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师说(韩愈)基本信息教学单元下册第六单元教学类别阅读与欣赏教学班级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 位。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 用法、特殊文言句式。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比照的论证方法。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比照的论证方法。.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情感目标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 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教学重点1 .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比照论证的方法
2、。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赏析法。教学过程设计课前预习.对照注释通读全文,基本扫除文字障碍。.思考:韩愈在本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为什么必须向老师学习?.就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中国自古 以来最为尊奉的是“天帝君亲师”,人们把师与天地君亲并重,足可以看出我国自古 以来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孔子日:”三人行,那么必有我师焉。”还有人说:“一日 为师,终身为父。”程门立雪的故事也是妇孺皆知,所以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 重于父母多矣。然而在唐朝
3、中期,社会上却弥漫着“耻学于师”的风气。柳宗元在他 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就谈到过人们耻学于师的现象:“今之世不闻有师,有, 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然而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就有一个狂人奋不顾流俗,犯 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这个狂人就是韩愈,今天我们就要 学习韩愈的这篇师说。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 的倡导者。死后谥“文”,称“韩文公”。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 八大家”之首。韩愈推崇儒道,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领袖。提 出“文以载道”“唯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主张。著有昌黎先生集四
4、十卷。他 才如渊海,文思深刻,行文形式不拘,语言于朴健中见闵深,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 极其深远。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 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诸子、史传散文,坚 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 情地指导后进写作。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章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 体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以看作提倡古文的宣言。解题马说师说还有初中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题目中的“说”,是古代 的一种论说文体,属议论文范围,重在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5、一般陈 述对某种事物的见解,相当于现在的杂文。“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故“师说”可 理解为“解说从师的道理。”背景简介魏晋时期,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按家世背景,将人分为几级,上层的 士族阶层的子弟可以凭借他们高贵的家族身世,出仕为官,他们不用学习,自恃清 高,也看不起老师,这样的风气一直沿袭到了唐朝,柳宗元在他的答韦中立论师 道书写到:“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 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当时韩愈35岁时,还在长安当国 子监博士。本课是他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
6、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近课文,看看作者为 什么要作这篇文章给李蟠。L学生自由朗诵课文,对照注释,对不懂的词句进行圈点。2.指导学生诵读。(1)字音句读(dou ) 或不焉(f6u)经传(zhuan) 近谀(yil)老聃(d五n)传道(chuAn)李蟠(pAn)装弘(chAng)无少(shao)择师而教之(jiao) 不耻相师(xiang)(2)难点句节奏: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强调:“也”作 为语气词,可以放在句末,句中,这里表示句中的
7、停顿。)(3)情感:“嗟乎、矣、呜呼、欤”这几个语气词是作者苦苦的呐喊与申诉, 是作者愤怒、悲叹失望的内心写照。因此,在朗读的时候不仅要注意节奏,还要把 握“愤慨、失望”的情感。.教师范诵课文。.学生朗读课文。(先大致了解课文内容)一、研读第一段.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段,结合注释,找出疑难的词句,课堂提出大家解决。 老师点拨重要字词。.哪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注意“学者”的意义).哪句指明了教师的职责?明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哪些句子指出了从师的必要性?明确:“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从反面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哪些句子说明
8、了择师的标准和态度?明确:“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 于吾乎?(强调:“庸乎”固定句式,表示反问,“哪里呢?”)重点探究重点探究重点探究“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二、研读第二段重点探究.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自主翻译,找出疑难的词句,课堂提出大家解决。老师点拨重要字词。师生共同完成下表。对象从师的态度结果作者的感叹1今之众人耻学于师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圣益圣2于其子择师而教小学吾未见其明也。于其身耻学于师大遗3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智不及巫 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此段与上一段是怎样联系的?明确:
9、通过针硬时弊,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二、研读第三段.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找出疑难的词句,课堂提出大家解决。老师点拨 重要字词。.作者用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本段分论点)明确:圣人无常师。.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明确:“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了。”“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三、研读第四段.概括本段的内容。明确:交代写作缘由:作师说赠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
10、” 的有力批判;既针硬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本文的论证方法。比照论证(第二段通过三组比照抨击“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举例论证(以“孔子师郑子、要弘、师襄、老聃”为例说明从师的必要性。)引用论证(引用孔子的话“三人行,那么必有我师”说明从师学习的原那么).本文的语言特色课堂小结(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 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 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那么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 “圣益圣,愚亦
11、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课堂小结(2) 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比照,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 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 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 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 怪与软”,挖苦语气.感情强烈。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3.名人从师的故事,积累作文素材。概述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概述要从师批评不从师从师的范例r为什么要从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择师的标准I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道不传久矣f古之圣人今之众人、三组比照,抨击时弊爱子择师于己耻师 、百工之人士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合同范本北京
- 2025年中国桉树专用肥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木塑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数显式光热测痛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投币式气悬球桌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平地机铲刀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射击靶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外螺纹波纹管截止阀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功能纤维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以色列雇主合同范本
- 汽车行业维修记录管理制度
- 公务员2022年国考申论试题(行政执法卷)及参考答案
-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 城市自来水厂课程设计
- 重庆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4智慧城市数据采集标准规范
- 【人教版】《劳动教育》七上 劳动项目一 疏通厨房下水管道 课件
- 2024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FSD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及未来展望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银行人工智能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五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智能制造控制技术方向)赛项实操样题
- 中国银行中银数字服务(南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