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9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详课件2第一页,共40页。09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详(八)自然地理和地图 【 】第二页,共40页。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 (3)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 70.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概念:指人类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即:自然性和有用性)。在协调人类与陆地环境组成的庞杂系统平衡中起核心作用。人类主要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环境发生关系的。陆地资源分类: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 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总量虽大,但人类可利
2、用的部分有限;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自然资源数量有限;在一定经济技术水平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有限。第三页,共40页。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人们改善生产条件、发挥生产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资源利用领域和范围,使自然资源发挥更大作用。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表现在:可再生资源(土地、水、生物)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分布具有明显地带性;矿产资源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制约。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资源与环境分不开。一种资源或资源整体发生变化,将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化。案例:热
3、带雨林的破环。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因地制宜、全面评估、综合平衡、防止或减小破坏,促使环境正常发展。70.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第四页,共40页。70.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知识扩展】能源资源:概念:为人类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能源分类按能源开发利用的状况分类: 常规能源:大规模广泛应用,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如:矿物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占主要地位。新能源:目前技术水平所限,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按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风能等。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能):地热能、核
4、能。来自天体引力的能量(日、月对地):潮汐能。第五页,共40页。按资源性质分类:非可再生能源:各种矿物燃料、核燃料。应该节约使用、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生物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以持续利用。应该合理利用,保护和促进更新,最充分利用。不污染环境的能源: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风能、潮汐能、氢能、沼气等。能量是否转换分类:一次能源:上述四种分类中除沼气外的各种能源。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二次能源:如:电能、煤气、焦炭、汽油、蒸汽、酒精、热水、沼气、液化石油气、激光等。70.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第六页,共40页。71.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陆地资源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陆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以自然资源为对象的社会第一级生产部门有: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矿业,它们是其他社会生产的基础(见课本图4.52)。陆地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案例能源的使用历程:柴草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新能源时代。第七页,共40页。72.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耕地资源种植业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森林资源林业木材加工业、造纸业草场资源牧业乳畜业、制革业渔业资源渔业水产品加工业矿产资源矿产采掘业、机械制造业第八页,共40页。72.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世界自
6、然资源的利用】1.土地资源:耕地:主要在温带湿润平原地区,即欧、北美、亚洲大部分、非洲、南美。林地:分布具有明显地带性规律。有大片原始林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热带雨林、季雨林分布在:南美、非洲的赤道地区和亚洲东南部;如巴西、刚果金、印尼等。 亚寒带针叶林在:北美、亚洲的北部。如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草地:地带性草原:热带草原-非洲、南美、大洋洲;温带草原:亚欧大陆、南北美洲。 非地带性草地: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 草场分布的国家有:中国、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蒙古。第九页,共40页。72.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2.水资源和水
7、能资源: 径流量:最丰富六国:巴、俄、加、美、印尼、中。最多洲是亚洲;最少是大洋洲。人均量最多洲是大洋洲、南美洲;人均最少洲是欧洲。全世界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问题。水能最丰富的国家:中、俄、巴、美、加。目前最大电站:巴西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许多国家优先发展水电,如水电比重高的国家有:巴西90%;加拿大70%;瑞士、瑞典达60%。委内瑞拉50%。水能开发程度高的国家有:法、意90%;德、英80%;美、加40%。第十页,共40页。72.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3.矿产资源:铁矿丰富国:俄、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美国等七国储量占世界90%。煤矿: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
8、洲中部。最大煤带是:中国华北-新疆-中亚-欧洲大陆-英国。第二大煤带: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中美俄最丰富。南半球:澳、南非丰富。生产国有:中.美.印.澳.俄.南非.德.波兰等。中、美煤炭消费量最大。世界石油七大储油区有:中东(波斯湾沿岸国家)、拉美(委内瑞拉、墨西哥等国)、非洲(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埃及等国)、俄罗斯、亚洲(中国、印度尼西亚)、北美(美国和加拿大)、西欧(北海地区的挪威、英国等国)。中东石油储量比重(一半以上):沙特25%,伊拉克10.9%,科威特9.5%;阿联酋9.1%;伊朗8.7%。世界主要矿产出产国: 铁矿俄罗斯第一位,黄金南非占第一位,赞比亚、智利的铜矿,几内
9、亚的铝土矿,马来西亚的锡矿、摩洛哥的磷酸盐等。第十一页,共40页。72.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4.新能源:核电最多国是美国,核电比重最大国是法国。铀矿丰富国:美、加、俄、澳、南非、中。地热能:美、意、冰岛、新西兰等建了地热发电站。冰岛:70%的人口利用地热采暖,雷克雅未克有“无烟城市”之称。第十二页,共40页。73.中国主要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中国主要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 自然资源总体特征: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人均占有资源量不足;分布不平衡,质量水平不高;浪费污染严重。一组数据中国资源总量世界排名和人均量与世界平均量比较: 土地:3-1/3;耕地:4-1/3;年径流量:6-1/4;森
10、林:6-1/5;矿产:3-3/5。.中国水资源:水资源特点:并不富裕,基本够用,总量第六,人均径流量只有世界的1/4。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分配不均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年际变化大。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办法: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引黄入晋、南水北调);修水库等水利工程。 第十三页,共40页。73.中国主要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华北地区供水紧张的原因:工农业发达,用水量较大;人口稠密,人均占有量小(海河流域人均径流量200多立方米,全国人均2240),供水相当紧张;河流径流量小,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解决办法:合理用水(喷灌、打机井、种旱粮等),节约用水;修
11、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逐级提水,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顺势而下,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北京。中线: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致流向北京、天津。(2008年前必须到北京)。全线利用自然落差,直流输水。西线: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上游,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第十四页,共40页。73.中国主要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中国水能资源:数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可开发3.8亿千瓦。分布:70%在西南三省和西藏自治区;
12、其中,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较大。可开发地区在西南、中南(三峡、西江中上游)、西北(黄河上游)。目前已开发的地区集中在长江、黄河、珠江的上游水系。主要的水电站:黄河干流上:龙羊峡(青)、李家峡(青)、刘家峡(甘)、 青铜峡(宁) 、三门峡(豫晋)、小浪底(豫) 。长江水系:二滩(川、雅砻江)、 龚嘴(川、大渡河) 、隔河岩(鄂、清江)、 (10)三峡(鄂、长江)、(11)葛洲坝(鄂、长江)、(12)丹江口(鄂、汉江)、(13)安康(陕、汉江)、(14)五强溪(湘、沅江) 、(15)东江(湘、湘江)。珠江水系:(16)天生桥(桂、贵,南盘江) 、(17)龙滩(桂
13、、红水河)、 (18)岩滩(桂、红水河)。松花江水系:(19)丰满(吉、第二松花江) 、(20)白山(吉、第二松花江)。钱塘江水系:(21)新安江(浙、富春江)。闽江:(22)水口(闽、闽江)。第十五页,共40页。73.中国主要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中国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有: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有利于因地制宜,多样化开发。草地面积较广山地多、平原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后备耕地主要在黑龙江、新疆)。读数据:平原-耕地-10.4%;高原-草地-33.8%;山地-林地-12.7%;工矿交城建筑用地-7%;难以用的土地-19.1%。人均占有农业用
14、地数量较少:人多地少(人均土地只有世界的1/3),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国家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耕地:主要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北方旱地、南方水田。西部耕地面积小。草原:多分布在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如内蒙古高原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森林:天然林多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华北林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的高寒荒漠。 第十六页,共40页。73.中国主要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15、的措施:问题:水蚀、风蚀、沙漠侵吞(即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面积扩大;草场资源普遍超载;重要林区面积减少)。次生盐碱化(不合理排灌和气候干旱所至);城市、工交、农村住房建设用地扩大。措施:依法管理:在工交城建时尽量节约用地少占农田;牧区轮牧,建人工草场;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区建防护林。走扩大耕地和提高单产相结合道路:一方面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另一方面,适当开发荒地、沿海滩涂,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稳定耕地总量。 第十七页,共40页。73.中国主要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中国矿产资源: 特点: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某些重要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
16、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矿产资源形势严峻。总体特点:分布广泛、相对集中。评价:有利于在资源集中地大规模开采,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也造成不同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加重了运输的负担。我国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矿产有: 钨、锑、锌、钒、钛,稀土。居世界第二位的:锡、钼、煤、汞、磷等;铜、银、铅、铁等储量居世界前列。目前,我国矿业开发总规模在世界的排位第三位。我国一些短缺的矿如:金刚石、铬、铂、钾盐等。我国三大伴生矿:内蒙古的白云鄂博(铁、稀土等);甘肃金昌市的金川 (镍、铜等);四川的攀枝花(铁、钒、钛、镍等10多种元素)。第十八页,共40页。73.中国主要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我国主要矿产分布地:
17、铁矿的分布:在辽宁、冀东和川西,西北地区很少。具体有:辽宁的鞍山、本溪;/ 河北的迁安、磁山(邯郸);/ 安徽的马鞍山;/ 湖北省的大冶;/海南的石碌;/ 四川的綦江、攀枝花;/ 内蒙古的白云鄂博。 磷矿主要集中在:川、滇、黔、湘、鄂等省,华北、东北、西北较少。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其中山西、内蒙古、新疆、贵州等省区最集中。煤矿有:晋-太原西山、大同、阳泉、平朔;/ 内蒙古-包头、霍林河、伊敏河、元宝山、准格尔;/陕-神府;/ 豫-平顶山;/ 鲁-兖州;/ 冀-开滦、峰峰;/ 皖-淮北、淮南;/ 苏-徐州;/新疆-乌鲁木齐;/ 贵-六盘水;/ 黑-鹤岗、鸡西等。 第十九页,
18、共40页。73.中国主要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中国大陆上的油田:主要在东北、华北地区,即: 东北地区的大庆油田(黑)和辽河(辽)油田;华北地区的胜利油田(鲁)、华北油田(冀、津);中原油田(鲁、豫);甘肃玉门;新疆克拉玛依;青海冷湖。塔里木盆地将建设成为我国西部新的石油基地。主要有色金属矿的分布:钨矿-赣-大余;/ 锑矿-湘-锡矿山;/ 锡矿-滇-个旧;/ 铅锌矿-湘-水口山;/ 钒钛矿-川-攀枝花;/ 稀土矿-内蒙古-白云鄂博;/ 汞矿-贵-铜仁;/ 镍矿-甘-金昌市的金川;/ 铝矿贵-修文、鲁-淄博;/ 铜矿赣-德兴、皖-铜陵、云-东川、甘-白银。我国区域性矿产基地有:有色金属基地在:湖南、江
19、西、广东、广西。稀土:内蒙古。磷矿:湖北、云南、贵州。第二十页,共40页。74.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地震:地震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发生: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形式强烈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大部分地震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称为构造地震。断层中地震最容易发生。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地震要素: 震源(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地方)、震中(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震中距和等震线;纵波(速度快、先到)和横波(速度慢、后到)。 第二十一页,共40页。74.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地震大小:用里氏震级表示。能
20、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一次地震有1个震级,多个烈度。地震分类:3级以下微震;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6级以上强烈地震;7级以上大地震。 中国的地震:地震灾害严重,大部分省区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唐山地震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主要地震带有: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四川、云南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第二十二页,共40页。74.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火山喷发:发生:火山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薄弱地带中喷出的现象。月球、火星、金星也有火山。火山构造:火山锥、火山通道、火山口。火山分类:活火山: 人类历
21、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案例:富士山、维苏威火山、夏威夷的火山、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死火山: 史前喷发过,后来未喷发过。案例:大同死活山群,非洲乞力马扎罗山。休眠火山: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案例:白头山天池(吉林)、五大莲池(黑)。我国火山分布:“死多活少”,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海南岛等地。 第二十三页,共40页。74.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滑坡和泥石流:发生: 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饱含泥沙、石块及巨大砾石,破坏力极强。危害: 滑坡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22、泥石流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冲毁路基、桥梁和灌溉渠道,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危害。泥石流形成条件: 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不良的地方,当夏季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汇集时,常爆发泥石流。我国分布: 山区面积占2/3,地表起伏大增加了重力作用,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地表结构遭破坏,使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两省的西部;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第二十四页,共40页。74.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同一地域地质灾害成因上有关联性。案例:川、滇、黔接壤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地
23、震频发,震级高。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主灾诱发其他灾害。案例:地震地裂,引发火灾、海啸、滑坡等;伤员及医疗设施的破坏,又可能引起疫病蔓延。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案例:植被的破坏,使径流水量和速度加大,使泥石流频发;人类大规模工程,造成滑坡等。第二十五页,共40页。74.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地质灾害的防御:加强地质灾害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例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
24、工程;植树造林等第二十六页,共40页。 5.地图 75.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 .地图上的方向: 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经纬网定向(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知识扩展】:野外定方向的方法。 指南针定向:指南针平放,磁针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北极星和北斗七星定向:在晴朗的夜空找到北极星,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就是正北方。 北斗七星的斗柄:春季指东,夏季指南,秋季指西,冬季指北。 太阳定向: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确定方向。北回归线以北,地方时12点,太阳在正南方。 太阳和手表定向:一般来说,在中高纬度地区,把手表平放,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表盘上12点之间夹角的平分
25、线所指的方向,大致就是南方。原理:时针移动方向和太阳视运动方向一致,太阳每小时移动15,表上的时针每小时移动30(快一倍)。第二十七页,共40页。75.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 利用植物辨方向:北半球独生树木,一般树叶向南一方繁茂,向北一方稀疏,树木年轮南稀北密;但常年受定向风影响大的地方例外(风吹使迎风面树枝受损,背风面树枝不断生长,形成旗形树冠)。苹果红的一面往往向南,向日葵早上向东,中午向南,晚上向西)。利用年轮:北半球年轮南稀北密。 利用地物定向:沙丘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我国西北常年刮西北风,所以缓坡一侧为西北方。 我国古老建筑物大多数坐北朝南。 利用月相变化辨方向: 上半月,上半夜,西
26、面亮(右手侧),在西部天空; 下半月,下半夜,东面亮(左手侧),在东部天空。【月相形状的记忆方法】:“ ”为残月,“残”字的拼音为“can”,字母“c”与“ ”的凸向一致。第二十八页,共40页。75.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单位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105cm 【能力训练】:比例尺大小比较的方法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用公式计算比例尺、或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第二十九页,共40页。76.常用图例、注记常用图例、注记。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27、第三十页,共40页。77.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或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知识链接】: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死海海拔:-400米;吐鲁番艾丁湖:-155米。 第三十一页,共40页。78.等高(深)线和地形图等高(深)线和地形图。等高线是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等高线特点】:同线等高;一般等高距同图一致(分层设色地形图等高距不一致);等高线是闭合曲线;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如果重合相交处地形为陡崖;等高线稀疏缓坡;密集陡坡;山谷线是集水线,可能有小
28、河发育;山脊线是分水线,不可能发育河流。识读示坡线 “分层设色地形图”0米表示海岸线或海平面;200m以下用绿色,表示平原或低矮丘陵;200500用浅绿色,表示盆地;5001000用浅黄色,表示丘陵或高原;20003000用深黄色,表示中山或高原;30005000用棕黄色,表示高山。第三十二页,共40页。78.等高(深)线和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技能】地形高度计算:读海拔高度、等高距、示坡线:读最高点与最低点,计算两点相对高度,计算陡崖、山峰、沙丘高度。运用气温垂直变化规律计算某地气温:降低0.6/100米。地形的判断:判断地形类型山顶、盆地、陡崖、鞍部、山脊、山谷。判断地势高低。山脊(线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学期4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商场员工临时合同协议
-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七中学2025届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三模)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心理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年中国P2P信贷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投资前景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2024届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甘肃临夏和政县2023-2024学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至2031年中国硝酸咪康唑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新入职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综合题)
- 2025-2030年中国MS市场运行新形势与投资前景报告
- 胃癌合并冠心病的护理查房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包装的学问》课件
- 风电行业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手册
-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方案
- 二年级下册期末教学质量分析P的课件
- 初中数学北师大七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 王颖
- 北师大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4 Lesson 11 Online Time 课件(30张PPT)
-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安装记录
- 伸臂式焊接变位机设计总体设计和旋转减速器设计毕业设计
- 血细胞仪白细胞五分类法原理和散点图特征
- 形式发票格式2 INVOICE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