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浣溪沙》《赤壁》2课件_第1页
《次北固山下》《浣溪沙》《赤壁》2课件_第2页
《次北固山下》《浣溪沙》《赤壁》2课件_第3页
《次北固山下》《浣溪沙》《赤壁》2课件_第4页
《次北固山下》《浣溪沙》《赤壁》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旅途中停宿王湾(693751)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先天年间(712713)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开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 全唐诗存诗十首。 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我的家信该怎样寄回乡,北飞的鸿雁啊给我

2、带回洛阳。诗意 飘流他乡的游子已经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载着归客的行舟也开始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这两句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帆高挂、波平浪静等景。聪明的你,能为我们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吗? 诗人看着眼前的“平潮

3、、悬帆、海日、江春”,不由得萌发出美好的想法:我写上一封书信让那北归的鸿雁捎给洛阳的家人,让他们也知道我此时此地的心情吧。尾联不仅与首联相照应,也使诗中客观景物全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原本自然之景物也就有了人的灵性,向人们诉说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感觉和愿望。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击中考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

4、、激动的心情。D6.颈联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请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露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象征进行强调,“生”和“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事物以人的意志和情思。海日孕育在残夜之中,并将驱走黑暗;江春已潜入寒冬未尽的旧年,将赶走严冬。时序的交替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自然的规律不可阻挡。 7.颈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既描绘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8.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

5、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写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入旧年”的句子; 回答中能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他生活在日趋衰落的晚唐时期,他的最大政治抱负是恢复唐王朝天宝以前的兴盛景象。他反对最高统治者穷奢极欲、不恤国事,更痛恨

6、藩镇割据和少数贵族集团的侵扰,认为唐王朝必须除去这两大祸患,加强统一,收复失地,国家才能安定,人民痛苦才能减轻。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杜牧折断的铁戟锈蚀以前的时代吴国的年青将领周瑜三国时吴国的美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 磨洗 认前朝。折断的戟销蚀拿起磨光洗净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课文译评: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折断的铁戟沉埋在沙中尚未销蚀,自己把它拿来,磨洗之后,辨认出是六百年前三国时代的遗物。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指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台名,曹操所建,故址在今河北临漳。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都是东

7、吴美女,大乔是孙策(孙权兄)之妻,小乔是周瑜之妻。课文译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由此想到,如果当年不给周郎方便,那么春色幽深的铜雀台就会把二乔锁在其中了。诗意 断戟沉埋在泥沙中还未烂掉,我拾起来磨洗认清它出自前朝。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方便,春色幽深的铜雀台早就锁着二乔了。4.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二乔形象的指代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说明战争的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虽是论史,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5.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

8、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的豪迈胸襟,也反映出作者怀才不遇、抑郁不平的心境 浣溪沙 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有名无权)。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背景注释:蕲q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浸:泡在水中。 潇潇:形容雨声。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

9、: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唐代诗人白居易醉歌中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意思是说,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苏轼在这里却说“休将白发唱黄鸡”,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译文:游历在蕲水的清泉寺,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 注译上阕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注译下阕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因此根本用不着为自己的白发苍颜而叹气伤感,说什么时

10、光不再,仅听听黄鸡的叫鸣声就可以了。诗歌赏析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上阕重点写了眼前的景物,有哪些?从哪几个角度描绘了几幅画面?按照什么顺序?能否根据景物推断出诗人所写的是哪个季节?环境是静寂还是喧闹的?抒发了什么情感 1、 兰芽 沙路 暮雨 子规3、从低到高顺序4、时间是早春或三月。“兰芽短和子规啼”2、视觉、听觉四幅:兰芽浸溪、松间沙路 、潇潇暮雨、子规啼鸣5、静寂。以动衬静。6、热爱自然,贬官悲凉上阕写了什么样的风光和环境?有什么效果?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

11、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什么?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58岁的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12、壮心不已。48岁的龚自珍: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上阕写景兰芽浸溪路静无泥暮雨萧萧子规轻啼下阕抒情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自然的美景和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不要徒发衰老之叹。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

13、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C2. “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指黄鸡报晓 代指时间,时光流逝 3.词的上阕写景,依次描绘出那 四个画面。 兰芽浸溪,沙路无泥,萧萧暮雨 , 子规暮啼 4.概括上,下阕的内容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下阕:写作者虽身处闲境,仍然力求振作的精神。5. “暮雨”和“子规”烘托了怎样的心情? 身为贬官,面对暮雨萧萧,子规哀啼,不禁心生悲凉。6.苏轼从眼前的溪水西流悟出了怎样的道理?溪水尚能西流,难道人生就不能再少?又何必自伤自怜,哀叹衰老呢?小结1.杜牧在咏史诗赤壁中 , 妙在写政治军事形势的变迁是通过美女的命运来反映的。2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3浣溪沙中写眼前景色,描绘出三个画面的句子是 , , 。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性格的句子是 ,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4次北固山下中 , 一句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5赤壁诗中,作者用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以小见大的诗句是 , 。6次北固山下中 , 一联,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