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22课五柳先生传教案_人教新课标版五柳先生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2、过程与方法: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作者的情感以及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教学重难点】1、熟读全文,把握课文内容。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领会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说起五柳先生,同学们一定会感到亲切和熟悉。他曾经带着我们领略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桃源风光,欣赏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林美景,我们曾跟随他一起“种豆南山”“采菊

2、东篱”,我们还欣赏过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铁骨。在陶渊明的诗文中,我们结识了一个崇尚自然、热爱田园生活的隐者形象。在陶渊明眼中,陶渊明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读五柳先生传,加深对先生的印象。二、整体感知播放朗诵视频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初读课文,领会文章主要内容你认为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贫寒,嗜酒如命,读书作文,不拘小节。四、学生朗读课文,分小组深入探讨课文(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明确:“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

3、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 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 1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五柳先生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第22课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一、授课学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熟读、背诵全文。2、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提高朗读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2)、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的有关资料,学生自主分析资料,主动探究,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3)、体会文章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把

4、握简约凝练,多用否定句的语言特点。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学习作者守志安贫、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4、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2)、把握五柳先生的高风亮节、精神实质。(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三、教学手段与方法:朗读法 讨论点拨法四、教学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小黑板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1、教师出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画面,并提问:菊花高洁,南山幽静,徜徉在这山水景物之间的诗人是谁?2、你知道多少关于陶渊明的知识,请你给同学们说一说3、学生举手介绍陶渊明的文学常识,教师点拨补充,座

5、位上的同学笔记。用心 爱心 专心4、导入五柳先生传明确:1、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首中的名句。2、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

6、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二、播放课文录音1、听读课文要求:1)认准字音。 2)并在课本上注下这些生字。明确:1)生字:嗜(sh) 辄(zh) 吝(ln) 褐(h) 箪(dn) 汲(j) 俦(chu) 黔(qin) 觞(shng) 欤(y)2)多音字:传(zhun) 好(ho)2、合读课文要求:1)读出节奏。2)边读边在课文上标划节奏。明确:1)三字短句:如好读书晏如也2)四字短句: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3)复杂长句:如其言兹若人之俦乎3、跟读课文要求:1)模拟人物心态。2)读出语气、语调。明确:1)第1段应读出舒缓陈述的语调2)第2段应读出赞叹抒情的语调。4、默读课文, 要

7、求:1)领会文意。用心 爱心 专心2)读完后四人小组讨论字意、词意、句意。 3)课堂质疑,向老师提问,全班讨论。明确:1)第一段:何许:何处 许,地方,处所。 详:详细地知道。 因:因此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号:别号,人名外的自称。 焉:语气词,表决定,相当于“矣”。不求甚解:不追求过细的理解。这里指不拘泥于字面,不执著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会意:对书中的精神实质有所领会。性:人的本性。 嗜:喜爱,爱好。 旧:指老朋友 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或:有时。 置酒:准备酒。 招之:邀请他。 造:到去。 辄:每每,总是。 尽:指喝完。期:期望,希望。

8、 曾不:一点也不。曾不连用加强否定语气。 吝情:感情上计较,指留恋、顾恋。 环堵:房屋四周。堵,墙壁。 萧然:冷落、空旷的样子。 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 箪:盛饭食的圆形竹器。 瓢:舀水的葫芦。 自终:自己过完一生。终,终了,结束。晏如:安然自乐的样子。晏,平静,安逸。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自娱:使自己欢娱。 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 2)第二段:赞;史传文章结尾的评语。戚戚:愁苦的样子。 汲汲:急迫追求的样子。 极:推究。兹:代词,此,指五柳先生。 若人:这样的人,指黔娄。 俦:类。 衔觞:口衔酒杯,指饮酒。觞,酒杯以乐其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乐

9、,使快乐。志,心意,志向。三、课堂练习。由于陶渊明文学创作成就巨大,现某市文联拟请他担任文联主席一职,请你根据学到的文学常识和对课文的理解帮他填好履历表。用心 爱心 专心某市文联干部履历表 姓名: 性别: 字: 号: 出生年月: 籍贯: 国别: 职业: 人生格言: 特长展示: 工作经历: 兴趣爱好: 自述性格:明确: 某市文联干部履历表 姓名:陶渊明 性别:男 字:元亮 号:靖节先生出生年月:365年 籍贯:江西九江 国别:中国 职业:自由诗人 人生格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特长展示: 擅长写诗工作经历:1、江州祭酒。2、镇军将军刘裕参军3、建成将军刘敬宜参军4、彭泽令。 兴趣爱好:

10、1、 好读书2、 性嗜酒3、 常著文章以自娱自述性格: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安贫乐道,不图享受3、真挚坦诚,喜爱自然四、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朗读课文1、说说两个段落有什么不同?2、找到总领全文,体现五柳先生风格的句子。 明确:1)从内容上看,第1段主要是生活(蕴涵性格志趣);点出“不慕荣利”, 第2段主要是赞语(蕴涵精神风貌)。呼应“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从形式上看,第1段主要是描述,是分写;第2段主要是评论,是总说。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二、思考讨论1、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用心 爱心 专心2

11、、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要点提示: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世人有种种追名

12、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三、朗读质疑自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解决。 A、主人公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 B、作者以“五柳”为号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 C、作者与五柳先生到底有什么关系要写文纪传? 明确: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他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他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他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

13、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他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 “名者,实之宾也”。但他为什么看中五柳树呢?也许他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B、以五柳为号,可见他家居环境的清静、淡雅、简朴,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用心 爱心 专心C、陶渊明实际是借五柳先生写自己,这在南朝梁代萧统的陶渊明传中已指出:“渊明少有高山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五柳先生的生活情趣,正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的反映。四、课堂练习:读归去来兮,写写人生感悟(200字)

14、五、总结归纳。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六、作业布置。1背诵全文,并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3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 板书设计: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 适意五 性嗜酒陶情 不坚 柳 传 环堵萧然 乐道 随守 先 常著文 娱乐 流节 生 俗操 传 赞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用心 爱心 专心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五柳先生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22五柳先生传教学目标1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白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3掌握文中

15、的文言词汇。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另外掌握与理解有关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 2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教学准备1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2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思想。 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中,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多练习诵读。重点掌握与理解课文有关的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课文内容了解大意即可,不必逐字对译。有些句子如“曾不吝情去留”“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等,只要了解整体意思即可,不宜过细。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不宜讲得过细。还要注意引导学

16、生思考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陶渊明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等鲜明的思想性格贯穿文章始终,教师可设计表格,引导学生从其性格、思想、爱好、生活、著文等各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填出内容。这一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写人方法,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背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心爱心专心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 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

17、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幻灯片显示。) 给下列字注音:嗜(shi4) 辄(zhe2) 吝(lin4) 褐(he4) 箪(dan1) 汲(ji2) 俦(chou2)觞(shang1) 2全班齐读课文后,指名翻译课文大意。三、深入探究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要点提示:“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

18、。“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要点提示: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用心爱心专心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要点提示: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

19、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要点提示: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世人有种种追名逐

20、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四、总结全文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五、齐读课文六、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3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资料链接一、关于作者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用心爱心专心以惠爱

21、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按:归去来兮辞和五柳先生传一向被视为姊妹篇,前者作于405年作者弃官归田之日,以乐天知命为主旨;后者作于420年之后,以安贫乐道为主旨,可以相互比较。2萧统(陶渊明集)序:“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大)。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

22、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二、补充注释 1宅边有五柳树。从“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 2好读书。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可以看出。又常与友邻讨论,曾写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第一首)。 3性嗜酒。“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其二),“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 4箪瓢屡空。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

23、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当如此。陶渊明亦常“箪瓢屡空”,如“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贷的情况。 5黔娄。用心爱心专心战国时齐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持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黔娄有言”,一本作“黔娄之妻有言”。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用心爱心专心第四篇: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2 五柳先生传教学目标:1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3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教学重点:1.积累

24、文言字词;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介绍作者,导入新课: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二、整体感知课

25、文: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语调,划出不能理解的词句。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词句。三、理解语段:全班齐读课文后,指名翻译课文大意(23人);思考。(1)“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明确:“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不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2)应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湎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前文中的“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3)怎样理解“

26、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明确: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的繁文褥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4)“因以为号焉”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否相同?文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意思是不一样的。“因以为号焉”中的“以为”实际上应该是“以(之)为”,意思是“把(它)当作”,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认为”的意思。(5)“欣然”、“萧然”中“然”的用法有什么特点?在文言文中,“然”的用法有多种,可作“然而”“样子”“这样”解。这里的“然”是用

27、作形容词的词尾,意思是“的样子”。“欣然”是高兴的样子, “萧然”是冷冷清清的样子。四、引导讨论以下问题:(l)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明确:“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

28、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明确: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明确: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明确: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

29、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叹赏他的高洁志趣,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五、总结全文: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

30、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柳先生传【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的词义,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熟读、背诵全文。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学习陶渊明的高洁脱俗。3、自主预习,课堂互动,师生讨论,教师点拨。 【教学重难点】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一、复习桃花源记和陶诗,了解作者和文学常识。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

31、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陶渊明自传散文(存争议1 )。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二、初读,整体感知:学生熟读,依据注释口头翻

32、译一遍。班上交流,教师点拨。白话译文 五柳先生传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

33、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三、课堂练习 (1)给加点注音:辄( ) 吝情( ) 短褐( ) 箪( ) 瓢屡( )空 晏( )如 黔( ) 汲汲( ) 俦( ) 衔觞( )欤( ) (2)重点字词理解。何许: 不详: 因以为号焉: 不求甚解: 会意: 亲旧: 或: 造饮辄醉: 期在必醉: 晏如:曾不吝情去留: 衔觞赋诗: 环堵萧然: 自终:短褐穿结: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不汲汲于贫贱,不汲汲于富

34、贵: (3)多义词理解: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杂然相许; 高可二黍许去:曾不吝情去留 ;日始出时去人远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志:寻向所志 ;处处志之; 颇示己志其:其亲旧知其如此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4)再读,注意节奏。在课本中划分节奏: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

35、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四、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明天检测。2、翻译全文,落实到作业本上。五、教学反思:第二教时一、检查作业导入:1、 小测:默写全文2、学生念自己的译文后,教师展示课件,出示译文,让学生校对。二、课堂合作探究问题,写在作业本,完成后全班互动。教师当堂讲解。课件展示答案。(一)老师给学生问题,学生课堂完成:2 1.给课文理清脉络,说说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 体现了他怎

36、样的精神风貌? 请用简洁词语归纳。 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在文中的含义:今义: 陶渊明的不求甚解: 4.课文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 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性格: 生活: 志趣: 形象:5、作者为什么要托言为五柳先生写传记?而且还要交代人物为什么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知其姓字”?6、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二)课件给参考答案:1、先介绍先生的情况,再评价

37、他的人格。2、答:因为他家门口种了五棵柳树。体现了他自得其乐、淡薄名利的精神风貌。3、这是陶渊明读书习惯的特点。他更重视领会书中的旨意。遇到精湛之作时,他也是会精心研读的。4、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率真豁达 生活:环堵萧然,不弊风日,短褐穿结,单瓢屡空。 志趣: 读书、饮酒、做文章。 形象: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5、因为这符合隐居者的身份特点,反映作者处于贫困却悠然自适的心境。6、答:本文结构上模式有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多用否定句,“不”字为一篇之眼目。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拍手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笔

38、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三、拓展阅读,课件展示老舍自传(有改动)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两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起。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笑。闲时养花,不甚得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收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四、课后巩固练习(校本作业)(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粗字注音。好

39、读书( ) 嗜酒( ) 黔娄( ) 衔觞( ) 箪( ) 俦( ) 吝情( ) 2.解释下列加点字。(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 (2)造饮辄尽_ (3)性嗜酒_ (4)每有会意_ (5)不汲汲于富贵_ (6)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_ (7)晏如_ (8)以乐其志_3、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B.闲静少言,不幕荣利。C.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4、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用) B.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亲戚)

40、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往、到) C.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吝惜)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这样)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辈,同类)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酒杯)5、翻译下列各句。(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6、填空。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时的_,“五柳先生”是指_,“传”4 的意思是_。本文以“_” 自托,描绘了一个爱好_、不慕_、安贫_、忘怀_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形象,表达了作者卓尔不群的_和_。7、翻译下列句子。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译文: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译文: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译文: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41、便欣然忘食。译文:(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会意: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造: 期: 箪瓢屡空,晏如也宴如: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2、填空。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他是_代大诗人,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其中描绘了一个自由、和平、生活幸福的理想境界。有关他不阿谀权贵的“_”的故事也广为流传。3、

42、翻译下列短语或句子: 曾不吝情去留译文: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译文:4、选段中的一个成语是_。5、文中“不慕荣利”与下文“赞语”中的哪句相照应? 答:6、用“_”划出文段中写“五柳先生”“生活”的句子。7、从表达方式看,文段主要用了_的表达方式,这部分内容与下文的“赞”语的关系是_。8、文中最能表现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特点的四字短语是_和_。9、从文中可以看出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爱好)是_、_、_。10、谈谈你对“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看法。五、布置作业:完成第四步骤所有的作业六、教学反思:语文版新课标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2、

43、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3、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学习季羡林的一篇介绍德国的风景民俗的文章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板书课题: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2、课前请同学们查阅了资料,现在请你们把搜集到的资料交流一下: 关于季羡林你了解什么?学过关于季羡林的什么课文?季羡林先生在你的印象中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或者怎样的作家?小结: 关于德国的民俗风情你知道哪些?

44、(广袤的原野,安静的河流,古老的教堂,狂热的都市,精致的小镇。)3、教师小结。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中有许多新的词语,不知大家在预习的时候解决了没有?出示:莞尔一笑 脊梁 应接不暇自顾不暇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2、指名读文,思考问题:德国的风情民俗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三、精读全文,交流感受1、过渡:德国的风情民俗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先用自己的话说说,然后读相关的句段)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景色的奇丽?随机出示相关的重点句段: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

45、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学生读教师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美丽极了!仿佛看到了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吸引来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师:通过想象,大家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这奇丽的景色!让我们看看文中的插图,再通过我们有感情的朗读把这奇丽的景色表现出来吧!(评价读得怎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说明了什么?体会花之多、花之美。闻着花香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奇特的民族”?本段最后两句的确耐人寻味,意味深长,默读一下2、3自然段,结合上下文,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吧!重点指导朗读

46、以下句段: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联系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班级图书角、轮流打扫卫生)师:当我们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别人也在为我们付出,在互相帮助中我们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这本身就是做人的最高境界。读懂了这段话,再来读,大家就一定会读得更有感情,更“耐人寻味”了!(齐读3自然段:男女生接读,看图背诵。) 走在德国,满眼是花团锦簇,

47、姹紫嫣红,这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这是多么奇丽的景色!走在德国,感受到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境界!这是多么奇特的民族!谁愿意入情入境地为大家朗读最后一段?把这种种思绪,滴滴感受读出来。师:你最喜欢哪句话?谈谈你的体会? 预设一:“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师:“美丽”的含义包含什么?女主人的淳朴善良的人生境界像花一样美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民俗风情! 预设二:“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师:赞美德国街道奇丽的景色!赞扬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预设三:“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师:作者陶醉于鲜花艳丽之中,触景

48、生情,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梦呢?梦中他在思念什么?(思念亲人,思念家乡,思念祖国。)课下请同学们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对课文的感悟,续写一段话:梦见了;梦见了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看着花语,伸出异国他乡的青年季羡林先生怎能不怀念祖国和家乡?怎能不怀念亲人?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1、这节课我们跟随季羡林先生走进了德国,感受到了德国的风景美和人情美,相信这篇隽永的小短文留给我们记忆深处的不仅仅是这些。现在我想知道此时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感谢季羡林先生引领我们感悟美丽,引领我们去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如今,96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仍然坚持读书写作,假如我们能为季爷爷声情

49、并茂地朗读他的作品,他一定会很欣慰!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3、季羡林先生本身就具备这样的人生境界,老师为大家推荐两篇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月是故乡明黄昏,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走进季羡林崇高的人生境界。【板书设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多么奇丽的景色!(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多么奇特的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教学反思】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时,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当得知是季羡林先生的文章时就更加爱不释手,反反复复读过许多遍,越来越感觉到季老就在眼前,伟人的形象随之高大;越来越感觉到季老的文品如其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人生的一种崇高境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不仅仅是

50、季羡林先生在介绍德国的民俗风情,更重要的是在赞扬一种精神!精美隽永的短文不难理解,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国学大师油然而生敬仰、崇拜之情。所以,“走进季羡林”成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走进季羡林”,让学生回忆起季老在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亲切的话语,孩子们对季老提出的“中西贯通,文理贯通,古今贯通”记忆犹新;“走进季羡林”,让学生在季老的散文怀念母亲月是故乡明中,体会到了魂秦梦绕的思乡情和赤子深情;“走进季羡林”,让学生被字里行间弥漫的真情挚意所打动,“树愈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种植今天,孩子们也许还不太懂,但是这位鸿儒长者肯定会在他们的心灵立起一道丰碑!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行

51、云流水般的散文,自然天成,其背后蕴藏着作者的一片匠心这不仅仅是说给给孩子们听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是多么令人向往!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20课失去的一天教案1一、情境入课,导向目标:1.播放歌曲童年(小片断童年: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听后指名说出关于时间的歌词。教师评价:你听得真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会听的孩子就是会学习的孩子。2.齐读关于时间的歌词,然后质疑:你们知道这句谚语是什么意思吗?生: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金子,非常宝贵,但时间与金子

52、的宝贵并不相同,人们可以用时间去赚得宝贵的金子,却无法用金子买回过去的时间。3.出示课题:失去的一天4.出示学习目标主持人带领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二、群学(学生人离,凳近,小组长带领着交流自己自学导学中遗留的不会的问题。)三、小组展示第一组展示的内容(1-6)1、妈妈给佩佳布置一天的任务是什么?栽一棵树,读完远处的青山这本书。2、佩佳是怎样度过这一天的?勾画有关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板书:睡、坐、吃、嬉戏 (随文识字,睡、坐、吃、嬉戏,就是游手好闲。)评价语:你战士的清晰,流畅,真棒!教师小结:佩佳就这样游手好闲的度过了一天,什么事也没做,他羞愧得不敢看妈妈的眼睛,他的妈妈又是怎样教育他的呢?(

53、请下一组继续展示。)(二)第一组展示的内容(7-12)1、妈妈为什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生:因为佩佳没有完成妈妈交给他的两个任务,他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做,所以妈妈说她失去了一天。2、妈妈是怎样教育佩佳的?妈妈严肃的教育佩佳:“孩子,虽然你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完成,可你要知道,现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知道什么叫远处的青山的人。现在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失去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走吧,我会告诉你,人们在你失去的这一天中都做了些生么事。”生:然后妈妈带佩佳来到田野,让佩佳看到拖拉机手在这一天耕了一块地;妈妈带佩佳到用砖砌成的墙根前,让佩佳看到建筑工人一天砌了一堵墙;到面包房让佩佳看到面包师一天做了令人垂涎欲滴的面包;到图书馆看到人们一天读了许多书。板书:耕地、砌墙、做面包、看书教师小结:同样的一天,人们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