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言 在漫长的人生路中,总要有许多难以预料的事情,我们是否注意到身边的危险。“防险之心不可无”。地震时有发生,我们是否知道注意安全、注意防震减灾的重要性?恶魔总是来找无知的人。今天,通过学习我们将更多的了解一些地震知识,让我们未雨绸缪,为我们的生命买一份保险,为我们的生命加一把锁。让世界充满爱-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第一章古今地震知多少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中国百年大地震一览图 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玉树地震: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
2、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 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什么是地震中文名称:地震 英文名称:earthquake 定义: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 地震知识知多少震源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6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 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
3、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地震知识知多少 观测点距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长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知识知多少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级别就越大。 汶川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9
4、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100万千瓦的发电厂2年的发电量 。 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提出的震级划分法,里氏地震。 小于里氏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者是微震;里氏规模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大于里氏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 地震知识知多少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是相同的;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
5、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地震知识知多少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地震分布时间分布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为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时间段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频率少,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地理分布地震带 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带是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
6、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震知识知多少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世界上第一次成功预测地震的案例 -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7.3级地震海城地震做好震后自救和互助 1、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2、不要回到教室去。 3、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4、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地震防护知多少地震发生时如何应对 如果你想在地震时活下来!请记住“活命三角区”!小震时,防砸伤,找掩蔽物大震时,防压伤,找三角区什么是地震活命三角区物体越结实形成三角形空间就越大大床桌子沙发汽车活命三角区活命三角区这是倒下的墙和梁
7、这是倒下的墙和梁发生地震时一定要找到可以构成三角区的空间去躲避哪里可以迅速找到活命三角区?如果你来不及逃到室外,这里都可以是:最好躲在支撑多空间小的卫生间地震 避難位置示意圖地震发生时如何应对 地震发生时如何应对 假如你正好在汽车边上?在车内的人会被路边坠落的物体砸伤地震无辜受害者都是呆在车内离开车辆,靠近车辆坐下或躺在车边所有被压垮的车辆旁边都有一个3英呎高的空间,除非车辆是被物体垂直落下地震发生时如何应对 做好校园防震1保持镇静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 。3妥善处理伤口 。4防止火灾 。5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 。地震防护知多少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做好家庭
8、防震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
9、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地震防护知多少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4、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地震防护知多少防震减灾安全教育避震时要保护好头部,颈部,眼睛,口鼻等身体重要部位。躲避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可能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要防止
10、灰土、毒气等侵入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保护好身体的重要部位震后互救的应遵循的原则 先救近,后救远;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先救“生”,后救“人”; 听仔细(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要仔细确定被困人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刨,以防止意外伤亡。地震时的九条须知 1、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2、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3、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5、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6、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7、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8、 避难时要徒步,
11、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9、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地震防护知多少防震减灾安全教育1、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应如何避震( )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去楼道 C、原地不动 D、跳楼 知识抢答2、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A、向教室外跑B、听老师指挥C、蹲在地上D、涌向楼梯间 知识抢答3、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知识抢答4、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 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
12、慢慢呼吸、进食 D、 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 知识抢答5、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A、不停地呼救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知识抢答6、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唯一对大地震做出成功短临预报的国家,成功预报的是A、1975的海城7.3级地震B、1970年云南通海7.7级地震C、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D、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知识抢答7、当你听说某日某时某分,将发生几点几级大地震,你应_。( ) A、尽快告诉亲戚 B、立即组织家人到开阔地,同时做好备震的物质准备 C、不信不传,必要时向地震部门报告或询问知识抢答8、地震发生时你在户外如何避震( ) A、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B、避开高大建筑物C、迅速返回室内 D、避开过街桥、立交桥E、抱住电线杆 知识抢答9、地震的突发性很强,往往使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因此,家庭在平时要准备一个防震包,以解震后的燃眉之急,防震包所装物品数量不能太多,以方便携带。一般必须存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类污染环境中渔业管理模型的脉冲优化控制研究
- 熵视角下延河流域地形与植被恢复对土壤水分环境的影响评价
- 券商跟投制度的经济后果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前扣带回皮层GABA能神经元参与牙髓炎疼痛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科研院所房屋租赁合同解除书
- 循环温度作用下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阻尼降噪性能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餐厨废弃物收购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协议
- 常州高二上数学试卷
- 长宁区基坑围护施工方案
- 郴州市2024中考数学试卷
- 课题申报书:GenAI赋能新质人才培养的生成式学习设计研究
- 骆驼祥子-(一)-剧本
- 全国医院数量统计
- 《中国香文化》课件
- 2024年医美行业社媒平台人群趋势洞察报告-医美行业观察星秀传媒
- 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 天津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3版)
- 盘锦市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英语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 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
- 湖北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