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教指南高血压的危害及应对策略(1)课件_第1页
患教指南高血压的危害及应对策略(1)课件_第2页
患教指南高血压的危害及应对策略(1)课件_第3页
患教指南高血压的危害及应对策略(1)课件_第4页
患教指南高血压的危害及应对策略(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血压的危害及应对策略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主要内容我国高血压管理的现状高血压疾病的重大危害和潜在风险高血压综合干预提高患者临床获益中国心血管病防治形势严峻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估计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约350万人,占总死亡原因的41%,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中国心血管报告2013Lewington et al. Lancet 2002;360:190313收缩压/舒张压每升高 20/10 mmHg 心血管死亡危险成倍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115/75135/85155/95175/105收缩压/舒张压(mmHg)2倍风险4倍风险8倍风险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

2、率已达1/42002年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18.8.5%近几年局部地区患病率超过25%目前高血压患病人数达2.66亿,年发病率为3%2013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控迫在眉睫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2) 33, 157159如果不做重大努力,中国的心血管疾病“疫情”将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中国公共卫生的恶化速度远要比西方国家快Pro. Visscher杨文英教授的研究配发的同期述评中,Visscher教授指出:美国NHANES I199194美国NHANES II19992000中国高血压调查2010知晓率687050%治疗率545940%控制率273

3、4 10%血压 140/90 mmHg, 或2周内服用降压药美国资料为18-74岁人群,中国资料为15岁以上人群1.JNC72.中国高血压指南防治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39(7):579-616.中国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现状急需改善相比美国,中国高血压控制现状还不容乐观,高血压所致心血管风险高现阶段我国高血压控制不佳即使是三甲医院,血压达标率也仅30.6%一项纳入我国92家三甲医院的大规模、跨学科高血压控制现状流行病学调查血压达标率*糖尿病或肾病患者血压130/80mmHg,其他患者140/90mmHg胡大一, 等. 中华心血管病

4、杂志. 2010, 38(3): 230-238.冠心病、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达标率更低在中国22个城市92家三甲医院进行的多中心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胡大一等. 中华心血管杂志 2010;38:230-238.高伴糖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显著低于单纯高血压患者OR:3.145 (95%CI 2.566-3.854)N=896N=1 041注:高伴糖人群包括心内科和内分泌科的患者 血压达标值:单纯高血压患者 140/90 mmHg,高伴糖 130/80mmHg血压达标率 单纯高血压患者 vs. 高伴糖患者血压达标率ATTEND研究报告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对高血压防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2012年5

5、月,卫生部、发改委、科技部、社保部等15部委联合发布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对我国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2015年达到以下具体目标:35岁以上成人血压知晓率达到70%高血压患者管理率达到40%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达标率)达到60%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主要内容我国高血压管理的现状高血压疾病的重大危害和潜在风险高血压综合干预提高患者临床获益视网膜病变肾衰外周血管病高血压的并发症冠心病心衰脑卒中高血压高血压促进动脉硬化进展,导致靶器官损害高血压导致动脉硬化,动脉变硬,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高血压促进大动脉胆固醇粥样硬化,血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动脉堵塞或血管破裂。斑块

6、形成内皮损伤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和临床并发症(心脏)高血压可引起左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左室肥厚:高血压最常见的靶器官损害(约占30%)。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较血压正常者增高2.6倍。心力衰竭:心肌肥厚及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肌供血不足,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受损,最终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左室肥厚患者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房颤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和临床并发症(脑)脑梗死: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颅外的栓子(如房颤)脑出血:脑内小动脉硬化变脆,动脉瘤破裂。腔隙性脑梗死:多发性,可造成脑萎缩以至于老年性痴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先兆。1/

7、3的患者将在5年内发展成脑梗死。高血压可引起脑卒中(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缺血性痴呆等。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和临床并发症(肾脏)一般在高血压持续10-15年后出现肾损害,长期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压力增高,造成肾小球损害和肾微小动脉病变,导致肾功能减退,部分患者可发生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和临床并发症(血管、眼)血管: 外周血管病,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痛、甚至溃疡或坏疽。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突发性胸腹部撕裂样剧痛,病情非常凶险,可伴休克,甚至猝死。 眼:眼底视网膜小动脉硬化、 视网膜出血和渗出、视网膜 中央动脉或静脉阻塞、视乳 头水肿萎缩、黄斑变性等, 导致视力下降,

8、严重者失明。使用方法较为复杂、不同血压计之间差别较大、使用方法影响测量结果机械装置的精确性难以保证,血压精确度不如台式水银血压计通常所采用个人不能使用家庭血压监测方法:血压计类型 2013年世界卫生日主题-高血压宣传口号高血压是一种终身疾病血压可以被控制但不能被治愈控制血压可以减少卒中、心脏病发作、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发生的风险 如何预防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主要内容我国高血压管理的现状高血压疾病的重大危害和潜在风险高血压综合干预提高患者临床获益中国高血压的特点三低: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三高:脑卒中高发(卒中:急性心梗=5:1)、社会老年化程度高、高盐饮食降压治疗要使血压达标,

9、以期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总危险。2025年全球慢病控制目标/news/11732/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mediacentre/news/notes/2012/ncd_20121109/zh/66届世界卫生大会文件 WHA66.10 我能做些什么?-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如果超重需要减肥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低盐饮食避免过度饮酒戒烟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与你的医生讨论药物的使用我们需要多少盐?烹调盐及含盐食品3.5克基本达到人体需要*Health Canada. Dietary Ref. Intake Reports*2003 labeling legislation日常摄入的食物世界卫生组织建

10、议每人每天5克食盐强体力活动或高温时6 克零食等食物本身含有钠1克DASH研究表明血压水平随食盐摄入减少而降低食盐摄入水平:高-150mmol/d;中等-100mmol/d;低-50mmol/dSacks FM, et al. N Engl J Med, 2001, 344:3-10.135130125120857580高中等低高中等低食盐摄入水平食盐摄入水平舒张压(mmHg)收缩压(mmHg)ABDASH研究:美国膳食措施终止高血压研究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美国大多数人的饮食为控制饮食组“把住口”是减肥防胖的根本:少吃碳水化合物限制食用植物油用量少吃反式脂肪酸食品不饱和脂肪酸也要适量人造奶

11、油10g/天,9年内腰围7厘米、体重6-7公斤WHO用油标准:15g/天/人(0.9斤/月)上海居民用油: 44g/天/人, (2斤/月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4,53(2) 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久坐不动Comments on 150 Minute Guideline 每周锻炼的最少频率 尚无足够证据认为,不同频率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对健康产生的好处有什么不同50 minutes/day on 3 days/week = 150 minutes30 minutes/day on 5 days/week = 150 minutes指南一般推荐每天进行 30 分钟以上中等

12、强度的规律锻炼(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国家健康学院)指南建议每周锻炼不得少于三天(最低频率)已知每天锻炼3天对健康有益每周150分钟的锻炼只靠1或2天,有受伤的危险降压的目标值对于一般的高血压患者,在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步把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水平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150/90mmHg,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或高龄老年患者更应根据个人的耐受性谨慎地逐步降压舒张压一般不宜低于60-70mmHg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常识早降压早获益;长期降压长期获益一般患者用药后4-12周内达标,但高龄、冠脉或双颈动脉严重狭窄及耐受性差的患者达标时间应适当延长尽量使用长效降压药;

13、联合用药; 血压控制的目标:一般高血压140/90mmHg;老年高血压150/90mmHg常用降压药各有其特点和强适应人群,需个体化应长期治疗和定期随访常用降压药的选择5大类常用的降压药各有特色。看哪种药既能够有效降压,又能兼顾到患者靶器官的治疗和保护,就是最适合的药高盐饮食和老年患者、单纯收缩性高血压,对钙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的降压反应较好青、中年高血压患者则对ACEI或ARB、受体阻滞剂反应较好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宜首选ACEI或ARBCCB预防卒中优于其他降压药利尿剂vs 其他药物-1.40.2152255-阻滞剂 vs 其他药物1.40.6132004ACEIvs其他药物0.90.

14、4172951ARBvs其他药物-0.40.171643CCBvs其他药物-0.4-0.9254981卒中事件血压下降(mmHg)支持特定药物相对危险度(95%CI)0.7 1.0 1.4支持其他药物0.94(0.82,1.09)1.18(1.03,1.36)1.06(0.94,1.20)0.90(0.71,1.13)0.91(0.84,0.98)收缩压舒张压试验数事件数BMJ. 2009; 338: b1665一项纳入147项RCT的荟萃分析,比较降压药物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显示力推以二氢吡啶类CCB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方案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我国以往完成的较大样本的降压治疗临床试

15、验多以二氢吡啶类CCB为研究用药,并证实以二氢吡啶类CCB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 降压达标,挽救生命仍然是中国高血压治疗的主题降压治疗后,血压仍在140/90以上的病人,心血管风险很高CHEFS(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随访研究),N=169,871,平均随访8.3年 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比 血压正常者接受降压治疗 NT140/901.674.404321051.00circulation 2008,118;1558-1566.风险比(RR)140/90Elevated blood pressure is not really the disease were trying

16、 to treat. The disease is in the blood vessels. Blood pressure is a surrogate for vessel disease -Jay Cohn(杰伊科恩)USA血压升高并不是真正的疾病,我们正在试图治疗。这种疾病是在血管中。高血压是血管疾病的一种反映需要检测的血脂项目早发现血脂异常并采取干预措施十分重要,可以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或消退由于血脂异常没有症状,必须通过化验血才能发现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年检测一次血脂临床上检测的血脂项目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与糖尿病协同增

17、加心血管风险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6:522-525.50%25%心血管患病率冠心病患病率两病共存时糖尿病一旦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至少是单纯高血压或单纯糖尿病的倍加速视网膜病变以及肾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死亡风险将增加7.2倍糖代谢异常、糖尿病的诊断高血压患者特别是伴有超重或肥胖的人应每年检测血糖一次有条件的最好加做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检测,因仅凭空腹血糖约1/4的糖代谢异常会漏诊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 6.1-7.0mmol/L 糖耐量减低:75克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糖尿病:任意时间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7.0 mmol/L 或7

18、5克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 11.1mmol/L 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上述疾病伴有血小板功能不同程度的增高,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预防血栓的形成,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多项研究证实阿司匹林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首次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坚 实 循 证1998HOTTPT2001PPP2005WHS2008JPADPOPADAD2010FDSHOT亚组2012JPAD亚组分析高血压最佳治疗研究女性健康研究高血压最佳治疗亚组研究阿司匹林用于血压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一级预防研究Lancet 1998; 351:1

19、75562.J Am Coll Cardiol, 2010; 56:956-965Circ J 2012;76: 1526 1532N Engl J Med 2005;352:1293-304.50风险降低率(%)603040501020 06045-5945(eGFR ml/min/1.73m2)风险降低率(%)70603040501020 06045-5945一项纳入18597名高血压患者的安慰剂随机对照实验显示,阿司匹林明显降低伴慢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在基线肾小球滤过率45 ml/min/1.73 m2亚组作用最显著主要心血管事件总死亡率J Am Coll Cardiol, 2010; 56:956-965阿司匹林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