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同步练习(2课时 解析)(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1.1.1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磁体和磁极一、单项选择题1.小天利用手中的条形磁体做了以下小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条形磁体能够吸引小铁钉B. 同名磁极相互吸引C. 将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当它在水平面静止时北极会指向地理南方D. 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就不可能有互相作用了2.如右图所示,在条形磁铁周围放有甲、乙、丙、丁可以自由旋转的小磁针,当它们静止时,磁针N极指向错误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3.小科在课外兴
2、趣活动课中将数枚一元硬币按如图所示放在两根平行的条形磁铁上,搭成了一座漂亮的“硬币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硬币桥”上左右两端的硬币没有磁性 B. “硬币桥”的搭建利用到了磁化的原理C. 两枚硬币相邻的部分是同名磁极 D. “硬币桥”中间磁性最强4.如图所示,小金将数枚一元硬币放在两根平行的条形磁铁上,搭成了一座漂亮的“硬币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硬币桥”上左右两端的硬币没有磁性 B. “硬币桥”中间的磁性最强C. 两枚硬币相邻的部分是同名磁极 D. “硬币桥”的搭建利用到了磁化的原理5.如图,甲、乙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用甲的一端接触乙的中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3、A. 若相互吸引,则甲、乙均有磁性B. 若相互吸引,则甲有磁性,乙一定没有磁性C. 若相互间没有吸引,则甲、乙均没有磁性D. 若相互间没有吸引,则甲一定没有磁性,乙可能有磁性6.有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磁铁或铁棒悬挂在细线下,已知标有 N、S 的是磁铁,它们的相互作用如右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 AB 一定是磁铁,CD 一定是铁棒 B. AB 一定是铁棒,CD 一定是磁铁C. AB 一定是磁铁,CD 可能是铁棒 D. AB 可能是铁棒,CD 一定是磁铁7.如图所示,A是铁棒,B是小磁针,用磁铁的N极靠近铁棒,发现小磁针原靠近铁棒下端的一极被排斥,而另一极被吸引过来分析这一现象可知,下列符合实
4、验事实的是( )A. 铁棒A被磁化时上端为N极,小磁针被吸引的一极为N极B. 铁棒A被磁化时上端为N极,小磁针被吸引的一极为S极C. 铁棒A被磁化时上端为S极,小磁针被吸引的一极为N极D. 铁棒A被磁化时上端为S极,小磁针被吸引的一极为S极8.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磁针在一根磁铁附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小磁针左端是S极,乙小磁针左端是N极B. 甲小磁针左端是N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N极C. 甲小磁针左端是S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S极D. 甲小磁针左端是N极,乙小磁针左端是S极9.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
5、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如图所示,其依据是( )A. 磁体的吸铁性 B.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C.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10.甲铁棒两端能吸引小磁针,乙铁棒能排斥小磁针,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则两铁棒( )A. 一定互相吸引 B. 一定互相排斥 C. 可能无磁力的作用 D. 可能互相吸引,也可能排斥 11.如图所示,两枚大头针被吸附在条形磁铁下,且两枚大头针的针帽互相排斥,这是因为大头针被磁化后( )A. 两针的针帽端都被磁铁的N极排斥B. 两针的针帽端都被磁铁的S极吸引C. 两针的针帽端都是N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D. 两针的针帽端都是S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12
6、.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金属块能被磁铁吸引是因为可能含以下材料中的( )A. 铜 B. 铁 C. 铝 D. 铅13.小刚同学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打算用磁铁、缝衣针、泡沫小球、水盆、水等材料制作一个指南针。他利用磁铁沿针孔向针尖方向摩擦几次,将缝衣针磁化制成了指南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用磁铁的N极去摩擦缝衣针,则针尖为N极,针尖指向南方B. 若用磁铁的N极去摩擦缝衣针,则针尖为S极,针尖指向北方C. 若用磁铁的S极去摩擦缝衣针,则针尖为N极,针尖指向北方D. 若用磁铁的S极去摩擦缝衣针,则针尖为S极,针尖指向南方14.下列日常用品中,没有
7、用到磁性材料的是( )A. 录音机中使用的录音带 B. 银行信用卡 C. DVD播放器中使用的光碟 D. 电脑硬盘15.如图所示,甲、乙两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一端分别吸有一根较重的铁钉。若磁铁甲不动,将磁铁乙N极去接触磁铁甲的S极,则出现的现象是( )A. 两根铁钉都会掉落 B. 两根铁钉都不会掉落C. 只有磁铁甲的铁钉会掉落 D. 只有磁铁乙的铁钉会掉落二、填空题16.我们试着做一个游戏如图:将磁铁M固定在铁块C上。用手将一元硬币B1、B2叠在一起竖立在磁钢上端,如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将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硬币的上端将 (填“合拢”或“分开),这是因为硬币被磁铁 , 且两个硬币的上端磁极为
8、 (填“异”或“同)”名。17.如图所示,重为G的小铁块在水平方向力F的作用下,沿条形磁体的表面从N极滑到S极。在此过程中,小铁块对磁体的压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18.在某些细菌的细胞质中有一些磁生小体,在地磁场而作用时,小水滴中的一些细菌会持续不断地向北游动,并聚集在其面的边缘。若把这些细菌中的磁生小体看成小磁针,则它的S极指向_。19.如图所示,甲、乙为两根外形相同的钢棒,当乙从甲的左端水平向右移到右端,若两根钢棒间吸引力的大小不变,则_棒有磁性;若两钢棒间吸引力先由大变小,然后由小变大,则_棒有磁性。20.条形磁铁中间部分磁性_,两端磁性_,这两端就是磁体的_。21.如图所示是小梦从市场
9、上买来的磁铁魔术玩具,它呈橄榄球形。两个橄榄球形磁铁抛起来后,在空中就会相互吸引、碰撞,发出类似蛇叫的清脆响声,故又名“响尾蛇蛋”。小梦想知道这个磁铁的磁极在哪儿呢?请你设计实验帮助小梦解决问题:(1)写出你选用的实验器材:_。(2)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_。22.小娴不小心将甲、乙两磁铁棒各摔成两半,破裂情况如图所示。若将两磁铁棒按原状自然接合,则甲棒两半将互相 , 乙棒两半将互相 。23.如图所示,将磁体M固定在桌面用手将两枚一元硬币叠在一起,竖立在磁体上端。如将手指松开之后,将观察到两个硬币的上端将_(填“合拢”或“分开”),这是由于_。24.我们试着做一个游戏:将磁钢M固定在铁块C上,用
10、手将一元硬币B1、B2叠在一起竖立在磁钢上端。如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将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硬币的上端将_。这是因为硬币被_,且两个硬币的上端_名。25.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叫_。当用一个条形磁体的两极分别去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表明:同名磁极互相_,异名磁极互相_。三、实验探究题26.如图所示是小梦从市场上买来的磁铁魔术玩具,它呈橄榄球形。两个橄榄球形磁铁抛起来后,在空中就会相互吸引、碰撞,发出类似蛇叫的清脆响声,故又名“响尾蛇蛋”。小梦想知道这个磁铁的磁极在哪儿,请你设计实验帮助小梦解决问题。(1)写出你选用的实验器材:一颗“响尾蛇蛋”、 。(
11、2)简述实验过程: 。(3)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判断磁极的方法: 。27.条形磁体有两个磁极,分别是南极(S)和北极(N),两个磁极分别位于条形磁体的两端。小金同学在实验时不小心将条形磁体摔断了,如图所示。小金同学认为断开后的AB段、CD段上都只有一个磁极。请你自选器材说明小金的观点是错误的。(1)写出你选用的实验器材: 。(2)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3)结论: 。28.如图为一种椭球体磁铁,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在哪里呢?小明认为在磁铁的两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做了如下的实验:步骤1:将两个磁铁按图甲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将下面磁铁的两端分别接触上面磁铁的下端,下面磁铁均掉落。步骤2:将
12、两个磁铁按图乙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下面的磁铁不会掉落。(1)根据小明的实验,可判断出小明的猜想是_ (填“正确”或“错误”)的。(2)要确定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你还能想到的实验方案是_。29.兴趣小组在研究扬声器结构时,发现扬声器中有一个环形磁体,他们不知道环形磁体的磁极分布情况,于是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1:磁极呈横向分布(例如图甲,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猜想2:磁极呈轴向分布(例如图乙,上面为N极,下面为S极);猜想3:磁极呈上中下分布(例如图丙,上下面为N极,中部为S极)。(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3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_。(2)为了验证其
13、他猜想,他们用细线将环形磁体水平悬挂起来(如图丁所示),结果观察到磁体在任意位置都能保持静止。这说明猜想_(选填1、2或3)是错误的。(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剩下的一个猜想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利用的器材:_;简要的做法:_;如何判断:_。四、解答题30.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磁体甲(该磁体的重力为G),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乙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请在图b中画出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的关系变化图,并简要说明弹簧测力计在A点、O点、B点位置示数情况及理由。31.小华同学在学习了“磁化”内容后,将一枚缝衣针在一块磁铁上按教科书上所述的方法来回摩擦,使缝衣针磁化而具有了
14、磁性他指南针检验,发现缝衣针的尖端为N极(即北极)小华想,缝衣针是钢制成的,容易被磁化,但如何使已磁化的钢针失去磁性呢?于是,他将钢针按教科书上的方法反方向来回摩擦,结果缝衣针依然有磁性,并且尖端变为S极(即南极),他又想,经棒打、振动磁体后,钢针的磁性会不会消失呢?于是他将针往地上摔打,发现钢针仍能吸引大头针,钢针的磁性没有消失小华又想,如果将钢针放在火上加热后,钢针的磁性是变强、变弱,还是消失?小华设计并做了实验他将已被磁化的钢针,用钳子夹着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和,几秒钟后取下来,发现钢针还吸引大头针他又将这枚钢针放在蜡烛火焰上继续加热,直到钢针红了才取下来,冷却后,再用钢针吸引大头针时,一
15、根大头针也吸不上去了请回答下列以下问题:(1)根据上述叙述,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你认为这一结论有什么应用?32.火烧磁铁一天,小明在炉子旁边,将手中的铁钩在炉子里烧得通红他突然想到,如果将磁铁放在火中烧,会有什么现象呢?是磁性变强?还是变弱?小明猜想,可能会变强吧那么究竟怎样呢?小明设计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现在,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铁被烧红时,小明发现小铁钉纷纷落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短文的阅读,你可以得出什么初步结论?(2)你认为这一结论有什么现实意义?(3)刚才你和小明在学习研究这一问题时,整个过程是
16、运用了怎样的思维程序?五、综合说理题33.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磁铁,在不同的磁极上各吸引一只铁钉,如图所示。如果将两磁铁靠近,直至两个磁极相接触,在整个过程中会有哪些现象发生?分析产生有关现象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 A考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根据磁体的性质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解答:A.所有的磁体都有吸引铁、钴、镍等金属的性质,因此条形磁体能够吸引小铁钉,故A正确;B.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B错误;C.将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当它在水平面静止时北极会指向地理北方,故C错误;D.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磁场之间照
17、样能够发生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A。2.答案: B考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即可。解答: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规律可知,条形磁铁的右端为N极,那么小磁针乙的右端肯定为S极,而不是N极,故B错误符合题意,而A、C、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3.答案: B考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根据磁化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知识分析判断。解答:一元硬币由钢和镍两种金属组成,它们都是铁磁性物质,靠近磁铁时都会被磁化,从而本身带有磁性,故B正确;“硬币桥”上的每个硬币都被磁化成一个小磁铁,依靠“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而连接在一起,故A
18、、C错误;相邻的硬币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大的条形磁铁,中间磁性最弱,两端磁性最强,故D错误。故选B。4.答案: D考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1)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2)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解答:硬币桥上所有的硬币都被条形磁铁磁化,变成一个新的条形磁铁,因此每个硬币都有磁性,故A错误,D正确;“硬币桥”的中间磁性最弱,故B错误;两枚硬币相邻的部分是异名磁极,故C错误。故选D。5.答案: D考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是磁极,位于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弱的部分在
19、磁体的中间,此部分几乎没有磁性。解答:用甲棒的一端接触乙棒的中间部分,若甲、乙两棒相互吸引,说明甲棒具有磁性,但不能确定钢棒乙是否具有磁性;故A、B错误;若甲、乙相互间没有吸引,则甲一定没有磁性,乙可能有磁性;故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6.答案: D考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1)磁体具有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2)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解答:由分析可知,AB与NS两铁棒相互吸引,NS与CD相互排斥,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C与S是同名磁极,所以C也是S极,得出CD一定是磁铁。B与N表现出相互吸引,可能是异名磁极,也可
20、能AB是铁棒,所以AB无法确定,D选项正确。故选D7.答案: D考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排斥的只有同名磁极;吸引的可能是异名磁极,也可能是磁体吸引磁性材料。解答:磁铁磁化了铁棒,使铁棒上端为S,下端为N,根究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铁棒下端N极吸引小磁针的S极,故选D。8.答案: B考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利用两端小磁针的N、S极,可以确定条形磁体的N、S极;利用条形磁体的N、S极,确定甲、乙两个小磁针的N、S极。解答: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条形磁体
21、的a端与小磁针的N极吸引是S极,b端是N极。小磁针甲和乙的左端都指向条形磁体的a端即条形磁体的S极,所以均为N极。故答案为:B9.答案: D考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磁性水雷中的小磁针静止时,水雷不会爆炸,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会使水雷中的小磁针发生转动,而发生爆炸。本题考查了磁化、地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知识,是磁现象在军事上的应用。解答:解:磁性水雷中的小磁针静止时,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水雷不会爆炸,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
22、极相互吸引知,就会使水雷中的小磁针发生转动,而触发水雷发生爆炸。故答案为:D10.答案: A考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1)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解答:甲铁棒两端都能吸引小磁针,说明甲铁棒不带磁性;乙铁棒能排斥小磁针,说明乙铁棒具有磁性,所以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则两铁棒一定会相互吸引故选:A11.答案: D考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要判断出两大头针是被吸引还是被排斥,需要知道两大头针远离S极的那一端的极性,大头针的极性可由磁性材料被磁化的特点确定,然后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作出正确判断解答:解:
23、大头针被磁化后,靠近条形磁铁S端都为N极,远离S极端都为S极,即针帽端都是S极,针帽端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而分开故选D12.答案: B考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能够被磁铁吸引的物质叫铁磁性物质,主要包括铁、钴和镍等,据此分析判断。解答:铜、铝、铅,都不是铁磁性物质,只有铁是铁磁性物质,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3.答案: C考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磁体都有指南北的性质,当磁体自由转动后静止下来时,指南的一端为南极,指北的一端为北极,根据磁化和磁极的知识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若用磁铁的N极去摩擦缝衣针,则针尖为S极,针尖指向南方,故A、B错误;若用磁铁的S极去摩擦缝衣针,则针尖为
24、N极,针尖指向北方,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4.答案: C考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器材的工作原理即可。解答:录音机中使用的录音带、银行信用卡 和电脑硬盘,都是利用铁磁性材料来记录信息的,故A、B、D不合题意;DVD播放器中使用的光碟,是利用激光在碟片表面发生反射来记录或读取信息的,故C符合题意。故选C。15.答案: A考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根据条形磁铁的磁场分布规律分析解答。解答:磁铁甲不动,将磁铁乙的N极接触甲的S极时,二者会组合成一个大的条形磁铁。由于条形磁铁两端磁性最强,而中间几乎没有磁性,所以两根铁钉都会掉落,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
25、6.答案: 分开;磁化;同考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1)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据此分析解答。解答:将磁铁M固定在铁块C上。用手将一元硬币B1、B2叠在一起竖立在磁钢上端,如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将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硬币的上端将分开,这是因为硬币被磁铁磁化,且两个硬币的上端磁极为同名。17.答案: 先变小后变大考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条形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最最弱,磁极间的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解答:条形磁体两端的磁极磁性最强,中间几乎没有磁性,所以小铁块运动过程中对磁铁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故答案为
26、:先变小后变大18.答案: 南考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所有磁铁都有指南北的性质,指南的一端叫南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解答: 若把这些细菌中的磁生小体看成小磁针,则它的S极指南,N极指向北。19.答案: 乙;甲考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对于条形磁铁而言,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解答:(1)如果甲不是磁铁,而乙是磁铁,根据乙磁极上的磁场强弱不变可知:当乙从甲的左端水平向右移到右端时,两根钢棒之间的吸引力大小不变。 (2)如果甲为磁铁,乙不是磁铁,根据甲的磁性从左到右的变化为先变小后变大的规律可知: 当乙从甲的左端水平向右移到右端时,两根钢棒之间的吸引力先变小后变大。 20.答案:
27、较弱;最强;磁极考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为了形象的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引入了磁感线,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是假想的一些曲线。磁场的强弱可以利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来描述,即磁场越强,磁感线越密集。磁体具有两极性,任何磁体都具有两个磁极,即一个N极,一个S极。根据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可知:在磁铁中,磁极部分磁性最强,中间部分磁性最弱。解答:条形磁体的两端被称为磁极,根据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可知:在条形磁铁中,磁极部分磁性最强,中间部分磁性最弱;故答案为:较弱;最强;磁极。21.答案: (1)橄榄球形磁铁,一盒大头针(2)把橄榄球形磁铁放在大头针盒里,然后拿出来观察,吸引大头针数目最多的两
28、个部位就是橄榄球形磁铁的两极。考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磁体各部分的磁性不同,条形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可以通过让磁性吸引铁质小物体,从吸引的数量观察磁性最强的部分,从而找出磁极。解答:(1)根据题中分析可知,实验需要通过让磁铁吸引铁质小物体来进行判断,所以需要的器材有橄榄球形磁铁,一盒大头针;(2)实验过程及现象是:把橄榄球形磁铁放在大头针盒里,然后拿出来观察,吸引大头针数目最多的两个部位就是橄榄球形磁铁的两极。故答案为:(1)橄榄球形磁铁,一盒大头针;(2)把橄榄球形磁铁放在大头针盒里,然后拿出来观察,吸引大头针数目最多的两个部位就是橄榄球形磁铁的两极。22.答
29、案: 吸引;排斥考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解答:如甲图摔断后,上面磁铁的下端产生一个S极,下面磁铁的上端产生一个N极。将二者靠近后,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二者相互吸引;如乙图中摔断后,左右两部分的上端都为N极,下端都为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两半相互排斥。23.答案: 分开;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考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1)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据此解答。解答:将磁体M固定在桌面,用手将两枚一元硬币叠在一起,竖立在磁体上端,这时两枚硬币都被磁铁磁
30、化,且它们的上端是同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两个硬币的上端会分开。故答案为:分开;同名磁极相互排斥24.答案: 分开;磁化;同考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1)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解答:将磁钢M固定在铁块C上,用手将一元硬币B1、B2叠在一起竖立在磁钢上端。如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将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硬币的上端将分开,这是因为硬币被磁化;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两个硬币的上端同名。25.答案: 南极;排斥;吸引考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为:同名磁极相互排
31、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体中磁性最强的部分称为磁极,每个磁体有且仅有两个磁极。解答:磁体中磁性最强的部分称为磁极,每个磁体有且仅有两个磁极,一个是N极,一个是S极,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磁体相互靠近时,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答案为:南极;排斥;吸引。三、实验探究题26.答案: (1)大头针一盒(2)把“响尾蛇蛋”放到大头针盒里,拿出来观测(3)吸引大头针最多的的两个部位就是磁极考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1)磁体的两个磁极上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将大头针洒在“响尾蛇蛋”附近,吸引大头针数量最多的两个位置就是它的磁极。(2)根据(1)中的分析解答;(3)根据(1)中
32、的分析解答。 解答:(1)选用的实验器材:一颗“响尾蛇蛋”、大头针一盒 。(2)实验过程: 把“响尾蛇蛋”放到大头针盒里,拿出来观测。(3)实验现象说明判断磁极的方法:吸引大头针最多的的两个部位就是磁极。 27.答案: (1)条形磁铁、小磁针(2)用小磁针(条形磁铁)的一极分别和半截磁铁的两端靠近,观察是否会被吸引或排斥;会发现小磁针(条形磁铁)的一极会被半截磁铁一端排斥,被另一端吸引。(3)条形磁铁断后,每个半截磁铁都有两个不同磁极。考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1)小磁针同时具有南极和北极,将其中的半截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同一磁极。如果都是吸引或排斥,那么说明半截磁铁只有一个磁极;如
33、果一端靠近时相互吸引,另一端靠近时相互排斥,则半截磁铁仍然有两个磁极,据此确定实验器材;(2)根据(1)中的分析设计实验过程,描述实验现象;(3)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半截磁铁有几个磁极。解答:(1)我选用的实验器材:条形磁铁、小磁针。(2)实验过程:用小磁针(条形磁铁)的一极分别和半截磁铁的两端靠近,观察是否会被吸引或排斥。 实验现象:发现小磁针(条形磁铁)的一极会被半截磁铁一端排斥,被另一端吸引。 (3)结论:条形磁铁断后,每个半截磁铁都有两个不同磁极。28.答案: (1)错误(2)利用铁屑,比较磁铁不同部位所吸引铁屑的多少考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磁体各部分的磁性不同,条形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
34、。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解答:(1)根据步骤1和步骤2可知,这种椭球体磁铁磁性最强的部分在侧面,由磁铁的磁性最强部分位于磁极可知,侧面是磁极,所以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2)可以根据磁铁的不同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极磁性最强。可以让磁铁去吸引铁质小物体,通过观察吸引的多少来判断磁极位置。所以实验方案是:利用铁屑,比较磁铁不同部位所吸引铁屑的多少。故答案为:(1)错误;(2)利用铁屑,比较磁铁不同部位所吸引铁屑的多少29.答案: (1)一个磁体只可能有两个磁极(2)1(3)小磁针;将小磁针置于磁环周围不同处;多次观察小磁针稳定后两极的指向情况,从而判断出磁环磁极的位置考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
35、析:(1)每个磁铁都只有两个磁极,一个N极,一个S极,据此分析;(2)如果环形磁铁的磁极沿水平方向分布,根据“所有磁体都有指南北”的性质可知,当它静止下来时肯定总是停留在同一位置;否则,只能说明磁场方向不沿水平方向分布。(3)利用小磁针,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设计实验即可。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3是错误的。我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一个磁体只可能有两个磁极。(2)为了验证其他猜想,他们用细线将环形磁体水平悬挂起来(如图丁所示),结果观察到磁体在任意位置都能保持静止。这说明猜想1是错误的。(3)利用的器材:小磁针;简要的做法:将小磁针置于磁环周围
36、不同处;如何判断:多次观察小磁针稳定后两极的指向情况,从而判断出磁环磁极的位置。四、解答题30.答案: FAG,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拉力小于重力;FOG,因磁体乙中间磁性最弱,但磁体甲的N极对磁体乙有吸引力;FBG,因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拉力更大考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首先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定悬挂的条形磁铁受到的电磁力方向,然后再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分析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解答:磁体甲从A端到中间的过程中,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甲受到向上的排斥力,根据G=F拉+F斥可知,此时拉力小于重力;磁体甲到达中间位置时,磁体A受到的吸引力减小,但是仍然有吸引力,根据G=F拉+F斥可知,此时拉
37、力仍然小于重力。这段时间内,由于磁力逐渐减小,所以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增大;磁体甲从中间到最右端的过程中,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此时磁体A受到向下的吸引力,根据F拉=G+F吸引可知,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大于重力。这段时间内,由于吸引力逐渐增大,因此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增大,如下图所示:31.答案: (1)解:因为将磁化的钢针,火焰上加热几秒钟后,钢针还吸引大头针但将这枚钢针放在火焰被烧红后,取下来,冷却后,一根大头针也吸不上去;所以由此可知磁体的磁性是可变的,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磁性会消失(2)解:可制作与温度有关的温度报警器,即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磁体失去磁性,使开关闭合,电铃发出声响如:火
38、灾自动报警装置、电饭锅的温控开关等等考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1)从材料中知,当钢针被烧红,冷却后,一根大头针也吸不上去,而在常温下,钢针吸引大头针小铁钉,加热几秒钟后取下来,钢针还吸引大头针;故可得出:磁体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磁性会消失;(2)可设计一个由磁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因磁性消失而使开关就闭合,能自动报警的装置器32.答案: (1)磁体在温度升高的时候磁性减弱了(2)如磁体的保存要远离高温物体;一些不需要磁性的物体可以采用“高温消磁”等;可制作温度报警器,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磁钢失去磁性,使开关闭合,电铃发出声响。(3)提出问题合理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际应用考点:磁体、磁
39、极、磁化解析:(1)从材料中知,当磁铁被烧红时,小铁钉纷纷落下,而在常温下,小铁钉是能被磁铁吸住的,不同的是温度变得高,故可得出当温度变得高时,磁铁的磁性变弱;(2)可设计一个由温度变高,开关就闭合自动报警器,答案不唯一;(3)科学探究包括七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答(1)磁体在温度升高的时候磁性减弱了;(2)如磁体的保存要远离高温物体;一些不需要磁性的物体可以采用“高温消磁”等;可制作温度报警器,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磁钢失去磁性,使开关闭合,电铃发出声响(3)提出问题合理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际应用五、综合说理题33
40、.答案: 磁体刚靠近时,两钉尖相互吸引,被磁化的钉尖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体靠近后,两钉子会掉下,靠近后,两个磁体相互吸引以后,相当于一个大的条形磁体,中间磁性最弱,吸不住钉子。考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1)磁铁无论大小,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解答:磁体刚靠近时,两钉尖相互吸引,被磁化的钉尖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体靠近后,两钉子会掉下,因为靠近后,两个磁体相互吸引,相当于一个大的条形磁体,中间磁性最弱,吸不住钉子。(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1.1.2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磁场和磁感线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为磁
41、体和磁极间磁场的分布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2.下列关于磁场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在磁体周围放入小磁针,磁体产生磁场,取走小磁针,磁体周围的磁场就消失了B. 某一点的磁场方向就是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C. 磁感线是有方向的,在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D. 磁场虽看不见,但是真实存在3.在一根条形磁铁行放置-根与磁铁形状完全相同的棒状物体XY后,其周围磁场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如图甲所示。将XY两端对调以后,磁感线分布情况未发生改变,如图乙所示,则棒状物体XY可能是( )A. 软铁棒 B. 铜棒C. 条形磁铁,其中X端为N极 D. 条
42、形磁铁,其中Y端为N极4.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下列四种情况的磁感线,其中错误的是( )A. 同名磁极间的磁场 B. 直线电流的磁场C. 异名磁极间的磁场 D. 蹄形磁体的磁场5.下列有关模型或符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条形磁铁的左端代表S极,右端代表N极B. 图模拟人体呼气的过程,此时胸腔的容积减小C. 图表示只要不接触高压带电体就不会引起触电D. 图中占空气体积1%的其他成分全都是稀有气体6.如图所示,小磁针静止在螺线管附近,闭合开关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 B. 小磁针S极指向左C. A点磁场的方向水平向右 D. 小磁针的N极顺时针
43、转动7.下列关于磁体两极间磁感线的画法正确的是( )A. B.C. D.8.小金发现撒在磁铁上方有机玻璃板上的铁屑能有序排列,如图所示。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铁屑在磁铁周围的磁场中被磁化成小磁体B. 铁屑的排列显示出实际不存在的磁场C. 铁屑分布密的位置磁场强,分布疏的位置磁场弱D. 对比两种磁体周围铁屑的分布,说明磁场是有序的9.磁场的基本性质是指( )A. 能够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B. 能使放入其中的小磁针发生偏转C. 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D. 能够产生磁感线10.下列作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
44、在的一些曲线,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模拟B.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C. 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其磁场越弱D. 磁感线上某一点的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相同12.如图所示,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放在磁体M的上方后保持静止,则磁体M周围的磁感线( )A. 可能从左端a出发回到b端 B. 可能从右端b出发回到a端C. 一定是由c端出发回到d端 D. 一定是由d端出发回到c端13.通电螺线管和磁体A磁极附近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小磁针处于静止。则( )A. 小磁针的b端为N极B. 通电螺线管左端为N极C. 电源“”极为c端D. 电源“”极为d端14.下列四幅图中,磁
45、感线的方向、磁极名称标注均正确的是( )A. B. C. D.15.下列有关磁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磁体周围的磁场是真实存在的B. 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而虚拟的封闭曲线C. 放在磁场中的小磁针N极的指向决定该点磁场方向D. 地面上的指南针N极总是指向地磁的南极二、填空题16.如图是用来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b点的磁场比a点的磁场 (填“强”或“弱”);若在 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S极指向 (填“P”或“Q”)处。17.磁场越强的地方,磁感线分布越 (填“密”或“疏”)。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 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18.为了
46、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在磁场中假设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使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 所指的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叫做 ,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极出来,回到磁体的 极。19.环形导线(可看作通电螺线管的一匝)能产生磁场,其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则 (选填“A”或“B”)的磁场较强。若将一小磁针放在环形导线的右侧,小磁针的 极将向导线靠近。20.如图所示实验,用_判断通电螺线管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极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应该采取的操作是_。21.根据小磁针及磁感线(虚线)标出下图中磁铁的N、S极并标出磁感线的方向_22.将小磁针放在磁
47、场中,小磁针静止时 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磁场越强的地方,磁感线分布越 。23.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客观现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如图为条形磁铁的磁感线模型,磁体周围的磁场强弱是通过_来描述的。24.学了“磁场和磁感线”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反思,他归纳整理如下,其中正确的有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磁场是由磁体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磁感线组成磁体周围的磁场强度都是均匀的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球南极附近发出回到北极附近25.在研究两个靠近的异名磁极周围磁感线的分布时,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四种猜想:利用所学知识,断定猜想 和 肯定是错误的。你判断的依据
48、是: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 。(2)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剩下的两个猜想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主要器材: ;简要做法: ;判断方法: 。三、实验探究题26.(1)标出图中磁感线的方向(2)标出蹄形磁铁的N极与S极(3)将图中小磁针的N极涂黑(4)标出电源的正负极(5)完成通电螺线管的绕线27.有一种如图A所示的环形磁铁,磁极的分布有以下两种可能情况: 磁极呈横向分布,如图B甲,外侧为N极,内侧为S极。 磁极呈轴向分布,如图B乙,上面为N极,下面为S极。为确定这种环形磁铁磁极的分布情况,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两个完全相同的环形磁铁,将它们按图C那样沿中心轴线互相靠近,发现它们相互排斥。接着将
49、其中一个环形磁铁翻转,如果它们相互_,则磁极呈横向分布;如果它们相互_,则磁极呈轴向分布。28.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实验中,采用了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1)当闭合开关S后,小磁针_(填“会”或“不会”)发生偏转,说明通电螺线管与小磁针之间是通过_发生力的作用。(2)用铁屑来做实验,得到了图乙所示的情形,它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分布相似,为描述磁场而引入的磁感线_真实存在的。(3)为了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性质,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对螺线管可能的电流方向和绕线方式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四种情况。实验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极性与它的_有关,且这个关系可以用_判断。丙(4)闭合开关S,通电螺线管周围
50、的小磁针N极指向如图丁所示,由图可知:在通电螺线管外部,磁感线是从_极发出,最后回到_极。丁29.某小组同学用小磁针、条形磁铁等按图(a)、(b)的方法,探究了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及方向。接着他们又用相同的方法,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及方向,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c)、(d)、(e)所示。(1)分析比较图中的(d)与(e)小磁针偏转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2)分析比较图中的(b)和(d)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30.磁感应强度表示磁场的强弱,用字母B表示,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磁感应强度B越大,磁场越强。磁感线能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磁感线越密,磁场越强。请据此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51、)用某种材料制成的磁敏电阻,其阻值R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由图像可知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的增大而 。图中的图像没过坐标原点是因为 。(2)将该磁敏电阻接入图丙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不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仅将磁敏电阻由图乙所示的1位置移至2位置,则电流表的示数将 。四、解答题31.在甲、乙、丙、丁四幅图中分别标出磁体的N,S极或磁感线的方向。32.请在下面三幅图中标注磁铁的磁极或磁感线方向。33.小科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个装置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1)闭合开关后,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及磁感线的方向。(2)闭合开关后,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将
52、_(选填序号)。顺时针旋转90逆时针旋转 90顺时针旋转 180 逆时针旋转180(3)要增强此螺线管的磁性,可采用_方法(写出一条即可)。34.如图所示,是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左端静止时的情形,请判断并在合适的位置标出电源的正极和图中通电螺线管上方磁感线的方向。35.如图所示为制作蹄形磁体的电路图,将原本无磁性的软铁棒弯成“U”形,用导线在AB段绕几匝再跨到CD段绕几匝,然后将开关、电源、电阻连接成闭合回路。电磁铁产生的磁性已用磁感线标出。画出导线在铁棒上的环绕情况并在铁棒的A、D端标明磁极。五、综合说理题36.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磁铁,在磁铁两端各吸引一只铁钉,如图所示如果将两磁铁靠近,直至两
53、个磁极相接触,发现铁钉会掉下,请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 A考点:磁场和磁感线分析:根据对磁体和磁感线的认识分析判断。解答: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然后回到磁体的S极,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答案: A考点:磁场和磁感线分析:根据对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分析判断。解答:A.虽然磁场看不见摸不到,但是它是客观存在的,即使取走小磁针,磁场也不会消失,故A错误符合题意;B.某一点的磁场方向就是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故B正确不合题意;C.磁感线是有方向的,在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故C正确不合题意;D.
54、磁场虽看不见,但是真实存在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3.答案: A考点:磁场和磁感线分析:根据磁场方向确定XY的磁极方向,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解答:棒状物体XY如甲图方式摆放时,NY磁感线相连,SX磁感线相连,因此它们为异名磁极。棒状物体XY如乙图方式摆放时,NX磁感线相连,SY磁感线相连,因此它们为异名磁极。二者比较可知,Y和X为同名磁极,且在同一磁体上,情况只有一种:XY为软铁棒,本身没有磁性,靠近磁铁时被磁化,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4.答案: C考点:磁场和磁感线分析: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曲线,用(虚线或实线表示)使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这一点的
55、磁场方向相同(且磁感线互不交叉),这些曲线叫磁感线。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铁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来进入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S极到N极。解答:A.由图,两磁极都为N极,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故A正确;B.由图,直导线中电流向左,由安培定则可判断其周围磁感线为以导线为圆心,逆时针方向的同心圆,故B正确;C.磁体外部磁感线不符合磁感线从N极出发,到s极进入,故C错误;D.由图,蹄形磁铁上端N极,下端S极,磁感线符合从N极出发,到s极进入,故D正确。故选C。5.答案: B考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磁场和磁感线,安全用电原则,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分析:(1)磁感线密的地方磁场强,疏的
56、地方磁场弱。(2)根据吸气和呼气的特征解答。(3)根据安全用电原则解答。(4)从空气中气体体积解答。解答:A、因为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所以按图所示的磁感线方向,条形磁铁的左端代表N极,右端代表S极,A不符合题意;B、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因此图模拟人体呼气的过程,此时胸腔的容积减小,B符合题意;C、有高压带电体存在时,不仅要不接触高压带电体,同时不能靠近高压带电体,否则就会引起触电事故,C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
57、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6.答案: B考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确定螺线管的极性;(2)(4)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3)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解答: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则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故A错误;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S极指向左端,N极逆时针旋转,故B正确,D错误;磁感线从右端出来回到左端,则A点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左,故C错误。故选B。7.答案: A考点:磁场和磁感线分析:根据磁体周围磁
58、感线的环绕方向判断。解答: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8.答案: B考点:磁场和磁感线分析:根据对磁场的认识分析判断。解答:A.铁屑在磁铁周围的磁场中被磁化成小磁体,故A正确不合题意;B磁场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看不到摸不着,可以借助铁屑的分布形象的认识磁场,故B错误符合题意;C.铁屑分布密的位置磁场强,分布疏的位置磁场弱,故C正确不合题意;D.对比两种磁体周围铁屑的分布,说明磁场是有序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9.答案: A考点:磁场和磁感线分析:根据对磁场的认识判断。解答:磁场的基本性质是指能够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59、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10.答案: C考点:磁场和磁感线分析:根据磁感线的方向分析判断。解答: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1.答案: D考点:磁场和磁感线分析:根据对磁感线的认识分析判断。解答:A.磁感线是磁场中并不存在的一些曲线,为了形象的描述磁场分布规律而人为引入的,故A错误;B.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故B错误;C.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其磁场越强,故C错误;D.磁感线上某一点的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相同,故D正确。故选D。12.答案: C考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60、磁场和磁感线分析: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然后回到磁体的S极;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确定磁铁M的磁极方向,然后再确定磁感线的环绕方向。解答: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下端为N极,那么磁体M的d端为S极,而c端为N极。那么磁感线的环绕方向肯定是从c端出发,然后回到d端,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3.答案: C考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分析:(1)(2)根据磁感线确定条形磁铁和螺线管的磁极方向,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的磁极方向;(3)(4)根据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上线圈的电流方向,进而判断电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