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辛亥革命 完整版课件PPT_第1页
高一历史辛亥革命 完整版课件PPT_第2页
高一历史辛亥革命 完整版课件PPT_第3页
高一历史辛亥革命 完整版课件PPT_第4页
高一历史辛亥革命 完整版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3课 辛亥革命第13课 辛亥革命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 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队伍的 壮大。 2.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改革 1.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一、背景(一)兴起 二、过程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二)发展 革命团体的建立(一)兴起 二、过程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革命政党的建立日本东京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概况: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近代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时间:地点:领导人:纲领:机关刊物:1905年孙中山、黄兴民报2.性质:3.意义:革命党人发动武

2、装起义(二)发展 革命团体的建立(一)兴起 二、过程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革命政党的建立黄花岗起义黄花岗72烈士墓 “惊天地,泣鬼神, 与武昌之役并寿。” 孙中山 黄花岗起义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畏 强权,勇于为国捐躯的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 革命党人平均年龄29岁,大都是留洋学生。后 来,烈士的遗骸被收殓葬于黄花岗,史称“黄 花岗72烈士”。(三)爆发:1911年武昌起义 主力:湖北新军结果:武汉三镇光复,成立湖北军政府, 改号中华民国,各省纷纷响应二、过程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三)爆发:1911年武昌起义 主力:湖北新军结果:武

3、汉三镇光复,成立湖北军政府, 改号中华民国,各省纷纷响应胜利原因: 四川保路运动提供有利时机 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官兵的高度主动性二、过程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的颁布 二、过程(四)高潮:1.中华民国的成立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1912年1月1日孙中山性质:概 况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的颁布 二、过程(四)高潮:1.中华民国的成立概 况 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1912年1月1日孙中山 南 京中华民国纪年五色旗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内容:(1)目的:

4、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政体权利:规定主权在民、平等自由 政体:确立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3)性质和意义: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二、过程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 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 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二、过程(五)结果:帝制的终结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表现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总统 二、过程(1)外因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大权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2)内因: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3)根本: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五)结果:帝制的终结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

5、实的原因(一)性质: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功绩2.使人民获得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 3.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三、作用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 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 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 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 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一)性质: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功绩2.使人民获得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 3.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三、作用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 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 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 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 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 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一)性质: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功绩2.使人民获得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 3.民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