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幅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1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幅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2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幅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幅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幅画原文 墙上挂着一幅我喜爱的油画。画面风光迷人,布满了春天的勃勃生气和乡土气息,真是令人沉醉。 画面上,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大山仰头挺胸。山上的树显得那么青翠,那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密密层层,整个山野似乎一片绿海。在这片绿海的后面坐落着高大的雪山,山顶掩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 高山的前面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地。草地上盛开着一丛丛野花,颜色艳丽,非常漂亮。望着它们,我仿佛闻到了阵阵花香。 草地中心立着一排排木屋,在宽阔的草地上显得那么小。 近处,一条清亮的小溪正在欢快地流着,溪水打在石头上,飞溅起点点浪花。啊,我仿佛听到了溪流在

2、唱歌,声音是那么悦耳动听。小溪两旁的野花在风中摇曳着,仿佛随着溪流的歌声欢乐地起舞。 小溪旁边,一条笔直的石铺小路伸向远方。 在这绿的世界里,有着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鸡蛋,有的像饼,有的像 啊,这山,这水,这花,这树,这漂亮的景象真是令人憧憬。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幅画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存,理解课文内容,并弄清的观看挨次。 3、想象画中美景,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喜爱大自然的情趣。积存美丽的词句和喜爱的段落。 教学重点 感受、品悟、积存美丽的语言,弄清观看挨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中的美景,把握并能

3、运用课文观看方法练习写作。 教学预备 CAI课件、美丽的轻音乐或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赏画激趣,导入新课 1、孩子们,看,今日教师给你们预备了什么?(投影展现文中的插图)观察这样一幅画,你们想说些什么? 2、导入新课。 哟,孩子们都在仔细观赏这幅画呢?你们知道吗?一位小朋友最喜爱这幅油画了,他不但像你们一样观赏了这幅画,而且还写了一篇美丽的文章一幅画(板书课题)。看看这幅画,看看这个题目,孩子们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鼓舞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提炼出主要问题。 那么我们就带着问题,走进这幅令人沉醉的画卷中,和一起观赏这幅画吧! 二、自学课文,了解写了什么 1、孩子们,你们都是学

4、习的仆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应当怎么办?对,教师信任你们能自主读懂它! 2、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自己读通课文,留意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采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2)这幅画画了些什么?用铅笔勾画出文中描写的画中景物。 (3)为什么最喜爱这一幅画? 3、师:现在孩子们可以按自学要求,自己选择喜爱的方式学习课文,假如你有体会、有感受,请与同桌相互沟通,和他一起共享胜利的欢乐;假如你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教同桌,寻求他的帮忙。 4、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巡察,了解学生自学状况。 三、沟通自学状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认真听他哪些地方读得

5、好,哪些地方需要帮忙。(指名读师生评议)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摇线、动听、奇形怪状”等词语。 3、说说哪些段落写了这幅画的主要内容,都写了些什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学生先汇报,教师点拨。课文的第26段写了这幅画的内容,在第2、3段中描写了天空大山绿树草地野花小木屋等景物,其中侧重描写了绿树;在第4、5、6段中抓住小溪溪水两旁的野花石铺小路石头等进展描写,其中抓住了小溪动态的描写,写出了自己的联想。 四、重点阅读,学习怎样写 过渡:孩子们,刚刚通过你们的自主学习,已经知道课文写了画上的天空、大山、绿树、草地、小木屋、小溪、野花、石铺小路和石头。画上的风光美,写的文章美吗

6、?就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书上描写的这些内容吧!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美读课文第26段。 2、教师在读的时候,盼望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小组探讨:课文这几段按什么挨次观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弄清晰由远到近观赏图画的挨次,并且一边观赏,一边发挥想象,使画上的内容活起来。写的时候,采纳打比方等方法,写得生动而又详细。 五、拓展延长 请你自选一幅你最喜爱的画或自己画一幅最美的画,按肯定的挨次,认真观看,充分发挥想象,并写一写。看谁选的画最美,看谁写的文章最美!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幅画教学反思 “轻松、如释重负!”这是讲完课的最初感受。时

7、隔两天,静下心来细细分析自己讲的这节课再细细品尝着局、校领导的点评,感受颇多。 慨叹!作为语文教师自身有很多的缺乏: 1、对重点词语理解的透彻但要留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的确,在本节课中,对老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的描写的相关语句抓得面面俱到,分析的也很细致,但细细体会觉得理解了局部而丢掉了整体,原来听课时也总听评课领导说某某把课文讲得太碎,怎样才能把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始终困惑着我,今日听了滕教师的面对面的点评之后,方感顿悟。 2、虽然抓准了学问点但没有的情感延长。听了滕教师的点评我也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语文教学活动不仅是熟悉活动,也是情感活动。南朝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