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措施_第1页
河源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措施_第2页
河源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措施_第3页
河源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措施_第4页
河源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ompany number :【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河源市的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措施1、河源市自然环境概况区位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其范围是东经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北纬23度 10分至24度47分。全市面积万平方公里。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点: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C20C之 间,10积温为4000C。6500C。近年气温偏高,如2010年年平均气温C。,比常年偏 高C。,全年气温变化异常,高温日数多。水文河源市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2000毫米之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 亿立方米。2010年年平均降

2、水量毫米,比常年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日照时数偏 少,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小时,比常年偏少1成,时空分布不均。植被河源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全民义务植树455万株,全市 森林覆盖率达 ;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3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 积的。其中,建成省级自然保护区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万公顷。地质地貌市区主要构造形迹为河源深大断裂,区域构造线北东向;还有小规模的褶皱构造。 主要矿产类型有萤石矿、建筑用河砂、矿泉水、地热水等等。全市共探明铁矿储量亿 吨,占全省总量的39%,其中连平县大顶铁矿属省内第一大型铁矿。2、河源地区的自然灾害河源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是多种自

3、然灾害易发区和多发区,是广东省自然灾害 的重灾区之一。河源市自然灾害特征河源市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大,它们存在一些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神类多。囊括了大部分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从大类上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和生物灾害。该地区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洪涝、干旱、台风、高温、冷冻害及风雹等;地 质灾害主要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等;以及其他风暴潮,森林火灾和生物 灾害等。2.1.2区域性。河源市区内,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如连平县是石灰岩分布区, 当当年降雨量较少时,因地下水接受降雨补给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导致岩溶区产 生地面塌陷。而紫金县丘陵山

4、地较为突出,持续暴雨容易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东源县因植被被大量砍伐、河道淤积,当台风来临时,容易导致洪灾。2.1.2多发性。从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看,河源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较高,其中又以 旱灾、洪涝、地质灾害最为频繁。在时间上具有普遍性,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2.1.3联系性。一个区域的自然灾害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许多灾害的组合,由主导 灾害和次生灾害构成灾害系统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容易诱发其他灾害。如暴雨引 发洪涝、山崩、滑坡、泥石流等。2.1.4严重危害性。自然灾害会给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危害。同一类型、同一强度的 自然灾害发生在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地区,造成的损失相差很大。河源市主

5、要自然灾害案例与分析2.2.1洪涝灾害2013年8月16日以来,广东省遭受台风“尤特”袭击,大部地区发生新一轮强降雨,造成严重灾害。据河源市政府通报,全市5个县61个镇万人受灾。灾情集中的紫 金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8万多亩,34座电站被损坏,142座桥梁受损,2860多座房屋受 浸、930多座倒塌。大量农田和房屋被浸,有2个镇停水停电和通信中断。农作物受灾 面积10万多亩;损坏陂头268座,渠道1万多米,损坏河堤6千多米,决口河堤6处; 发生山体滑坡486处(约15万立方米)。形成原因:气候:河源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充沛,台风“尤特”带来的特大暴雨以及连 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内的大暴雨是形

6、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且此次降水的变率大,强 度大,持续时间长。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人为原因:A.水利设施修建、维护不到位B.流域内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产生水土流失, 导致河床淤积太高,泄洪能力下降,排水不畅;C.流域被植被的毁坏,导致涵养水源的 能力下降。防灾措施: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分洪区等。非工程措施: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 等。2.2.2滑坡灾害2007年4月23日凌晨,河源市地区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造成山洪暴发,并 引发部分地区山体滑坡。其中,和平县的长塘、上陵等镇大面积受淹,2万多名群众被 迫转移,部分学校停课。此次暴雨共造成

7、4人死亡1人重伤,均是因山体滑坡未能及时 躲避所造成。长塘镇山体滑坡严重,公路上淤积的都是倾泻的泥土,道路受阻;黄沙村 的公路塌方更为严重,村内唯一的对外道路近十余公里的公路几近毁损,无法通行。形成原因: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长时间集中降水使得土壤含水量增加,变得松软而缺乏摩擦力。同时山地斜坡上不稳 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山地丘陵是滑坡的多发区。防灾措施:建设护坡工程,常用的方法有:A.修筑挡土墙B.钢筋抗滑桩作为阻滑支撑C.预应力 锚杆或锚索等等。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提高公民的防灾意识,尽量避免在滑坡多发区修建房屋;暴

8、雨时,远离滑坡多发区。2.2.3地震灾害新丰江水库,也称万绿湖,从1959年建成蓄水时便录得有地震活动,1960、1962、2012、2013年共录得约8次有感地震,最高震级为级。其中1962年3月19日, 新丰江水库发生的一次级地震,是迄今记录的最大的水库地震。水库地震,是指在原来没有或很少地震的地方,由于水库蓄水引发的地震称水库地 震。水库蓄水是引起岩体中应力集中和能量释放而产生地震的直接原因。水库地震一般 是在水库蓄水达一定时间后发生,多分布在水库下游或水库区,有时在大坝附近。水库诱发地震具有如下特点:水库地震的震中仅分布在水库及其周围,一般位于水 库及附近5km围内,震源深度大多在5k

9、m内,少有超过10km;主震发震时间与水库蓄水过程密切相关;水库诱发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随时间的延长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水库诱 发地震以弱震和微震为主;水库地震震源较浅。(1)形成原因:河源地处河源-邵武断裂带,由于地质构造运动,会引发不同强度的地震。大型水库畜水会导致地层所受的重力发生显着的改变地层的应力需要达到新的平衡。 在库区地下有断层特别的活动断层的情况下,重力导致的应力变化,便会以某种形式释 放能量。防御措施: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城市和交通建设避开危险的断层。加强社会防震减灾体系建设和教育工作等。2.2.4低温冷冻灾害低温冷冻灾害主要是因为来自极地的强冷空气及寒潮侵入造

10、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 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冷冻灾害包括低 温连阴雨、低温冷害、霜冻和寒潮等。2010年12月17日早晨,广东省出现35年来历史同期最低温。河源市和平、连平等县及桂山风景区 出现了雨夹雪天气。连平县出现-3C。的全市最低气温,河源市区最低气温也维持在0C。左右。由于雨雪天 气导致路面结冰,致使路面出现短暂拥堵,并有部分大货车因车轮打滑抛锚。(1)形成原因:地形:河源地处粤北山区,丘陵地带,山地较多,五个县均在小盆地内建设城区,形 成盆地气候,冬冷夏热,当冷空气进入后,容易滞留。气候: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强冷空气肆虐。(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