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备】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5.2伶官传序课件_第1页
【高考必备】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5.2伶官传序课件_第2页
【高考必备】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5.2伶官传序课件_第3页
【高考必备】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5.2伶官传序课件_第4页
【高考必备】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5.2伶官传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伶官传序唐宋之间曾经有数个小王朝在历史的长河中交替出现,如同昙花一现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它们本如流星一般在夜空划过,再也不见踪迹,但事隔多年,人们还要旧事重提,将那段尘封的往事昭然于天下,试图从中寻出历史兴替的原因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水(今江西吉水)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后唐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926)贝州将领皇甫晖发动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朝廷军队大

2、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庄宗率兵抵御,被乱箭射死。一百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文中最后一段提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即指此事。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解多义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辨活用 4.分古今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开篇立论,提纲挈领译文:唉!兴盛和衰败的原因,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点评:此处是用反问句的形式来抒发感慨。全文围绕“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来谈,因此这几句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

3、鉴赏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译文:祸患常常是从微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所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有溺爱伶人才如此吗?点评:结尾以问句结束,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提醒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岂独伶人也哉”是省略句,应为“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作者连用“也”“哉”,用“也”表示极其肯定,用“哉”表示可叹可惜之意,又表示反问,以发人深思。这句话起到了升华主题的作用。

4、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本文中记叙和议论是如何密切结合的?提示:文章篇幅不长,但由于叙事、议论配合恰当,行文中又注意了轻重缓急的节奏变化,所以文章显得波澜起伏,很有厚度。例如“晋王三矢”的故事叙述相当充分,笔势则比较平缓;等到举完这个生动事例之后,便立即用繁弦促节把文章推向高潮,用两个长句,一扬一抑,大起大落,这就形成了全文中一个很有声势的大波。再则两个长句分别用“可谓壮哉”“何其衰也”两个分句感叹作结,也是又唱又叹,遥遥相对,使人感到笔墨酣畅,痛快淋漓。大波过去以后,下文还有小波与之呼应配合,这就是“故方其盛也”至“为天下笑”各句。这样便显得笔有余力,文不单薄。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

5、.对伶官传序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评价?提示:作者的观点是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的。首先,作者把一个王朝的盛衰兴亡归之于某个国君,这是一种唯心史观。如果根据作者的观点加以推论,似乎统治阶级只要能“谦”而不“满”,“忧劳”而不“逸豫”,封建王朝就会长治久安。实际情况当然不是如此。其次,作者对当时的统治阶级加以劝诫,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但是作者的观点也有其历史进步性的一面。虽然一个王朝的盛衰安危不能完全归结于统治者个人的“忧劳”还是“逸豫”,但统治者是骄奢淫逸还是励精图治,这对当时的社会是有重大影响的。欧阳修早在北宋前期就把这一点作为严重问题提出,这说明他有一定的

6、政治眼光。另外,“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在今天我们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抑扬顿挫文字精当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传一文的序。伶官传记叙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这篇序并未直接写这些事情,而是写后唐庄宗的盛衰成败。这篇史论观点明确,论题突出,说理有力,条理分明。前文叙事,后文议论,通篇围绕“盛衰”二字下笔。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连用两个感叹句表明作者对“盛衰之理”的重视,对“岂非人事”的强调。用一个“原”字推究原因,点出庄宗得失之事,引出文章的主要论据,确定全文论证的内容。“虽曰岂非”是反诘语气的转折复句,意在强调后者。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在论述过程中,文章紧扣庄宗得与失、盛与衰,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全文的论据,主要是叙述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后来由胜而败、由盛而衰的史实。在叙事中融入作者的议论,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结出发人深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