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古树-计数器》教学设计_第1页
《泰山古树-计数器》教学设计_第2页
《泰山古树-计数器》教学设计_第3页
《泰山古树-计数器》教学设计_第4页
《泰山古树-计数器》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泰山古树计数器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那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结合解决现实情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 一些基本功能。这是小学阶段教材集中安排认识计算器的内容。由于 学生在生活中对计算器都有所接触,所以教学中应充分借助学生已有 经验,引导学生系统地认识计算器,结合具体情境计算,教学合理的 操作方法,为大数目计算和探索隐含在事物中的数学规律提供帮助。 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 规律。计算器和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的计算工具,充分反映了人类的智 慧和进步。从这一单元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可以看到,认识计算器 并进行计

2、算是基础知识,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探索规律以及其他 教学内容,能开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二、单元教学内容:认识计算器基本键的名称及功能,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 利用计算器探索隐含在事物中的规律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三、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大数目的计算,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 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2、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并能对探索出的规律做出有说服力的说明。3、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器的快捷、方便,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名数间的改写。3、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

3、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 数,会比拟小数的大小。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的规律。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存一定的小数数 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 数。四、教学方法:启发法,总结法,练习法五、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 习。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拟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六、教学措施: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那么、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 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如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加

4、深学生对小 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那么计算的基础。再如,小数点位置移 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 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这些知识逻辑性比拟强,学生学习起 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 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学生在前面所学的小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整数的有关知识和经验, 都可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如,小数大小的比拟 就可以将整数大小的比拟方法迁移过来。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 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正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 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

5、,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七、课件教具:电子白板八、单元课时安排:信息窗12课时信息窗22课时信息窗32课时信息窗41课时信息窗51课时复习1第六单元趣味拼搭一一观察物体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单 个具体实物)的形状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空间与图形”内容 的重要组成局部,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识别从不同方位看到 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二、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不同的。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开展空间观念,初步 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丽。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重点:从不同方向观察

6、一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难点:从不同方向观察一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关键:借助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四、单元设计思路本单元选取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为素材,让学生借助己有的生活 经验,在观察与交流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学习知识,引导学生利用 平时的经验,想象出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关系。五、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采取措施1、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在交流与反思的过 程中学习新知识。2、把握知识层次,逐步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3、注重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重视观察方法的指导。六、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七、课时划分新授:2节练习:2节测试:1节合计: 5节第七单元奇

7、异的克隆牛一一小数加减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大小比 较,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名数的改写,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本单元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的。这局部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同时又是学习小数四那么 运算的基础。二、教学目标要求:(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比拟小数的大小;结合具体 事例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借助计算器探索 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通过解决问题,学会十进制复名数

8、与小数的改写。会用“四 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 做单位的数。(4)在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 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关键: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难点:名数的改写,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关键:在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 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四、教学具准备:情境图、题卡等。五、教学课时安排:本单元共8课时信息窗13课时信息窗23课时我学会了吗? 2课时第八单元今天我当家一一小数乘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整数乘 法运算律、因数与积的变化

9、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 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小数乘法的 初步经验。这些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构建新知识是十分有益 的。这局部内容是学生学习小数除法及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基础,对解 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具有重要作用。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小数连乘,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以及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 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掌握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能运用乘法运算进行简便计算。2、经历小数乘法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3、结合具体情境

10、,体会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性;能根据实际情 况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俭、环保的美德和自 理的小主人意识,激发学生学生数学的兴趣和自觉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小数乘法, 能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难点: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四、课时分配信息窗F小数乘整数 2课时信息窗2一小数乘小数信息窗3小数连乘我学会了3课时2课时1课时第九单元 我锻炼,我健康一一平均数一、教学总目标.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条形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 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 数”的

11、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统计活动中,学会同时对两种数量进行数据统计,认识i般复式统计表和复式分段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 和预测。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体会学 习统计知识的价值。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信心,提高自主学习 的能力。二、教材解读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 的是学习选择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知识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统计知 识的基础。本单元息窗呈现的是篮球比赛中蓝队教练准备换人的情境。用统 计表的形式提供了7号、8号两名队员在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引导 学生解答“该换谁上场”的问题,展开对平均

12、数知识的学习。通过对 两个小队立定跳远成绩的整理,认识和学习复式分段统计表。三、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意义,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和对两种 数量同时进行统计的方法。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复式分段统计数据。四、课时安排求平均数的方法(信息窗1)2课时复式分段统计表(信息窗2)1课时我学会了吗?1课时消费知多少?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意识,积极参与 学习活动的愿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品质。四、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单元教学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教学规律。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认识计算器要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2、运用已有的

13、经验,帮助学生系统认识计算器,提高操作水平。3、教学中要灵活使用教材。4、尊重学生的差异,逐步提高使用计算器的熟练程度。5、计算器教学不能影响以后计算教学中对算理的教学。六、单元教学建议:.认识计算器要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运用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系统认识计算器,提高操作水平。.教学中要灵活使用教材丁.尊重学生的差异,逐步提高使用计算器的熟练程度。5.计算器教学不能影响以后计算教学中对算理的教学。七、课时数:2课时。第二单元节能减排一一用字母表示数单元教学内容: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用字母 表示加法运算定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运 用加法运算律进

14、行简便计算。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 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 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 减法的一些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 简便计算。3、通过算式的变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局部之间的关系。4、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开展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建立 初步的代数思想。5、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 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价值。三、单元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 公式。单元教学

15、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四、教学时间安排:7课时第三单元快乐农场一运算律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加法交换律、 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 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中通过一些实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由于乘 法的分配律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而是涉及到乘法和加法的运算,学 生对乘法分配的感性积累比拟少,学习起来比拟困难,而且加法的交 换律和结合律与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本单 元只教学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而将乘法的分配律单独编制 单元。教学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 础上发现和归纳出运

16、算律,重视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 程,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开展合情推理和初步 的演绎推理的能力,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实际意义,感悟学习运算定律的价值,开展应用知识。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 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并会运用这些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 系,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应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 律,表达它们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

17、问题的意识、习惯。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运算 律。2、理解和掌握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运用运算律 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难点:加法、乘法运算律的应用。四、方法措施:1、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和归纳出运算律,注重应 用类比的方法推导出运算律。2、培养学生独立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3、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4、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五、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教学挂图等。六、课时安排: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课时2、乘法交换律、结合律1课时3、乘法分配律1课时4、相遇问题1课时第四单元巧手小工匠一一认

18、识多边形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三角形的意义,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 形的分类,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内角和。认识平行四边形和 梯形。二、教材重难点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和研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 方法,开展足额生的空间观念。三、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过程。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2、认识三角形各局部的名称,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 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能运用三角形是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