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022/9/141一说教材二. 说学情四 说教学程序五 说教学评价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三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华师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数学(下册)28.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本第46-47页内容)。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2022/9/143 本节课是在学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为后面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继续学习几何知识作铺垫。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中的重点。2教材地位与作用一说教材2022/9/144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并灵活应用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
2、: 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得到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用数量关系来刻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形成了数形结合的思想。3 .教学目标一说教材2022/9/145 4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难点:用数量关系来刻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灵活应用判定方法。 一说教材2022/9/146二. 说学情1.学生已具备的前置基础知识2.学生已具备的前置基本技能3.学生学习的思维障碍 2022/9/147本课将采用教学方法有: 1.情境教学法 2.导学发现法 3.直观演示法 4.数形结合法 5.观察归纳法 三说教法
3、与学法 2022/9/148三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学习方法: 1.实验法 2.类比法 3.合作学习法教具和学具 1.学生自制一个圆形纸片。 2.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设备。2022/9/149四说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程序分六步完成: 一回顾再现(3分钟) 二探究新知(13分钟) 三应用新知(8分钟) 四巩固新知(17分钟) 五思悟总结(3分钟) 六布置作业(1分钟)2022/9/1410一回顾再现1.(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 (2)如何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2.练习1:已知O的半径为5cm、线段OP满足下列条件时,分别指出点P和O的位置关系。(1)OP=5cm (2)OP=10cm (3)OP
4、=4cm3.练习2:已知直线L和直线L外的一点P,请量出点 P到直线L的距离。四 说 教 学 程序探究新知应用新知巩固新知思悟总结布置作业回顾再现探究新知应用新知巩固新知思悟总结布置作业回顾再现二探究新知1、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和第一种判定方法巩固练习探讨方法探讨问题 动画演示动手操作创设情景 二探究新知(2)动手操作 a.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圆片和小木棍在课桌上摆出不同的位置,并探讨圆片与小木棍的位置关系。 b.我引导学生:如果我们把圆片画成一个圆,小木棍画成一条直线,你能将发现的情况画出来?1、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和第一种判定方法巩固练习探讨方法动画演示动手操作创设情景探讨
5、问题 (3)探讨问题:直线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直线与圆在不同位置关系时,公共点个数有几个?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讨,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到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以及切线、切点、割线和交点的概念。(点明课题并板书)二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探讨方法动画演示动手操作创设情景探讨问题 1、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和第一种判定方法2022/9/1414 二探究新知1、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和第一种判定方法巩固练习探讨方法动画演示动手操作创设情景探讨问题 1、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和第一种判定方法二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探讨方法动画演示动手操作创设情景探讨问题 2022/9/1416 现在,我们可
6、以根据什么来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学生小组讨论,得出方法。 二探究新知1、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和第一种判定方法(5)探讨方法 探讨方法动画演示动手操作创设情景探讨问题 巩固练习二探究新知(6)巩固练习: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改正。若C 为O 内一点, 则直线CO 与O 相交。( )直线和圆有一个交点,直线与圆相切( )直线与圆最多有两个公共点。()若A、B是O 外两点, 则直线AB 与O 相离。( )1、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和第一种判定方法探讨方法动画演示创设情景动手操作巩固练习探讨问题 2022/9/1418二探究新知(1)导学求思: 刚才我们已经根据公共点的个数来判
7、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还有其它的判定方法吗?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如果学生想不出来,给予提示:学生已经知道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转化为圆心到点的距离与半径的数量关系。那么你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会有什么样的猜想? 2、探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第二种判定方法导学求思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小结提升巩固练习(2)提出猜想: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转化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数量关系。二探究新知2、探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第二种判定方法导学求思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小结提升巩固练习(3)验证猜想: 学生通过动手画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大小比较,然后在小组中讨论,得出: 直线L与O相离 d r ; 直线L与O相切
8、d= r; 直线L与O相交 dr 相离d=r 相切d r;直线L与O相切 d= r;直线L与O相交 dr2022/9/1426例1、O的半径等于5cm,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是下列数值时,直线L和圆分别有几个公共点?直线与圆有怎样的位置关系?(1)4cm (2)5cm (3)6cm三应用新知2022/9/1427例2、(自行车在地面上行走)三应用新知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圆)和地面(直线)可能出现哪几种位置关系?你骑自行车上坡与下坡会有什么感觉?你能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吗?2022/9/1428四 说 教 学 程序练习1:完成课本47页第1题。练习2:完成课本第2、3题后,我将第2题
9、中的“半径”改为“直径”; 第3题中“直径”改为“半径”。 四巩固新知探究新知应用新知思悟总结布置作业回顾再现巩固新知四 说 教 学 程序探究新知应用新知巩固新知思悟总结布置作业回顾再现五思悟总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学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如何应用?3、你有什么收获?四 说 教 学 程序六布置作业:课本P55习题28.2第5题,P66复习题A组第6题 补充作业:(任选一题)1、已知:圆的直径为13cm,如果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以下值时,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为什么?(1) 4.5cm A . 0 个; B. 1个; C. 2个;(2) 6.5cm A. 0 个; B. 1个; C
10、 . 2个;(3) 8cm A. 0 个; B . 1个; C. 2个;2、O直径是8,直线L和O相交,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是d,则d应满足( )A.d8 B.4d8 C.0 d4 D.d0探究新知应用新知巩固新知思悟总结布置作业回顾再现四 说 教 学 程序探究新知应用新知巩固新知思悟总结布置作业回顾再现3、如图,已知AOB,为上一点,且cm,以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与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rcm; ()rcm;()r.5cm4、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O的半径为 r,当d,r是方程x2-5x+6=0的两个根时,直线L和O的位置关系是-;当d,r是方程x2-6x+m=0的两个根时,且直线L和O相切,则m的值是-。OBAM2022/9/1432五、说教学评价 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制作出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模特时尚产品代言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承包权转让与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海上风电场建设与运维合同4篇
- 2025年度公共安全项目验收流程及合同法应用要求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年会主题服装租赁合同协议书4篇
- 2025年度个人商标使用权授权委托合同3篇
- 2025年零星劳务合同模板:全新升级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员聘用合同模板
- 2025年草原防火与应急管理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木结构工程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合同4篇
- 平安产险陕西省地方财政生猪价格保险条款
- 铜矿成矿作用与地质环境分析
- 30题纪检监察位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询价函模板(非常详尽)
- 《AI营销画布:数字化营销的落地与实战》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章制度
- 一个28岁的漂亮小媳妇在某公司打工-被老板看上之后
- 乘务培训4有限时间水上迫降
- 2023年低年级写话教学评语方法(五篇)
- DB22T 1655-2012结直肠外科术前肠道准备技术要求
- GB/T 16474-2011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