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天台县2021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模拟测试卷(二)_第1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天台县2021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模拟测试卷(二)_第2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天台县2021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模拟测试卷(二)_第3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天台县2021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模拟测试卷(二)_第4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天台县2021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模拟测试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精品解析浙江省天台县2021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模拟测试卷(二)(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登陆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天台县2020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模拟测验卷(二)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一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15题;共60分)1.大脑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A.?细胞?B.?组织?C.?系统?D.?器官2.有一种自动干粉灭火球简称“AFO”,它体积不大,质量也只有1.3千克左右,当发生火灾的时候,只要AFO的引线接触到火焰,内部的高压超细纳米干粉就会热膨

2、胀破裂,起到灭火的效果,AFO的主要灭火原理是(?)A.?将可燃物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降低可燃物的温度?D.?干粉的催化作用减缓了燃烧的剧烈反应3.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考古学家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的碳-14含量测定,推测其年代距今约4700-5300年。碳-14原子与碳-12原子不同的是(?)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核电荷数4.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表面时,眩目的反射光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下列图中能解释该现象产生原因的是(?)A.?B.?C.?D.?5.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

3、0%的氯化钠溶液,部分操作如图所示,正确的是(?)A.?取药品?B.?称量药品C.?溶解?D.?写标签6.“生命吸管(Lifestraw)”是一种快速获取野外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内装有多种过滤器,其中滤网可去除大部分颗粒物;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可去除异味与重金属离子;超滤膜可滤除99.99%的细菌和病毒。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B.?滤网起到过滤的作用C.?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异味D.?若无生命吸管,生活中杀灭细菌和病毒可以用煮沸的方法7.生活中有很多“粘”的现象,这些现象都能用科学知识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手拿冰箱里的冰冻虾,虾会“粘”到手上,

4、是因为液体发生了凝固B.?吸盘“粘”在厨房里的瓷砖墙面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C.?摩擦过的塑料尺“粘”起纸屑,是因为静电产生引力D.?两块锉平后的铅块压住,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无斥力8.55度杯是一款具有快速变温功能的水杯。第一杯先将沸水倒入,盖上杯盖振荡后迅速降温到55,如果第二杯倒入的是凉开水在短时间内会升温到55。某同学动手做了个类似的恒温杯,他在一个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某种晶体,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48左右,人即可饮用,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热水加入“55”杯中后,水温迅速降至55,是利用熔化吸热B.?冷水加入“55”杯中后

5、,水温上升到55,是利用液化放热C.?同学做的恒温杯夹层中的晶体可能是海波,因为海波的熔点是48D.?改变夹层中晶体种类,就可以改变该保温杯所保持的水温9.在国庆70周年之际,袁隆平院士等8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致力于水稻研究。从1976年到2018年,杂交水稻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约85亿亩,增产稻谷8.5亿吨。下列关于杂交水稻说法不正确的是(?)A.?杂交水稻属于有性生殖?B.?水稻具有花、果实、种子C.?水稻中的种子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来?D.?水稻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由导管输送10.2019年女排世界杯在日本大阪举行,中国队以全胜战绩登顶。如图为主攻手朱婷扣球时的实

6、际情景照片,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朱婷在起跳后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做功B.?朱婷在起跳后上升的过程中,地面弹力对她做功C.?击球时球和手都发生形变,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球离开朱婷的手后继续往前飞行,是因为球具有惯性11.如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图中、分别代表与各项生理活动相关的不同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B.?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适当增加的含量利于农作物的增收C.?若表示水,则它主要用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在白天,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12.瑞士及

7、美国的科学家因首次发现了围绕类太阳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被授予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结构和历史的认识。下列关于太阳和宇宙的认识或猜想,已被大家广为认可的是(?)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太阳的大气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星系一直在运动和变化,宇宙在不断地膨胀宇宙是由大量的星系构成的,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A.?B.?C.?D.?13.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B.?乙图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胃C.?丙图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功能,在某些

8、部位还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D.?丁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14.2019年9月6日,代表着华为芯片领域最高创新技术水平的麒麟990芯片正式全球首发,实现了国产芯片的全新巅峰。芯片中的半导体硅元件,常用氢氟酸(HF)来清除硅表面的氧化膜,其反应原理为SiO2+6HF=H2SiF6+X,已知硅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方程式中X是H2OB.?H2SiF6中氟元素显-2价C.?玻璃的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因此氢氟酸不能储存在玻璃瓶中D.?单质硅是半导体,所以硅元素既不属于金属元素也不属于非金属元素15.建筑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400N的材料从图示位置向

9、上缓慢提升0.5m。F1、F2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OB=2OA,图乙中动滑轮重为40N,重物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B.?甲方式F1由200N逐渐变大C.?乙方式的有用功是200J?D.?乙方式F2的功率为40W二、填空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共10题;共40分)16.我国“嫦娥四号”运载火箭内设计了一个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搭载了棉花、油菜、酵母菌和果蝇等六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土壤和空气等。试验载荷罐内棉花种子率先发芽长叶,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片在月球生长的绿叶。(1)生物科普试验载

10、荷罐属于_(选填“种群”“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2)棉花在分类上属于_植物。17.近日,以色列食品公司阿列夫农场宣布,该公司在国际空间站上成功培育出人造牛肉,属世界首例。这项技术可为空间站中的宇航员生产肉类食品,牛肉主要可以为人体提供_和脂肪等营养素,人体的摄食与呼吸最终目的通过_(填写生理过程)为细胞提供能量。18.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情况下结合在一起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可燃冰是有望取代煤、石油的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1)甲烷属于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可燃冰中元素质量比C:H:O为_。19.某科学兴趣小组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相

11、关知识后,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了一台简易的投影仪,原理图如图所示:(左侧为强光源、中间为凸透镜、右侧为幕布)(1)幕布上成的像的性质为_。(2)现要将透明文字材料投影在幕布上,应将材料放在_位置。(填“A”、“B”或“C”)20.三位科学家因发现“细胞感知氧气和适应氧气供应”而获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这一发现在治疗贫血和肿瘤方面已经获得重大进展并进入实用阶段。肿瘤主要是因为人体的部分细胞会不断发生_,从而形成肿瘤。一些恶性肿瘤细胞还会脱落进入血液,假设人体肺部的肿瘤细胞脱落进入血液,首先进入人体的_心房。21.赤道附近有个东西方向跨度很大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拥有全球最多岛屿的国家,约17

12、508个岛屿,其中超过130座为活火山,如此数量众多的火山,与该国处在_有关,火山喷发流出的岩浆来自_(填“地壳”、“地幔”或“地核”)。22.物质的组成决定物质的性质,含有相同离子的盐具有相似的性质。(1)向氯化钡和硝酸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都会产生白色沉淀,这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_(填离子符号)。(2)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如图表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变化情况,请写出代表的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23.小明同学在室温下,分别向盛有等质量酒精的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进行实验,观察到图甲所示现象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填“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将所得的氢

13、氧化钠酒精溶液倒入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如图乙所示),盖好瓶盖,振荡,观察到现象是_24.给你一个漂流瓶,你会写些什么?小贺用如图所示一个玻璃瓶,装入写有“2020中考加油”的纸片,密封后投入江中,成为“漂流瓶”。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漂流瓶所受到的浮力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它露出水面的体积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5.?2019年4月15日起,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规定含电池在内的整车质量不超过55kg,最高速度为25km/h,以减小行车危险。(1)某厂家生产一辆55kg的电动自行车在正常情况下车轮与地面间的总接触面积是510-3m2。一

14、个45kg的人骑车在水平地面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_。(2)当蓄电池的电全部耗完后,若充电功率为120W,充满电需要5h,充电效率为80%,则充满电后蓄电池储存的电能为_。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3分,共45分)(共4题;共48分)26.老师在演示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中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NaOH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变红,但又立即消失呈无色。同学们分析原因:有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变质,有同学认为是其它原因。老师建议在这个溶液中边滴加稀盐酸,边搅拌,观察到NaOH溶液颜色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1)小柯认为是氢氧化钠变质引起褪色是不成立的,小柯的理由是_。(2)小柯同学通过网络搜

15、索“酚酞”得知,酚酞(以H2In表示)其实是一种极弱的酸,遇碱溶液变红的变化可表示为:H2In(无色)In2-(红色),而后来红色消失的原因是在pH12的条件下,In2-离子会进一步转化为InOH3-离子(无色),使溶液褪为无色。根据上述信息写出H2In遇NaOH溶液变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据此小柯知道老师让他滴加稀盐酸的用意了,实验中溶液变红又褪色是因为_。(3)小柯同学把无色酚酞滴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红色且不褪色,请分析原因_。27.到了冬天,小明发现父母的手机电池越来越不耐用,经常要充电。低温环境下,出现使用手机电池特别不耐用的情况,难道手机在低温环境下耗电量会更大吗?小明和其研究小组

16、的成员通过E-mail联系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科学家向他们请教,并一起设计如下实验。【实验探究】准备两块容量为3400mAh同款电池,将它们均充满电,然后一块放在23的常温环境下,另一块放入-10的低温箱中,将电池接入如图所示电路中,使用同样的放电装置(保证相同的电流)对两块电池进行放电,观察两块电池的放电情况,并记录在下表中。实验环境实验温度电池容量(mAh)观察到?时的时间常温2334005小时9分钟低温箱-1034004小时5分钟(1)表中应记录观察到_时的时间,说明电池已无法工作。(2)为了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本实验还可以改进的地方有_。(3)通过实验,小明发现实验持续的时间太长,请

17、说出能缩短实验时间方法_。【结论】通过实验发现,在相同条件下,低温情况能使电池更耐用。【拓展提高】科学研究专家告诉研究小组,锂电池的充放电其实都是发生化学反应;专家特别提示我们,比起低温,手机更怕室内外温差产生的冷凝水。28.拟南芥为十字花科植物,又名鼠耳芥,既不好吃、也不好看,对人类毫无经济价值。但近一百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拟南芥是研究植物遗传学的优秀材料,从根本上改变植物遗传学研究长期落后的状况。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率领的研究小组利用拟南芥通过基因层面操作,向其照射光后,气孔的张开面积更大。(1)研究人员实施基因操作,能使气孔张开面积更大,这是因为基因能_。(2)当拟南芥处于失

18、水状态时,其气孔状态应是右图中_(选填“甲”或“乙”)(3)拟南芥作为植物遗传学研究材料,可能具有以下哪些优点(?)A.繁殖速度快,生命周期短B.有较大的经济价值C.基因组简单,易于基因操作D.拟南芥的性状易于观察(4)研究表明,亚硫酸氢钠对植物叶片气孔张开面积具有调节作用,为了使光合作用的效率达到最大,研究小组想要找到最适合拟南芥光合作用的亚硫酸氢钠浓度,进行如下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拟南芥植株100株,平均分成五组,每天喷等量不同浓度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和清水,在同样温度、水分和光照的室内培养拟南芥。25天后,各组拟南芥叶片大小和数目如下表所示(+多少表示叶片和大小与数量的多少)。序号亚硫酸

19、氢钠浓度(mg/kg)叶片的大小叶片的数量10+210+320+430+540+该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29.“不用火、不用电,只需一瓶水,就能享用美食”。自热食品的发热原理是发热包和水发生化学反应,遇水后在3到5秒内即刻升温,温度高达150以上。兴趣小组想了解发热包的成分,他们找来某品牌自热食品,取出发热包打开后,发现呈黑色粉末状固体。查询相关资料后发现,发热包可能含有铁粉、活性炭、生石灰、碳酸钠、氯化钠等成分。根据所学的知识,发热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发热包中的_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猜测】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对发热包的成分进行了猜测。【实验】若要证明发热包中存在铁粉,请帮助小组成员设计

20、相关实验方案:_。取发热包中固体置于烧杯中,并加入适量的水,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发现试管中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物质中有氯化钠。在步骤烧杯剩余物质中,滴加足量_,发现烧杯中产生气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物质中含有碳酸钠。【结论】查阅资料后发现,发热包中肯定含有铁粉、生石灰、碳酸钠、氯化钠。【反思】小组另一名成员仔细观察后发现,在步骤时,不仅产生了白色沉淀,还出现了少量气泡,经讨论后觉得步骤是没有必要的,仅通过步骤也可以确定步骤中上层清液所含溶质有_。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30题8分,第31、34题各9分,第32题5分,第33、35题各12分,共55分)(共6题

21、;共55分)30.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实验系统探究水的冲击力F与高度H及流量Q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水从漏斗口无初速流下冲击正下方的力传感器,通过计算机可显示冲击力F的大小。该组同学首先保持水的流量Q0不变,改变漏斗口到力传感器间的高度H,测得冲击力F的大小。之后他们将水的流量分别调整为0.5Q0、1.5Q0,重复上述实验。下表是他们得到的部分实验数据。水的流量Q水的冲击力F/N高度H/m0.5Q0Q01.5Q00.050.511.50.201230.451.534.5(1)漏斗口的阀门在该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_。(2)从表中数据可得出冲击力F与流量Q的关系是_。(3)分析表中数据,说明流

22、量Q比高度H对冲击力F的影响更大_。(4)利用这个原理,工业上制造了超高压水刀,水刀分纯水切割和加磨料切割,磨料常用石英砂、金刚砂等,工业上常用来切割大理石、钢板等坚硬物体。请说明工业上通过将水增压或加入磨料使切割能力大大增加的原因是_。3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时气体压强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开始一段时间气体压强几乎不变,后又急剧上升,其原因是_。(2)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3)该实验中铝片的质量为3克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产生氢气0.3克,求样品铝片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32.会荡秋千的人,不用别人帮

23、助推就能越摆越高,在最低点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而不会荡秋千的人一般坐在秋千上基本不动,则秋千的摆动幅度会越来越小,最终停下来。(1)正确的荡秋千的动作是(?)A.人从高处摆下来的时候身子是从直立到蹲下,而从最低点向上摆动时,身子又从蹲下到直立起来。B.人从高处摆下来的时候身子是从蹲下到直立,而从最低点向上摆动时,身子又从直立到蹲下。(2)请从能量及其转化的角度解释正确荡秋千的科学依据。33.某同学设计的电饭锅具有煮饭和保温两种功能,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乙为热敏电阻R的R-t图像。闭合开关S1、S2,触点D与E接触,电饭锅煮饭加热。随着锅内温度升高,热敏电阻R阻值减小,继电器内电流增大。当锅内温度达

24、到103时(如图乙中虚线)电磁铁吸合衔铁,使触点D脱开E改与F接触;当锅内温度低于50时电磁铁松开衔铁,触点D再次与E接触。已知电饭锅工作电压为U=220V,R1=44,R2=198,为继电器线圈供电的电池电压U2=6V。(1)同学要给电路加个保温指示灯,则指示灯应放在图中_(选题“A”或“B”)位置。(2)电饭锅煮饭加热时的电功率为多大?(3)当温度达到103时,衔铁刚要被吸下,此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多大?(4)若将电饭锅保温时的温度提高到60,请写出一项措施。34.材料一:热气球由一个巨大的气囊、一个吊篮和用于加热空气的燃烧器组成。热气球上升前,对气囊充入足够多的空气使其鼓起来,然后用燃烧器

25、对气囊内的空气加热一段时间,就可以实现升空。已知周围空气密度为1.3kg/m3。材料二:氢气球是轻质袋状或囊状物体充满氢气,较大的氢气球可用于飘浮广告条幅,氢气密度约为0.09kg/m3。2017年,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氢气灌装手持气球,而应使用氦气。因为氦气属于惰性气体,不燃烧不爆炸,但氦气的价格是氢气的10倍以上,不少摊贩为获取更大利润,往往采用氢气替代氦气,稍有不慎就可能因静电或遇明火发生爆炸。(1)热气球、氢气球、氦气球都能升空的共同原理是_。(2)热气球通过加热后,可使气囊内气体密度降至1.0kg/m3,气球的总体积为2000m3不变,则该气球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若气囊外壳、吊篮以及加热

26、器的总质量是460kg,要保证气球能匀速上升,求气球可承载的人和货物的最大重力?(3)节日里那些放飞到天空的氦气球,最终都破裂了,试分析其原因。35.血液是人体健康状态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所以体检时常需抽血化验。(1)抽血后,医生对血液进行观察,在显微镜中发现如图所示现象,如要进一步观察A细胞,下一步操作是_。(2)化验后,医生发现血液中白细胞数目明显偏多,说明身体存在炎症,这种生理反应属于_(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3)列举循环系统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实例。(4)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小明觉得献

27、血后,血液量减少,一定会影响身体健康,你认为这样的想法正确吗?为什么?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一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答案】D【考点】器官和系统,结构与层次【解析】【分析】1、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2、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解答】人体的大脑由神经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具有感知世界,思索问题等功能,是一个器官。所以D选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2.【答案】A【考点】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灭火的基本方法:降低温度;隔绝可燃物;隔绝空气。【解答】当发生火灾的时候

28、,只要AFO的引线接触到火焰,内部的高压超细纳米干粉就会热膨胀破裂,释放出的干粉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隔绝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3.【答案】B【考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统称;(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解答】碳-14原子与碳-12原子都属于同一种碳元素,那么它们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应该是相同的,而不同的就是里面中子数的不同,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4.【答案】A【考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解析】【分析】(1)平行光线射到光滑平整的

29、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就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凸凹不平的表面上时,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这就是漫反射;(2)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比较集中,因此比较明亮;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发散,因此不太明亮。【解答】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表面时,眩目的反射光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这说明反射光线非常集中,也就是发生了镜面反射,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5.【答案】C【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规范分析判断。【解答】A.取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防止对试剂造成污染,故A错误;B.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砝码应该放在右盘,药品放在左盘,故B错

30、误;C.氯化钠倒入烧杯中的水里后,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快它的溶解,故C正确;D.在书写标签时,不但要标明溶液的名称,质量,还有标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D错误。故选C。6.【答案】A【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混合物;(2)过滤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3)根据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分析;(4)煮沸的方法不但可以降低水的硬度,还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解答】A.净化后的水中仍然存在大量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符合题意;?B.滤网起到过滤的作用,故B正确不合题意;?C.活性

31、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异味,故C正确不合题意;D.若无生命吸管,生活中杀灭细菌和病毒可以用煮沸的方法,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7.【答案】D【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凝固与凝固现象,大气压强的存在,摩擦起电【解析】【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2)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3)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4)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A.手拿冰箱里的冰冻虾,虾会“粘”到手上,是因为液体发生了凝固,故A正确不合题意;?B.吸盘“粘”在厨房里的瓷砖墙面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故B正确不合题意;?C.摩擦过的塑料尺“粘”起纸屑,是因为静电产生引力,故C正确不合题意;?

32、D.两块锉平后的铅块压住,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其实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是这个时候,引力大于斥力而已,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8.【答案】B【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解析】【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需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需要放热;(2)晶体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据此分析即可。【解答】A.?热水加入“55”杯中后,水温迅速降至55,是利用熔化吸热,故A正确不合题意;?B.冷水加入“55”杯中后,水温上升到55,是利用凝固放热,故B错误符合题意;C.同学做的恒温杯夹层中的晶体可能是海波,因为海波的熔点是48,故C正确不合题意;?D.

33、改变夹层中晶体种类,就可以改变该保温杯所保持的水温,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9.【答案】C【考点】结构与层次,茎的运输作用,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被子植物(或绿色开花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六大器官;3、植物开花后结果,果实中的种子是由花中的胚珠发育而来的;4、植物中运输物质的结构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由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解答】A、杂交水稻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进行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说法正确,A错误;B、水稻是被子植物,具有花、果实、种子,说法正确,B错误;C、水稻

34、中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卵细胞要受精后才能继续发育,说法错误,C正确;D、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水稻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由导管输送,说法正确,D错误。故选C10.【答案】B【考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力是否做功的判断【解析】【分析】(1)做功的两个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2)根据(1)中分析判断;(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一切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解答】A.?朱婷在起跳后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且向下运动,因此重力做功,故A正确不合题意;B.朱婷在起跳后上升的过程中,

35、由于脚与地面不再接触,所以人不受弹力,则弹力不对她做功,故B错误符合题意;C.击球时球和手都发生形变,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不合题意;D.球离开朱婷的手后继续往前飞行,是因为球具有惯性,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1.【答案】C【考点】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解析】【分析】1、叶具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多项生理活动,不同的生理活动物质的进出是不同的,气体进出的门户都是气孔;2、光合作用时,水进入叶片,有机物离开叶片,二氧化碳由空气进入叶片,氧气从叶片释放;3、呼吸作用时,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活

36、的生物体时刻进行着呼吸作用;4、蒸腾作用时,水蒸气从叶片跑出,植物根吸收的水90%以上用以蒸腾作用。【解答】A、呼吸作用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由图可知是进入叶片的氧气,是呼出的二氧化碳,说法正确,A错误;B、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是进入叶片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含量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使农作物增收,说法正确,B错误;C、根吸收的水有90%以上用以蒸腾作用,只有少数用以光合作用,说法错误,C正确;D、在白天,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说法正确,D错误。故选C12.【答案】D【考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著名的星座与恒星,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

37、【分析】1、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1929年,哈勃根据自己的测量数据,分析了24个星系的速度和距离,发现距离越大的河外星系对应的运动速度也越大。也就是说,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哈勃的发现告诉我们,是系一直在运动,一直在变化,宇宙在不断地膨胀。3、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广阔无垠的宇宙。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解答】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说法正确;太阳的大气从里到外分为三层:

38、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说法正确;星系一直在运动和变化,宇宙在不断地膨胀,说法正确;宇宙是由大量的星系构成的,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说法正确,都已被大家广为认可,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13.【答案】A【考点】组织,消化系统的组成,酶及其催化作用,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植物的感应性,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1、图甲是女性生殖系统图,输卵管是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场所;2、消化系统中,小肠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3、神经细胞构成的神经组织,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的功能;4、根据实验中控制的变量可

39、以确定研究的问题,由现象可得出结论。【解答】A、甲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说法正确,A正确;B、乙图是消化系统结构图,由于小肠很长,与食物接触面积很大,有各种消化液,所以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而不是胃,B说法错误;C、丙图为神经组织,不是上皮组织,所以C选项说法错误;D、丁实验中左侧是干土右侧是湿土,研究的因素是水分,现象是根向湿土一侧生长,所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而不是向地性,D选项错误。故选A14.【答案】C【考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质

40、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据此推算X的化学式;(2)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氟元素的化合价;(3)根据氢氟酸和二氧化硅的反应进行分析判断;(4)一般情况下,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的就是金属元素,否则就是非金属元素。【解答】A.根据方程式SiO2+6HF=H2SiF6+X得到:1Si+2O+6H+6F=2H+6F+1Si+X,那么X由4H和2O组成,即2H2O,故A错误;B.在H2SiF6中,H的化合价为+1价,Si的化合价为+4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2+(+4)+6x=0,解得:x=-1价,故B错误;C.玻璃中的二氧化硅能够和氢氟酸反应

41、,生成H2SiF6和水,因此不能用玻璃瓶储存氢氟酸,故C正确;D.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故选C。15.【答案】C【考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拉力F1,根据计算出拉力F2,然后进行比较;(2)首先分析动力臂的长度变化,然后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拉力F1的变化;(3)根据W有=Gh计算乙方式做的有用功;(4)根据公式P=Fv计算乙方式中F2的功率。【解答】A.甲图: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GOA=F1OB;400N1=F12;解得:F1=200N;乙图:拉力;则乙图中的拉力不能省一半的力。故A错误;B.甲中

42、,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那么A点受到的拉力FA=G-F支持,因此FA12的条件下,In2-离子会进一步转化为InOH3-离子(无色),使溶液褪为无色。根据上述信息写出H2In遇NaOH溶液变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据此小柯知道老师让他滴加稀盐酸的用意了,实验中溶液变红又褪色是因为_。(3)小柯同学把无色酚酞滴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红色且不褪色,请分析原因_。【答案】(1)变质后的碳酸钠溶液也是呈碱性(2)2NaOH+H2ln=Na2ln+2H2O;酚酞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In2-离(红色),又由于碱性太强,In2-离子进一步转化为InOH3-离子(无色),于是溶液褪为无色。(3)酚酞一直显红色,

43、因为石灰水的碱性较弱pH12【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解析】【分析】(1)碳酸钠变质的过程,其实就是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的过程,碳酸钠虽然是盐,但是它的水溶液呈碱性;(2)分析氢氧化钠和酚酞变红时的反应产物,然后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酚酞之所以变色后又无色,是因为溶液的碱性太强,加入稀盐酸,可以使溶液的pH碱性,从而是酚酞再次变色,这个过程足以证明酚酞变色是先后经历了两个过程;(3)根据右图可知,酚酞要变红色,那么溶液的碱性不能太强,pH12才行,据此分析原因。【解答】(1)小柯认为是氢氧化钠变质引起褪色是不成立的,小柯的理由是:变质后的碳酸钠溶液也是呈碱性。(2)根据H2In(无色)

44、?In2-(红色)可知,H2In遇NaOH反应应该生成Na2ln和H2O,那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ln=Na2ln+2H2O;实验中溶液变红又褪色是因为:酚酞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In2-离(红色),又由于碱性太强,In2-离子进一步转化为InOH3-离子(无色),于是溶液褪为无色。(3)小柯同学把无色酚酞滴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红色且不褪色,原因为:酚酞一直显红色,因为石灰水的碱性较弱,pH12。?27.到了冬天,小明发现父母的手机电池越来越不耐用,经常要充电。低温环境下,出现使用手机电池特别不耐用的情况,难道手机在低温环境下耗电量会更大吗?小明和其研究小组的成员通过E-mai

45、l联系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科学家向他们请教,并一起设计如下实验。【实验探究】准备两块容量为3400mAh同款电池,将它们均充满电,然后一块放在23的常温环境下,另一块放入-10的低温箱中,将电池接入如图所示电路中,使用同样的放电装置(保证相同的电流)对两块电池进行放电,观察两块电池的放电情况,并记录在下表中。实验环境实验温度电池容量(mAh)观察到?时的时间常温2334005小时9分钟低温箱-1034004小时5分钟(1)表中应记录观察到_时的时间,说明电池已无法工作。(2)为了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本实验还可以改进的地方有_。(3)通过实验,小明发现实验持续的时间太长,请说出能缩短实验时间方

46、法_。【结论】通过实验发现,在相同条件下,低温情况能使电池更耐用。【拓展提高】科学研究专家告诉研究小组,锂电池的充放电其实都是发生化学反应;专家特别提示我们,比起低温,手机更怕室内外温差产生的冷凝水。【答案】(1)电流表示数为0(2)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改用不同型号的电池进行实验(3)用容量小一点的电池/启用放电电流更大的放电装置【考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解析】【分析】(1)如果电池中有电能放出,那么电流表的示数就不会是零;如果电池无法正常工作释放电能,那么电流表的示数肯定是零;(2)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换用不同的实验器材重复进行实验,从而收集更多的实验数据,这样得到

47、的结论更准确,更客观;(3)根据公式Q=It可知,放电时间t与电流成反比,与电量Q成正比,据此分析缩短放电时间的方法。【解答】(1)表中应记录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时的时间,说明电池已无法工作。(2)为了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本实验还可以改进的地方有: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改用不同型号的电池进行实验。(3)能够缩短实验时间的方法:用容量小一点的电池或启用放电电流更大的放电装置。28.拟南芥为十字花科植物,又名鼠耳芥,既不好吃、也不好看,对人类毫无经济价值。但近一百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拟南芥是研究植物遗传学的优秀材料,从根本上改变植物遗传学研究长期落后的状况。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率领的研究小

48、组利用拟南芥通过基因层面操作,向其照射光后,气孔的张开面积更大。(1)研究人员实施基因操作,能使气孔张开面积更大,这是因为基因能_。(2)当拟南芥处于失水状态时,其气孔状态应是右图中_(选填“甲”或“乙”)(3)拟南芥作为植物遗传学研究材料,可能具有以下哪些优点(?)A.繁殖速度快,生命周期短B.有较大的经济价值C.基因组简单,易于基因操作D.拟南芥的性状易于观察(4)研究表明,亚硫酸氢钠对植物叶片气孔张开面积具有调节作用,为了使光合作用的效率达到最大,研究小组想要找到最适合拟南芥光合作用的亚硫酸氢钠浓度,进行如下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拟南芥植株100株,平均分成五组,每天喷等量不同浓度的亚

49、硫酸氢钠溶液和清水,在同样温度、水分和光照的室内培养拟南芥。25天后,各组拟南芥叶片大小和数目如下表所示(+多少表示叶片和大小与数量的多少)。序号亚硫酸氢钠浓度(mg/kg)叶片的大小叶片的数量10+210+320+430+540+该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答案】(1)控制生物性状(2)甲(3)A,C,D(4)当浓度为20mg/Kg时最适合拟南芥光合作用。(强度最大随着亚硫酸氢钠浓度的增加,拟南芥光合作用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当浓度为20mg/Kg时强度最大。)【考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遗传和变异现象【解析】【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2、植物蒸腾作用将水从气孔排出,当处于

50、失水状态时,植物会将气孔关闭而减弱蒸腾作用;3、作为实验研究的材料需要具有易操作、易观察等优点;4、最适合光合作用时,长出的叶片最大,叶片数量最多。可根据对照实验的现象得出结论。【解答】(1)植物的性状受基因的控制,现代科学已经可以通过改变生物基因来改变生物的性状。所以可填控制生物性状;(2)甲图中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所以当拟南芥处于失水状态时,其气是关闭的,对应图甲;(3)拟南芥作为植物遗传学研究材料,可能具有以下哪些优点。要作为研究材料必须具备易操作、易观察、易获得等优点,所以A、繁殖速度快,生命周期短,正确;B、有较大的经济价值,题中信息可知拟南芥既不好吃、也不好看,对人类毫无经济价值

51、,B错误;C、基因组简单,易于基因操作,因为要通过基因操作,使这种基因的性状表现出来,所以基因组要简单并易于操作,C正确;D、拟南芥的性状易于观察,说法正确。故选ACD(4)此小题是要研究“找到适合拟南芥光合作用的亚硫酸氢钠浓度”,实验设置了五个组,使每组的浓度不同,而其他条件都相同。从记录的表格中数据可知,当亚硫酸氢钠浓度为20mg/kg时,叶片面积最大,叶片的数量最多,所以可认为20mg/kg是最适合拟南芥光合作用的浓度。结论:当浓度为20mg/Kg时最适合拟南芥光合作用。(强度最大随着亚硫酸氢钠浓度的增加,拟南芥光合作用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当浓度为20mg/Kg时强度最大。)故答案为:(1

52、)控制生物性状?(2)甲?(3)ACD?(4)当浓度为20mg/Kg时最适合拟南芥光合作用。(强度最大随着亚硫酸氢钠浓度的增加,拟南芥光合作用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当浓度为20mg/Kg时强度最大。)29.“不用火、不用电,只需一瓶水,就能享用美食”。自热食品的发热原理是发热包和水发生化学反应,遇水后在3到5秒内即刻升温,温度高达150以上。兴趣小组想了解发热包的成分,他们找来某品牌自热食品,取出发热包打开后,发现呈黑色粉末状固体。查询相关资料后发现,发热包可能含有铁粉、活性炭、生石灰、碳酸钠、氯化钠等成分。根据所学的知识,发热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发热包中的_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猜测】小组成员通过讨论

53、,对发热包的成分进行了猜测。【实验】若要证明发热包中存在铁粉,请帮助小组成员设计相关实验方案:_。取发热包中固体置于烧杯中,并加入适量的水,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发现试管中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物质中有氯化钠。在步骤烧杯剩余物质中,滴加足量_,发现烧杯中产生气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物质中含有碳酸钠。【结论】查阅资料后发现,发热包中肯定含有铁粉、生石灰、碳酸钠、氯化钠。【反思】小组另一名成员仔细观察后发现,在步骤时,不仅产生了白色沉淀,还出现了少量气泡,经讨论后觉得步骤是没有必要的,仅通过步骤也可以确定步骤中上层清液所含溶质有_。【答案】生石灰;用磁铁吸引发热包,观察是

54、否有固体被吸引。;硝酸银和足量的稀硝酸;氯化钠、碳酸钠【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氧化钙溶于水时生成氢氧化钙,同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实验】铁是铁磁性物质,肯定能够被磁铁吸引;碳酸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硝酸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因此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反思】中加入了稀硝酸,而如果有沉淀生成,说明生成是氯化银,即证明有氯化钠存在;而气泡肯定是碳酸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即证明有碳酸钠存在。【解答】根据所学的知识,发热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发热包中的生石灰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实验】若要证明发热包

55、中存在铁粉,实验方案为:用磁铁吸引发热包,观察是否有固体被吸引。在步骤烧杯剩余物质中,滴加足量硝酸银和足量的稀硝酸,发现烧杯中产生气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物质中含有碳酸钠。【反思】小组另一名成员仔细观察后发现,在步骤时,不仅产生了白色沉淀,还出现了少量气泡,经讨论后觉得步骤是没有必要的,仅通过步骤也可以确定步骤中上层清液所含溶质有氯化钠、碳酸钠。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30题8分,第31、34题各9分,第32题5分,第33、35题各12分,共55分)(共6题;共55分)30.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实验系统探究水的冲击力F与高度H及流量Q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水从

56、漏斗口无初速流下冲击正下方的力传感器,通过计算机可显示冲击力F的大小。该组同学首先保持水的流量Q0不变,改变漏斗口到力传感器间的高度H,测得冲击力F的大小。之后他们将水的流量分别调整为0.5Q0、1.5Q0,重复上述实验。下表是他们得到的部分实验数据。水的流量Q水的冲击力F/N高度H/m0.5Q0Q01.5Q00.050.511.50.201230.451.534.5(1)漏斗口的阀门在该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_。(2)从表中数据可得出冲击力F与流量Q的关系是_。(3)分析表中数据,说明流量Q比高度H对冲击力F的影响更大_。(4)利用这个原理,工业上制造了超高压水刀,水刀分纯水切割和加磨料切割,磨

57、料常用石英砂、金刚砂等,工业上常用来切割大理石、钢板等坚硬物体。请说明工业上通过将水增压或加入磨料使切割能力大大增加的原因是_。【答案】(1)改变水的流量(2)在高度H一定时,冲击力F与流量Q成正比(3)当高度H一定时,流量Q增加1倍产生冲击力F增加1倍;当流量Q一定时,高度H增加为4倍,冲击力F增加为2倍(4)水增压后水的流速增加或加入磨料后增大质量和摩擦,从而增加水的动能,增强了水的切割能力。【考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动能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通过改变阀门的开启程度,可以改变流出水的流量;(2)计算表格中高度为0.05m时对应冲击力和流量的比值,如果比值一定,那么它们成正比例

58、关系;如果乘积一定,那么它们成反比例关系;(3)分别比较流量和高度分别增大一倍时,对应的冲击力谁更大即可;(4)分析水的压强对水的流速影响,再从影响动能的因素角度思考水的切割性能的改变。【解答】(1)漏斗口的阀门在该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改变水的流量。(2)根据表格可知,当高度都为0.05m时,水的冲击力与流量的比值都是1,因此得到结论:在高度H一定时,冲击力F与流量Q成正比。(3)根据表格可知,当水的流量相同时,水的高度由0.05m到0.2m时,冲击力由0.5N到1N,此时高度增加到原来的4倍时,冲击力增大为原来的2倍。当水的高度相同时,水的流量从0.5Q到Q时,冲击力从0.5N到1N,此时水的

59、流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冲击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可见流量Q比高度H对冲击力F的影响更大;(4)工业上通过将水增压或加入磨料使切割能力大大增加的原因是:水增压后水的流速增加或加入磨料后增大质量和摩擦,从而增加水的动能,增强了水的切割能力。?3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时气体压强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开始一段时间气体压强几乎不变,后又急剧上升,其原因是_。(2)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3)该实验中铝片的质量为3克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产生氢气0.3克,求样品铝片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答案】(1)稀盐酸先与金属铝

60、表面的氧化膜反应,没有气体产生所以气体压强几乎不变;当氧化膜去除后与金属铝反应产生氢气,气压急剧上升。(2)AlCl3和HCl(3)设参加反应的金属铝的质量为x,2Al+6HCl=2AlCl3+3H2;54?6x?0.3g;解得:x=2.7g;那么铝片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为:。【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1)铝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从而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然后铝再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2)m点前后气压在迅速增大,说明此时氧化铝已经完全反应,此时金属铝正在和稀盐酸反应,那么该点时的溶质应该是反应产物氯化铝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