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合力大小范围:WiWFWFi1F=F-F(FF)2(3)力的分解:13合力大小范围:WiWFWFi1F=F-F(FF)2(3)力的分解:1G=GSine,G2=Gcose1学法指导:受力分析步骤F=Fcose,F=Fsine12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公式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m/s;末速度(V):m/s;加速度(a):m/s2时间(t):s;位移(x):moAx亠1速度的定义式:v二(用来计算平均速度)At2.加速度的定义式:a0t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匀变速直线运动三个基本公式速度公式:vv+at(用来计算末时刻的瞬时速度)01位移公式:xvt+at2o2速度
2、位移公式:v2-v22ax(不涉及时间时用此公式)0(2)学法指导:解决运动学问题的一般思路是:1对物体进行运动情况分析,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选择合适的运动学规律,选取正方向,将式中的相关物理量带正、负代入公式求解。第三章相互作用公式(1)常见的力重力G=mg2弹簧弹力大小:胡克定律F=kx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滑动摩擦力F=uF卩:摩擦因数,F:正压力NN4静摩擦力0Wf静Wf静m(2)力的合成反向: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i+F2,反向: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1丄F2时:合力大小F-洱丐,方向tane=F2/F1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
3、静止的若干个物体。隔离研究对象按顺序找力: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弹力,再摩擦力,最后已知力。画出完整的受力图:(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检验:每分析一个力,都要找到其施力物体看一看根据你画的受力图,物体能否处于题目中所给的运动状态.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F合=ma第五章曲线运动Q平抛运动水平万向:匀速直线运动V=Vx=vtX001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V=gth=2gt2合速度:大小v=v2+v2方向tan9=V/V0合位移:X=X2+h2合位移:X=X2+h2合Q圆周运动:AlA6厂线速度定义:v=At角速度定乂式=,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R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2
4、nr,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TOC o 1-5 h zv22兀向心加速度公式:a=厂2=丫()2v2 HYPERLINK l bookmark19 o Current Document rV2T(2兀)v2 HYPERLINK l bookmark23 o Current Document F=m=mr2=mr()2向心力公式表达式第六章万有引力1)万有引力定律mmF=r2(r指两质点间的距离)向心力公式表达式第六章万有引力1)万有引力定律mmF=r2(r指两质点间的距离)2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有Mmmv2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F=FnG=m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引nr2r近
5、地表的物体,忽略地球的自转的影响,则有:GMRm=mg(万有引力=重力)R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计算公式功的定义式W=FLCOSa(只适应与恒力做功),当力与位移方向相同时W=FL;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时W=-FL,,当力与位移方向垂直式W=0W功率的定义式P=(求得的为t时间内平均功率)瞬时功率的求解公式P=FVcosa(V为瞬时速度)重力势能定义式EP=mgh(h为相对参考平面的高度,在参考平面上取正值、下取负值)重力做功WG=mgh-mgh2=mgAh(1为初位置,2为末位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G=-AEp(AEp=mgh2-mghj1动能的定乂式:E=2mv2K2动能定理:W=
6、E-EK2K1(w为合力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EK2为末动能,Ek1为初动能)机械能守恒定律:E+E=E+E(1状态的机械能等于2状态的机械能)K2p2K1p1第一章静电场:高二选修3-1qq1-库仑定律:F=k古(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第一章静电场:高二选修3-1qq1-库仑定律:F=k古2.电场强度的三个公式F2.电场强度的三个公式F电场强度定义式:E=点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U匀场电场电场:E=AB(只适用于点电荷在真空中形成的电场)只适用于匀场电场,其中d必须是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W二E-EABPAPB(EA,E分别是电荷在电场中PAPBAB
7、两点的电势能)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EA,E分别是电荷在电场中PAPBAB两点的电势能)电势定义式:二Ep/q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电势能与电荷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电势差(电压)定义式:U二d-dB;ABABW电势差与做功的关系:U;电势差与E的关系:U二EdABqAB电容的定义式C=Q/U;(Q为电容某极板的电荷量,U为两极板间的电压)&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C=需善(s为两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两极板的距离)第二章恒定电流TOC o 1-5 h z电流定义式:1=q/t;电动势定义式:E=W/q;(W为移送电荷q时非静电力所做的功。欧姆定律:1=U/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电功或消耗
8、的电能:W=UIt;电功率:P=W/t=UI;电焦耳定律:Q=;热功率:P=Q/t=I2R;热电阻定律:R=ps;E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R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外=E-Ir:(r为电源内阻)夕卜串并联电路对应的关系公式:关系串联并联电路图IRIR11丄22I.R1U1一2R2电流I1=I2I=Il+I2电压U=U1+U2总12U总尹=电阻R=R+R总121=1+1RRR总12简单逻辑电路:“与”门“或门“非”门符号A一B&_YABM1_YA1Y0逻辑关系只有当A、B都是1时,输出值y才为1只要当A、B中有一个是1时,输出值y就为1输入为0时,输出为1输入为1时,输出为0第三章磁场1、计算公式: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