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站用电负荷统计及配电计算_第1页
110KV变电站站用电负荷统计及配电计算_第2页
110KV变电站站用电负荷统计及配电计算_第3页
110KV变电站站用电负荷统计及配电计算_第4页
110KV变电站站用电负荷统计及配电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 页共51页导线型+70+80LGJQ-500945932它在Qy=70C,Q0=25C时,Iy=945A导线型+70+80LGJQ-500945932而I=945A,故I21g.maxyg.max所以所选导线截面过大,因此,根据I重新选择导线截面,如g.max下表所示:长期允许截流量(A)导线型;导体最高允许温度+70+80LGJ-185510531LGJ-185,在Q=70C,Q=25C时,I=510Ay0y查书144页表5-17,综合校正系数K0=0.96KI=0.96X510=489.6A0y所以IU=110KVljg35KV母线的选择及校验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母线截面35KV最大持

2、续工作电流查表4-1得,I=1.475KA=1475Ag.max按Tmax=5000h/a,查145页表5-18,可得经济电流密度maxJ=1.15A/mm2则母线经济截面为:S=I/J=1475/1.15=1282mm2g.max查矩形铝导体长期允许截流量表142页表5-14,应选(80X8)型双条铝母线它在Q=70C,Q0=25C,平放布置时I=1858Ay0y因实际环境温度Q=Q0=25C,查144页表5-17,综合修正系数K=1.00故KI=1858AI=1475A,可满足长期发热要求。yg.max热稳定校验:S上Smin=卡、厂(mm2)tdz为主保护动作时间加断路器全分闸时间dz即

3、t=0.5+0.06=0.56sdz查书106页表5-2,其中热稳定系数C=87,满足热稳定要求的最小截面为:S=min=晋丽S=min=晋丽=2.03(mm2)可见,前面所选母线截面S=2(80X8)=1280(mm2)Smin=2.03mm2能满足短路热稳定要求。动稳定校验(1)相间作用应力。查146页表5-19知平放双矩形母线的截面系数:W=0.333bh2=0.333(8X10-3)(8X10-3)2=17.049X10-6m3。振动系数的确定查书142页表5-14r=0.289h=0.289X0.80=0.231cm;L=1.2m;*1.55X104。if=112厶w=1120.23

4、1x103x1.55X10=278.724HZ35-155Hz所以如L1.221x1.221x1.220.7x17.049x10-6x10s=7.59所以n=1.73idx108=1.7X(0.60X103)2echaWX106Pa(2)计算条间作用应力由a-b=16-8=0.091,b/h=8/80=0.1h+b80+8查书149页图5-10,矩形母线形状系数K12=0.43,同相母线条间作用力为:f*=2.5K12ih1x10-8=2.5X0.43X(0.603Xs12chb1b103)2x10-8=4885(N/m)L=h|2bQp-e)=(8Xs.maxfs10-3):2x8x10-3

5、(69x1067.59x106)=0.359m4885由上式求得衬垫临界跨距为:Lc=b4f=1003x8x10-3t骨=0.510m应按Ls.max=0.359m来确定衬垫跨距。s.max_iL-1.2_iL-1.2_i_0.359_因绝缘子跨距l=1.2m,s.max=3,(符号表示对计算结果取整数)故宜在每跨中加装三个衬垫,即应选取的衬垫跨距L=1.2/(3+1)=0.3(m)时,s可保证满足动稳定要求。10KV母线的选择及校验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母线截面查表4-1得,I=5.456KA=5456A4000A,因此选槽形母线。g.max按Tmax=5000h/a,查145页表5-18,可得

6、经济电流密度maxJ=1.15A/mm2则母线经济截面为:S=I/J=5456/1.15=4744mm2g.max查书143页表5-15,选双槽导体截面4880mm2,它在Qy=70C,Q0=25C时,I=6600A,查书144页表5-17,综合修正系数K=1.00y故KI=6600AI=5456A,可满足长期发热条件。yg.max热稳定校验:s$s.=IjrminC吋dztd为主保护动作时间加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dz即t=0.5+0.15=0.65sdz查书106页表5-2,其中热稳定系数C=87,满足热稳定要求的最小截面为:S二匚厂=型丽=8.211(mm2)mincdz87可见,前面所选母

7、线截面S=4880mm2=S.=8.211mm2min能满足短路热稳定要求。动稳定校验:oWomaxy其中oWo+o。maxes振动系数的确定查书142页表5-14,ry=2.4y1x1.22fm=112二=1122.4x103x1.55XK4=2893.3HZ30-60Hz所以卩=11x1.22o=1.73iLx108=1.7X(2.25X103)21x1.x10=3.361yg.maxy(3)热稳定校验:S2SmincJz3热稳定校验:沁min_帚兀查书106页表5-2,得C95,查表3-1得I355AOOtD为主保护动作时间加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dz即t0.5+0.10.6sdzS-L厂-

8、355J06-2.895(mm2)minCdz95因而,S185mm2Smln2.895mm2能够满足短路热稳定要求。第十四章防雷保护规划一、变电所的防直雷保护1、110kV出线全线架设双避雷线,防雷击于线路上2、在变电所内安装4根避雷针,使变电所内所有设备与建筑都在其保护范围内二、变电所侵入波保护由于线路落雷频繁,这样雷电波会沿着架空线侵入变电所,入侵的雷电波会受到线路绝缘的限制其峰值可能超过电气设备的冲击绝缘水平,故应装设避雷器来限制雷电波电压峰值,保护设备安全。1、在110KVI、II段母线上各安装一组FZ110J型阀型避雷器2、在35KVI、II段母线上各安装一组FZ35型避雷器3、在

9、10KVI、II段母线上各安装一组HYWS12.7/50型避雷器。5三、主变防雷保护1、为了防止当低压绕组开路运行时,高压或中压侧有雷电波作用会在低压绕组上感应静电藕合电压,危及低压绕组绝缘,在低压侧出线上各装一台FZ10阀型避雷器,一般装B相。2、110kV侧变压器中性点为分级绝缘结构,有可能不接地运行,故在主变110kV中性点安装一台FZ40型阀型避雷器。3、35kV中性点为全绝缘结构,但为保护消弧线圈,则应装FZ15及FZ10两台避雷器。四、变电所进线段保护虽然变电所110kV出线采用全线保护,但为了减少临近变电所12KM内雷电的绕击和反击,应考虑变电所的进线段保护,在进线段装设管型GX

10、S避雷器。管型GXS避雷器作用:DL在开断状态,又有雷电波入侵时,由于反击电压上升到2U%,使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绝缘对地放电50而引起短路。对10kV电缆出线采取电缆外壳接地,架空线路在进线上装设一组FS10型避雷器。第十五章变电所的总体布置简图变电所的总体布置应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外部条件决定,根据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中关于“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变电所总体平面布置应紧凑合理。”的规定,拟定本设计变电所35kV配电装置和10kV配电装置采用室内布置,110kV若采用双层结构,这样110kV配电室造价较高,从投资利益上考虑,110kV拟定户外布致谢四年的校园生活飞逝而过,感谢我的学校

11、,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在校的这四年时间里真的很感谢老师们对我的谆谆教诲,感谢四年来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扶持、帮助、指点过我的人。感谢在毕业设计中指导我的老师们,他们的指导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感谢他们耐心的审查、修改我的论文,他们的严谨细致,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在这里,我要诚挚的向老师们说一声:谢谢您,我的老师!我要感谢身边的朋友、同学,在这四年的校园生活里,是你们陪我走过,感谢你们在我困难的时候帮助我、关心我,感谢你们为我提出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你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我四年的学习生活。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们的良苦用心和一如既往的支持与鼓励。四年来,快乐的事情因为有你们的分享而更快乐,失意的日子因为有你们的关怀能忘却伤痛,坚强前行。无论我成功与否,你们总以鼓励的言语告诉“我很棒”,谢谢你们,我会继续努力。参考文献1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中国电力出版社,黄纯华编,1987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