关,药剂即可喷出。一手拿着喇叭筒对着着火源,另一手打开开关,药剂即可喷出。一手拿着喇叭筒对准着火源,另一手打开开关,药剂即可喷出。 2哪些物质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 151页 三、几种常见初

24、起火灾的扑救。 155页 四、工业企业火灾常见原因 1物理原因,如旺火引燃、电火花起火、静电放电、雷击等。 2化学物理上的原因,如可燃物自燃、危险物品的相互作用、摩擦和碰撞。 3技术管理上的原因,如建筑物设计不符合防火要求、缺乏防火设施、设施老化失修、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五、预防火灾的一般措施 1厂房在设计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2加强对可燃物质的管理。对各种易燃易爆的气体、液体、固体,按其性质分别存放。特别对易燃液体,有自燃危险的物质必须符合安全要求,防止自燃。 3管理和控制好各种火源。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严禁吸烟和带入火柴、打火机等。电焊作业前要清除周围的易燃物。在易

25、燃易爆场所动火应制定安全措施,动火前要经有关部门审批,采取措施,取得动火许可证后方能动火。 4加强对电气设备及其线路的管理。防止短路、过负荷。对工业电炉要严加管理,防止烘烤可燃物。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和照明,应符合防火防爆的要求 5易燃易爆场所应有足够的、适用的消防设施,并要经常检查,做到会用、有效。第四节 静电安全知识一、静电的产生 静电并不是静止的电,是宏观上暂时停留在某处的电。实践证明,只要两种物质紧密接触后再分离,就可能产生静电。静电起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们对于某些静电起电过程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二、不同物态的静电1固体静电:如金属粉体的静电。2液体静电:在化工生产中,液体管道

26、的输送、过滤、搅拌、喷雾、飞溅、冲刷、灌注以及剧烈晃动等过程中,都会产生危险的静电。3气体静电:气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或由阀门、缝隙处高速外喷时,由于气体中杂质的碰撞、摩擦等作用,都会产生静电。三、影响静电的产生和聚散的因素 1物质的电阻率:由电阻率高的物质组成的物体,它的导电性很差,物体上的电荷不容易流失,静电荷就能逐渐积聚起来。 2空气的湿度:当空气的相同湿度在50-70% 以上时,物体表面会形成很薄的一层水膜,使表面电阻率大大降低,从而加速静电的泄漏。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40-50%,则静电不容易逸散,而可能形成高电位。 3物体运动的流速:物体达到静电饱和状态所需的时间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27、,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往往要控制物料运动的速度。 4杂质:物体含有杂质时,会增加静电的产生。四、静电的危害1引起火灾与爆炸。2静电电击。3妨碍生产,影响产品质量。五、防止静电危害的措施 主要措施是防止或减少静电的产生和聚积,设法去除静电和防止静电放电等。 1场所危险程度的控制。 2工艺控制: 控制流速; 选用合适的材料; 增加静止时间; 改进灌注方式。 3接地。4增湿。5抗静电剂。6静电消除器。 7人体的防静电措施。 第五节 防雷电 1雷击是自然灾害,雷击可能造成设备设施的损坏,可能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可有引起火灾和爆炸,还可能危及人身安全。 2采取措施,对不同的设备和建筑有不同的防雷要求和措施,

28、常用的避雷装置有避雷针、避雷器、避雷线等,这些装置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以便将雷电流泄入大地。第六章 危险化学物品安全管理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800万种化学物质,其中常用的化学品就有7万多种,且每年还有上千种新的化学品问世。第一节 危险化学品分类、性质 一、危险化学品:凡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放射性等危险性质、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和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受损的化学品称为危险化学品。 二、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放射性等危险性质。 三、危险化学品分类: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

29、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七类。四、危险化学品有关概念的定义1燃点: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而需要的最低温度。2自燃点: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3闪点:可燃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4沸点:指在标准状态下液体开始沸腾时的最低温度。5熔点:指固体开始熔化为液体时的温度。6密度:液体和固体的比重。7蒸气压:在一定温度下与液体或固体相互平衡的蒸气所具有的压力。8溶介性:指在水、有机溶剂中溶解的程度。 9稳定性:指物质在环境因素(如热、光、空气、水)作用下是否发生变化。10爆炸极限:指可燃气体或蒸气、薄雾、粉尘等与空气混合物能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11临界温度:就是在这个温度之上,无论施加多大压力,气体均不

30、会液化。第二节 危险化学品贮存、使用注意事项(安全要求)1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2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分类存放,不可混储、混运。3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室外。4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5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储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6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7罐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累。 8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第七章 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安全基本知识 第一节 压力容器安全基本知识一、压力容器的概念、分类、危险特性1压力容器界限范围根据压力容器安全监察

31、规程规定,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的作为压力容器的界限范围:11 最高工作压力P0.1Mpa。12 容积(V)25升,且PV200升.MPa,内直径0.15米。13 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2分类 21 按用途分:有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贮运容器。 22 按压力分:低压容器、中压容器、高压容器、超高压容器。 23 按安全监察角度分:一类容器、二类容器、三类容器。 3压力容器的危险特性 31 容易发生事故:受力情况复杂,使用条件苛刻,容易发生超载。 32 发生事故后破坏性严重:摧毁力大,发生中毒、发生火灾。二、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 1精心操作,动作平稳。 2禁止

32、超压、超温、超负荷。 3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清除缺陷。 4发现严重故障紧急停止运行。 5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三、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有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温度计、液面计等。第二节 电气安全基本知识一、电的基本知识1电流:电荷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电流。2电压: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压。3电阻:传导电流的同时又有阻碍电流通过的作用,称为导体的电阻。4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电路的端电压的高低成正比,而与电阻的大小成反比。I=U/R 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触电事故的类型 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击、电伤、电磁场伤害。 2触电事故类型: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3电流通

33、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所以从左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三、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1绝缘、屏护、障碍、间隔。 2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3采用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等级:42V、36V、24V、12V、6V 4保护接地和接零: 41 保护接地:是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 42 保护接零:是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系统中的零线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四、防止触电安全注意事项 1不得随意乱动电气设备和开关。 2非电工不得拆装、修理电气设备和用具。 3不得乱拉乱接电气设备,需要临时用电装置,必须办理临时接线手续。 4不得使用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 5不得私用

34、电热设备和灯泡取暖。 6不得擅自用水冲洗电气设备。 7使用的配电装置、阀刀开关、按钮、插座、导线等必须完好、安全,不得有破损,将带电部分裸露出来。 8不得使用铜丝代替保险丝,闸刀开关、磁力开关等盖面完整。 9使用移动电动工具必须装漏电保护器。 10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接零装置完好。 11移动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12对设备检修时,应切断电源,并在明显处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示牌。 13操作电气设备时,应思想集中,防止操作失误而引起事故。 14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米之内,当遇到高压线断落时,周围10米之内,禁止入内

35、,若已经在10米范围之内,应单足或并足跳出危险区。 五、触电急救:八字方针: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触电急救最重要的是动作要迅速。快速、正确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快速正确的急救,争取时间,就是争取了生命。急救方法: 1采取可靠、迅速,方便的方法切断电源。这时应注意自我保护,切勿用手直接拖拉触电者。 2迅速对症救护。 21 如果触电者未失去知觉,仅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则应保持安静,继续观察并请医生并来疹治或送医院。 22 如触电者伤害程度严重,无知觉,无呼吸,但心脏跳动,应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23 如触电者伤害严重,心跳、呼吸都停止,则需要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第三节 高处

36、作业安全基本知识一、高处作业基本定义与级别1定义: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2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2高处作业分一、二、三级和特级高处作业;一级:2-5米;二级:5-15米;三级:15-30米;特级30米以上。高处作业最常见也是最大的危险就是高处坠落。 二、高处作业安全的必要条件1高处作业前,必须办理登高作业许可证,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指定专人负责,专人监护,并严格履行手续。2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进行体检,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病、精神病,严重关节炎的人员不能从事高处作业。3要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如穿软底鞋,戴安全帽,系安全带,高挂低用。4登高时禁止使用没有防滑或梯档缺损的梯子。5

37、登高时用的脚手架要符合规定。6注意脚手架是否坚固、结实、平稳。7高处作业下方必要时设安全网,高处作业一般不应交叉进行。 8在天棚和轻型屋面上操作或行走时,必须在上面搭设跳板或下方搭安全网。 9高处作业做到“四个不准踏”: 91 未经检查的搭建不准踏。 92 玻璃栅天窗不准踏。 93 凉棚石棉瓦屋面不准踏。 94 屋檐口不准踏。 10遇六级以上的风力或其它恶劣气候时,应停止高处作业。 11在易散有毒气体的厂房上部及塔罐顶部作业时,应进 行环境监测,并设专人监护。 12高处作业人员在邻近有带电导线的场所作业时,必须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与带电导线保持安全距离。第八章 工业卫生基本知识第一

38、节 工业卫生概述一、基本概念劳动条件包括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三个方面。在不良的劳动条件下可使劳动者的健康受到损害。二、职业危害因素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1 化学因素: A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有机农药等。 B生产性粉尘,如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12 物理因素: A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异常气压。 B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可见光、激光等。 C电离辐射,如X射线等。 D噪声、振动、超声波等。 13 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霉菌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21 劳动组织、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22 精神紧张的操作。23 劳动强度过大。24 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

39、用不合理工具等。3 生产环境的有害因素。31 自然环境中的因素。32 车间环境中的因素。33 由于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的环境污染等。三、职业病范围:职业病目录10类115种。第二节 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及预防一、生产性毒物的概念1毒物:是指那些以较少的量进入人体后,与人体发生化学作用,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物质。2工业毒物:是指那些在工业生产中使用或产生各种有毒物质,也称生产性毒物。工业毒物一般以气体、蒸气、烟、雾、粉尘等形式存在于生产环境中。3毒性:是指一种物质引起人体的病理变化造成损伤的能力。4中毒:由毒物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变。中毒分为:急性中毒、慢

40、性中毒、亚急性中毒。 5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51 呼吸道:毒物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是最主要、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95%的中毒是由于吸入毒物发生的。 52 皮肤:具有脂溶性和水溶性的毒物易于通过表皮屏障被人体吸收。 53 消化道:经消化道吸收的毒物,经肝脏解毒后,分布到全身。二、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及存在形态 1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以固体、液体、气体或气溶胶的形态存在。 2生产性毒物的来源:生产的原材料、中间产品、辅助材料、夹杂物、成品、副产品和废弃物、分解产物或反应产物的形式出现。 21 固体:如氰化钠。 22 液体:如苯、汽油等有机溶剂。 23 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如一氧化碳、氯气

41、等。 24 蒸气:固体升华,液体蒸发或挥发时形成蒸汽,如苯蒸气。 25 粉尘:飘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6 烟尘:悬浮于空气中呈烟雾状的固体微粒。 27 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滴。三、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1局部刺激和腐蚀作用。2阻止氧的吸收。3抑制酶系统的活性。4改变机体免疫功能。5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 四、综合防毒措施。1组织管理措施。2技术措施。3个人防护措施。4卫生保健措施。5有毒气体的监测。第三节 防护器材的正确使用一、过滤式防毒面具:过滤式防毒面具中用于防护毒剂蒸汽的是防毒炭,对现有已知毒剂均能产生可靠的防护作用。而对大家熟悉的一氧化碳(煤气中的主要成分)就不能防护了。

42、二、长管式防毒面具:略三、氧气呼吸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各项目部有配,适用于现场井喷发生时,防止H2S等有毒气体对人员的伤害。第四节 抢救和急救的基本要求合理的抢救程序应该是:当意外发生后,目击者首先要帮助伤病员脱离危险场地,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伤员,迅速将其头部置于后仰位,并托起下颌,使呼吸道通畅,尽快实施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心肺复苏操作;同时控制大出血,呼叫救护车,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医疗帮助,使伤病员尽快脱离生命危险。 现场的抢救人员和搬运人员,必须抓住各种最主要的外部表现或直观体征,初步检查伤病员的病情,优先抢救危及生命的各种损伤,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窒息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休克病人要保温、止痛、补液,出血病人要包扎止血,气胸病人要封闭包扎,骨折病人要就地取材固定,大面积烧伤病人要遮盖创面。在整个医疗抢救的过程中必须尽量搜集伤病员现在和过去的所有病史并做好记录。 运送伤员一般用担架,放在救护车或直升机上。胸部创伤病人使用担架或救护车运送时,应尽可能保持半坐位。如实施空运,运送速度及高度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