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古诗培养听障学生的审美能力_第1页
利用古诗培养听障学生的审美能力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 4 -利用古诗培养听障学生的审美能力摘要:对于新课标而言,语文课程必须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提升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积累语言文学知识、培养审美能力的基础上,继承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关键词:节律美 意境美 色彩美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认识到诗、乐对心灵的感化作用,大力提倡“诗教”,以培育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现代特殊教育看,通过朗读古诗文以体会其节律、讲解古诗文的意蕴、理解其色彩,从而理解古诗文的意境美、节律美和色彩美,以提高学生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

2、的能力。我们从以下这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节律美由于中国古代诗歌的平仄规律和发端于原始吟诵、歌唱的特点,这正如叶嘉莹所说:“吟诵重视的是声调跟韵律,而讲解所要注意的只是文法跟意义。”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根据古诗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大量的朗读,可以有效地体味古诗文内涵,品味语言韵律的美妙。如:诵读宋代邵雍的“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通过朗读体会古诗的节律之美,感悟诗人在阳春三月所看到的乡村迷人风物,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又如:诵读唐代“诗佛”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通过朗读理解课文节奏。在教学中我使用分隔符号把诗按节律分开,重点标记,要求读出重音和节奏。通过轻重变化、字音延长等节奏控制,把诗中的“客、亲、处、人”等重音诵读出来,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从而理解作者在外漂泊的“孤独”和佳节思念亲人的真切,“佳节”和“倍增”思念的“背反”,作者的这种感受,已经成为世人的共同感受。二、通过想象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意境美理解古诗文的意境美,我们认为先要整体感受古诗,在感受节律美的基础上,充分了解诗作产生的背景,把握诗作的整体思想,再逐步领会诗作的意境美。如: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

4、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景,表现了诗作的自然之美,太阳依着山下落,黄河向东滚滚奔流,依山而“尽”与“入”海东流,虽可见山,但海是想象,虽为实景,却是虚看,太阳依山而尽,黄河入海而流,是想象中的必然,不是太阳“真落”,河水也不是东流,想象中的“尽”与望不見的“海”给人以无限时空,既有可见的实景,也有想象中的虚幻。后两句表现了哲学思辨,既是自然的哲理,也是社会的思辨,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能引起人们无尽的思绪。作为教学要求,通过诵读,我们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有真切的落日余晖和想象入海奔流的壮阔,加之要想看得更远,就要更上一层楼的奋发向上,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又

5、如:唐朝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看不见的“春眠”“啼鸟”实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到处都听到鸟的叫声,实的“雨”“花”通过想象交代,昨晚风雨交加,不知花儿又被打落了多少?在虚虚实实中,既是想象中的理解,也是理解中的想象,表现了惜时惜春、爱花惜花的意境。情绪和欣赏结合,感受和想象融通,使学生在意境美的升华中珍惜时间、珍爱花草,能感悟到要保护眼前的校园环境之自然之美,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三、通过引导让学生体会诗中的色彩美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真正发现美、欣赏美的眼光。中国古诗向来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画一体,教学中引导学生读诗看画、看画

6、悟诗,尤其针对聋人学生的教学,更是我们的教学追求,他们听不到,但看得仔细,引导读诗看画就更为重要,可以让聋人学生体会诗中景色的秀美。例如教学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引导学生一边读诗,一边观察挂图和课件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两岸”崇山的险峻,船在水中的飞奔,早上离开“彩云”飘渺的白帝城,一千多里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小船的轻快,说明江水的急速,“猿猴声不断,已过万重山,”体会诗中景色的壮美和作者李白心情的轻快。学生比出“快”的手势,说明看懂了插图的壮美和体会了诗人的喜悦心情及轻快感受。又如教学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让学生观察插图,观察黄鹂、翠柳,白鹭、晴天及雪景、远山和水中之船,体会。两个黄鹂在翠色的柳树上不停的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高高的朗朗晴天,窗外是西岭的千秋积雪,门外停着东吴的万里行船。有小鸟的纤巧、晴空的旷达,有鸣叫的生机、西岭的静默,有近景、有远影,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画面疏密得当,留白适中,色彩斑斓多样,构图壮丽匀称,对理解诗作的瑰丽起到了应有的桥梁作用和诗画的“通感”之美,体会到了诗作的绘画美和色彩美。中国古典诗歌不如现代文那么直白,诗歌的文字精炼,很多字的意思需要仔细推敲,并且意境深远,要带领学生朗读、背诵,体会诗的韵律、色彩、意境,让学生自己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既在诗的韵律中放飞,又在诗的宁静中沉思,人生初见,秋风画扇,对古诗的领悟各有风格不同,用爱因斯坦的话说,想象比知识重要。通过想象,我们对学生进行古诗文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诗的韵律、色彩、意境之美,在语感中完成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