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意思 篇一:答案 2.618年春,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隋朝官员李渊和儿子李世民在晋阳(今太原)起兵反隋,率部众攻入长安,618年建立唐朝。 唐朝沿用并开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主要)。 3. 唐太宗服从“兼听那么明,偏信那么暗”的古训,根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蔼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以人为镜)。 6.(1)任用贤能:起用一批有德有才的人,淘汰腐败无能的官员(召集县令,罢免不合格者); (2)开展消费:鼓舞扩大耕地面积,号召兴建水利; (
2、3)整理财政:下令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让流亡者重新登记户口,纳税服役,但可免交几年赋税; (4)简法轻刑:按照唐太宗“宽仁”的原那么,废除了武那么天时代的酷刑苛法; (5)倡导节省:遣散一批宫女,销毁宫中的大批锦绣珠玉,抑制奢侈。 (1)建立背景:都是完毕了长期分裂场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2)政权特点:都采取新的措施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3)存在时间:都非常短暂,二世而亡;(4)灭亡缘故:都由于统治者的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5)大型工程:都修建了大型工程,秦长城和隋大运河;(6)历史地位: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灭亡教训为后来的统治者借鉴,出现封建社会的盛世。 2. “政由己出
3、,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1)这是资治通鉴对唐朝哪位皇帝的评价?(2)这位皇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3)被这位皇帝发觉和提拔的著名人物是哪两位? (4)该皇帝统治期间,唐朝的经济文化情况如何?料 【材料一】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能够在白天、夜间买卖,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 大河网一河南日报 【材料二】(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 宋昊自牧梦粱录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请答复: (1)从材料一中能够看出,北宋东京的商业繁荣有哪些特点?
4、(3分) (2)材料二说的是什么现象?(1分) (3)材料三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了什么?出现这一现象的缘故有哪些?(4分) 18.唐太宗、康熙、乾隆是我国古代较为出色的帝王,“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 唐太宗 康熙像 乾隆皇帝大阅图 (1)你认为评价封建盛世的“指标”应该包括哪些要素? (3分) (2)唐太宗特别注重和谐民族关系。他在位时期执行的是怎么样的民族政策?采取了哪些有效治理的方法? (2分) 17. (1)人口稠密;最大的都市;买卖区与居住区分不清,商品买卖时间长等。(2)临安城内店铺林立,贸易兴盛(商业繁荣,买卖兴盛等)。(3)现象:国家的经济重心移
5、至南方(国家财政依赖于南方)。缘故: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儿的劳动力。南方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 18. (1)如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社会稳定、人丁兴隆、民族和谐等。(2)恩威并施。和亲、封赏、派兵迎击进攻内地少数民族等方法。 唐太宗时候,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用比拟严格。不少人从青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进士。后来有人作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在金殿端门见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入,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搜罗笼络的意思) (1)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在哪一朝代构成的?这种制度的根本特征
6、是什么?唐朝科举分哪两大类? 答:隋朝。分科考试,择优录用。常科(最重要的科目:进士科和明经科)和制举。 (2)科举制度的出现说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一制度的实行对扩大封建统治根底有什么作用?与世袭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度有何进步性? 答:说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从推荐调查为主转变为以考试为主。使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较为公开公平。 2. 唐朝通过哪些方式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络?答:联姻(唐与吐蕃、回纥);册封(唐与回纥、南诏);会盟(唐与吐蕃);经济往来;文化交流。 3.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这段材料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是唐朝哪位皇帝说
7、的? 答:过去的统治者只注重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唐太宗。 (2)他对少数民族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位皇帝被各族领袖拥护为什么? 答:一视同仁、开通、 恩威并施的政策。“天可汗”。 4. 材料一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的话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 答:唐朝与吐蕃。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2)材料二说明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咨询题上的政策是怎么样的?答
8、:一视同仁,开通, 恩威并施。 (3)依照以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你对唐朝的少数民族政策有什么看法? 答:这是一种开通务实的政策,促进了民族友好交往,非常值得倡导。 1. 阅读:唐朝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唐朝实行开放政策的缘故是什么? 答: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具有先进的政治制度、安定的社会环境、繁荣的经济、光芒灿烂的文化,是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对周边国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 阅读:唐朝开放政策的表现有哪些? 答:选官制度开放、民族政策开放、对外交往开放、文学艺术开放。 3. 请举出唐朝时对外交往中有代表性的事件(不少于三件)。 答:日本遣唐使来华(唐朝时,日本官方十屡次派使节到唐朝
9、访咨询,其代表人物有空海、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 鉴真东渡日本(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应日本佛教界邀请,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为中日两国的交流做出突出奉献,留下了唐招提寺和干漆坐像,被定为日本的国宝); 玄奘西行天竺(中国古代称印度半岛为天竺。唐朝时僧人玄奘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学习佛学,求取佛经,他和他的弟子还把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天竺熬糖法传入中国(唐太宗时)。 4. (1)请你说出图中两位历史人物是谁? 答:左图是鉴真,右图是玄奘。 (2)这两位历史人物都在某些领域做出了出色的奉献,请你说说哪 些是他们共同的奉献? 答
10、:都弘扬、传播了佛教文化,都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3)他们具有的哪些优秀质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答:有远大的理想,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1. 3. 答:积极:这些和议的达成,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促进双方的开展。 消极:宋给辽、西夏、金岁币,加重了宋的负担。 4. 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给各方带来怎么样的妨碍? 答:战争不利于人民的消费和生活。和议使双方相对稳定,促进了各自开展。 2.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主要缘故,对我们有何启示。 缘故: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南方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 自然资源得到更多地开发和利用。 过程:从三国时期起,我国经济重心逐步南
11、移。唐朝中期以后,转移的速度加快。两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启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开展的重要保证。 1. 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故都”指哪里,是今何处?答:“故都”指“东京”,今开封。 国家财政收入依托“东南财赋”,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江南经济开展,成为南宋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构成这一现象的缘故有哪些? 答: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南方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自然资源得到更多地开发和利用。 2.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1)这是什么时期的谚语? (2)“苏湖”分别指什么地点?(3)“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历史
12、现象?答:南宋。苏州、湖州。太湖流域经济兴隆,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3. 两宋时期,在气候平和、资源丰富的南方,构成了出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有一句南宋谚语反映了盛产水稻的南方一些地点构成了天下出名的“粮仓”,请写出这句谚语。新的手工行业指的是什么?答:“苏湖熟,天下足”。棉纺织业。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如今北宋的什么地区?名称是什么?南宋时,发行的纸币称为什么? 答:四川。交子。会子。 6. 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注重。元旦、寒食、冬至是宋代的三大节日。 1. 简述宋代商品经济
13、开展的特点。 (1)都市商业繁荣(北宋东京,今开封;南宋临安,今杭州),大街小巷店铺林立; (2)运营时间长,夜市刚完毕,晓市又开张; (3)娱乐活动商业化(北宋瓦子,南宋瓦舍); (4)纸币的出现(交子、会子),方便了商业贸易; (5)对外贸易活泼(港口:广州、泉州;机构:市舶司)。 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1)这首诗挖苦的是哪朝统治者荒淫腐化,只图偏安江南,不思恢复北方失地和中原故都的丑态? (2)杭州在当时叫什么?答:临安。 答:南宋。 (3)汴州在当时叫什么?今天的地名是什么?答:东京。开封。 3. 材料一 宋高宗说:“市舶
14、之利最厚,假设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注释:市舶,指海外贸易 材料二 南宋政府由于贪图“市舶之利”,想用对外贸易的收入来弥补财政开支,因而非常注重对外通商。杭州、泉州、广州都是对外贸易港口,尤其是泉州,已成为重要的国际港口?日本、朝鲜、南洋、印度、阿拉伯、东非诸国和地区,都与南宋有商业往来。瓷器、丝织品?是南宋的主要出口物资。 (1)依照以上材料,概括介绍宋代的海外贸易情况。 答:泉州已成为重要的国际港口;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与南宋有商业往来;瓷器、丝织品是南宋的主要出口物资。 (2)以上材料反映了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采取什么态度?为什么? 答:政府非常注重对外通商;市舶之利最厚。 (3)宋朝政
15、府在对外贸易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进展治理。答:市舶司(长官是市舶使)。 1. “一代天骄”完毕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领袖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1)“一代天骄”是指谁?他于什么时候建立了蒙古汗国?答:铁木真。1206。答:元朝。大都。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领袖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指哪个朝代?都城是哪里? (3)简述忽必烈的主要活动。答:建立元朝;灭南宋;推行汉制;注重农业消费。 3. 阅读:元世祖(忽必烈)改革的内容。 (1)政治上:A.在中央,设置治理全国政务的中书省;增设宣政院,专门治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的军政事务
16、。B.在地点:设立行中书省(行省)为地点最高行政机构;设立澎湖巡检司治理琉球(台湾)和澎湖列岛。 (2)经济上:A.注重开展农业消费,禁止把农田变为牧场,鼓舞开荒种粮,推行棉花种植,棉布开场成为老百姓的主要衣料。B.主持治理黄河水患,整修大运河,开凿两段新河段。 4. 阅读:元朝的民族关系交融。 缘故:元朝的统一,为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和经济开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民族交融。元与各蒙古汗国关系亲密,推行开放的政策。 表现:A.各民族人民互相学习,互相交流;B.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人与汉族融回族。篇二:第二单元苏教版第三册 三语(上)第二单元学习标准 一、字词 1 要求学会的生字(会读、会写、
17、理解意思) 荒 灰 抖 纹 豆 燃 烧 岭 铃 茫 素 绵 淡 犹 格 浮 掩 般 令 初 妙 纯 线 忍 晶 建 圣 窗 帘 2下面的字只识不写 锦 缎 镜 顿 嵌 拂 堤 幕 垂 琴 泛 贴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北大荒 银灰 抖动 波浪 大豆 燃烧 山岭 摇铃 茫茫 素有 绵亘不绝 浓淡 犹如 格外 漂浮 掩映 一般 令人 夜幕初垂 太妙 纯洁 视线 不忍 蓝晶晶 依山而建 圣地 窗帘 4多音字(弄清读音,理解意思) (1)岸边的华灯:华,hu,光荣、光芒。岸边闪耀着光芒的灯。 (2)转眼间:转,zhun,改换方向。一眨眼,描述时间过得非常快。 5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一碧如洗 清亮见
18、底 明镜 喧闹非凡 遍地金黄 素有 放眼远眺 擦过 秀美典雅 心旷神怡 湛蓝 透亮 圣地的窗帘 掬一捧蓝天能够洗脸 二、句式训练 1.比喻句:弄清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练习,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感情,从而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课文中的句子: (1)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用“两条绿色的绸带”比喻什么?如此写你觉得如何样?) 用“两条绿色的绸带”比喻“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如此写把湖中曲折的白堤和修长的苏堤比作两条绿色的绸带,点缀在西子小姐的衣襟上,迎风招展。联想奇特,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的美。 (2)那儿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似用清水洗
19、过的蓝宝石一样。(用“蓝宝石”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用“蓝宝石”比喻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如此写将拉萨天空的蓝与纯洁生动地再如今读者眼前,吸引着每一位向往圣地的人,更能激起我们的无限遐想。 2认识顿号,体会顿号的用法 课文中的句子: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漂亮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标点符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主要用在并列的词语或并列的较短词组中间。 三、能正确、流利地背诵以下课文,能够正确地默写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 四、片段训练 1.读到“掬一捧蓝天能够洗脸”,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么样
20、的画面?把你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 2.读一读北大荒的秋天第三自然段,仿照写法,围绕“下课了,操场上真是喧闹非凡。”写一段话。 3.仿照西湖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清晨校园的一处景致。 五、关于课文学习,要纯熟掌握横线所画的内容 1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晚上,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漂亮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提示:这里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出晚上天空的绮丽景象。特别是“银灰、橘黄、血红、绛紫”这些描写流云色彩的词语,不仅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北大荒的天空,更让读者联想到许多更艳丽的色彩。
21、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提示:从句中能够看出榛树在北大荒随处可见,非常多非常多。说“这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是由于在这金秋季节,北大荒人用本人勤劳的双手,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他们快乐、激动,感情就像燃烧的火一样热烈、奔放。 2.西湖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确实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 这篇课文非常好的做到了首尾照应。文章开头说“杭州素有人间天堂
22、的美称”,又说“西湖,确实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何以证明这一点呢?一路写下去,作者想要通过西湖之美向人们作出有力的证明,尤其是当你在月夜泛舟湖上时,“天上人间”融为一体,你不觉得西湖确实是天堂,甚至还胜过天堂吗? 3.拉萨的天空 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能够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依然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宏伟、绚丽。 拉萨由于地势高,与天空更近,更能让人体会到天空的蓝,仿佛拉萨的一切事物都被蓝天所浸润、包容,更能让人感遭到触手可及的境地。“掬一捧蓝天能够洗脸”,
23、那么进一步描绘出了蓝天如水的美妙意境。 布达拉宫四周本就没有能够与之比肩的高大建筑,有了蓝天的映衬,就显得更加宏伟绚丽了。能够说,假如没有这开阔、湛蓝的天空,布达拉宫的气概也就不会让人觉得那样壮观了。 六、积累拓展 1.描写西湖的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临安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描写秋天的古诗: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
24、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习作2:看图写景 训练目的: 1.仿照课文5、6、7的写景方法,细心观察图画,写一写图中的景物,并进展丰富的想象,写一种或几种本人添上去的动物。 2.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出景物特点,并发挥合理的想象,写出与所描写季节相符的动物,留意学会将语句写详细写生动。篇三:四年级学业质量监测语文模仿试卷(六) 四年级学业质量监测语文模仿试卷(六)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字的读音是错的?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A 散(sn)会 B重(zhng)要C茂盛(shang) D类似(sh) 2、A良(ling)好 B 偿(chng
25、)还C淘(to)气 D看(kn)门 3、A仍(r?ng)然 B摆弄( lng ) C缓( hun)慢D落( lu )后 4、A围绕(ro) B缩(su)小 C美妙(mio) D宝藏(zn g) 二、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5、A历 害 B严 厉 C力 量 D鼓 励 6、A建 议 B健 设 C吵 架 D抄 书 7、A思 想 B起 跑 C休 息 D木 捧 8、A洪 水 B丰 富 C艰 苦 D玩 皮 三、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和加点词的意思最接近?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9、骄 傲 A娇 气 B自
26、大 C满 足 D自 信 10、古 怪 A古 代 B奇 怪 C古 老 D难 怪 11、辽 阔 A宽 敞 B遥 远 C广 阔 D宽 大 12、模 仿 A模 型 B仿 照 C模 范 D仿 造 四、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或成语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3、多年来,他不断刻苦学习,终于实现了上大学的。A愿望B希望C思想 D愿意 14、这是一个 A调皮B乖巧C机智 D敏捷 15、写文章要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描绘,不能任意 A发扬B发觉C发挥 D创造 16、小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小强的妈妈每次谈起本人的小孩,都。A神采飞扬 B不知所措 C哑口无言 D精神不
27、振 17、同学们一起要团结友爱,不要由于一点小事就 A斤斤计较 B不知所措 C懊悔莫及 D因小失大 五、古诗文积累 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个选项符合标题要求?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8、画线地点应该填入的一句是: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 A映日荷花别样红;B霜叶红于二月花;C千树万树梨花开;D月落乌啼霜满天 19、画线地点应该填入的一句是: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 A惟见长江天际流;B明月何时照我还;C门泊东吴万里船;D孤帆一片日边来 20、下面的诗句中,表达作者思念家乡和亲
28、人的一项为哪一项: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第二部分 阅读 请你细心阅读每一篇文章,答复后面的咨询题。 每个咨询题后面有A、B、C、D四个选项,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答案,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昆虫学家与蝴蝶 在德军包围列宁格勒期间,有一位昆虫学家与他的战友们被困于列宁格勒之中。 一天,这位昆虫学家看到营地不远处的树枝上停着一只蝴蝶,反复试了几次依然没法起飞。经历丰富的昆虫学家看出了其中的隐情:它一定是受伤了。 昆虫学家悄悄地将蝴蝶从树上拿下来,带回军营,
29、小心翼翼地给它上了药,两天后蝴蝶慢慢地康复了。昆虫学家依依不舍地将它放回了大自然。 第二天一早,奇观出现了!昆虫学家和他的战友们发觉,一夜之间,他们的门前停满了蝴蝶,花花绿绿的在阳光下扑闪着漂亮的翅膀,分外耀眼。 研究昆虫多年,他还没有见过如此壮观的场面。他将目光停留在了蝴蝶的翅膀上,忽然灵机一动:这些花花绿绿的色彩不正是最好的“防护服”吗?昆虫学家激动极了。他想出了用黄、红、绿三种颜色涂在军事基地上的方法,将军事基地打扮成了一件大大的“花衣裳”。因而,德军在飞机上看到的只是一片花草蝴蝶的海洋。尽管德军费尽心机,列宁格勒的军事基地仍平安无事,为赢得最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依照同样的原理,
30、后来人们还消费出了迷彩服,大大减少了战斗中的伤亡。 21、第自然段,蝴蝶“反复试了几次依然没法起飞”,这是由于: A蝴蝶的翅膀沾水了、B蝴蝶飞累了、C蝴蝶受伤了、 D蝴蝶非常伤心 22、第自然段,第二天一早“奇观出现了!”中的”奇观”指的是: A蝴蝶的伤好了、 B那只受伤的蝴蝶又回来了 C门前停满了蝴蝶,漂亮壮观、 D昆虫学家把蝴蝶放回了大自然 23、第自然段,“昆虫学家激动极了”,这是由于: A军事基地平安无事、 B蝴蝶来报恩了 C他发觉这些花花绿绿的色彩是最好的“防护服” D他遭到了启发,想出了保护基地的方法 24、军事基地平安无事,是由于: A军事基地建在海洋上、 B昆虫学家巧妙利用色彩,骗过了敌人 C红、黄、绿三种颜色涂在军事基地上、 D战士们都穿着迷彩服 25、从文中看,“迷彩服”的启发来自于: A蝴蝶翅膀的色彩、B花草树木的色彩、C海洋的颜色、D艳丽的衣服 26、下面是几位同学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你认为最适宜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7987-4:2025 EN Road vehicles - 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LIN) - Part 4: Electrical physical layer (EPL) specification 12 V/24 V
- 2020-2025年施工员之土建施工专业管理实务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 2020-2025年资产评估师之资产评估基础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
- 好何做好教学课件
- 2025年安顺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排名及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中级美容师教学课件
- Brand KPIs for milk:Alpro in the United Kingdom-英文培训课件2025
- 2025年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新初三英语人教新版尖子生专题复习《选择题》
- 小学生礼仪培训课件
- 网络安全运维认证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江苏盐城市射阳县城市照明服务有限公司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团委工作总结-循“荔枝之道”而行走稳青春育人之路
- 消防装备维护保养课件教学
- 设备安全培训
- 2025年03月四川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多能工管理办法
- CarSim-介绍PPT课件
- 波峰焊作业指导书
- 武汉市市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 七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质量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