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关中城市群发展-文雯课件_第1页
浅谈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关中城市群发展-文雯课件_第2页
浅谈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关中城市群发展-文雯课件_第3页
浅谈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关中城市群发展-文雯课件_第4页
浅谈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关中城市群发展-文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辉煌而富有生命的历史永远不会在岁月中尘封浅谈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关中城市群发展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年01月 01 识大势:背景与认知 02 定格局:目标与路径 03 再展望:总结与思考主 要 内 容识大势01.背景与认知北美自由贸易区 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 上海合作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开始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世界经济融合加速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启新格局“我的家乡中国陕西省,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习近平 2013.9.6西安 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欧亚,辐射40多

2、个国家,覆盖30多亿人口,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古丝绸之路为汉唐盛世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为陕西的发展又一次开启新篇章。“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启新格局 关中城市群(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杨凌)土地面积5.55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7%;常住人口2365.18万人,占全省的63%; 2013年,关中城市群(5市1区)实现GDP10046.13亿元,占全省的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77.98亿元,占全省的80%;进出口总值198.22亿美元,占全省的98%;外商投资项目150个,占全省的74%。显然,关中城市群是我省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2013年,关中城

3、市群(5市1区)公共图书馆57个,占全省的50%;公共图书馆藏书量9525千册,占全省的69%;群众艺术馆文化馆62个,占全省的51%。同时,近百所高等院校、10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科研院所、100多万科技人才,使关中城市群成为我省文化最繁荣、科技最领先的地区。 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再次审视关中城市群现实责任,探索城市群发展新思路对于搭建欧亚合作新门户,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均显得尤为重要。关中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意义关中城市群自身优势拥有良好的自然基底 关中城市群中部土地宽广、平坦肥沃,农耕基础好,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建设资源和产业条件;关中城市群南部秦岭山区生态环境优美

4、、水、矿产、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关中的天然氧吧。城市群北部渭北山系人文历史遗迹众多。关中城市群自身优势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关中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古都所在地,是我国古代经济、科技、文化和对外开放的核心地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处,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0多处。关中城市群自身优势拥有领先的科研教育资源 关中地区聚集了全省80以上的科技实力,拥有近百所高等院校、10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科研院所、100多万科技人才,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全省80%以上。2012年中国城市高校数量排行榜前十名关中城市群自身优势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关中地处我国内陆中心,是欧亚大

5、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地区连通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以西安为中心的航空、铁路、公路等构成的交通体系四通八达,200多条航线、9条铁路、5条高速公路和17条国省道在区域内交汇。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辐射范围 关中地区在全国公路网中的地位 关中地区在国家铁路网中的地位关中城市群建设存在问题综合发展水平较低 与国内十大城市群比较,关中城市群整体实力最弱。 城市群GDP(亿元)总人口(万人)城镇化率(%)占全国(%)核心城市GDP人口京津冀514191061467.511.07.8北京、天津长三角972521158056.321.012.0上海珠三角53802554174.511.44.0广州、深圳

6、长江中游412131124357.27.38.2武汉成渝25224837651.75.36.1成都、重庆海峡西岸29089883548.86.26.4福建、厦门山东半岛32346455658.06.94.5济南、青岛辽中南24446370060.95.22.7沈阳、大连中93.75.2郑州、洛阳关中8963235851.41.31.7西安排名1010710102011年国内十大城市群发展情况关中城市群建设存在问题门户发展程度不高,通道特征明显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国际航线等方面均与成都双流机场有较大差距。 西安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

7、之一,但公路客运量远低于重庆、成都。成都双流机场西安咸阳机场旅客吞吐量(万人次)3159.542342货邮吞吐量(万吨)50.8317.48起降架次(次)242658204427国内航线(条)148175国际(地区)航线(条)6727指标重庆成都西安旅客运输总量(万人)铁路3040.339299.902918.70公路152249.0088282.5030893.00民航1252.941446.602342.09旅客运输周转量(亿人公里)铁路116.0234.4960.93公路408.91311.90170.87民航104.25445.20106.94货物运输总量(万吨)铁路2240.5277

8、3.2824.85公路95009.003357044082.00民航11.9024.917.48货物运输周转量总计(亿吨公里)铁路191.2775.21221.99公路779.77236.80372.90民航1.0510.000.98关中城市群建设发展优势大中小城市缺乏协作,西安一城独大 关中城市群发展极化明显。2012年,西安全市生产总值占整个关中城市群的49%。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不合理,大中城市数量严重不足。 中心城区与外围地区关联度不高。 区域交通发展相对滞后,与城市交通的接驳阻滞城镇化健康发展。关中城市群建设存在问题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缓慢,农产品品质

9、欠优,市场竞争力较弱;工业产品存在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高、资源消耗大、附加值低的问题。 产业结构趋同,同类竞争激烈,缺乏有效协调与合作,造成发展资源浪费和发展速度滞缓。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现代服务业及国际化水平均相对较弱城市/地区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北京0.459天津0.708上海0.618重庆0.953江苏0.600浙江0.590福建0.644广东0.563关中0.959城市优势产业竞争状况西安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旅游、现代服务、文化装备制造业在区内竞争较大,其他产业竞争较小宝鸡有色冶金、装备制造、食品、能源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电子、纺织、医药宝鸡、咸阳、铜川、渭南的优势产

10、业基本上相同,竞争较大,但竞争力较弱。咸阳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建材、纺织、电子铜川有色冶金、能源化工、建材、食品、电力渭南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食品、纺织服装、医药、非金属矿物制品杨凌生物制药、良种繁育、环保农资、绿色食品不存在产业竞争金融业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西安成都重庆银行机构国际28551315279国内19162323142032保险机构国际253035083国内103713951343437证券机构国际376207000国内131117301金融后台服务中心415002121总计22925279120558183关中城市群建设存在问题基础设施水平低 全国十大城市群相比较,关

11、中城市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整体偏低,尤其是在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方面与其他城市群有较大差距。城市群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长三角99.9699.5719.8113.4041.8578.1796.73珠三角99.3183.9515.7314.7741.5180.8188.39京津冀100.0099.8614.6314.1942.3989.6095.87长江中游97.4395.5517.4312.4041.3777.7992

12、.51成渝91.3287.2411.2310.8638.7172.4689.51海峡西岸99.3798.4513.5812.1041.4879.9497.41山东半岛99.9899.7025.4317.7742.1290.7199.81辽中南98.7996.9512.2010.1341.0279.0398.44中原96.1679.9611.338.7337.6590.8193.49关中97.1988.5914.3312.2939.5781.3892.48关中排名8866848全国十大城市群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比较(2011年)关中城市群建设存在问题生态问题突出,环境保护压力大 水污染:2012年,

13、关中地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25632.23万吨,占全省总量的67%。 大气污染:关中城市群已经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被列入全国大气污染重点防治的“三区十群”区域。从区域发展格局看,关中城市群地处我国东西两大经济区域结合部,与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都具有良好的通达性,是东部地区发展的战略大后方,又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从区位交通优势看,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城市群是全国重要的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铁路、公路、航空和信息枢纽。从资源禀赋看,关中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成为沟通东西方文明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今天的西安不仅是

14、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都,更是我国重要的科技、文化、教育、国防工业基地和国际旅游城市。从产业基础看,关中地区科教实力雄厚,是我国最大的航空航天和国防科技装备研发与制造基地,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也是大西北重要的农业基地。展望未来,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时代背景下,关中有基础、有条件成为国家开放的前沿窗口,肩负起文化崛起、国家安全的历史使命。关中自身审视总体定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新起点华夏文明传承示范区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引领区革命圣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军民融合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示范基地发展目标2020年,预计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5万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总人口约30

15、00万人,城镇人口约195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65%;城镇体系实现优化重构、城乡一体发展基本实现;形成开放包容、集约高效的城市群发展新格局。市2012年2020年常住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常住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西安855.29611.6271.51%920780 85%铜川市84.0850.8260.44%9070 78%宝鸡市373.67170.4345.61%400235 59%咸阳492.86222.8445.21%510310 61%渭南市532.10193.9536.45%560260 46%杨凌示范区20.2012.9263.96%3525 71%延

16、安市219.81114.8952.27%235155 66%商洛市234.1981.7634.91%250115 46%合计2812.201459.2351.89%3000195065%发展策略格局提升文化彰显科技引领城乡统筹进一步拓展关中城市群规划范围,全力构建空间发展新格局。建设承故鼎新、东西融合、创新引领、多元包容的华夏文化展示中心。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军民融合型产业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产业发展基地。按照“做好大西安、作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总体思路,指导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镇和村庄建设路径一:延续省域城镇体

17、系规划,优化空间结构路径二: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枢纽中心路径三:建设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展示中心路径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路径五:加快军民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六:加快优势产业升级,加强协作与分工路径与措施 2006年,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 提出“一线两带,一核多中心,带动南北两翼城镇发展”的城镇发展思路。 “一线”指关中地区的陇海铁路沿线城镇发展区; “两带”指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关中星火产业带; “一核”指西安都市区; “多中心”指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商洛、杨凌等区域中心城市。延续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优化空间格局总体思路 拓展规划范

18、围 在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杨凌基础上,增加延安、商洛 扩大辐射范围 包括甘肃的庆阳、平凉、天水,我省的汉中、安康。延续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优化空间格局总体构架 构建“一主两副、两带多中心”的均衡发展空间结构框架。通过城市群十字形框架,支撑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 “一主”指关中城市群核心区; “两副”指延安、宝鸡; “两带”指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段城镇发展主轴带、革命圣地华夏故都城镇发展主轴带; “多中心”指渭南、铜川、商洛、杨凌、韩城等。延续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优化空间格局延续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优化空间格局延安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 东西长约250公里,南北宽约235公里,土地

19、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共辖1区12县。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71.02亿元,常住人口219.81万人。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黄帝和黄土的根文化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影响意义深远。 同时,延安地域辽阔,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特色农业发展基础良好。 在关中城市群格局拓展过程中,主动考虑与延安的协调发展,将有利于带动陕北榆林地区发展,增强陕甘宁革命老区开拓创新活力,提高对内对外经济关联度,推动革命老区持续健康发展。延安宝塔山枣园中共中央委员会旧址黄帝陵安塞腰鼓壶口瀑布延续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优化空间格局商洛 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与豫、鄂两省接

20、壤。东西长约229公里,南北宽约138公里,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共辖1区6县。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39亿元,常住人口248.80万人。 商洛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是西北通往东南的交通要道。同时,商洛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深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商洛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 已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因此,本次研究主动考虑将商洛纳入关中城市群规划范围,对于加强秦岭生态格局建设,增强对陕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促进与长江中游地区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交通支撑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枢纽中心依托西安咸阳国际航空港,打造丝绸之路空中走廊 拓展国际直达航线,开通定期货运航班。建设国家西部

21、铁路综合枢纽 对接亚欧国家交通主干线,积极筹备开通西安至莫斯科和鹿特丹国际货运班列。新增蒙西至华中的运煤大通道,平凉至黄陵铁路煤炭运输通道。加快高速铁路建设,建设西安北客站、南客站铁路客运枢纽点,宝鸡、渭南、延安三个辅助客运枢纽。推进西安至大同、成都、武汉、包头、银川、西宁等地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加快高速公路建设 实现中国西部欧洲西部公路对接。加快城市群内部高速公路网建设,支撑城市群发展。连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中心连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中心重点推进关中城际轨道交通建设 建设西安北客站机场、西安阎良富平铜川,宝鸡礼泉阎良,法门寺户县新南站的城际铁路,加强多种运输方式间的无缝衔接,形成与西

22、安地铁一体化的关中快速轨道交通体系。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打造物流枢纽中心 建立互联网数据中心,向国内、国际各类型客户提供大规模、高质量、安全可靠的服务器托管、带宽租用、灾备中心建设以及服务外包的信息数据交换。 建设以国际港务区为龙头,以陈仓物流园、潼关物流园、铜川物流园、杨凌物流园为辅助,集信息服务、商品交易、商务会展、仓储加工、运输配送为一体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枢纽中心。文化彰显建设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展示中心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 加快大遗址保护规划与建设,形成以周秦汉唐大遗址保护为核心的关中大遗址保护带。 文化彰显:加强历史文化保护 与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签署文化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丝

23、绸之路经济带文化长廊。加强丝路沿线的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文化彰显:传承丝路文明 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动漫影视、现代艺术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文化传播先行区。加快与丝路沿线城市、地区的旅游合作,打造丝路精品游线。争取在西安建设上合组织大学中国校区,开展高端人才培养、留学生教育、青少年互访活动。 文化彰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城乡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划定生态空间格局,优化城镇化布局,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严格保护生态本底,以秦岭、渭北台塬、黄土高原为生态屏障,加快沿渭生态走廊和沿渭城镇建设,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在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的基础上引导城

24、乡建设,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改善乡村地区人居环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美丽乡村 注重乡村发展与自然生态基底、农林资源和历史人文的有机结合,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布局,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延安城乡统筹的先行示范,带动陕甘宁革命老区跨越发展 依托关中优势资源,结合延安自身特色,将延安纳入关中城市群规划范围,作为城市群副中心,是加快延安与关中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延安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动力。充分发挥延安城乡统筹先行示范作用,带领陕甘宁革命老区跨越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延安军民融合加快军民融

25、合型产业发展加快军民融合型产业发展鼓励军工经济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择优扶持重点企业和产业项目 将西安、宝鸡、咸阳、渭南,以及辐射区的汉中、天水、平凉等地的重大军民结合项目纳入地方工业发展布局,做好军工经济与区域经济规划和政策衔接。建设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平台,建立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资源共享体系 依托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兵器工业西安科技产业基地、西安高新区电子工业园、宝鸡钛(锆)业工业园等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和园区,加快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平台建设。 加快军民兼容科技平台建设,支持军工单位、民口单位和大专院校共建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

26、和中试基地。加快军民融合型产业发展依托航空产业资源禀赋,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依托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内府机场加快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发展通用飞机的整机制造、零部件加工、私照飞行培训、航空俱乐部、航空旅游博览等产业。 户县、阎良、宝鸡凤翔等军用机场发展为通航机场,结合区域旅游资源和现代农业资源,创新休闲旅游、农业作业新模式,打造军民融合型产业发展新样板。发展前景经济社会效应全国通航飞行的中转机场和公务机调度中心;私人飞行、公务飞行国家通航战略中心飞机研发、销售、维修、飞行培训、飞行展览人才储备、特色旅游、航空金融观光旅游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开发休闲旅游项目农业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推

27、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紧急救援、航空摄影等;周边军用机场未来发展为通航机场提供工作岗位,加大地方的开发程度产业优化加快优势产业升级,加强协作与分工关中职能主导产业历史文化产业基础资源价值产业选择丝路起点文明之都装备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文化创意、金融商贸、国际物流国际航空、军工科技、教育内陆经济开放高地高新技术区域航空航天、电子、新材料、新能源、医药、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加快优势产业升级,加强产业协作与分工构建包容并蓄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多轮驱动,高效发展。加快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农业科技为主,建设国家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国家战略性产

28、业基地和国家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以航空航天、国防科技装备、汽车、通用专用设备、输配电制造为主,以宝鸡天水、咸阳兴平、西安铜川为集中布局区域,加强产业集群建设。 发展高端综合服务业 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强化空港、陈仓、潼关等重要物流节点,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集散地。以西安综合保税区、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及出口加工区为基础,建立西安自由贸易园区。 健全区域金融体系,打造欧亚金融大中心。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文化创新示范区。产业升级:加快优势产业升级,加强产业协作与分工促进产业协作与分工 加快区域产业联动发展 加强与兰州西宁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建设宝鸡天水先进装

29、备制造业基地,联合平凉、庆阳等地的能源产业,促进关中城市群能源化工产业向资源综合利用延伸;充分发挥辐射区内汉中、安康、天水等地的旅游资源,形成大旅游协作区。 加强城市群内部产业优势互补 加快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建设,着力打造高新技术创新研发基地、高端人才培养中心、区域金融中心以及华夏文化展示中心。 逐步将核心区部分功能以及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转移到周边阎良、临潼、户县、富平、三原、礼泉、兴平等城市。促进宝鸡、延安、渭南、铜川、杨凌、韩城的产业协同发展。产业升级:加快优势产业升级,加强产业协作与分工近期建设2015年, 预计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5万亿元,第三产业比重45%,总人口约29

30、00万人,城镇人口约170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59%。城镇化品质显著提升,综合承载力大幅提高。关中城市群新格局基本成型。市常住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西安市90067575%铜川市876170%宝鸡市39020753%咸阳市50027555%渭南市54522942%杨凌示范区252065%延安市23013860%商洛市2359440%合计2900169959%人口规模2015年城市规模发展目标100万2(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730、宝鸡115)50100万4(榆林85、渭南80、铜川50、延安60)2050万5(杨凌20、商洛40、韩城22、华阴20、兴平23)指 标2015年

31、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人均住房面积(m2)353230人均城市道路面积(m2)15141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151210城镇建成区绿地率(%)353232用水普及率(%)10010096燃气普及率(%)959290污水集中处理率(%)90908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95851、率先推进关中城市群“一核一带”建设2、提高规划建设水平3、加快交通网络建设4、推进城市绿色、生态、智慧发展重点任务加快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建设 落实国家相关规划,编制关中城市群核心区总体规划,统筹区域关系。 协调大都市地区规划建设,指导西安、咸阳规划编制、实施,以现代田园城市的理念,推进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示

32、范区建设。 提请住建部审批,提高规划权威性,切实推进西咸一体化进程。重点任务:率先推进关中城市群“一核一带”建设加强沿渭城镇带建设 加快宝鸡、杨凌、渭南等城市建设;加快眉县、武功、兴平、华阴、潼关等中小城市建设;重点推进眉县常兴镇、杨凌示范区揉谷镇、高陵县泾渭镇、潼关县秦东镇、周至县哑柏镇、阎良区关山镇、岐山县蔡家坡镇、临潼区零口街办等沿渭重点示范镇建设工作。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加快渭河整治,建设渭河两岸生态林带和生态公园;以西咸新区渭河生态景观带和宝鸡、杨凌、渭南城市滨水景观带建设为重点,打造河、林、田、城于一体的城市滨水特色功能区。 加快渭河沿线农业产业

33、现代化,推进产业园区发展,构筑“山水田园城”的城乡发展格局。重点任务:率先推进关中城市群“一核一带”建设重点任务:提高规划建设水平提高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水平,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规范规划设计市场,通过方案咨询、征集比选、公开招标等方式,提高规划编制、建筑设计水平;健全专家审查制度,建立专家库;健全公共参与制度,提高方案决策的认同感;完善决策机制,保证实施;加强建筑工程的监督检查工作。加快相关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新形势、新要求修编关中城市群建设规划,对各城镇在区域内的职能进行重新划分;加快关中城市群绿道网建设规划、关中城市群核心区综合交通系统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重点任务:提高规划建设水平推动县级层面

34、“三规合一”试点工作 科学编制总体规划,促进三规有机衔接,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开展“三规合一”试点工作,确保县域重要发展片区、发展项目顺利落地实施,逐步实现文化、教育、医疗、交通、电力、水利、环保等专业规划的“多规融合”。继续加强重点城镇建设工作 提升重点示范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强产业支撑,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吸纳能力;继续加强考核奖励工作。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 命名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重点任务:提高规划建设水平重点任务: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加快高速公路网络化发展 加快3条高速公路建设:定汉、榆商

35、、西咸环线; 新规划1条高速公路:杨凌彬县铜川蒲城; 改变原有米字型的交通格局,疏解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交通压力,构建开放式网络化发展格局。重点任务: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关中城际铁路网建设 西安北客站机场、西安阎良富平铜川,宝鸡礼泉阎良,法门寺户县新南站。加快核心区轨道交通建设 加强渭河沿线城市(镇)城市轨道交通、快速道路等的衔接。推行BRT快速公交系统 加快核心区BRT线网规划,在有条件的城市推行BRT模式。加快慢行系统建设 结合关中城市群绿道网建设规划,建设步行道、自行车道、电瓶车道以及配套的换乘中心、服务店、观景平台等。加快核心区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建设 实现城际铁路、BRT、地铁、公交

36、、公共自行车系统零换乘。重点任务:加快绿道网建设加快绿道网建设:构建“一轴一环两带多辐射、绿耀群城、山水衬底 ”的空间发展格局绿道控制宽度,保证绿化空间和慢行系统建设 生态型绿道 200米 郊野型绿道 、文化遗产型绿道 100米 都市型绿道 20米 城市型绿道 8米加快城市滨河绿道建设 依托河流水系肌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滨河绿道,增强城市山水特色。 重点加快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渭河段、宝鸡渭河段、渭南渭河段、沋河段滨河绿道建设。发展智慧城市 建立智慧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城市(城镇),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加快城市公共信息、城市建设管理、城市政务等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城市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发展绿色建筑 通过政府引导,制定推广绿色建筑的政策策略;对既有建筑,以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实施绿化、节能改造。推广清洁能源 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屏障建设 重点建设大秦岭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渭河生态廊道、国家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