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练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_第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练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_第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练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_第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练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_第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练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蜜蜂中蜂王和雌蜂(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蜜蜂褐色眼对黄绿色眼为显性性状。杂合体的蜂王与正常褐色眼的雄蜂交配,其子代不同性别的眼色表现为()A雌蜂均为黄绿色眼B雌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C雄蜂均为褐色眼D雄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2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为黄鼠黑鼠黄鼠黑鼠2 3782 398;黄鼠黄鼠黄鼠黑鼠2 3961 235。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能判断小鼠皮毛颜色的显隐性B实验中亲本黄鼠是杂合子C实验中亲本黄鼠均不是纯合子D纯合的黄色小鼠可能在胚胎期死亡3已知家鸡的无尾(A)对有尾(a)是显

2、性。现用有尾鸡(甲群体)自交产生的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乙群体)。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B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C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D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4表中各选项符合“M一定能推理得出N结论”的是()选项MNA花药离体培养植株体细胞内只有一个染色体组B细胞中不存在线粒体不能发生有氧呼吸C孟德尔假说“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D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发生了进化5

3、某植物红花和白花由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含1 000个碱基对,其中有300个胞嘧啶。让多个红花亲本植株自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1(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致死情况)。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红花对白花为显性B亲本的基因型有AA、Aa两种,且比例为12CF1植株中纯合子占eq f(5,6)DA基因连续复制三次共需嘌呤脱氧核苷酸7 000个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两大遗传定律,被称为“遗传学之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黄色子叶与绿色豆荚是一对相对性状B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

4、律的实质C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推理过程D萨顿运用与孟德尔相同的研究方法,得出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7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A、a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A和a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为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现有AA、Aa、aa、AA、Aa、aa共6种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下列实验方案最合适的是()Aaa()Aa()、aa()Aa()Baa()Aa()、aa()Aa()Caa()AA()、aa()AA()DAa()Aa()8某研究人员采用某品种的黄色皮毛和黑色皮毛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第

5、一组:黄鼠黑鼠黄鼠2 378黑鼠2 398;第二组:黄鼠黄鼠黄鼠2 396黑鼠1 235。多次重复发现,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品种中黄色皮毛小鼠不能稳定遗传B第二组的结果可以看出黄色为显性,黑色为隐性C黄鼠和黄鼠交配,不能产生成活的纯合黄鼠后代D若种群中黄鼠个体占75%,则黄鼠基因的基因频率为50%9某异花传粉植物种群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AA、Aa、aa花色分别表现为红色、粉色、白色,aa个体不具有繁殖能力。经统计该种群子一代中开红色、粉色、白色花的植株数量依次是14 850、9 900、1 650株,则亲代中开红色、粉色、

6、白色花的植株数量比可能为()A421B432C423 D55110番茄的红果与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两株红果番茄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中既有红果又有黄果。若子一代中的所有番茄自由交配,子二代中黄果番茄所占的比例是()A.eq f(1,4) B.eq f(1,3)C.eq f(2,3) D.eq f(3,8)11已知某种田鼠的等位基因T(长尾)和t(短尾)位于X染色体上,且带有Xt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死亡。将长尾雄鼠与杂合长尾雌鼠杂交得到F1,再让F1相互交配得到F2。在理论上,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F2中,雌、雄鼠的数量比为12BF2中,长尾、短尾的数量比为51CF2的雌性个体中,T基因

7、频率t基因频率为31DF2的雄性个体中,T基因频率t基因频率为31二、非选择题12孟德尔曾利用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发现当只考虑一对相对性状时,F2总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于是其提出假说,作出了4点解释,最终总结出了相关的遗传定律。请以高茎(D)和矮茎(d)这一对相对性状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豌豆茎的高矮在遗传上遵循_定律。(2)1909年,约翰逊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后来人们又把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_。该对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分开的时间是_(不考虑交叉互换)。(3)如果遗传因子不是独立遗传而是融合遗传的,则F2将不会出现严格的_现象。(4)如

8、果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不是成对存在的,而是纯合个体的体细胞中每种遗传因子有4个(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1的表现型是_茎,F2中高茎矮茎_。(5)如果雌雄配子不是随机结合的,而是相同种类的配子才能结合(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_。如果雌雄配子存活率不同,含d的花粉有1/2不育(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_。13果蝇种群中常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现象,从而产生不同的表现型。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和YO(细胞中只有一条Y染色体,没有X染色体)时胚胎期致死,性染色体组成为XXY时表现为雌性可育,性染色体组成为XYY时表现为雄性可育,而性染色体组成为XO(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没有

9、Y染色体)时表现为雄性不育。为探究果蝇眼色的遗传方式, 摩尔根做了下列杂交实验: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全部红眼;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eq f(1,2)白眼雄果蝇、eq f(1,2)红眼雌果蝇。但狄更斯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的杂交子代有少数例外:每2 0003 000只雌果蝇中出现一只白眼可育果蝇,每2 0003 000只雄果蝇中出现一只红眼不育果蝇。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1)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中,_为显性性状,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2)杂交实验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eq f(1,2)白眼雄果蝇、eq f(1,2)红眼雌果蝇,子代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子二代中雌果蝇的表现

10、型及比例是_,子二代中雌果蝇全部跟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三代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3)用遗传图解解释狄更斯的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例外(设有关基因为B、b)。14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 b表示)。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与比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2)若只考虑果蝇的灰身、黑身这对相对性状,让F1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再用F2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3,则F3灰身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用分数表示)。(3)果蝇的灰体(E)对黑体(e)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纯合灰体果蝇与黑体果蝇杂交,在后代个体中出现一只黑体果蝇,出现该黑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基因型为EE和ee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基因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用该黑体果蝇与基因型为_的果蝇杂交,获得F1;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结果预测:.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体_,则为基因突变;.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体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答案:1 D2 A3 D4 D5 B6 C7 A8 D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